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句 > 哲理的古诗-十首著名哲理诗,值得反复诵读,受用无穷

哲理的古诗-十首著名哲理诗,值得反复诵读,受用无穷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10-02 04:54:27
阅读:
最新资讯《哲理的古诗-十首著名哲理诗,值得反复诵读,受用无穷》主要内容是灿若星辰的历代诗词作品中,有这么一类,或用看似简单其实精炼的语言,表达质朴的人生态度;或借物喻人,阐发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唯物观。-哲理的古诗,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前言:


在中国诗歌史上浩若烟海,灿若星辰的历代诗词作品中,有这么一类,或用看似简单其实精炼的语言,表达质朴的人生态度;或借物喻人,阐发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唯物观,思考和探索人性深处的奥秘;或直接通过描写人生百态,对读者进行有益的劝诫,处处闪耀着古代智慧的光芒。有些哲理诗,放在当下阅读思索,亦大有裨益。


现精选哲理诗十首如下:


闺怨

唐·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诗解:表面上看,诗人是在描写闺中少妇对远行求取功名的夫婿的思念,实质上是通过少妇“悔教夫婿觅封侯”中的悔意,来阐发“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道理。早知相思如此辛苦,何必当初劝夫婿离开自己去“觅封侯”。夫婿的朝夕陪伴与夫婿离家去“觅封侯”,这两者显而易见是矛盾的,就如现在的男人所说:我抱着砖就没法抱着你,而我放下砖就没法养你。




自遣

唐·罗隐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诗解:从诗题就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诗不是为了表达自暴自弃的思想,而是一种豁达、开朗的境界。“自遣”的意思就是自我排解、自我安慰。人生因学会把握尺度,得不到的就应早去放弃,而不应背上思想包袱。开朗和乐观是人在生活中需要具备的重要品质,“喜、怒、哀、乐”是人生常态,皇帝自有皇帝的心忧,百姓自有百姓的快乐,遇事何必患得患失。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诗解:古人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面对不如意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是悲观厌世?还是与过去决裂,努力获取新生?答案当然是后者。这首诗表面上看是诗人在发牢骚,实际上是诗人反思过去、思考未来的写照。李白的人生经历也与此诗相映照,虽然他最终被朝廷、被唐玄宗放弃,但他始终走在追求人生目标的路上,从未懈怠。


其中“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在劝自己,又像是在告诫世人,人生在低谷的时候,不能自怨自艾,裹足不前,而是要果断从过去的阴影中走出来,勇敢地继续向前行进。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解:诗人通过观察庐山,写出了“从不同的观察角度看待事物,就会有不同的结论”以及“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朴素的唯物观。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诗解:诗人劝子要明白“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出真知”这一道理,“纸上谈兵”“闭门造车”的做法,在理论上看似高妙,但在真实的世界是行不通的,是要栽跟头的。








无题

明·解缙


数尺丝纶落水中,金钓一抛荡无踪。


凡鱼不敢见天子,万岁君主只钓龙。




诗解:这是明代才子解缙为哄皇帝开心而即兴吟得的一首小诗,但这首拍马屁的小诗,不小心道出了一个哲理:领导阶层的人只会看重、使用那些有道德有才华的人,因此要赢得人们尊重和垂青,不能靠运气,而是要靠实力来争取。鲤鱼跃过了龙门才是龙,跃不过去还是鱼。








琴诗

宋.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诗解:此诗写出了万物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的道理。离开了指头,琴发不出声音;离开了琴,指头发不出声音。“物”“我”互相依存、互相作用,才有了这个世界多姿多彩。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解:最后一联,写出了“站得高,便看得远”的道理。毛主席诗云“无限风光在险峰”,也是这个意思。




洗儿

宋·苏轼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诗解:苏东坡一生宦海沉浮,仕途乖蹇,才有此感言。世间万物,无不是矛盾的统一体。正如老子所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古人又说“塞翁失马,焉之非福”。任何事情的发生,都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去看待,这样才能不陷入片面、唯心的泥坑。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诗解: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本诗要阐述的正是这个道理。水塘的水之所以能够清澈,是因为有上游的水源源不断的注入。诗人把这个浅显的表面现象,深化为一条人生哲理:只有不停止学习、吸收新的知识,才能保持自身良好的状态。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