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句 > 折节读书-读了那么多书,你学会怎么读书了么?这九种读书方法,你值得拥有

折节读书-读了那么多书,你学会怎么读书了么?这九种读书方法,你值得拥有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10-03 19:54:28
阅读:
最新资讯《折节读书-读了那么多书,你学会怎么读书了么?这九种读书方法,你值得拥有》主要内容是经常有人说,读过不少书,为什么感觉没读出什么价值呢?有人甚至扬言,自己一年就读过200本书,不过,收效却甚微。开卷有益,但益处到底有多大,这还得看你怎么读。不过,如果你只是以一天读多少页,一年读多少本书来衡量读书这件事,那么从一开始,你就错了。你根本误解了读书这件事。-折节读书,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经常有人说,读过不少书,为什么感觉没读出什么价值呢?


有人甚至扬言,自己一年就读过200本书,不过,收效却甚微。


开卷有益,但益处到底有多大,这还得看你怎么读。


不过,如果你只是以一天读多少页,一年读多少本书来衡量读书这件事,那么从一开始,你就错了。


你根本误解了读书这件事。


看表的时候,你很少会注意到表针的转动。


骑自行车的时候,你很少会考虑自己的双腿该如何转动。


看电影的时候,你很少会注意到画面每分钟切换多少次。


有人说,一个人对待知识和思想的态度,就体现在用什么东西去丈量它。


学而悟道,有时候一本书就够了,有时候一万本都不够,这取决于,你读了什么书,你是怎么读书的。


同样是读书,有的人能读出气象万千,为我所用,而有的人却只是机械翻书页,春风过驴耳。


因为读书不仅仅是单向的,它是读者和书籍共同的交互行为,读书的效率有多高,得看两方之间能不能起化学反应。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九个古人的读书方法,或许对你有所启发。


一、“观其大略”读书法——诸葛亮


诸葛亮深通读书之道,不仅好学,而且善学,并因此成就了他的“足智多谋”。虽然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人物,离开我们已经两千年左右,但他的读书法,对我们今天的学习仍然很有裨益。


诸葛亮读书只“观其大略”。他隐居荆州隆中之时,与颖州石广元、徐庶、汝南孟公威是好友,并一起拜师游学。


石广元、徐庶、孟公威三人读书学习“务于精熟”。曾经“走马荐诸葛”的徐庶则折节学问,“卑躬早起,常独扫除,动静先意,听习经业”,目的只为求得“义理精熟”。


而诸葛亮读书却与诸生不同,他是“独观其大略”。他没有钻进书堆去死记硬背,而是泛读大概,撷取精华,掌握其实质。诸葛亮读书也没有到废寝忘食的地步,而是正常地作息,“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观其大略即从大处着眼,略其精要,才能跳出局外看清事物。而诸葛亮也最终成为一代贤相。


二、“会意”读书法——陶渊明


晋代文学家陶渊明曾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读书法注重的是抓重点和去繁就简,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实际上,陶渊明在读书的时候,追求的往往是读书会意,着重领会书中深含的旨意,而不死抠个别字句。陶渊明的读书观正如他的生活观一样超然物外,不被凡俗所困扰,“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不困于物,不惑于情,读书也这样,不要为个别字眼费心劳神,会意即可。


三、“八面受敌”读书法——苏轼


宋朝著名文学家苏轼认为:人在读书的时候,往往会感到处处都是有用的知识,犹如“八面受敌”。


读书时,只求一点,容易集中深入,彻底攻破一“敌”,像打仗那样,把敌人化整为零,各个击破,一次攻破一面“敌”。


苏轼曾在《又答王庠书》中就侄女婿王庠“问学”,介绍了他自己首创并实践的一种读书方法——“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意思是说,好书就像知识的海洋,内容丰富。那么,读一本好书可以每次只带着一个目标去读,或只就一个方面的问题去探求、研究,而不是同时涉及其它的目标或问题。所以,每一本好书都需要好好读几遍,日久天长,必有所获。


苏轼自己就是这样来读《汉书》的,第一遍学习“治世之道”,第二遍学习“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制。数遍之后,苏轼对《汉书》多方面的内容便熟识了。


四、“精当”读书法——郑板桥


清代画家郑板桥要求自己读书要“求精求当”。


“求精”是读书要有选择,选好书,读精品;“求当”是读书要恰到好处,要适合自己的水平和工作需要。


他说:“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运多”,“当则粗者皆精,不当则精者皆粗”。


实际上,郑板桥并不反对博览群书,只是强调多读必须以精读为基础,多读的内容也必须用精读中得到的知识去联系新知识,围绕一个课题深入下去。


读书贪多不求精,就会胸中撑塞如麻;读书求精不求多,才能读到书里去,抓住要领,但不等于深刻理解及全部掌握。


所以,这就需要进一步的“探”与“研”,因为书中的“微言精义”所包含的丰富深邃的内涵,往往是“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不知所穷”。


在精读中,郑板桥还比较注意“问”。他认为“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今人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他提倡读书好问,才会使“疑窦释然,精理迹露”。


五、“记字日读”读书法——欧阳修


北宋文豪欧阳修根据自己的读书经历归纳而成“记字日读”读书法。


他曾经精选了《孝经》《论语》《诗经》等十部书总字数为455,865个字,然后规定每天熟读300字,用三年半时间全部熟读完毕。每天背诵150字,只要七年时间就背熟了。


他说:“虽书卷浩繁,第能加日积之功,何患不至?”的确,这样日积月累,一部部的书籍就被他背熟了。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种每日定量记字,细水长流,集腋成裘,在欧阳修的亲身实践中,证明了它的行之有效。


六、“心学境界” 读书法——王阳明


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幼年读私塾曾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换句话说就是,人生的终极价值是什么?对于这样的问题,老师当然会吃了一惊,思考良久,自认完美的回答到:“当然是读书做大官啊。”


然而年幼的王阳明却不这么认为,王阳明的回答是:“我以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这便是王阳明的读书法,以无心之心读书,读书只为成圣贤。不要刻意去强记,不要刻意去求速度,也不要心里想着和别人比谁读的书多,因为这样会妨碍我们与书本的对话,心中有所牵绊,对书中内容的理解体悟自然就会受到影响。


七、“七焚”读书法——张溥


明代学者张溥的“七焚”读书法强调读写并用,强调“眼到、手到、心到”。这也就要求他读书有三步。


第一步:每读一篇新文章,都工工整整地将它抄在纸上,一边抄一边在心里默读。


第二步:抄完后高声朗读一遍。


第三步:朗读后将抄写的文章立即投进火炉里烧掉。烧完之后,再重新抄写,再朗读,再烧掉。这样反复地进行七、八次,有时一篇文章要读十几遍,直至彻底理解、背熟为止。


张溥一直以苦读成名,他给自己的书斋取名为“七焚斋”,也叫“七录斋”。


八、“三读”读书法——顾炎武


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一直是读书有道,也很讲究读书的方法。他的“三读”法即是:“复读法”“抄读法”“游读法”。


“复读法”:所谓复读,顾名思义就是复习之意,他给自己规定:每年春秋两季,分别复习冬夏两季所读的书,即半年读书,半年复习,把阅读和复习交叉进行,有效地增强了记忆力。


“抄读法”:顾炎武读书总是要动手抄录的,这种学习时既动口,又动手、动脑的学习方法,大大地提高了读书效率。


“游读法”:顾炎武笃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读书方法。他从45岁开始了大规模的游学生活,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知识相结合,学以致用。


九、“读书不二”读书法——曾国藩


有人说曾国藩是千百年来真正成事的书生,这也就不得不说说他的读书法了。


首先是一书未完,不看他书。在曾国藩认为“一书未完,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循为外人。”一本书没看完,坚决不开始阅读下一本,东翻翻西看看,只是读给别人看的,而不是读给自己用的。


其次是念二十三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曾国藩喜欢读史,而且是坚持不懈的阅读,无论寒冬酷暑,无论身处何境,身边总是带着书,这样的人算得上真正把读书当成生命中的事业了。


最后就是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读书是读者与作者的互动,而不应该是作者对读者思想的灌输。曾国藩深谙此点,所以每日读书毕,都会在日记中写下当日读书所感,将书中内容化为自己思想。


读书不在多而在精,时间不在长而在于是否能够合理利用,如果你现在还处在读书的迷茫中,不妨学学这九位先贤的读书之道吧。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