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儒家经典《中庸》_国学自古至今的解释主要有中庸

儒家经典《中庸》_国学自古至今的解释主要有中庸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1-12-08 19:42:41
阅读:

必读国学·《中庸》(一)

中庸

《中庸》

《中庸》原始《礼记》第31篇,它和《大学》一样,都是儒家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中庸》的作者,司马迁、郑玄、程颐、朱熹等人都认为是孔子的孙子、战国初年注明的哲学家、思想家子思。

《中庸》是儒家论修养境界的一篇伦理学著作。此书在汉代时,被收入《礼记》一书,作为其第31篇,至宋代,朱熹又从《礼记》种将其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并列合称《四书》,成为宋代以后封建正统教育的基本教科书。

“中庸”儿子今译,相当于“适度而得体”,朱熹对其的解释是“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中庸》全文仅千言,言简意赅,文章短小精悍,文笔凝炼犀利,结构严谨。

正文(一)

天命1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xiàn)乎隐,莫显乎微。是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zhòng)节(中节:符合)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②焉,万物育焉。

仲尼曰:“君子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时中:时时处处言行符合中庸之道)。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ěr)言(迩言:浅近之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gǔ)擭(huò)陷阱之中③,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jī)月(期月,一整月)守也。”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rèn,寝卧之席)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qiáo,刚强、坚强)!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1 天命,上天的旨意和命令。

②位,作动词,“安其位”。天地各安其位。

③罟(gǔ),网的总称。擭(huò 获),装有机关的捕兽木笼。陷阱,捕捉野兽的地坑。罟擭陷阱,比喻利欲的圈套。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热门文章
最热文章
标签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