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名人名言 > 形容医生的句子-一个医生的内心独白

形容医生的句子-一个医生的内心独白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4-09 01:37:23
阅读:


我们身处一个繁花似锦的美好年代,物质的极大丰富让我们可以解放心灵去做更多事情。但是,我作为一名急诊科医生却日益觉得自己沉默起来。因为便捷的网络让我看见了许多原本难以获悉的信息,而这其中更多的便是暴力伤医事件。


在和平年代我们总觉得缺乏英雄的存在,但是对于医务人员来说却仍有很多人值得去缅怀,也有很多节日值得我们纪念。譬如有一个节日叫做“医难日”,有一位医生叫王浩。事实上即使是医疗圈内人士也未必知道“医难日”,随着时间的无情流逝我们终会将王皓们淡忘。


其实3月23日被我们定义为医难日,是源于四年前哈医生大的研究生实习医生王浩同学被无端杀害事件。其实在此之前我便已想写一点文字,来纪念几个逝去的同行,但是总被琐事耽误,又或是这种悲愤尚未点燃我心中的怒火罢。直到王浩被无端杀害后,我的心更加的悲愤,终打算提起无力的笔去写点什么。我记得当天有几位网友说:“你不应该写点什么吗?”。


可是当我打开电脑后却不知道该写些什么。


我该去指责凶手吗?我该去批判那些看客吗?中国几千年来从不缺类似的事件,也从不缺这样的看客。只不过古时的我们大都喜欢躲在人后排着手说:“杀头好看!”,而现在我们大多座在电脑前在键盘上敲出这样几个字:“该杀的医生!”。


类似的事情一直在不断的发生着,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的迹象。虽然我很想将这孤独的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但却始终做不到。因为总是有同行在倒下,总有同行的血和泪从我眼前飞过。我想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来麻痹自己,但是我做不到。我努力想使自己昏睡,却始终清醒!我看见很多同行的字迹,也能听见很多欢呼雀跃的声音。这几年中,我已目睹了太多同行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


试想如果王浩同学没有离开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如今已博士毕业了吧?四年前年仅28岁的王浩同学倒在了一位年18岁的孩子的屠刀之下。而王浩与凶手的关系只是“一面之缘”,最终却用鲜血染红了大地,用生命唤起公众对暴力伤医现象的关注。


受害者是一位即将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实习生,凶手是一位被强直性脊柱炎折磨的充满悲观的孩子。短暂的杀戮后是两个家庭毁灭的悲情故事,也是一场沉痛的社会之殇。事实上每一场让看客们拍手称快的暴力伤医事件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悲情故事。


可是,没有人会去关心伤者,同样也没有人会去真正关心伤人者。他们需要的只是那些刺激眼球的场面,他们需要的只是去消费这种社会事件。愚昧的人会为医生的被杀而沾沾自喜,他们意淫着自己犹如屠龙的战士一半勇敢而潇洒。精明的人同样会为医者的伤痛和伤人者的冲动而沾沾自喜,因为他们会从中取得名和利。这些人在强者面前他们扮演悲情,在弱者面前他们展示獠牙。在强者脚下他们充当弱者,在弱者面前他们饰演强者。


当然也有着清醒的人们会发出自己的思考:医生为何被杀?凶手为何行凶?


可惜这样的围观者很少,并且很健忘。不久之后,人们便会被下一场网络热点事件所吸引,再也没有人会记得那些被杀害或伤害的医务人员。一路走来,医生的血浇灌了许多罪恶之花,医生的泪洒满了每一个角落。我感到一丝欣慰,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变得理性。他们不再随波逐流,他们会再下一个“缝肛门”或“丢肾门”事件中去分辨真伪,而不再是等着看杀头的看客。


虽然这种变化来的尚不算晚,但是我们需要更多的人去转变自己看客的身份!因为王浩之后,仍有战友不停的离去。我曾一次次的掩蔽自己的双眼,不想看见这血。我曾一次次的遮掩自己的口鼻,不愿闻到这腥。但,我仍以多巴胺的活性去抗争,虽然并无太大作用。


不久前陈仲伟主任离开了,我不知道他是带着满腔的愤恨或是解脱。但是,我又分明看见了他用鲜血和生命写出的一个大大的字:冤!我也看见了更多理性的评论,更听见了许多同情的声音。但是和之相对的是更多人、更多媒体对医疗和医务人员的误解、曲解甚至抹黑。


暴力伤医的凶手固然可怕,更加让人不寒而栗是那些隐藏在黑暗之中尚未爆发的愚昧和无知。它可以是一个患者的暴力伤医行为,也可以是某些媒体的刻意抹黑。无论是哪一种,最终受到伤害的都是中国的医疗行业和医务人员。


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并不是几位医生的科普就可以解决,也不是我让更多人了解更多一点的努力可以达成的效果。我不能将这满是雾霾的医疗现状捅一个窟窿,却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篇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


我不能忘却这些,我总应该做些什么,来缅怀逝去的同行,来呐喊让大家知道医疗和医务人员的真实现状!数年来的那些无数次让我们陷入悲痛的时光,每次只有我们自己来相互依靠疗伤。因为有一部分的新闻媒体不仅没有起到监督社会,引导大众的作用,它们甚至在故意消费暴力伤医事件。掌握舆论导向工具的媒体,不能保持公正客观的态度;更多的老百姓缺乏基础的医学常识;疲于劳作的医务人员缺乏强有力的话语权和生命安全保障。这些都是暴力伤医事件频发的根本原因。


事实上前年的医难日,我避在值班室里,他们却是走向死亡了;去年的医难日,仍有同行不断的倒了下去。如今他们早已埋在不知那里的地下了;今年的医难日我才坐在电脑前,思考着写点什么来为唤醒那些沉睡的人们,连我的父母和孩子。中国失掉了许多很好的医生,医患之间失去了信任。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了,不料这些如出一辙的暴力伤医事件又让我从沉静中抬起头来,甚至是每日提醒我该写点什么。


我不仅要写,还要坚持写下去,让更多人了解医疗,让更多人了解医务人员,让更多人了解基础的医学常识!这一年来我始终在努力着,声音很弱小,甚至有些卑微。面对这些无端被杀害的同行,我总觉得应该写的更多,应该让更多人了解更多一点!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