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赞美手工制作的句子-表达对手工艺的喜爱,不是只有买买买一种方式

赞美手工制作的句子-表达对手工艺的喜爱,不是只有买买买一种方式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1-07 15:46:10
阅读:

文章来源:有机会


作者:Jing


物极必反。当工业化生产的效率提升到了今天的这个地步,越来越多人回过头来,重新发现手工艺之美。不过,这种“重新发现”的表现形式,在我看来似乎暂时显得过于单一了。太多的人就像对待工业化产品一样,用简单的“买买买”来表达自己对于手工艺品的喜爱。可是,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物品吗?特别是那么多制作方法不同但功能相同的物品?有没有其他方式能让我们表达对于手工艺的喜爱?有没有更多样化的渠道能帮我们发现手工艺的价值?


自己动手,体验手工艺制作,体验慢生活,或许是“买买买”之外的N种支持手工艺的方式之一。


从第一次木工体验说起


认识龚意老师是几年前的事了。他是华德福教育、自然生活的实践者,是位技艺精湛的木工匠人。我直到前不久才终于下决心抽出一天时间来,跟他学习做木工。可能是因为这次体验和以往做其他类型手工的感受都完全不同吧,所以做完后不禁感慨万千。这也是写本文的最初动机。


先从木工体验的具体过程说起吧。以下可能略显啰嗦,但已省略数千字。在丰富的感受面前,语言和图片都显得很苍白!


我在4月的一个大晴天的早晨来到北京昌平兴寿镇桃林村。龚意老师的木工坊简单朴实,几间平房围着一个大院子,各种废旧木料分类收拾得整整齐齐。地刚平整过、准备开始春耕。



(↑ 龚意老师在平整小院里的菜园,院子周围是分门别类存放的废旧木料)


这次木工体验,具体做什么,是我临时拍脑门决定的。因为我家厨房的小桌的桌面比较破,我就想到要做一块木板,可以把它作为新的桌面(这比用桌布省事)。龚意老师从一大堆回收来的废旧木料里挑挑拣拣,抽出一张大小厚薄合适的板,说可以用这个加工。


我在那天之前对木工一窍不通,初看着那块旧木板的时候,完全想象不到要去怎么处理它,要怎样改变它的形状…… 对于刨子、电锯、打磨机等各种工具的认识,都完全没有预习,而是在每个步骤到来时,现看现学,然后动手体验。


(本文中照片除了最后一张外、都是我自己拍摄。步骤图中出现的手都是龚意老师的,感谢他帮我耐心做示范。基本上我自己完成大概60%以上的操作过程。)



(↑ 各种工具,其中绝大部分我这次并没用到)



(↑ 旧木板原先的样子)


首先,因为旧木板本身很粗糙,还微微变了形,需要把正反两面都刨去一层、做平整。刚开始刨的时候,龚意老师就发现刨刀不平,可能是因为其他人在使用后没有磨好,所以得重新磨,为了在木料上做出平整表面,刨刀必须被磨得很平才行。刨子在用之前也要调整好。这些准备工作我还没学到,毕竟比较有技术含量。



(↑ 木板从脏兮兮到被刨出“本色”。左上角图中的刨子已被拆了,右上角是在磨刨刀。)


我根本没有用过刨子,之前没意识到刨这么大的木板是个体力活。推刨子得均匀用力,不然总觉得刨不下什么东西来。折腾了好一阵子、满头大汗,木板表层脏兮兮又毛糙的一层被刨去之后,颜色完全改变——显现出木头原本的浅土黄色,还有不少好看的纹理。



(↑ 上面两图分别是曲线锯锯木板,用打磨机打磨,下面两图是修整木板边缘)


接着是画轮廓,我们讨论后决定画成一个大大的不规则椭圆。边角上一些本来就破损严重的部位得画在轮廓以外。用电动曲线锯锯掉不需要的部分(边角料可以用来做其他手工)。再用打磨机稍作打磨后,手工修整木板边缘。


为了和圆乎乎的大轮廓相呼应,木板边缘也要修成圆弧形。修边缘时重要的一点是“顺势而为”,如果不顺着木料的纹理走,就会出现“倒刺”、开裂。没做过的话真体会不到,木头的纹理是很复杂的,甚至同一个侧边削着削着,会发现纹理方向突然改变,于是刀或者刨子的走向就得反过来。另外,虽然整个木板用肉眼看上去比较均匀,其实不同部位的软硬度是很不同的,加工时要用的手法和力气也不一样。



(↑ 电动打磨机打磨)


形状基本完成后就是漫长的打磨工序。手工修整的木板边缘不会很流畅,于是接着就在电动打磨机上打磨。打磨机上的砂纸转速飞快,必须非常小心、用手抓紧木板后慢慢靠近,一点点循序渐进。假如一下磨掉太多的话,补救起来就很麻烦了。



(↑ 打磨机里收集起来的木粉,这图里是我自己的手啦。有很多这样的木粉漂在打磨间的空气中。)


经过一段时间的机器打磨,再手工打磨。“打磨是没有极限的!”龚意老师这样说。如果追求完美,可以花大量时间把木头磨得光溜溜。但是完全没有经验的我,磨了个把钟头之后,有点偷懒地觉得“这就差不多了吧!”因为貌似已经挺光滑了。于是决定上漆。当天没找到木蜡油,于是上了层虫胶漆。



(↑ 左上角瓶子里是虫胶漆)


上完漆才发现,自己的打磨工作还远远不到家,木板上甚至显现出了打磨机磨过的一圈圈痕迹!不过这时后悔已经晚了。还好这些痕迹必须要靠近了仔细看才看得出。



(↑ 我的木板以及龚意老师的木头小鱼)


到傍晚时分,我有点不舍地离开桃林村返回北京城。就这样,第一次的木工体验不完美但很愉快地结束了。后来,我千里迢迢将木板从北京扛回济南的家后,才完成了最后的步骤,网购了木蜡油、给木板涂了两层。木蜡油干后,水滴落在木板上,完全不会渗入,而是像荷叶上的水珠一样可以滚来滚去。


一块不起眼的废木板,就这样彻底改头换面了!木板上歪歪扭扭的疤痕是很让人惊喜的一部分,在这个疤痕周围出现一大片水波样的纹路,从不同角度看颜色深浅不同,很是有趣。变废为宝,用自己的双手满足生活所需,是非常让人有成就感的事。


关于手工艺的一些个人感想


虽然我的第一个木工作品不专业、不完美,但学到的东西很多,也想了很多。其实以下的问题,我之前也想过,但是最近才找到这个契机来整理。这些年我看到关注手工艺的人越来越多了,的确觉得是挺好的事,只是某些时候看到某些信息或做法,总觉得似乎缺了什么……


手工艺的复兴,只有鼓励消费主义这一条路可走吗?真正的手工艺是慢的、小的。在过去,手工艺的价值有相当一部分是为了制造各种物品、满足生活所需。但是现在这个时代,物品极大过剩、资源极度短缺的我们,真的需要占有那么多手工艺品吗?


目前很多个人或平台在鼓励人们支持手工艺的时候,似乎只是通过鼓励消费主义这种单一化的方式来进行。其实,和工业化生产一样,手工艺也需要消耗自然资源、需要劳动力投入。物质至上、盲目攀比、求新求快的消费主义,不管买的是工业化产品还是手工艺品,对于环境和人都是有害的。甚至,当我们满怀欣喜买来新的手工艺品,却丢掉了家中本来还完好无损的同类物品,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大的浪费。


为什么不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去发现手工艺之美呢?必须要鼓励消费主义才能发展手工艺吗?手工艺人如果作为体验自然的引导者、作为乡土文化老师、作为重建社区的纽带等等,其创造的社会价值可能远超于他们的手工艺品本身的价值。而更多样化的收入渠道,也能让手工艺人过上更体面的生活,更有成就感。


为什么很多人不愿以手工艺为职业?务农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做手工艺的年轻人也是一样。这其中的原因,一部分是低收入,另外也是因为,很多手工艺劳动可能跟务农一样辛苦。比如,我当天做的这块板,当中有一小半的劳动是由龚意老师做的(指导示范+技术含量高的步骤代劳),我自己前前后后加起来操作的时间不超过5小时。就算这样,当天晚上我的两只手臂都酸得抬不起来。可想而知,如果一个手工艺人每天不停地做木工,会有多劳累?


尽管很多文章把手工艺描述成“浪漫”的存在,但这种描述,就和把务农过度“浪漫”化一样是片面的。的确,不管是手工艺,还是务农,都有其中快乐的一面——那种快乐是在办公室中体会不到的。但是,其中的艰辛,需要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如果不懂得这份“艰辛”,就会出现两类现象:一些消费者不愿意支付合理价格;还有一些愿意支付高价,但并不珍惜(在我个人看来,如果不是有目的有体系的收藏的话,买好看但不必要的手工艺品然后将其束之高阁,是一种浪费和不尊重)。


手工艺体验的教育意义,比我们想象的更深远。龚意老师不是以卖物品维生。他给很多北京和外地学校的孩子们上木工课,给城市家庭上课,分享独一无二的体验。我去的当天就见到一对来自附近村落的父女前来做木工,他们从广东移居北京乡间,孩子在一所华德福小学念三年级,非常喜爱木工,已经是个经验丰富的“老手”了。这位可爱的小女生和爸爸一起打造双层、带楼梯的兔子窝,还有其他一些小物件,她用起锉刀、凿子、锯子等工具,都有模有样、特别专注。我对她真是心服口服。如果让更多孩子远离手机电脑,走进自然,发现新的兴趣、磨炼专注力和创造力…… 难道这不是手艺人所能打造的最好“作品”吗?



(↑ 来自广东的父女俩做的兔子窝支架,还未完工,外层会装上木板)


最近喜闻济南有了第一家体验式木工坊,不卖产品、只卖课程。从其他城市的新闻报道中发现,类似这样的木工坊越来越多,前往体验的人甚至拥有了一个可爱的新称呼——“都市木匠”。其他类型的手工艺课程也在各地层出不穷,这是个好现象。做手工能帮助人缓解压力、锻炼身体,能认识有相同爱好的朋友,能学习新技能提升自信心,改善精神状态和生活品质,能够将心比心、学会珍惜他人的劳动……所有这些,比仅仅购买手工艺品的意义要丰富太多了。



↑ 魔法小木屋里的卧室(龚意作品)


当我自己体验过一次木工活后,再看着其他人做的手工木工作品,那感受是和以前完全不一样的。比如看着上图中这样的作品,我不会再仅仅赞叹“好可爱”,而是能更具体地想象,作品背后是多少雕琢和打磨,花了多少心思…… 怎么形容呢?就像在某个农场体验过农活后,再买他们自产的菜,这菜就远远不只是简单的商品,我吃菜的时候,脑子里会自动回放从土地到餐桌的整个过程,这不是什么矫情,而是一种不由自主。的确,我以前旁观过别人做木工、做农活,但是当亲自去做的时候,跟看别人做的感受完全不是一码事。太多喜欢讲故事的人会说,“手工艺品是有温度的”,呵呵,对完全没体验过这种手工的人来说,“温度”其实是个很无力的概念。这就好比,没摸过锄头的孩子不会懂得“锄禾日当午”是什么感受。


学习手工艺,可以是反思消费主义的起点之一。消费主义在过去的数个世纪都存在,为什么到二战后的短短数十年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今天的科技发展飞速,每个产品从资源开采、数道程序的加工、运输、批发、零售到最终的购买和使用,拉的“战线”太长太长。我们购物时,很难知道物品是从何而来,不知道什么人为这物品付出了什么代价,不知道它对于生态环境有何影响。于是,买买买很实惠轻松,扔扔扔也很轻松,买和扔的代价,消费者自己都无法亲身体会。直到雾霾遮住了蓝天,孩子因土壤污染而中毒,我们都会觉得,这不是自己的错,“都是XX惹的祸”。


当然,诸如《增长的极限》、《寂静的春天》等书,《牛仔裤的代价》、《食品公司》、《东西的故事》等纪录片,力图向人们揭露工业化和全球化背后的真相,但是看完后真正做出改变的毕竟是少数人。缺乏身临其境的体验,大多人在日常购物时能够调动的感官仍然是极其有限的。工业化走到今天,想要每个人在每次消费前都追根问底,很难。但负责任的消费习惯不是不可能形成的——消费者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引下、体验更多样的生活和工作,而不只是需要看到书或纪录片里遥远而不可触摸的场景。



↑ 鱼形盘子(龚意作品)


我希望,人们不要仅仅以鼓励消费主义来促进手工艺的复兴,因为消费主义的肆虐可能反而会加速手工艺的变质甚至消亡。在物质至上、崇尚攀比炫耀的消费主义文化中,大肆购买手工艺品的人越来越多之后,手工艺人可能会随之越来越多。当竞争变得激烈,就意味着价格战、意味着流水线作业,意味着工作的繁重以及创造力的丧失,以及一部分手工艺人本身的价值观改变……


讲一个故事、卖一件产品,不太难。难的是让更多人意识到手工艺的真正价值。这个价值在故事里是无法完整体现的,写得再动人的故事,都不如亲身体验来得震撼人心。我希望更多人的手工艺人,能够帮助人们丰富精神体验、同时减少对于物质的过度消耗。


我也想对消费者说,如果真的喜欢手工艺、喜欢传统文化,不是只有“买买买”这一种方式能表达这喜爱之情。比如,我们可以抽出时间,走出自己熟悉的环境,和手艺人一起,用取材自然的原料,慢下来、做些什么。不是说完全不要再买物品,而是理性购买、知足常乐;在理解并认同手工艺的价值后,再以合理公平的价格、以珍视的态度去购买,这对自己和对他人都是一种尊重。



↑ 最后附上龚意老师为我拍的照,左边是全副武装在打磨木板,右边是忙里偷闲摘香椿芽(当天午饭食材之一)


  • 购买行为本身是无对错的。但是不加思考的购买,可能在无意中给他人和环境造成伤害。


  • 凡事当讲究适度。适度占有物品是生活的必需。但占有过多的物品(包括工业化产品和手工艺品),会给自己造成身心负担。


  • 体验手工艺的目的,不是要让自己变得多么技术高超,也不是为了得到那件亲手做的物品,而是为了找到一个了解世界、了解自己的全新角度。


  • 手工艺的多元价值,需要社会各界的一同努力,才能被更好地发现。这需要媒体的传播,需要一部分手工艺人本身经营模式的多样化,也需要消费者自身的成长。


总之,手工艺本该是可持续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提醒人们进行自我反思的契机。我不希望看到手工艺仅仅变成一种消费主义潮流,那样真的会很可惜。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