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杜牧的感叹老年也有魅力的诗句_杜甫很忙引发的思考

杜牧的感叹老年也有魅力的诗句_杜甫很忙引发的思考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1-12-23 18:13:01
阅读:

杜甫是唐代了不起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之所以伟大,并不是因为他干过什么轰轰烈烈的事业,而是因为他在诗歌中如实呈现出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呼声,他的诗歌因此也被誉为“诗史”,亦即唐朝人民的苦难史。

杜甫有一首诗,真实地反映出一位底层老妇人的艰辛生活,也体现出诗人心系人民的光辉人格,这就是七律《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杜甫一首长期被人忽视的好诗,看起来像老翁在唠叨,细读感动不已

诗歌的创作背景是这样的:

四川节度使严武死后,杜甫失去靠山,遂离开生活多年的成都草堂,并沿江东下继续漂泊。在他到达夔州的第二年,他又重新获得一所提供居住的草堂。草堂前面有几棵枣树,邻居家有位无亲无故的老寡妇经常来树下摘枣充饥,杜甫从不去干涉她。

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了一位吴姓亲戚,自己则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路之远的东屯去。不料,这吴姓亲戚初来乍到,就在草堂四周安插篱笆,禁止老妇人打枣。寡妇跑到杜甫那里诉苦,杜甫听后很难过,就写下这首诗劝告吴郎。因为他之前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所以此诗就叫做《又呈吴郎》,其中“呈”字是自损辈分,不过这是让对方易于接受的做法,可以看出杜甫真是用心良苦。

杜甫一首长期被人忽视的好诗,看起来像老翁在唠叨,细读感动不已

诗歌的首联开门见山,述说自己原先的这位邻居是一个没有吃的、没有儿女的老寡妇,她唯一的生活来源就是堂前的这几课枣子。这等于对吴郎说,对于这样一位无依无靠的穷苦妇人,你怎能不让她打点枣儿吗?

接着,颔联继续写道,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这位老人家哪里会来打扰你呢?她在堂前那种既犹豫而又恐惧的样子,我们又哪里忍心去赶走她?

颈联的五六两句,才转到对吴郎的正面规劝。“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这两句上下一气,相互关联补充,其言外之意就是:这不能怪那老妇人担忧多心,原是你吴郎太较真、太不体贴人了。她本来就是提心吊胆的,而你又对她处处防范,还插上篱笆,这不是断她生存之路吗?这两句诗,措词十分委婉,这是因为怕话说得太直会引起对方的不适甚至反感,反而不容易接受劝告。

在这里,杜甫就如一位絮絮叨叨的老翁,可谓是苦口婆心;

最后两句是全诗抒情的高潮。上句杜甫指出了寡妇以及当时其他劳动人民穷苦的社会根源:就是官吏们残酷的剥削,使他们出在水深火热之中,贫穷到了极点。这也就为寡妇的扑枣行为作了进一步的解脱;

下句说得更为深刻,指出苦难的另一根源:正是七年的“安史之乱”,使得广大人民颠沛流离,食不果腹。其中,诗人忧国忧民之情不自觉间流露出来。另外,诗人这也是在教导吴郎:在这种非常时期,更应该对底层的百姓怀有恻隐之心。

杜甫一首长期被人忽视的好诗,看起来像老翁在唠叨,细读感动不已

清代诗评家卢德水说过:

杜诗温柔敦厚,其慈祥恺悌之衷,往往溢于言表。如此章,极煦育邻妇,又出脱邻妇;欲开导吴郎,又回护吴郎。八句中,百种千层,莫非仁音,所谓仁义之人其音蔼如也。

可以说,这首诗歌充足的反映出杜甫“接地气”的一方面。正因为他接地气,当时一些上层阶级的文人才认为杜甫的诗歌很粗鄙,人也很像个乡巴佬。其实,这正是杜甫区别于这些“正统”诗人的可贵之处。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热门文章
最热文章
标签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