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鱼贯而入造句-什么是一以贯之的大道?

鱼贯而入造句-什么是一以贯之的大道?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4-06 04:16:36
阅读:
什么是一以贯之的大道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说:君子惦记道德,小人惦记土地;君子惦记法度,小人惦记利益。


孔子这句话里突出的,是君子和普通人之间的境界差别。道德跟土地、法度和利益这两个对比,是为了突出君子和小人面对实惠、实际利益的态度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按照孔子的理想,君子清高也是清高在这个地方。


那是不是说你要做个君子,就不能惦念土地和实利呢?当然不是,孔子只是在用君子和小人不一样的特点来做对比,突出他更关注道德问题,比如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如何爱人等等。


君子就不在乎利益得失吗?绝非如此,但是君子在面对利益的取舍面前,他会有原则,不唯利是图。一切所应得的利益,要看是不是合乎道义。


我们常听到一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也说的是这个意思。


子曰:“放(fǎng)于利而行,多怨。”


孔子说:一切行动都从实际利益考虑出发,心中就会充满怨愤之气。


“放”是“仿”的通假字,是依照、依据的意思。


这句话一般解释成“凡是从利益出发,就容易招来别人的怨恨”。因为只顾利益而不顾道义的话,终究会引发不公正的行为,决策时也不能服众,甚至损害别人的利益,当然会引起其他人的怨言。


但是我自己更认同钱穆先生的解读,这个怨不是招来人家怨恨,而是自己心生怨念。对于唯利是图的人来说,稍不如意或者没有满足私利时,内心就生出很多幽怨愤怒。


你看,一味追求私欲的人,每天都活得惶惶不可终日,生怕自己少了这个、丢了那个,心底永远都没法得到满足。一个不知足的人,心底当然会时刻充满怨恨之气。所以说,君子怀德,才能知足常乐。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孔子说:如果能以礼制谦让来治理国家事务,那还有什么难的呢?但是如果不能以礼制谦让来治理国家,那还要礼制做什么呢?


其实孔子这种礼让治国,我觉得不仅仅只是在强调道德,还有遵循规则的含义。在人和人的相互关系中找到合适的分寸,礼敬谦让、彼此尊重、相互提携,而不是处于“争”的状态,这才是孔子想要强调的。我们平时爱说的“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意思也很相近。


从外在讲,行为注意限度,仪态注意节制,是“让”;从内在看,吹牛皮、炫耀、逞英雄、好表现,是 “让”的反面。“让”的精神,既是谦让,又是礼让,《左传》里说“让,礼之主也。”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孔子说:不要担心忧虑得不到职位,应该担心忧虑你拿什么才能本事胜任这个职位。不要担心忧虑别人不知道自己,只须担心忧虑自己实际做得怎么样。


这句话很可能是孔子对弟子们讲的。在孔子的弟子里面,有一些就是想学习做官的,比如在前面《为政篇》里我给你讲过的“子张学干禄”,学干禄就是求禄位、求官职的学问。


推想一下,很可能是弟子里面有人自以为满腹经纶却怀才不遇,在众人面前抱怨了一番,孔子才说出了这么一段话出来。就像当下很多年轻人一样,学了一大堆知识技能,初出江湖便跃跃欲试,反而在江湖上挫折不断,没有展示的机会,感觉理想破灭,心中愤懑不平。


但是孔子觉得,这些愤懑其实都可以自己消化掉。先求自己有道德、有本事、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再去求别人的赏识,这是孔子反反复复说给学生的道理。


总之,一切都应该向自己求索,而不是无休止地求索别人。这才是君子的一个典型侧面。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说:曾参啊,我的学说可以用一个道理贯通。曾子说:是的。孔子走出门后,学生们问曾子:这话说的什么意思呀?曾子说:先生学说的核心理念,就是忠和恕两个字罢了。


曾子你已经不陌生了,孔门的金句王,我们读过的“吾日三省吾身”就是他说的。按年龄来看,他算是孔子门下最年轻的一位学生了,孔子去世的时候,他才二十七八岁。


虽然他很年轻,但在后世儒家弟子那里地位却很高。因为按照流传的说法,曾子是子思的老师,而子思就是后来被人们认为《大学》《中庸》的作者,而子思的门人又是孟子的老师。所以后世儒家看来,这一条被发扬光大的思想脉络被称为“思孟学派”,它的源头就是曾子。


这一段问答里,有两句非常有名的话。一个就是今天你很熟悉的成语,“一以贯之”,来源就在这里。另一个,就是这句“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那么,到底什么是忠和恕?先看忠。简单来说,为人处世和工作就业的时候,尽心竭力就叫“忠”。那“恕”呢?孔子自己下过一个定义特别有名,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这个角度看,所谓“恕”,就是将心比心,或者今天常说的“同理心”。


所以你看,忠是自我要求,恕是人际准则,结合起来正好是孔子不断在说的仁德的两个侧面。


下一章是孔子第二次把义和利拿出来对比。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明白的是义,小人明白的是利。


义、利之辨,两千五六百年来,一直是后世儒生乃至于普通人都参与争论的关键问题。


首先就字面看,我要再一次提醒你,孔子的时代,“小人”的概念跟我们今天很不一样,他们不是坏人、恶人。所以即便拿君子和小人来对比,也不是完全否定追求利益,而是说普通人会比较看重利益罢了。虽然不是君子所为,但也没那么多负面评价。


至于在后世引起了很大争论的“存天理、灭人欲”,其实原本说这个话的宋儒,要灭的“人欲”不是人的正常欲望(比如饮食男女之类),而是指膨胀了的偏私之欲和个人野心。


今天的经济学研究,首先肯定人的基本约束就是物质不足、生命有限。看到人追求利益的正当性,才能理解它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这就是喻于利的正面价值,但绝不等同于华尔街金融寡头追求的暴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就要向他看齐比肩,看见不贤明的人,就要反省自己身上是不是也有同样的毛病。


“见贤思齐”又是个人人皆知的成语,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这话的意思呢?孔子的教育方式最朴素、最实在,也最具体可行。但是上面那句话却有点特殊,往往是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错。


这两句前半句好说:一个人只要有心都能学会、都能做到。但后半句的事情就没这么简单了:往往遇见表现不如你的人或者有小毛病的人,做了不得体的事或者错事,你可能就不以为然了。


是非标准虽然你随时都能讲出来,可是你的心态却未必就能摆正,而看见别人的短处要是再能反思自己,就更不容易。


这种知易行难,实在是孔子学问的核心关键。


学完这一讲,你应该已经记住“一以贯之”“见贤思齐”两个成语出自《论语》。我们还讲到两则君子和小人的对比:“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今日思考

在今天这个商业社会,你是怎么看待“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


请在留言区写下你的思考。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