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名人名言 > 形容文章写得好的句子-简述把作文写得细致具体

形容文章写得好的句子-简述把作文写得细致具体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1-17 01:18:54
阅读:

[设计思路]


通过本堂课教学,使学生懂得具体细致的描写在文章中的重要作用,初步掌握把文章写得具体细致的方法,使学生能根据中心需要,有选择、有主次详略地进行细写。


[导写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我想大家一定非常渴望写出一篇篇具体细致、有血有肉而又生动引人的记叙文,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怎样把记叙文写具体、写细致。


二、写前指导


1.记叙文的要求及标准。


记叙文的最基本要求是具体形象、生动感人。那么,具体形象、生动感人的具体标准是什么呢?


首先,写人要绘言绘行,达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写事、写景、写物,要绘声绘色,绘形绘状,给人如经其事、如睹其物之感。


其次,主体内容要细腻可感。一句话,具体形象的标准是要使读者过目难忘。


问题是怎样才能做到使读者“过目难忘”呢? 这里有一个简略句,需要大家把它扩展、修改成一个具体形象的句子,同时需要大家思考,把原句改成具体形象的句子是因为解决了哪些问题。


她很美。怎么个美法?不具体,看看(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 《陌上桑》里写罗敷之美,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巾肖〉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写她的服饰之美,最后通过侧面描写烘托她的美貌,无论是行者还是少年,无论是耕者还是锄者,都倾慕她的美丽,激起读者的想像。


又如:他冷得很。 他像风雨中的树叶哆嗦着,浑身打着战,脸色铁青。


2.推导演示。


出示卡片①:


有个小银元落在地上。


问题:这个句子,你认为应该怎样改,才会更加具体形象细致可感?


(1)硬币落地演示。


教师出示5分以上硬币数枚,第一步,让下落前的硬币处于不同的位置,让学生仔细观察硬币的面值、方位等;第二步,使硬币下落,让学生观察硬币下落过程的具体状况;第三步,让学生闭上眼睛,注意听硬币落地所发出的声响,再睁眼观察硬币落到地面时的状况。


(2)描写推导。


根据上面的演示实验,把“有个小银元落在地上”这个简略句改成具体形象的描写句。


①学生自主作文、自主评点。


②出示卡片②:


有个小银元,从桌上滚下来,落在地上丁丁当当地跳着。


(说明:卡片②中的句子是俄国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手稿之一。用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③比较商讨。要求学生针对改写前后的变化,同桌展开讨论,全班交流结果。


问题:这个句子,由原来的简略句,改成描写具体形象的句子,是因为增补了哪些内容?


讨论说明(投影显示): 逐步扩充了三个内容:


第一步,小银元从哪里落?


第二步,怎样落的?


第三步,落地后的响声、动态怎样?


这种逐步扩充的方法,我们给它取一个名字叫“步步追问法”


上面追问的实际情况如何?可以通过演示实验了解到,但在制作时,你不可能凡事都能亲自演示一番,实际状态只能联想和想像,使其合情合理,这个过程我们又给它取名为“想像延伸法”。


用来写人,要使文章具体形象,仅有上面两种方法,还是不够全面的,比如,描写人物肖像时,还得对人的某一部位、某个方面进行精细描绘,我们又把这种方法叫做“局部细写法”。


(3)小结。


对于怎样把文章写得具体形象这个问题,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归纳为—个简明的加法公式:


具体形象:步步追问+想像延伸+局部细写。


3.运用演示。


下面是一个概括性极强的句子,试用上面的“细写公式”把它修改成具体形象的描写句。


出示卡片③:


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年龄不大,长得很瘦,穿得也很差。


(1)步步追问:


①“小”到什么程度?


②怎么个“瘦”法?


③穿得怎么个“差”法?


(2)想像延伸、局部描写


(3)用“细写公式”把句子改为(投影卡片④):


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


例:山向后面移动。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写出了山色、山势、山形,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形象地写出了船行速度之快。


雪下着。


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下个不停。


4、结。板书要点。


(1)思考问题。


对“把文章写具体形象”这个问题,通过以上例子的改写练习,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要求商讨并全班交流,用通俗易懂的话概括归纳。 )


(2)小结。


①写作文时,要边写边追问,清楚了文章中的人和事及相关事情“怎么样了”,再进行想像延伸,进一步细致了解人和事的具体状态。


②在进行具体形象的描写时,要有选择、有主次、有详略地筛选,要对最能表现中心主题的人和事进行具体细致、形神兼备的描写,力图让每一句话,每一个细节都有一定的作用,力图用响亮酌词(动词、形容词、拟声词)句(比喻句、拟人句)把具体形状描写出来。三、能力:迁移训练


1.出示卡片⑤:


他看着重拾进竹篮的梨,对我充满了感激。


这个句子叙述简明,但不具体,要使它具体形象,需要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1)“这个人”是个什么身份、年龄的人?


(2)“这样一个人”得到帮助时会有什么反应?


(3)“这个人”表示感激时是什么模样的?


(4)“这样的人”一般以什么方言克伏鹏渐?


(5)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会怎样面对别人的感激之情?


2.同桌讨论,交流追问和想像延伸结果。


3.根据交流,把上述句子扩写成200-300字的片段,要求描写具体形象、生动感人。


(1)快速作文。


(2)朗读习作。


(3)习作范文评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把一个简单句,用“步步追问”、“想像延伸”和“局部细写”的方法进行扩充,可使文章变得具体形象。但是,要使文章生动感人,还得平常进行细致人微的观察,才能写出好文章。


第二课时 给片断加点彩 平中亦见奇


题记: 具体是文章感人的第一步


跳 高


跳高架前只剩下李鹤同学一人了。这时横杆已升到了1.47米,比去年的乙组跳高纪录高出一厘米。比赛的哨声响了,只见李鹤同学向前飞奔而去,在离横杆不到半米的地方,他纵身一跳,一下子飞过了横杆,打破了校运动会的纪录。


这一片断总共才一百来字,真正写李鹤同学破跳高纪录的情景,只有大半句话,才二三十字,很不具体。怎样把"跳高"这一片断写具体呢?


【方法一】


分解事物法


所谓"分解事物法",就是把某一事物的整体从地点、时间、事件、人物等不同的角度,分成若干小部分,而后按一部分一部分一一具体写来。就"跳高"这个片断来说,跳高破纪录的情景,可从动作上分解为四个方面,这就是助跑、起跳、翻越、落地,而后按先后次序一一进行描写。


跳 高


哨声响了,李鹤同学原地蹦跳了几下,习惯性地压压左腿,再压压右腿,直起腰,深呼一口气,这才迈出轻快有力的步伐,向跳高架冲去。(助跑)当快接近跳高架时,一个急转身,双脚一蹬,两个动作几乎同时完成。(起跳)观众还来不及眨一下眼睛,她的头部肩部就已越过横杆,再一挺胸、收腹、翘腰,好一个"背越式"。(翻越)……"成功了?quot;破了校纪录,四周一片掌声,震得跳高架上的横杆似乎也在跳跃。(落地)


【方法二】


回忆联想法


所谓"回忆联想法",就是采取补叙或插叙的办法,回忆与当时事物有关的情景。比如:将这次校运会破跳高纪录与往届校运会破跳高纪录的情形进行比较,有何不同?同一运动员,这次的跳高表现与以往又有哪些不同?还可进行多方面的联想:起跑前李鹤同学的神情怎样?有没有信心?起跑时她是怎样迈开双脚的?速度怎样?到了横杆前,她又是怎样向横杆跨越的?翻越过横杆后,落地时,她的神情又是怎样的?


跳 高


横杆已升到了1.47米了,哨声马上又要吹响了。这时,一缕阳光照到李鹤同学的脸上,她显得更加精神抖擞。(写起跳前的神情)她想到了平日体育课上跟同学们一起练过,老师也不止一次地鼓励过她,平时也跳也过最好的成绩。看来,这次她对打破校运会的纪录是充满必胜信心的。(写李鹤有获胜的信心)随着哨声响起,李鹤同学在原地蹦跳了几下,习惯性地压压左腿,又压压右腿,直起腰,深呼一口气。她猛地向前奔去,大步从起跑点跑到横杆前,又仔细地丈量了一下距离,然后又返回到起跑线处。只见她猛地握紧拳头向前跑去,六米、五米、四米、……一米,在离横杆不到半米的地方,她身轻如燕,两脚一抬,好一个"背越式",破了学校纪录。(具体写李鹤跳高时的神情动作)动作是那样的轻盈,姿态是那样的优美。"成功了!"在同学们的一片喝彩声中,她向体育老师奔去,感谢老师以往的精心指导:她又向班级跑去,感谢同学们的热情鼓励……(写成功后李鹤的神情)


【方法三】


增添细节法


所谓"增添细节法",就是围绕中心,增添一些细节,把李鹤同学破校运会纪录时的一些细微末节表现一一写来,比如她的一个眼神、她的一个细小的动作、她获得成功后同学们的表现,等等。如果在文中能适当地加上这些细节,文章会更细腻更感人。


跳 高


李鹤同学站在起跑线上,沉着镇定。她习惯性地压压左腿,又压压右腿,做完了这些准备活动后,朝我们笑了笑,又朝要好的同学递了一眼神。(细节一)似乎要告诉全班同学,一定不辜负大家对她的期望。哨声响起,她从起跑线上用大步量了一下到跳高架前的距离,每一步丈量都是那样的仔细认真,生怕有一丝一毫的差错。接着,她又跑回起跑线上,向手心用力吐了一口唾沫,(细节二)两手揉搓,握紧拳头,开始向横杆冲去。全场人都屏住了呼吸,注视着这一瞬间的精彩表演。李鹤同学发出的嚓嚓声渐渐消失了,她离横杆越来越近了。起跳!她咬紧牙关。(细节三)只见她一个急转身,双脚一蹬,两个动作几乎同时完成。观众还来不及眨一下眼睛,她的头部肩部就已越过了横杆,再一挺胸、翘腰、收腹、双脚合并,好一个"背越式"……"成功了!破了校纪录,四周的掌声,震得跳高架上的横杆似乎都在跳跃……同学们跑进场地,拥抱着她,还有一个同学用拳头打了她几下,(细节四)然后将她抬得高高的。


作者:lidezhong688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