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Tag > 中元节

  • 中元节是哪一天风俗_哪天是中元节

    农历7月15日是中元节,中元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历史悠久,又被称为鬼节、七月半等,古人非常信神,因此对中元节很是看重,一直延续至今。而到了现在,很多人对于这些节日的由来已经记不清了,一些禁忌也不了解了,下面给大家科普一下。 一、中元节有几天 农历7月15这一天是中元节,但一般在这天的前后两天都要注意。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但有些地方,如南方地区是七月十四日。道教称这个节日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民间俗称鬼节,七月半。古时节日的庆祝活动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直到七月三十日,长达一个月。 二、中元节的意义 农历7月15日是中元节,但从7月14至16日,都是鬼门关打开的时间,鬼门开,主要是让游离于阴间的鬼魂可以重返阳间,跟自己的亲人见面,从佛教讲,打开鬼门关也是佛祖的慈悲,让很多心愿未了的鬼能够得以圆满的解脱阳间的牵挂和遗憾,能够悔悟、放下,能够最终脱离苦海。所以在佛教中,7月15日叫做“佛欢喜日”。在这几天里,心怀恭敬即可。即便你不信鬼神,但是不可任意诟病,诋毁神鬼。 三、中元节的十大禁忌 1、床头挂风铃:风铃容易招来鬼魂,而睡觉的时候是最容易被入侵的时刻。 2、夜游:八字轻的人千万不要夜游,否则只会自找麻烦。 3、非特定场合烧冥纸:冥纸是烧给去世的人的,金纸是烧给神的,乱烧冥纸只会招来更多的鬼魂。 4、偷吃祭品:这些为了祭拜去世的人,未经过他们的同意就动用,只会替自己招来难以解决的厄

    经典语录
  • 中元节的节日风俗简介_中元节的风俗是什么?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被称为中元节。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中元节在农历的七月十五日,部分也有在七月十四日过,节日这天,人们带上祭品,到坟上去祭奠祖先,与清明节上坟相似。 鬼节源于目莲救母的故事:"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据说当时目莲在阴间地府经历千辛万苦后,见到他死去的母亲刘氏,发现她受一群饿鬼折磨,目莲想用钵盆装菜饭给她吃,菜饭却被饿鬼夺走。目莲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被目莲的孝心感动,授予其盂兰盆经。按照指示,目莲于农历七月十五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挨饿的母亲终于得到了食物。为了纪念目莲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兰盆会",即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元节"。 在中元节这天各地都会举办相应的活动,地域不同举办的活动也会有所差异,下面小编就给各位读者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习俗。 江南水乡的"七月半"祭祖活动中的一个特点是吃毛豆。那时毛豆刚熟,用盐水煮上一大盆,祭奠完了以后, 就着初凉的秋风和明亮的月色,一边吃毛豆,一边聊天。 在河南商丘中元祀地官时,悬挂纸旗於门口,传说可以防虫。孟津县中元节放风筝。郲县七月十五日在门前画一灰圈,在圈内焚烧纸公以祭拜祖先。 江苏省吴县居民中元节以锡箔折锭,沿路焚化,谓之"结鬼缘"。仪徵县各地尚

    经典语录
  • 中元节为什么又叫鬼节需注意事项_中元节是鬼节吗? 中元节和鬼节的区别

    “鬼节”的正式名称应该叫“中元节”,它是道教、佛教和儒家思想三大信仰体系集中展示的中国传统节日。 道教的《修行记》中说:“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日夜诵经”。而佛教则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盂兰法会”,依照《盂兰盆经》所示,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以报父母生养之恩云云。儒家则在这天一定要祭祖。 不管是道教、佛教还是儒家思想,虽然祭祀方法不同,但是这个节日主要是围绕鬼魂设置的,相当于是一个安魂的节日,所以,三种思想中的各种仪式都以此位中心。 “鬼节”的来历,据说最早应该是出自佛教。《颜氏家训·终制篇》中写道:“若报罔极之德,霜露之非,有时斋供,及七月半盂兰盆,望于汝也。”可见当时南北朝已经有过七月半的的节日了。不过这段话里,所说的“有时斋供”与“七月半盂兰盆”分成两件事,大概是“斋供”祭祀亲人,使祖先不至于在阴间受到冻饿;而“盂兰盆会”则是借助佛的“法力”,祈求诸佛解脱死去亲人在阴间的痛苦,即超度的意思。由此可以看出此时的七月中旬的中元节,虽然有一定的祭祖风俗,但是还未形成一定的仪式,这个节日更多的是为了供佛。 道教的中元节是一个以祈求免罪为主的节日。道教将正月到六月称之为“天官”,七月到十二月称之为“地官”,将正月十五称作“上元”,七月十五称为“中元”,又将十月十五日列为“后元”,称作“水官”。北魏时期的道士寇谦之将三元分别附会为三个神人,说一个名叫

    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