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颜氏家训治学篇翻译_颜氏家训文章篇及译文

颜氏家训治学篇翻译_颜氏家训文章篇及译文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1-07 22:28:24
阅读:

《颜氏家训》治家篇

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犬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摄,非训导之所移也。

教育感化的事,是从上向下推行的,前人影响后人。所以,父亲不慈爱,子女就不可能孝顺;哥哥不友爱,弟弟就不可能恭敬;丈夫不仁义,妻子就不可能和顺。然而,父亲慈爱子女却杵逆,哥哥友爱弟弟却倨傲,丈夫仁义妻子却欺凌,那便是天生的凶民,就需要刑罚杀戮来让他们畏惧,而不是靠训导能够加以改变的。

《颜氏家训》治家篇(全文直译及解读)

笞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治家之宽猛,亦犹国焉。

家庭如果取消了鞭打斥责等相应的惩罚,那么,孩子们的过失立刻就会出现;国家刑罚施用不当,老百姓就不知如何是好。治家的宽松与严厉,也好像治国一样(要有明确的惩罚的条文)。

孔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又云:"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然则可俭而不可吝已。俭者,省约为礼之谓也;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今有施则奢,俭则吝;如能施而不奢,俭而不吝,可矣。

孔子说:"奢侈就显得不恭顺,俭朴就显得鄙陋;与其不恭顺,宁愿鄙陋。"孔子又说:"假如一个人有周公那样好的才能,但只要他既骄傲又吝啬,那其他方面也没什么好称道的了。"也就是说,做人应该俭朴而不应该吝啬了。俭朴,就是减省节约且合乎礼数;吝啬,就是对穷困急难的人也不救济。现在有的人愿意施舍的却也奢侈,能节俭的却又吝啬,这也不够,如果能做到肯施舍而不奢侈,能节俭而不吝啬,那就可以了。

《颜氏家训》治家篇(全文直译及解读)

生民之本,要当稼穡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畜,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埘圈之所生。爰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莫非种殖之物也。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今北土风俗,率能躬俭节用,以赡衣食;江南奢侈,多不逮焉。

人民生活的根本,就是要靠春种秋收来获取食物,种桑纺麻得到衣服。蔬菜水果的聚积,是靠果园菜圃里出产;鸡肉猪肉等美味,是靠鸡窝猪圈里产生。直到房屋器用、柴草脂烛,无不是耕种养殖的产物。那些最善于管理家业的人,不出门而各种维持生计的物品已经充足了,只不过家里还缺少盐和打水的井罢了。现在北方地区的风俗,一般能做到减省节约,以保障衣食之用;江南地区风气奢侈,在节俭持家方面大多不如北方。

世间名士,但务宽仁;至于饮食饷馈,僮仆减损,施惠然诺,妻子节量,狎侮宾客,侵耗乡党:此亦为家之巨蠹dù矣。

世上的一些知名人士,只知道讲究宽厚仁慈,以致款待客人馈赠的食品,被家中仆人减损,承诺接济的东西,被妻子克扣,甚至发生戏弄侮辱宾客,侵吞克扣扰乱乡里的事,这也是家里的一大蛀虫啊。

《颜氏家训》治家篇(全文直译及解读)

妇主中馈,惟事酒食衣服之礼耳,国不可使预政,家不可使干蛊。如有聪明才智,识达古今,正当辅佐君子,助其不足。必无此鸡晨鸣,以致祸也。

妇女管家中饮食,只要按礼节管好酒食衣服相关的事,不可让她干预国家大事,家中大家也不可被其蛊惑。如果她真有聪明才智,见识通达古今,也只应辅佐丈夫,弥补他的不足。一定不要让母鸡晨鸣,这会招致灾祸的。

妇人之性,率宠子婿而虐儿妇。宠婿,则兄弟之怨生焉;虐妇,则姊妹之谗行焉。然则女之行留,皆得罪于其家者,母实为之。至有谚云:"落索阿姑餐。"此其相报也。家之常弊,可不诫哉!

女人的秉性,多为宠爱女婿而虐待儿媳。宠爱女婿,则儿子的不满就由此而产生;虐待儿媳,则女儿的谗言就随之而至。那么不论是嫁女儿还是娶儿媳,都要得罪家人,这实在是当母亲自己的秉性造成的。以致有谚语说:"阿姑婆吃饭好冷清。"这是对她的报应啊。这也是家庭中经常出现的弊端,能不警戒吗!

婚姻素对,靖侯成规。近世嫁娶,遂有卖女纳财,买妇输绢,比量父祖,计较锱铢,责多还少,市井无异。或猥婿在门,或傲妇擅室,贪荣求利,反招羞耻,可不慎欤?

男女婚配应该朴素得当,这是先祖靖侯立下的规矩。如今婚嫁,竟然有卖女儿捞钱财,用财礼买媳妇的。有比较算计对方父辈祖辈的权势地位,斤斤计较对方财礼的多寡的;讨价还价,与商人没有差别。结果,招的女婿猥琐鄙贱,娶来媳妇凶悍擅权。他们贪图荣华,追求金钱,反而招来羞耻,对此能够不慎重吗?

《颜氏家训》治家篇(全文直译及解读)

借人典籍,皆须爱护,先有缺坏,就为科治,此亦士大夫百行之一也。济阳江禄,读书未竟,虽有急速,必待卷束整齐,然后得起,故无损败,人不厌其求假焉。或有狼藉几案,分散部帙,多为童幼婢妾之所点污。风雨虫鼠之所毁伤,实为累德。吾每读圣人之书,未尝不肃敬对之。其故纸有《五经》词义及贤达姓名,不敢秽用也。

借别人的书籍,都必须爱护,原先有缺失损坏卷页,要给修补完好,这也是士大夫百种善行之一。济阳人江禄,每当读书未读完时,即使有紧急事情,也要等把书本卷来整齐,然后才起身,因此书籍不会损坏,人家对他来求借不感到厌烦。有的人把书籍在桌案上乱丢,以致卷资分散,多被小孩婢妾弄脏,又被风雨虫鼠毁伤,这真是有损道德。我每读圣人写的书,从没有不严肃恭敬地相对。废旧纸上有《五经》文义和贤达人的姓名,也不敢用在污秽之处。

吾家巫觋祷请,绝于言议;符书章醮,亦无祈焉,并汝曹所见也。勿为妖妄之费。

我家从来不提请巫婆神汉求鬼神消灾赐福的事,也不祈求道士用符书章醮弄法,这些都是你们看到的。可不能为这类妖妄之事破费。

《颜氏家训》治家篇(全文直译及解读)

名诗词解读:《颜氏家训》治家篇相应的道理。

1、教育感化须自上而下,对于受到教化而恶习不改的人需要严惩。

2、治家与治国相似,贵在宽松与严厉恰到好处,赏罚有度,不可苛责。

3、俭朴持家但不能吝啬,要做到肯施舍却不奢侈,这才是持家的根本。

4、治家应男主外、女主内,切不可母鸡司晨。夫唱妇随才是家族兴旺的前提。

5、婆媳关系最难处理,这是女性的秉性,最好是眼不见,心不烦。

6、男女婚嫁不是买卖,贪图荣华富贵,反会招来羞耻。

7、爱惜别人的书,再借不难,爱惜别人财物的人,必定是有德之人。

8、切勿相信迷信。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颜氏家训治学篇翻译_颜氏家训文章篇及译文

    《颜氏家训》治家篇 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犬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

    经典语录
  • 《颜氏家训·治家》_颜氏家训治家篇原文及翻译

    《颜氏家训》之所以经久不衰,经典延续,被国人奉为“中华第一家训”,在于其中的每一篇章都朴实无华,字字真切。古语云:“好题一半文”;颜之推在序致篇中没有引用过多的华丽辞藻

    经典语录
  • 易经第六十三卦详解_易经六十四卦详解查询 - 易学

    噬嗑(卦二十一)——吃喝享乐与受刑挨罚 【原文】 (震下离上)噬嗑①:亨。利用狱②。初九:屡校灭趾③,无咎。六二:噬肤灭鼻④,无咎。六三: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 九四:

    经典语录
  • 周易和易经有什么不一样_周易又被称为易传对吗

    一 对乾卦要破除两种错误理解,在破除两种错误理解基础之上建立正确理解。第一个是把乾解读成天,又把天地看成万事万物的创造者。这是创世纪的解读。另外一个,要破除“九五之尊”的

    经典语录
  • 哪有黄简书法八级课程_哪里有黄简讲书法八级课程行书

    黄简讲书法:四级课程(格式篇)07——签名2 上次讲到一个人会有多少名字,谱名、小名都讲过了。小名是家中所用,到社会上就不大合适了。 我们知道"氏所以别贵贱",其实名也表示 身分

    经典语录
  • 有暗香盈袖上衣_暗香盈袖意思

    1 小谢离开那日,晴好的天气突然下起大雨,雨滴打在廊檐,噼噼啪啪,好像为他送行,我望着他远去的背影,直到视线模糊。 明天就要嫁给叶家公子,母亲为了这桩亲事,几乎跑断腿,磨破

    经典语录
  • 柳永 雨霖铃赏析_柳永的雨霖铃描写的是什么

    王国维称词为宋代之“一代之文学”。的确,宋代词坛上名家辈出,各种风格的词作争先涌现。当然,词这种问题源于民间,刚开始的时候各方面都不成熟。而若要论及词的发展轨迹,柳永诗

    经典语录
  • 莫过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什么意思_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谁说的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两句诗大家肯定都不会陌生吧,被广泛用于婚礼现场,估计连司仪都快要说吐了。 但是且慢,这两句诗真的是说爱情的吗?其实,这个问题已经争论了两千多年了

    经典语录
  • 张衡是我国汉代著名的天文学家_张衡是哪个朝代的天文学家

    张衡 (78年—139年),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南阳五圣之一,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

    经典语录
  •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典藏版_19部古典文学名著

    1.《玉簪记》 明代,戏曲作家高濂作品,写道姑陈妙常与书生潘必正爱情婚姻故事。事见《古今女史》和明人杂剧《张于湖误宿女贞观记》。剧中写少女陈娇莲在金兵南下时与家人离散,入金

    经典语录
  • 周易第三十八签详解_周易第三十一卦详解

    王弼的性理《易》及其对朱熹的影响 至迟自南朝宋代,至宋明之间,王弼《周易注》一直立于学官,这一权威注释,深刻地影响了这一漫长时期《易》学的发展和演变,也深刻地影响了这一漫

    经典语录
  • 中元节为什么又叫鬼节需注意事项_中元节是鬼节吗? 中元节和鬼节的区别

    “鬼节”的正式名称应该叫“中元节”,它是道教、佛教和儒家思想三大信仰体系集中展示的中国传统节日。 道教的《修行记》中说:“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日夜诵经”。而佛教则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盂兰法会”,依照《盂兰盆经》所示,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以报父母生养之恩云云。儒家则在这天一定要祭祖。 不管是道教、佛教还是儒家思想,虽然祭祀方法不同,但是这个节日主要是围绕鬼魂设置的,相当于是一个安魂的节日,所以,三种思想中的各种仪式都以此位中心。 “鬼节”的来历,据说最早应该是出自佛教。《颜氏家训·终制篇》中写道:“若报罔极之德,霜露之非,有时斋供,及七月半盂兰盆,望于汝也。”可见当时南北朝已经有过七月半的的节日了。不过这段话里,所说的“有时斋供”与“七月半盂兰盆”分成两件事,大概是“斋供”祭祀亲人,使祖先不至于在阴间受到冻饿;而“盂兰盆会”则是借助佛的“法力”,祈求诸佛解脱死去亲人在阴间的痛苦,即超度的意思。由此可以看出此时的七月中旬的中元节,虽然有一定的祭祖风俗,但是还未形成一定的仪式,这个节日更多的是为了供佛。 道教的中元节是一个以祈求免罪为主的节日。道教将正月到六月称之为“天官”,七月到十二月称之为“地官”,将正月十五称作“上元”,七月十五称为“中元”,又将十月十五日列为“后元”,称作“水官”。北魏时期的道士寇谦之将三元分别附会为三个神人,说一个名叫

    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