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杨绛的名言-杨绛是如何成才的?出身书香门第,有一个超牛的父亲

杨绛的名言-杨绛是如何成才的?出身书香门第,有一个超牛的父亲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9-30 01:54:15
阅读:
最新资讯《杨绛的名言-杨绛是如何成才的?出身书香门第,有一个超牛的父亲》主要内容是-杨绛的名言,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作者:凉月十九


活了 105 岁的杨绛先生是中国二十世纪最受尊敬的女性之一,每每谈到她,人们总是会佩服她那出类拔萃的才气和与钱钟书先生鹣鲽情深的幸福婚姻。甚至连钱钟书都盛赞她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杨绛的德艺双馨与其父杨荫杭早年的教育有极大的关联。


杨绛先生的父亲叫杨荫杭,出身于无锡的书香门第,先后就读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后来进入司法界工作,在民国的律师界颇有建树。他在子女教育方面有一套自己独特的方法,不仅培养出了杨绛这样的著名学者,其他子女也在各个领域大放异彩。



1.言传不如身教


杨荫杭出生于书香世家,从小就阅读万卷丛书,满腹经纶。杨绛回忆父亲时曾说,“爸爸说话入情入理,出口成章,《申报》评论一篇接一篇,浩气冲天,掷地有声。”


幼年的杨绛既佩服又好奇,于是向父亲请教秘诀。杨荫杭连连摆手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写文章没有秘诀,就是多读书,读好书罢了。”在父亲的影响下,杨绛就开始自己找书读。


杨荫杭践行了孔子“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的教育方式,他特别注意培养杨绛广泛的阅读兴趣,因此为杨绛准备了很多藏书,书籍的门类繁多,有些甚至艰深晦涩。杨绛读不懂,杨荫杭淡淡笑着说:“没关系,到时候自然会懂得。”


据杨绛后来回忆,如果她对什么书感兴趣,父亲就把书放在她的书桌上,假如她长期不读,那本书就会不见了——这就是父亲无声的谴责。


就在父亲的这种潜移默化下,杨绛慢慢爱上了阅读。


有一次,父亲问她:“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


杨绛回答:“不好过。”


杨荫杭又问:“一星期不让你看书呢?”


杨绛回答:“一星期都白过了。”



博尔赫斯有一句名言:“如果有天堂,那应是图书馆的模样。”虽然家家不可能有图书馆,但是每个家庭应该会有几本书。


“读书是最好的家风,书籍是最好的不动产。”一个有藏书、爱阅读的家庭,不光影响着我们,也影响着我们的下一代。


最好的老师是家长,最好的学校是家庭,最好的学区房是你家的书房。


除了在读书上言传身教之外,杨荫杭与夫人相敬如宾恩爱有加的相处模式也深深影响着杨绛。


民国才子大多风流,但杨荫杭却非常重视家庭和婚姻,一生与妻子相敬如宾,相亲相爱。杨绛在《回忆我的父亲》一文中曾说:“我父母好像老朋友,我们子女从小到大,没听到他们吵过一次架。他们好像是老朋友,永远有说不完的话,有过去的,有当前的,有关于自己的,有关于别人的,有关于亲戚朋友的,还有可笑的、可恨的、可气的。”


后来,杨荫杭甚至会将自己代理的案子跟妻子倾诉,两人甚至一起分析讨论,谈到情投意合之处,还不允许孩子们插嘴。



父母树立了夫妻相处的默契模式,他们的相处方式对杨绛产生了极大影响。长大后的杨绛也非常重视对家庭和婚姻生活的经营,最终和钱钟书铸成了一段长达60年的幸福婚姻,像极了她的父亲和母亲。生命就是这样奇妙,情感的轮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


在《坐在人生的边上——杨绛先生的百岁答问》中,曾经有过这样一组问答:“您认为怎样的教育才算‘好的教育’?”


杨绛先生说:“我体会,‘好的教育’首先是启发人的学习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人的上进心,引导人们好学,和不断完善自己。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让他们潜移默化。这方面的榜样的作用很重要,言传不如身教。”


2.有为不如无为


当时杨家搬入一处新宅,但是新宅前后的破房子还没有全部拆除完毕,在阴冷潮湿的院子里,只要随便翻起一块砖头,下面就是密密麻麻的鼻涕虫和蜘蛛肆意逃窜。


为了教育子女学会独立自主,杨荫杭给孩子们设置了一堂“有偿劳动”教育课。


杨荫杭让子女们去除虫来赚零花钱。挂出奖金分配:鼻涕虫一个铜板一个,小蜘蛛一个铜板三个,大蜘蛛三个铜板一个。


杨绛和弟弟妹妹,甚至连因病在家休学的三姐都在“赚钱”,在这种“有偿劳动”教育方式的刺激下,不多久,一家的孩子们都将鼻涕虫和蜘蛛捕捉干净了。


杨荫杭不光让孩子们在物质上独立自主,在精神方面也同样践行着“无为而治”的教育原则。



杨绛十六岁时,被要求去街头游行,她因为生的瘦小,又听闻时常有女学生被轻薄的新闻而害怕游行,于是她请求父亲跟校方交涉不想去。


没想到,杨荫杭一口拒绝,他说:“你不肯,就别去,不用借爸爸来挡。该服从的就服从 ;你有理,也可以说。去不去在你。”最终,杨绛还是鼓起勇气,自己主动与校方交涉,最终成功地免去了游行一事。


杨荫杭对杨绛从物质到精神层面的这种“无为”教育方式,非常好地培养了杨绛独立自主的性格,后来杨绛跟随钱钟书去海外留学,虽然钱钟书生活能力很差,经常像孩子一样闯祸,但杨绛凭借着自小养成的独立自主个性,很快做好了调整,将两人的生活都安排地井井有条、舒服妥帖成为了钱钟书的坚强后盾。



美国心理学家推孟曾对1500名超常儿童进行长期的追踪观察,30年后发现20%的人没有取得什么成就,与其中成就最大的20%的人对比,发现最显著的差异并不在智力方面,而在于个性品质不同,成就卓著者都是有坚强毅力、独立性和勇往直前等个性品质的人。


事实证明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仅有聪明的头脑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独立性、自制力、坚韧性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变成矫健的雄鹰,但要让雏鹰变成雄鹰,就必须让它自己去飞。要想让孩子长大成才,自立于社会,一定要从小就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提高他们的独立自主的意识与能力。


3.包办不如尊重


因为杨荫杭本身曾经留洋学习的关系,他在子女教育上非常的洋派和开明。


当时,杨绛面临文理科选择踌躇不前,杨荫杭就问杨绛:“你喜欢什么?”杨绛不假思索地回答:“我喜欢文学”。父亲温柔地拍着她的肩膀告诉她,喜欢什么就去学什么,不需要在意外面的评价。


杨荫杭深知女儿的天赋与爱好,他也明白一个人如果选择了自己热爱的东西,就一定会全情投入,那种热情驱使的学习动力,比选一个所谓的热门专业更加能够让人学习到真正的东西。他认为,对孩子的教育更多需要赞赏、鼓励和尊重。


在父亲的肯定和鼓励下,杨绛首次编写描绘30年代上海世间百态的戏剧《称心如意》第一次上演就一炮而红,之后,她接连完成了《弄假成真》《游戏人间》《风絮》等佳作,一时间“杨绛创作”成为了上海戏剧界的金字招牌。


为了支持女儿杨绛,年老体弱的父亲杨荫杭也前往剧场捧场。他跟随着剧情的发展,一会逗得哈哈大笑,一会感动的老泪纵横。他看到女儿创作的剧本如此受欢迎,不禁留出了骄傲的眼泪,逢人就说:“这是我女儿编的,是我女儿!”


当杨绛将自己的婚事征询父亲的意见时,杨荫杭还是给予了充分的尊重和理解说:“你自己拿主意吧”。


杨荫杭就是一位具有大智慧的父亲,他深知父母和子女的边界感,不会打着“我为你好、我爱你”的名义去剥夺本该属于孩子自己的选择权。这种放手和不求任何回报的成全,才是父母对子女最深沉的爱。


2018年,有北大留美硕士万字控诉书,里面痛诉了父母从小对自己“过度关爱”,导致他患上心理疾病,他不仅拉黑了跟父母的联系方式,并且已经12个春节没回家……


许多父母常常会有一个误区,就是将孩子当“私人物品”来养育。孩子是我生的,我爱怎么养育就怎么养育。他们将孩子看成自己依附品,并没有将孩子当成一个人,缺乏尊重和必要的认可,也不懂得换位思考。


心理学家艾瑞克·弗洛姆说,没有尊重的爱是控制。


纪伯伦说,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孩子是他们自己,尊重孩子,才是父母最温暖的养育。


家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虽然杨荫杭先生生活的那个年代距今天已经超过了半个世纪,但是他在子女教育上言传不如身教、有为不如为无为、包办不如尊重的独特方式和新颖理念,对今天依然有着深刻的启发意义。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