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论语学而第一的原文整篇_论语第一章学而赏析

论语学而第一的原文整篇_论语第一章学而赏析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1-16 22:13:49
阅读:

「论语笔记」学而第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

注1:本文作者,张永强,退休教师。曾任职于绵阳师范学院文史学院。本文在此发布,已获原作者授权。

注2:原作者撰写本文,旨在让从来都没有读过《论语》的人都能有一定的理解。

《学而第一》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注释】⑴时:按时。⑵说:通悦。⑶朋:同学。郑玄说:“同门曰朋,同志曰友”。⑷愠,含怒,怨恨。

【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经常复习,不也是高兴的吗?有人自远方来求学,不也是快乐的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因此抱怨,不也是君子行为吗?”

【简评】《论语》是先秦时代儒家的经典,虽然严格地讲,它不属于文学作品,可是后人却将它奉为先秦语录体散文的代表作品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们编辑而成。一般认为,他们是将孔子和孔子的弟子们说过的话,按针对的对象的不同,分门别类进行编辑的。一类中的篇什哪些在前,哪些在后,则没有什么规律可循,编排上有比较大的随意性。这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却并不完全符合事实。孔子是非常讲究“名”的,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孔子的思想,对他的弟子们不可能没有影响,所以在编辑《论语》的时候,他们不会不考虑到具体内容的轻重关系,从而将有关重要的东西放在恰当的位置上。比如《学而》的第一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是《论语》的第一类,这倒不难理解,因为只有学,然后才能《为政》什么的,可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为什么又要放在《学而》的第一位呢?

  有朋自远方来的“朋”,译成“朋友”并不太准确。那么,“朋”字怎样译呢?应该注意“ 同门”两字,其实就是“同学”的意思。要说清楚这个问题,还得从“学”字说起。孔子生活在一个“礼乐崩坏”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发,所以他的一生,最大的梦想就是恢复周礼。孔子的学说的中心是“仁”,什么是仁呢,孔子说“克已复礼为仁”。可是当时奴隶制正向封建制剧烈转化,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因而他的学说在这样的社会大变革中,显得是那样的不合时宜。孔子为他的梦想奔走了大半生,结果处处碰壁。眼见得一生的光阴就像是流水,不舍昼夜的流逝,孔子不得已,只好退而办学,将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学生身上,以期望将来学生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所以孔子在确定他的教学内容的时候,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习周礼。而繁浩复杂的周礼,大概的确是要反复学习才能够掌握的。所以孔子要求他的学生反复地学习。

  孔子要求学生随时学习周礼,并且说这种学习是非常快乐的。潜在的一面是什么呢?肯定有人在学习的时候感觉到了不快乐(比如子宰,就在孔子上课的时候睡着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已经“熟悉”了的东西再反复去学,没有了新鲜感觉,自然会产生一种拒绝的情绪,从而引起心理上的疲惫感,这无所谓快乐可言。更有甚者,学习周礼,学好了又怎样呢?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用在哪里呢?学了无用处,没有明确地学习目的,也就是不能学以致用,哪来的学习动力呢?可是孔子为什么又说这样的学习是快乐的呢?原来,孔子看到的是将来,将来有一天,学生能用上周礼了,他的梦想也就实现了,于孔子而言,这的确是非常快乐的。所以孔子进一步用事实教育他的学生:现在不是有同学从远方来求学了吗?谁说无用呢,这真是快乐啊!所以,“朋”字比较准确的意义,应该是“同学”,而不是“朋友”。也就是“同门曰朋”中“朋”的意义。

  但是这种学习,必须耐得住寂寞,必须着眼于遥远的将来而不是现在,所以孔子告诫他的学生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时候,不要怨恨,不要有什么不满的,并且将这种忍受力提升为一种道德的考验:别人不了解自己而不怨恨,不也是君子行为吗?

  由此看来,这章的作用,有点相当于现在的招生说明的作用,开宗明义,讲述学习儒道是艰辛的,也是寂寞的,但是毕竟“社会效益”良好,还有人从远方来求学,这也是对学习儒学的人的鼓励,所以要将它放在第一位。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孔子梦想恢复那些必然要消逝的落后于时代进步的东西,结果处处碰壁,这本身没有什么好同情的;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讲究耐得住寂寞,不要浮燥,对学过了的东西要反复诵习,这又是今天的我们应该认真取法的。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注释】弟:悌。

【译文】有子说:“如果一个人为人孝敬父母恭敬兄长,却又会犯上作乱的人,是很少有的;不喜欢犯上,却有喜欢作乱的人,从来就没有过。君子重视修养的最根本的原则,最根本的原则确立了仁道也就具备了。孝和悌,就是仁道的根本原则啊!”

【简评】有子,孔子的弟子有若。在孔子的学生中,能够以“子”相称的,除了有若,还有一个曾参。大概有若是班长,曾参是副班长吧?(据说曾参从来不叫有若“子”,是不是不服未可知也,但是有人替他掩过说,因为曾参非常尊重孔子老师,这“子”字只能留给孔子用,再不能给别人了。此说也有道理)不过阮氏元在《论语解》中却说孔子的其他学生因为觉得有若的思想非常像孔子,在孔子殁后,子夏、子张等人很想推有若当掌门人。但由于曾子的反对,此事没有玉成。

不过这个有若的思想,还真的和孔子的思想非常相似。岂止是相似,简直就是一样的!他说,一个人为人如果能够对长辈尽孝,对兄长尽悌(兄弟相好为悌),而这个人又喜欢冒犯长辈的,是非常少的。而不喜欢冒犯长辈,却又喜欢造反的,从来就没有过。所以有若从道德的角度说,是君子,都应该重视最根本的东西,只有最根本的东西确立了,社会才有良好的秩序,这就是所谓的“道生”。什么是最根本的东西呢?在有若看来,孝悌,就是最根本的,所以他说:“孝悌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说克已复礼为仁,孔子梦想的社会秩序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当其位。有子从另一个角度说“孝悌”是仁的“本”,其实是从实践的意义上说的。也可以说,是指出了一条如何“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稳定政治秩序、从而恢复周礼的途径。

至于有若为什么会从家庭的血亲关系的孝悌延伸到国家的君臣关系上,这倒是不难理解的,儒家讲究以家齐国。而且在宗法社会里,国君可能真的就父亲,臣子也许就是亲儿子。臣子犯上作乱的时候,杀死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国家领导人,更可能是自己的亲生父亲,这样还能动手吗?所以从孝悌入手,劝臣子安分守已,还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注释】⑴巧言,就是说好听话,让受话的人感觉到非常舒服;⑵令色,就是摆出一副讨好模样,让看他的人非常欣赏,而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心的。孔子对这样的人非常讨厌,他说过:“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这个耻,就是讨厌、看不起的意思。

【译文】孔子说:“一味说好听话做出一脸巴结相,这样的人是极少有仁德之心的!”

【简评】孔子说得非常对,巧言令色的人,其实就是一种将自己伪装起来的人,一种非常虚伪的人,更可能是一种没有本事,只能靠巴结来获得某种好处,借以生存的人。巧言令色的目的,不是出自于公心,而是为一已之利,为自己的私欲能得到满足,所以这样的人真的是很少有仁心的。孔子说仁者爱人,而巧言令色的人,别看他对人总是说好听话,总是给人好脸色,其实这种人不是对谁都这样的,他只对上级,只对能给自己好处的人才这样。所以这样的人是不会爱别的什么人的,包括能给他好处的那些人,本质上,这样的人只爱自己。真正有能力有本事有修养的人,是不会这样生活的。

不过这样的人到底不是敌人,只是算品德上有缺陷而已,所以孔子并没有一棍子将这些人打死,说话还是留有余地。孔子没有说这样的人没有一点仁心,而是说很少有仁心,是不是网开一面,给这样的人留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呢?圣人自有圣人的气度,非我辈能乱揣度的。

孔子看出了这种人很少有仁心,可是后世的人好象看不到,巧言令色者往往也是获得好处最多的人,这就让人奇怪了!

突然想到某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中,有“会生活,会交际”的字样,原来一直没有在意。现在思考一下,还真弄不明白什么叫“会生活,会交际。”内涵不清楚的培养目标,没有具体的规程,在现实的操作中就很容易变形,全凭个人的好恶来确定。记得该校一位学生,在某些人眼里就是这样“会生活,会交际”的好学生:见谁都是一脸灿烂,领导、老师的事,不管是公事还是私事都抢着干,因此升了学生全副主席。在提名他为学生会副主席的时候,有人反对,说这个人不地道,玩得太虚,品质有问题。但领导解释,这个娃儿不错,礼貌不说,还能搞好方方面面的关系。

就是这样一个不错的“娃儿”,毕业后不到三年,闹出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大案,奸污了二十多个女学生,被处以死刑。受此牵连下台的官员据说多达十多个,因为他太会交际了,那些人都替他打掩护。

巧言令色的人,其实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有些人之所以“看不出来”,其实是喜欢听这类的人吹喇叭,喜欢这类的人抬轿子,多舒服啊!至于这种人败坏社会道德,助长腐败风气,影响单位工作,“有些人”是不在乎的,反正损害的不是自己的利益。“有些人”在一个单位任职的时候,有几个这样的人鞍前马后东跑西颠的,省了自己好多事情。万一将这个单位搞糟了,调一个地方照样任职。事业单位或者是从事公从事务的单位,并没有什么硬指标来评价好坏,只要总结写得好就成。因此,官也会越调越大,吹喇叭抬轿子的人也越来越多。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注释】⑴省:反省。⑵信:信用。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谋划策的时候,是不是尽心尽力了呢?和同学朋友相处的时候,做到了诚实可靠了吗?教师传授的知识,自己温习了吗?”

【简评】曾子,就是曾参,刚才我说的副班长(在同学中威望很高,并没做过什么副班长)。他也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之一。孔子之所以看重他,你从他说的这些话里,也许能看出原因来。

他是一个道德自觉、学习努力的好学生。他说:我每天都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谋划策的时候,是不是尽心尽力了呢?和同学朋友相处的时候,做到了诚实可靠了吗?教师传授的知识,自己熟悉了吗?

日,日子,每天之意;三,数词,表示概数,多次;谋,咨询事之难易也;忠,诚也,实也;信,申也,从人从言,意思是用言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不违背自己的承诺。所谓言必行,行必果,此之谓也。朋友之间的交往要讲诚信,所以曾参用“不信”来反省自己。

孔子最喜欢的学生其实不是曾参,而是颜回。孔子说过“十室之邑,必有忠信,而不如丘之好学”。可见真正的好学是不容易做到的。但是颜回却是一个学习非常刻苦努力的人。哪怕再艰苦、再贫困,他也不改变自己学习的热情,并且在学习中获得了非常的快乐。所以孔子最喜欢他。曾表示,如果有可能,他愿意给颜回当管家。颜回死后不到三年,孔子也死了,可能是伤心过度吧。

但是曾子的学习态度也真值得称道。与颜回相比,曾子虽然学习也努力勤奋,但悟性却比不上颜回。曾子随时以忠信自勉,又时刻想着老师教的东西,他的好学可以知道了。《曾子立事篇》说他的学习:“日旦就业,夕而自省思,以没其身,亦可谓守业矣”。又说:“君子既学之,患其不博也;既博之,患其不习也;既习之,患其不知也;既知之,患其不行也。此正曾子以传不习自省之证”。“习”有知和行的意思,所以《论语》只说习而没有说行。

比较一下颜回与曾子的学习过程,我觉得颜回好象只是跟孔子学了一生,就是为学而学,而曾子却能够从实践的意义上对学习进行反思。知行结合,如果是我,我更喜欢曾子这样的学生。

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注释】⑴道,治理也;千乘之国,大国。虽然在《周礼·太宰》里说大的国叫邦,小的才叫国,与这里的意思不同。但是从“千乘”来看,能出一千辆战车的,肯定是一个大国。郑玄说过:步(相当于六尺)百为亩,百亩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十为通,通十为成,成方十里,出革车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一千辆战车,等于有四千匹战马,三千甲士,七万二千步兵,在当时的人口条件下,有这样一支庞大的军队的,肯定不是一个小国。⑵敬,慎也,恭也。⑶事指国事。⑷节用,节俭用度。⑸爱,惜也,养也。⑹使,令也;⑺时,季节。

【译文】孔子说:“治理一个大的国家,应该勤勉于国事并且取信于民,节俭开支而爱惜老百姓,征发老百姓服瑶役的时候,不能违背农时。”

【简评】这段话的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勤政爱民。自古以来,有作为的政治家没有不勤政的,但是勤政却不一定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的关键是爱民,只有获得了老百姓支持的政权,才可能是比较稳固的政权,所谓上下同欲,众志成城,此之谓也。如果统治者只是将天下看成是自己的私有产业,天下的人都是自己的奴仆,天下人的财产都是自己的财产,只顾自己享受,不顾百姓死活,那么这样的政权肯定是短命的政权!

《管子·八观篇》里说:“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民贫则奸智生,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生于匮不足;匮不足之所生,生于侈;侈之所以生,生于无度。故曰审度量,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为国之急也。”国家奢侈了支出费用就巨大,支出费用巨大了老百姓就会贫困,老百姓贫困了歪门斜道的想法就出现了,有了歪门斜道的想法,不走正路,投机取巧的行为就出现了。所以歪门邪道产生的原因,在于贫困。贫困产生的原因,在于国家的奢侈过度。所以要审慎考虑,节俭吃穿,节约财物支出,禁止铺张浪费,这是治理国家的当务之急。想想现在贫困县也盖超豪华办公大楼,一些地方小小的科级干部也配专用的豪华轿车,更有那些数不清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拍脑袋工程,更别说一帮前仆后继的贪官们是如何攫取的,社会风气败坏,老百姓离心离德,也就不难理解了。

汉刘向在他的《说苑·政理篇》里讲了一个故事,说的是周武王问姜子牙,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姜子牙的回答只有两个字:爱民!怎样做才是爱民呢,姜子牙的解释是:“利之勿害,成之勿败,生之勿杀,与之勿夺,乐之勿苦,喜之勿怒”。民失所务(工作),就是害;农失其时,就是败;有罪重罚(严打),就是杀;重赋敛(中国税赋负担,据说排位世界第二。世界税赋负担第一的国家是一个高福利的国家,而中国基本上没有福利可言),就是夺;多瑶役以罢(疲)民力,就是苦;民劳而扰之(各种各样的检查评比),就是怒。这些都不是爱民的作为,是非常危险的。

为国者不可不思矣。

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注释】⑴《仪礼·特性馈礼·注》上说,弟子,后生也。《在射礼·注》上说,弟子,其少者也。弟子这一说法是对父亲兄弟而言的,说的是人幼年的时候。入则孝出则弟,在《礼·内则》上说,异为孺子室于宫中。是父子异宫,则入谓由所居宫至父母所也。也就是到父母居所尽孝。《开戴礼·保傅》上说,古代的时候,孩子八岁就得和父母分开住,住在外舍,在那里“学小艺”“履小节”;到束发的年龄,就到大学,“学大艺”“履大节”。所以“出”的意思,就是出来求学,也就是小学、大学时期。⑵弟通“悌”,顺也,事父母兄弟顺为悌。“入则孝,出则弟”,就是教育孩子,要孝尽自己的父母,尊敬自己的兄长,因为孩子“天性未满”,所以需要教导。⑶谨而信,《诗·民劳·笺》:谨,犹慎也,谨于事见,信于言见也。就是做事要谨慎,说话要真诚。⑷泛爱众而亲仁,《说文》:泛,浮貌,引申为普遍之义;众,多也,《周语》上说,人三为众,引申之,人在众中,无以表异于人,亦得称众。仁者,众中之贤也。《广雅·释诂》:亲,近也。君子尊贤而容众,故于众人,使弟子泛爱之,所以养治其气血,而导以善厚之教,又使之亲近仁者,令有所观感也。行有馀力,则以学文,行,所以行事已毕之迹也;《说文》:馀,饶也,丰也。有馀力,就是孩子精力有余的意思。《曲礼》:人生十年曰幼,学;《内则》:十年学书计,朝夕学幼仪,请疑简谅,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此古教幼之法。幼仪学习完后,然后让孩子学文;如果幼仪学不好,那得再学,直至学好后才能学文。所谓文,郑玄说就是“道艺”,《周官·保氏》上说: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

【译文】孔子说:“孩子从小的时候开始,就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做事说话谨慎,对人有爱心,接近贤能之人。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够学习文化学习本领。”

【简评】孔子的这些话,至少可以看出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德育为首的观念。一个人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品德,才能够从事其它的学习;这个德,就是孝,就是悌,就是爱。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富于爱心,这是今天的人也必须具备的美德。虽然儒家的孝、悌讲究对父母、对师长的一味的顺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的没有主见,制约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而他的“泛爱众”,也比较抽象,因为在阶级社会里,泛爱是不会存在的,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但是合理的地方,我们是必须吸收的。这对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是学而知之的观念。有人批评孔子,说他讲究天才观,因为他说过“生而知之”一类的话。但是从他的一贯言行看来,所谓的生而知之,也就是有些人聪明一些,能够自然地从生活经历中获取知识,并不是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孔子本人也强调自己是“学而知之”的人。孩子是需要教育的,因为孩子“天性未满”。通过教育,才能够改变人生。现在说知识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这中间就有孔子思想的影子。

第三是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学什么,后学什么,要根据孩子年龄发展的阶段、接受能力和具体的个人学习的情况来决定。这里体现出教育的普遍性原则和特殊性原则相结合的原则。在一般的意义上,先学什么,后学什么,是有规律的,不能揠苗助长;对个别的人来说,什么时候应该学习什么,得看看有没有“馀力”,一味地图快贪多,是不可能搞好学习的。

第四是教育的人际环境的重要性。孩子学习的时候,要“亲仁”,要接近贤能的人,不能接近奸邪小人。如果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看见的都是正事,听到的都是正言,走的都是正道,他的前后左右都是正人,学生也就可能“正”了。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跟人走说人话,跟鬼走说鬼话道理是一样的。所以荀子说“学莫便乎近其人”,难怪孟母要三迁了!

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⑴子夏,孔子的学生卜商。⑵第一个贤是动词,相当于“以贤能为贤”之意;⑶易,如也,比况词;⑷色,美色也。⑸事,奉也;⑹竭,尽也;⑺致,用也。

【译文】子夏说:“用像好色一样的本能之心去好贤德;事俸父母的时候,竭尽全力;事俸君主的时候,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和朋友交往的时候,说话忠诚可靠。这样的人即使没有经过学习,但我一定会认为他已经学习过了。”

【简评】为什么子夏会说“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呢?能够出于本能般地好贤德,对父母尽孝,对君主尽忠,对朋友讲信用,这不正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吗!虽然没有学习过,但是他做事的时候,已经不会违背人伦了,这和学了是没有区别的,所以子夏说“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在子夏看来,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养成良好的品德,成为爱父母,爱君主,忠诚可靠的人,成为对家庭、对朋友、对君主有用的人。至于如何达到这个目标的,方式方法可以不去计较。不管是普通高校毕业的还是成人高校毕业的;也不管是中专文凭还是大专文凭或者没有文凭,他只看最终的结果。如果子夏生活在现代,搞人事工作,我想子夏同志肯定不会搞唯文凭论的。

但是子夏毕竟不是现代的人,他的看法也是有不足的地方的。他讲的对父母尽孝,多半是物质层次上的,孝敬父母叫“小孝”,事俸君上才是“大孝”:小孝用力,慈爱忘劳,可谓用力矣。正如《孟子·万章篇》里所说:“我竭力耕田,供而为子职而已矣。”现代做父母的,并不要求子女在物质层次对自己有多大的回报,关键是精神上的一种安慰。“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洗碗帮爸爸揉揉肩”,这正是这样的情绪的自然流露。和朋友交往要讲个忠诚可靠,这却是现代社会的也应该具备的。言必行,行必果,忠信是一个人的信用资源,如果不加爱惜,不加培育,一味地挥霍浪费,这种资源一旦枯竭,那你将在社会上寸步难行。至于君与国,在子夏那个时代,是很难区分开来的,往往是这样:忠君就是爱国,爱国必须忠君。出现点愚忠什么的,再所难免,我们就不苛求子夏了吧?

插说一句,孔子老师曾经告诫子夏不要做“小人儒”,其原因怕是子夏在践行仁德的过程中,过分地强调了“行”的作用,宏观高度达不到孔子的要求吧。

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知已者。过,则勿惮改。

【注释】⑴《法言•修身篇》:或问如何斯谓之人,曰:取四重,去四轻。曰,何谓四重?曰:重言,重行,重貌,重好。言重则有法,行重则有德,貌重则有威,好重则有观。是言君子贵重也。⑵《礼•玉藻》说: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并言人当慎之事,则不威,言无威仪也。⑶学,就是学习,指学习的内容或者结果。⑷固,稳固,固守之意。⑸主,接近;⑹忠信,忠诚可靠;⑺无,毋,没有之意;⑻知,应该是如字。⑼惮,难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不会有威严;就是学习了,也不会巩固。要接近忠诚可靠之人,交朋友要交德才都超过自己的人。有了错误,千万不要怕改正。

【简评】这段话有以下几层意思:

首先,一个人的个人修养和学习之间的关系。表面上看,一个人的一举手一投足,好象和学习之间没有太大的关系,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并不直接影响到学习的结果。但是,一个生活态度随便的人,是不会严格地要求自己的。醋酸了,蚊子就飞来了,树林茂盛了,刀斧就奔来了,一个人太随便了,各种不良的习性也就向你集中了:懒惰、放纵、松懈、不思进取,成天打扮得怪里怪气的,这样的人有什么威仪可言呢?以这样的人生态度去学习,怎么可能将学习巩固呢?一味儿追求时髦者,当戒之慎之!

其次,交朋友,应该交忠诚可靠的人。益友有三,曰诤友、直友、谅友。千万不能交一般酒友朋友、江湖义气的朋友、哥们义气的朋友。而且交的朋友是德才都超过自己的那些人。朋友层次太低了,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往往是这样的情形: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交朋友其实就是一个物以类聚、人与群分的过程。俗话说的鱼找鱼虾找虾乌龟找王八,臭味相投,确实是这样啊!交友太随便者不可不深思之。

第三,如何看待犯错误。人非圣贤,谁能够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善于总结,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但是先决条件是犯了错误要承认错误,敢于改正错误,敢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如何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甚至强词夺理、无理取闹,那么错误始终是错误。须知,大错误往往是由小错误积累起来的。所以《老子》上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千里长堤溃于蚁穴,一旦错误积累起来,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再来后悔,就已经晚了。

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注释】慎终者,哀尽其丧;追远者,祭尽其敬。

【译文】父祖去世,办丧事要表达尽自己的悲伤,祭祀父祖时,要表达尽自己的敬意,这样,民风也就淳厚了。

【简评】儒家讲究以德政治天下,而德政的实施在于教化,教化的根本是“孝”。《礼•杂记》上说:“子贡问丧。子曰,敬为上,哀次之,瘠为下。”敬就是慎。时代不同,孝的内容也有所不同。祖父祖母父母亲去世以后的祭奠致哀,儿女孙辈感到悲痛,这是人之常情,现在的社会也是一样的。可是儒家却因此而提倡厚葬之风,却是不可取的。现在提倡的是厚养薄葬。祖父祖母父母亲存世的时候,晚辈应该多加孝敬,多加关心,让老人不感觉到物质的匮乏和精神的孤独;长辈去世了,表达晚辈的哀伤之情,不忘记他们的养育之恩和教诲之情,应该看成是中华民族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值得肯定和提倡的。

另外,将“慎终追远”看成是“民德归厚”的原因也不尽准确,有些坏人,他们自己的亲人长辈去世的时候,也会悲痛万分、哀伤不已,这能说他们的德就已经厚了吗?

10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注释】⑴子禽,孔子的弟子陈亢;子贡,孔子的弟子,姓端木,名赐。⑵至,到达;⑶邦,国家;⑷闻,听也,孔子每到达一个诸侯国,国君都要向他咨询国事。⑸求,请。⑹与,告诉;⑺温,水色和,比喻仁者风貌。⑻良,善也,安柔不苛谓之良;⑼恭,肃,敬。⑽俭,约。《易象传》上说:“君子以俭德辟难。”⑾让,借为攘,让的意思是相责,责备,而攘的意思是谦让、揖让。这里的“让”就是谦让、揖让的意思。⑿得,说的是行为有所获得。⒀异,区别。

【译文】子禽问子贡说:“夫子每到一个诸侯国家,人家都要向他介绍政治情况,这是夫子要求别人这样做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向夫子说的?”子贡说:“夫子是靠他的温柔、善良、恭敬、节俭、礼让的品德获得的。如果硬要说夫子是要求别人这样做的,那么夫夫子的这种要求的方式也和别的人的要求有所不同吧?”

【简评】诸侯国国君向孔子咨询国事,本来是诸侯国国君向孔子学习。如果将这一过程看成是孔子同时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的话,那么别人为什么会主动向孔子介绍这方面的知识呢?原来孔子在学习的时候,具有温柔、善良、恭敬、节俭、礼让的美德,人家才愿意主动地告诉他。一个心地再宽广、再无私的教师,面对一个无礼傲慢,处处老子天下第一的人,可能也不会主动告诉他什么知识吧?美好的品德,良好的学习态度是人进学的阶梯,孔子就做到了这一点。现在提倡尊师重教,求学者不可不好好地想想这个问题。

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谓之孝。

【注释】⑴观,视也。经常看叫着“视”,不经常看叫着“观”。⑵没,殁。⑶行,犹事也。⑷三年,古代父母去世的守丧礼制,子女须为父母守丧三年。

【译文】孔子说:“父亲在世时,能观察儿子的心志;父亲去世,能观察儿子的行事;三年不改变父亲的行事,这就可以称之为孝了。”

【简评】父亲在世时,为什么就能观察儿子的心志呢?因为儿子中不孝的人,喜欢钱财,偏爱妻子儿女,顾不得孝养父母,所以能看出儿子孝还是不孝。父母去世了,从儿子的做事上就能够看出儿子是不是忘记了父母的教诲,是不是将父母辈的美德丢在一边了。如果做儿女的,在父母去世三年之中,都不忘记父母,不改变父母的行事,这样的人就可以叫做真的孝了。合理的地方在于:父辈的经验,当然是应该认真学习的,父母在世,做儿女的,自然是应该孝敬的。但是任何经验,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产生并总结出来的,如果仅仅是经验而不是真理,就不能因为要“孝”而盲目接受,如果让“父道”束缚住了手脚,不敢有所作为,这是愚孝,我们是不能接受的。亲情意义上的孝是没有条件的,是天然的,而社会意义上的孝,应该是有条件的,有原则的,从现在社会意义的角度来看,有原则的孝才是真正的孝。

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⑴礼,就是礼法,社会成员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⑵贵,贵重。⑶小,小人,指老百姓;⑷大,指君子大人,统治者。

【译文】有子说:“礼的最高的效用,就是达到上下的和谐。先王治理天下达到了上下和谐,那真是美好的境界;不管是普通老百姓还是贵族大人,都能够遵守礼法。但是只知道用礼法行事是不行的,反过来,只知道用和谐也不行,如果‘和’不用礼法来加以约束,还是行不通的。”

【簡評】以现在的观点来看,这段话有以下的几层意思:

首先,制定法律的目的是达到社会的整体的和谐,是为了保证社会的正常生活秩序,社会的和谐,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是实施法律的最高境界,法律并不是针对哪一个具体的个人的。不管是老百姓还是政府官员,都必须依法行事,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阶层。

其次,社会需要和,生活需要和,但是和是有条件的。和是在法律范围内的和,和必须用法来加以约束,不能无法无天地和下去。

第三,法其实是情的,用纯礼来治国不行,实施法律还得有人情味,否则就行不通。“礼盛则离”,所以儒家讲“中庸”之道。《逸周书•度训》上说:“和非中不立,中非礼不慎,礼非乐不履。”乐,就是和乐,讲的正是这个意思。

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注释】⑴信:信用。⑵因:姻亲。⑶宗:崇。

【译文】有子说:“之所以说信用接近于仁义,是因为它可以用以后的行为来佐证。之所以说恭敬接近于礼法,是因为恭敬要远离耻辱。一个人亲近外戚而不会忘却自己的父母,这样的人也是值得尊敬的。”

【简评】信本来不是义的范畴,信不等于义。《史记》上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叫尾生的小伙子和一个姑娘在桥下面约会,尾生到了但是姑娘却没有来。后来涨水,那个小伙子就抱着桥墩淹死了。信用倒是讲了,可是丢掉了自己的生命,也可以说是对生命的轻视,这就是不义。但是为什么说信用又接近呢?这是因为信用作为一种美德,是可以被反复的,一个人说了什么,以后的行为可以佐证,言必行,行必果,这就是义。恭敬的态度也不等于礼,但为什么又说近于礼呢?因为恭敬的态度必须合乎礼的要求,否则,虽然对别人恭敬了,可是也难免遭受耻辱,被别的人所轻视。也就是说,恭敬要看对象,不能无原则地恭敬。因亲不失其亲,因也是亲的意思,《礼》作姻,婚姻之义也,所以姻亲,指外戚。观察一个人所亲爱的人,就知道这个人的贤与不肖。如果一个人亲不失其亲,那么这个人的贤德就可以知道了,这样的人是可以宗敬的。

信用、礼貌、别娶了媳妇忘了娘!

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矣。

【注释】⑴食:指饭食;⑵居:指住所;⑶无:毋,不要,不能;⑷敏:审,疾;

【译文】孔子说:“君子并不要求吃得多好,住得多舒服,一心一意地做自己事情,慎重地对待自己所说的话,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那里讯问自己的疑难问题以求得正确的答案,这样的人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简评】从事学习的人,不能讲物质条件如何。老是想着吃得好住得好穿得好,哪有心思专心致至地学习呢?所以郑玄说:“学者之志,有所不暇”,在爱好学习的人心中,是没有多余的时间想到吃住穿的。孔子的最喜欢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说的就是他在艰苦的环境中努力学习,并从学习中感受了非常的快乐。现在的学习条件,恐怕要比颜回时代好多了吧,可是有些人却老是不满足,交朋接友,全是些吃喝玩乐之辈,难怪他业有所不精,学有所不成,这不能算是好学的人吧?

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不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注释】⑴谄,不以正道求人谓之谄,谄媚;⑵骄,马高六尺曰骄,人自高自大,所以叫骄。⑶切磋琢磨,动词,治玉成器,喻不停自修。

【译文】子贡问:“贫穷但是不谄媚,富贵但是不自大,这样的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这样的人行是行,但还比不上虽然贫穷但是爱好道理,虽然富贵但是爱好礼法的人。”子贡说:“《诗》中所说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说的就是那种情形吧?”孔子说:“子贡啊,到现在我才能给你谈《诗》了,因为我告诉你过去的,你就能知道未来的了。”

【简评】在孔子看来,安贫乐道,富而好礼是非常难于做到的,所以必须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修养。他说:“贫而好乐,富而好礼,众而以宁者,天下其几矣,是乐道好礼为人所难能,故无谄无骄者不能及之也。”《吕氏春秋·慎篇》上说:“古之得道者,穷亦乐,达亦乐,所乐非穷达也,道得于此,则穷达一也,如寒暑风雨之节矣。”

这种境界实在太高了,人总得要活着。一个人讲究牺牲容易,总不能都让天下人牺牲吧?天下人都牺牲了,礼呀法呀乐呀,存在于哪里呢?现实生活中,我们所看到的倒是“民贫则奸智生”、“为富而不仁”的现象居多,本质上,这是社会财富分配方式不公平造成的。我以为,与其花那么多的力气去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还不如在解决社会不公平这件事上多下些功夫。后者对于和谐社会的作用,肯定比前者要大得多。

16子曰:不患人之不知已,患不知人也。

【注释】患:担忧

【译文】孔子说:“不担忧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忧自己不了不起解别人。”

【簡評】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无所失,故不担忧;自己不了解别人,那对贤能的人不能任用,对不贤的人不能够拒绝,所失太大了!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事业的成功,就是需要一批贤能的人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如果不知人,必然对事业造成损失,用人者不可不察!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