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愚人节词语-愚人节说“愚”,引经据典证明,愚不是你的错,懒才是!

愚人节词语-愚人节说“愚”,引经据典证明,愚不是你的错,懒才是!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4-06 20:53:35
阅读:





愚人节,学生在学校里都想搞一点儿恶作剧,捉弄一下别人。我是老师,要玩儿的层次更高一点儿。于是,临时准备了一个关于“愚人节说‘愚’”的课,引经据典来说说,中国古人如何看待“愚”的问题。



本来昨天已经在一个班讲过,今天接着在另外几个班讲一讲。虽然今天已经是2号,但还好,愚人节是西方的民间节日,西半球在时差上比我们晚一天,所以也算“合乎时令”。下面就做一个关于这一节课的简要文字记录。如果不想看文字,也可以听听新鲜出炉的课堂实况录音。


愚人节说“愚”来自水寒说语文00:0027:30(文章无法插入音频,想听音频到到同名公众号)



愚人节算是一个有一点儿整蛊味道的西方民间节日。我今天却要正式一点儿,给你们分析一下“愚”这个字的字源,并要从《论语》中摘出来两则和“愚”字有关的内容来说一说。



先看“愚”这个字的字源,我们大多数人会觉得这个字是形声字,“心”是形旁,表示这个字和“心”有关,“禺”是声旁,表示这个字的读音。



但实际上这样理解是有问题的,“愚”不是形声字,而是会意字。








“愚”从心,从禺( yù)。“禺”是一个象形字,是指一种灵长类的动物,更具体来说是指一种猿猴,因为猿猴其外形似于人而智力又远逊于人,所以用“愚”这个字,表示愚笨,心智低下。



接下来我摘取《论语》中和“愚”有关的两则语录和大家分享一些思考。



2.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语句前面的数字表示该则语录所在的章节)



这一则与颜回有关,是孔子对他的评价,用到了“愚”和“不愚”。那我们看孔子什么时候觉得颜回“愚”,什么时候又觉得“不愚”呢?



孔子说他对着颜回讲一整天,颜回都不提任何的反对意见或者疑问,看起来好像是个呆瓜。但下了课,看他私底下的一些研究,却也能发挥,可见颜回不是一个笨蛋。



这句话中有一个关键字,就是“亦足以发”的“发”,是发挥,发扬之意,也就是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不但能够消化吸收,而且能够有自己进一步的发挥与创见。不能“发”就是“愚”,能发或者说“足以发”就是“不愚”。



那颜回的这个“发”在《论语》中是如何体现的呢?我们不妨以《论语》来解《论语》,看《论语》中另外一则与此有关的内容。



5.9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孔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他问弟子子贡说:“和颜回相比,你们两个谁更强一些呢?”子贡的回答是:“我怎么敢和颜回同学相比呢。颜回听说一件事就能由此推知十件事,我最多听说一件事能由此推知两件事罢了。”孔老师感叹一声,说:“不如啊,我同意你的说法,你确实赶不上颜回。”



当然,这句话中的“与”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就是“赞同,同意”,另外一种是“和”,如果理解成后一种,那就是孔老师说:“我和你都比不上颜回”,那对颜回的褒奖可就更不一般了。他的这种“发”的能力不仅超越了同学,也超越了老师了。



“闻一知十”,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成语了,可见颜回的“发”,那不是一般的“发”,确实非常厉害。那颜回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我们再看《论语》中的另外一则,这一则大多数同学都比较熟悉。



7.8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举一反三”这个成语就出自这则《论语》,孔老师说,如果某物有四个角,我举例子告诉你这是一个角,你不能由此推知另外三个与此相类的也是角,那么我就不再和你废话了。可见“举一反三”这种迁移能力,是孔老师特别看重的。



颜回不但能做到举一反三,而且能闻一知十,当然受到孔老师的喜欢,所以才成为他最得意的门生。其实,这样的学生不但孔老师喜欢,每个老师都会喜欢。关键是如何能做到举一反三,具备迁移的能力呢?



答案藏在前一个分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之中。这里有我们特别熟悉的“启发”一词,这是老师经常要做的事情。但是,在孔老师看来,不是随便什么人,随便什么时候,老师都要不计条件去启发的,这启发是有条件的,那就是“愤悱”。如果“不愤悱”,那就“不启发”。



显然,这是一个对应关系。启发是老师应该做的事,而“愤悱”则是学生应该做的事。朱熹在《四书集注》中,是这样注释“愤”和“悱”的。



愤,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不管是“心求通而未得”也好,还是“口欲言而未能”也罢,重点都落在了“求”和“欲”上,用我们现在能理解的话来说,也就是学习主动性的问题。如果一个学生一心向学,主动求教,有了难题,实在想不明白,说不清楚,向老师求教,这时候老师才会启发他。



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不能弄拧巴了,不能是老师求着学生学,而应该是学生要向老师主动求教才对。这样,我们就明白了,原来想要获得举一反三的能力,那根本的前提是学生要“愤悱”,也就是要自己主动向学才行。



颜回正因为如此主动向学,才能够闻一知十,才能不愚。说得更明白一些,人人都想不愚,但是太懒,脑子一点儿都不想动是不行的。







分析完了颜回“愚”还是“不愚”的这则《论语》,我们再看另外一则和“愚”有关的《论语》。



17.3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孔老师说,只有最聪明的和那个最笨的才不动,老师才无法改变。



这个句子中的“知”通“智”,所谓“上知”就是“上智”。“上知”和“下愚”这两个词我只是从字面上译出来,实际上在《论语》中,对此有明确的解释。



16.9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孔老师把人分为四等,第一等的生而知之,也就是上智,次一等的是学而知之,再次一等的困而学之,最差的是困而不学。



那这个“困而不学”,就是“下愚”。面对困难,面对疑惑,却不想着怎么通过学习想办法解决它。关于“下愚”,朱熹在《四书集注》中引用程子的话说“所谓下愚有二焉:自暴,自弃也。”也就是说“下愚”就是自暴自弃的人。



“自暴自弃”这个词我们现在非常常用,所谓“自暴”就是自己伤害自己,“自弃”就是自己放弃自己。反正就是自甘堕落,不求上进,彻底撂挑子不干了,那这样的人我们该如何对待呢?



孟子中有这样一句话: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意思是,自暴自弃的人,你是不能和他说什么有价值的话的,也不要想着和他做什么有价值的事。其实,这不止是孟子的看法,也是孔子的看法,或者说,孟子的这种判断是从孔子那里继承来的。



《论语》中孔子有这样一句话,值得琢磨。



6.21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在这里,孔子把人的分类来了一个简化版,不是分成四类,而是分成了三类。他在“上知与下愚”中间又分出了另外一个类别,那就是“中人”。



“中人以上”可以理解成是包含关系,也就是包含中人和中人以上之人,可以和他说那些大道理,因为他能懂,“中人以下”可以理解为一个非包含关系,所谓中人以下,那就只有“下愚”了,对这样的人,不能和他讲什么大道理,讲了大道理也是废话。



是孔子歧视“下愚”吗?不是的,我们听听王阳明怎么说。



“不是圣人终不与语。圣人的心,忧不得人人都做圣人,只是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躐等;中人以下的人,便与他说性命,他也不省得,也须漫漫琢磨他起来。”——王阳明《答黄勉之问》



王阳明解释说不是圣人不想和那些下愚讲道理,圣人的心思,实在是巴不得希望人人都能成为圣人,但是每个人的资质不一样,要因材施教,不能超越等级次序。中人以下的那些人,你即使和他说什么性啊、命啊这样一些哲学或者说人生上的大道理,他们也不可能明白,也一定要慢慢花些时间琢磨怎么才能让他有所进步。



说到这里,我要说,作为老师,我也希望我的学生能成仁成圣,而不是变成下愚,我想我们每位同学,即使不想成仁成圣,也至少想要成功成才,都不想被老师视为“下愚”,视为自暴自弃者,那该怎么办呢?



我们看韩愈的《师说》中如何谈这个问题。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他说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都是出于这个原因吧。显然这个“此”指代的是什么就非常重要了。这个此指代的是什么呢?《师说》在这一句前面是有解释的。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从师而问”,愚人则“耻学于师”,这正是“圣人”与“愚人”的最大分野。



我这样讲,不是非要你们跟我学,我也不能保证我所讲的任何东西对你都有用,或者任何东西你都感兴趣,但是我希望你们要明白这个基本道理,要明白“从师”的重要性。可以向这个人去学,也可以向那个人去学,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也可以向古今中外的各种著作去学习。



但不管向谁学习,都要记住,要想能够有所收获,要想能够得到老师的喜爱,想让老师能教给你一些高深的东西,不把你划归到愚人那个范畴中去,不在于你的天赋如何,也不在于别人如何看待你自己,最关键的是你自己如何对待你自己。



每个人都有脱离愚人,不断向上的可能,而有些人之所以做不到,“是不为也,非不能也。”说得更明白一些,我今天要引经据典,讲的道理只有一个,那就是:



“愚”或者说“笨”不是你的错,但懒才是。你一旦自己放弃了自己,那神仙也救不了你。








【后记】


1.《论语》中还有若干则关于“愚”的内容,但是,不太适适合对初中生来讲,所以在选择材料时就舍弃了。以后有机会可以讲讲另外几则。



2.《论语》或者说儒家经典中关于“愚”还是“不愚”,主要偏于谈心性修养方面,这一点我在讲解时没有特别强调,可能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理解为学习知识的问题。不过也没关系,两者有相通之处,都要从师而问,都要一心向学才行。



3.我课一般习惯于直接用粉笔在黑板上板书,因为那样有一种生成感。但微信公众号只允许上传30分钟以内的音频。所以就在录音这节课上采用了电脑屏幕直接展示相关文字内容的方式,整体节奏偏快,不如平时的课堂上互动那么多,也不如平时课堂上那么张弛有度。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