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历史真实袁崇焕_对袁崇焕的客观评价

历史真实袁崇焕_对袁崇焕的客观评价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1-12-19 08:27:54
阅读:

撇去夸张,用史实还原袁崇焕

有人说他是伟大的民族英雄,是百年难得的优良将领,最后却惨遭凌迟是千古奇冤;有人说他是个彻头彻尾的小人,为了功名不惜牺牲军民,实为大明的叛徒;有人说他是东林党的余孽,有人说他是投笔从戎的豪杰……无论如何,袁崇焕这个名字与“争议”和“传奇”是分不开了,自明末至今,关于他的话题真是没有断过。袁崇焕的故事也在百家之口中百折千转。

今天看来,多数的票似乎都投给了“民族英雄”的正面形象,因为《明史》是向着他的,无数叹惋歌颂之辞为其昭雪哀悼。而也有一些观点坚持说袁崇焕是个叛徒,满清修的《明史》说服力好像是差了那么点,条条框框列举得也很理直气壮。阅读不同的观点时可能会或多或少受些影响。我记得在我初中时候,读了几篇类似“哭崇焕”这种的文字,立刻也唤起一丝悲怆矫情的共鸣,还为这个根本弄不清怎么回事的古人洋洋洒洒了一篇习作,被老师当作范文朗读。想起来都惭愧,其实那时的我只以为袁崇焕是明朝的一个将领,为大明抗清打了好多胜仗,却因为遭人陷害竟被千刀万剐,这昏庸的皇帝啊,可怜的袁大英雄!直到后来开始专学历史,认真去看史料去思考,才发现,历史的客观真相是很曲折的,袁崇焕远远不是单纯的“叛徒”“英雄”可以概括,借个别例子一言即蔽之的那应该说是文学艺术作品,要叫“历史”严谨性就不足了。

因此,一直以来在百口众说下的袁崇焕,夸张成分实在太多。那么真实的袁崇焕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先尽量撇去夸张虚构的成分,用客观分析还原这个传奇。

明军在广宁战役后,算是被努尔哈赤悉数赶进了山海关,我们那有种的天启直接急哭了,因为此时举国上下只有满口空言的言官,没一个能坐镇前线的武将。袁崇焕就是在这个时候华丽登场的,时任邵武令(从七品文官)的他果敢地站出来,表示愿意赴任辽东以身报国。这对于一筹莫展的天启来说无异于上主的福音,破格提拔他为兵部职方司主事(秩六品)。刚上任的袁主事为感知遇之恩,马不停蹄便赶去了山海关实地考察,不久后回来了,考察心得是:“予我兵马钱粮,我一人足守此!”——这对于朝廷来说简直是太棒了,朝野上下谈辽色变,这小子不管是吹牛还是真有本事,敢说这话就是相当可贵的。因而朝廷立刻提拔他为兵部佥事,给了他一笔银子送去了关外。

一介书生,小小文官……有多少人是认定了袁大人是有去无回的啊。

但是袁大人是打算自己回来、而且把辽东也带回来的,他花了很长时间研究辽东的实际。请大家回忆下上次我们的内容,明廷在因为保守山海关还是扩击关外而争论。那些比较了解形势的军官大都同意留守山海关,当时主事的王在晋就持这个观点,他主张在距山海关很近的八里铺修筑一道“山海重关”,打个比方,就像我们家里木头门外面再加一道防盗门一样道理。但是他的属下袁崇焕不太同意,因为袁大人觉得山海关已是险要重地,根本不是什么“木头门”,这个防盗门加得相当没必要,而且关外的广阔领土就这般拱手相让,真真是极窝囊的。于是袁大人以此反对意见上书弹劾他的上司王在晋,他说,驻守之地不应该在八里铺,而是应该在二百里以外的宁远。结果,袁大人赢了。因为他得到了一个大咖的支持。这个大咖叫孙承宗。

孙承宗是天启的老师,在朝中地位是很高的,身为东林党人的他,在魏忠贤横扫天下的时候竟可以独善其身没被扳倒,可见天启对他的看重。此次孙承宗从内阁出面,调任辽东经略,还得到了天启御赐的尚方宝剑,他十分欣赏袁崇焕固守宁远的看法,所以一到辽东就开始着手修筑宁远城。宁远这个地方地形很特殊,环山环海,易守难攻,这里筑城只要不是豆腐渣工程,防个四五次应该没什么问题。事实证明满清的军队就到进了北京城的时候都没破了这道壁垒(他们是绕过去的)。然而在宁远城修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孙大人有麻烦了。还是党争那摊子破事,因为他是向着东林党方向的,魏公公自然看他不顺眼,但是天启护着孙老师啊,魏公公也没什么办法,只好拿出一贯的党争策略:骂。要说晚明这言官是威力真不小,一波一波阉党党员轮番在中央BB孙大人的坏话,而能帮孙老师骂回去的东林同志早就被魏公公铲得干净了,虽然天启没具体表示什么,但是受到多方排挤的孙承宗在此逼迫下,不得不提出了辞呈,告老还乡。走的时候,他表示很相信袁崇焕,但也有一分马蹄南去人北望的忧虑,从此这里就剩下袁大人了。因为新上来的辽东经略是阉党的高第大人,高大人不会打仗也不同意筑守高危的辽东,事实上他也根本不想来辽东,但是迫于中央安排不得不赴任,他刚来就以“关外必不可守”为由,把孙承宗苦心安排好的宁远以内的据点能拔的拔掉,打包带走,夹着屁股撤回了山海关。

高第的撤退自然带动了宁远的骚乱,宁远城的驻军在人心惶惶之际,袁崇焕出现了,并且掷地有声地向着城内涣散的军民喊出了他那句著名的宣言:

“我为宁前道也,官此当死此,必不去。乃一人,愿独卧孤城。”

这句话是很振奋人心的,我一定不会离开,哪怕只剩我一个人。不过他不是一个人,宁远城还有一万士兵驻守,这里注定孤独且危险,不仅因为高经略跑了而且没有给他留援兵的打算,而且关键是,努尔哈赤要来了。那时候东北缺粮,努尔哈赤蠢蠢欲动,几次出动要来抢大明地盘上的物资,他们知道那家伙要来了。

讲到这里,这一段事实就列完了,下面我们可以试着分析一下。我个人持有的观点是,时值此,袁崇焕还真是一个一心想报国守土的有志青年,他固然有着作为书生文官的意气倔强,但是这倔强不是什么坏事。对袁崇焕持负面看法的观点是这样的——这种想法觉得重修八里铺退回山海关才是留得青山在的长远打算,而筑宁远城纯属袁崇焕和孙承宗急着要功名立业而劳民伤财的自私愚蠢,袁崇焕不过是一介书生,目光短浅,而孙承宗则这只老狐狸知道他修宁远是扯淡之举,他告老还乡不是魏忠贤逼的,是因为努尔哈赤要来了,走为上计。并且后来的宁远大战也是袁崇焕为自己掩败为功的(这是后话之后再说)。

一开始我还有点信了。后来越看越觉得扯,因为这说法甚至没法自圆其说。我不懂军事,不太清楚当时那个战况退山海关好还是驻宁远好,但是我知道山海关是北京最后的防线,而宁远袁崇焕修得关宁防线坚守到了大明灭亡的时候。另换言之,以明朝那种宁折不弯的主流态度,是很难接受退到家门口不抵抗的,这种隐忍做法倒是让我想起满清在甲午战争后把北洋水师都缩回威海卫的怂样,这对于大明是屈辱的,它选择了扩驻宁远才是正常。至于孙承宗和袁崇焕纯粹为了个人建功立业,这说法太狭隘了,要知道当时全国也不过二十位总兵,在辽东挂掉的就有四分之三,危险至极,这俩人要就寻思着功名利禄这点胸怀,是不可能到那鬼地方玩儿命的。且不说袁崇焕,单说孙承宗,贵为内阁大臣天子之师,若早已认定宁远之举是错误而在努尔哈赤来之前跑路,他犯得着远跑到辽东往那浑水里再搅一把吗?闲得去东北观光?至于袁崇焕,我认为他能说出“官此必死此”的话,就可以推翻了上文那种阴暗的推测了。

说到这里,我们有理由相信,袁崇焕是抱着一颗保家卫国的心走上辽东这个危险重重的舞台,他把希望寄托在宁远,他愿意用生命守卫这片属于大明的土地。在天启名下无数只会喷口水的草包子中,袁崇焕显得更为可贵,而且更因为他有着超乎寻常的勇气和决心,有“官此必死此”的精神,这是当时许多人都在说、但只有袁崇焕做到了的,这点我们必须敬佩他。

目前为止,袁崇焕充其量是个勇气非凡的修城工程师,还不足以称英雄或叛徒。下一次我们就要迎来他的成就与败笔了,之后的袁崇焕会出现怎样的转折呢?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热门文章
最热文章
标签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