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句 > 炙手可热造句-用了这么久用对了吗?最易用错的成语系列——「炙手可热」

炙手可热造句-用了这么久用对了吗?最易用错的成语系列——「炙手可热」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11-14 23:56:20
阅读:
最新资讯《炙手可热造句-用了这么久用对了吗?最易用错的成语系列——「炙手可热」》主要内容是这个成语在易错成语中的排名是要进前三的,别说我们普通人会用错,就连一些正规媒体在使用的时候,都会出现错误。-炙手可热造句,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炙手可热】这个成语在易错成语中的排名是要进前三的,别说我们普通人会用错,就连一些正规媒体在使用的时候,都会出现错误。


我们来看看一下将“炙手可热”用错的例句:


错误例句

①在一个变化的市场中,冷门股和热门股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今天的冷门股,明天就可能炙手可热。今天的热门股,明天也可能“门前冷落车马稀”。(《北京晨报》2000/12/28)


②换成5年前,一块“海”字招牌或许意味着薪水翻倍、机会增加,而今,“炙手可热”、“头顶金色光环”一类的溢美之辞已渐渐远离他们,务实的广东人开始平静地看待海归派。(《南方都市报》2003/12/23)


③在“阜阳奶粉事件”报道中,由于一些强势媒体和栏目的介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奶粉事件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央视国际2004/7/8)‍


可以看到,即便是在正规媒体发表的文章中,“炙手可热”的原义已经荡然无存,已经演变为热销、走红、受欢迎、人气旺、为大众所关注等含义,一般不再带贬义。


而且,《南方都市报》竟然将“炙手可热”视为“溢美之辞”,可见对这一成语误解有多深了。


对待“炙手可热”的这种“变异”现象,一些语文报刊持批评态度,其中最用力的似乎是《咬文嚼字》。


1996年第3期发表董小英的文章,批评《中华读书报》的两个用例,认为该报把这个成语当作“热门”之义来使用,违背了“炙手可热”的原意。


1999年第9期刊登戴建华《成语运用刍议》,文中引用《名作欣赏》的一处例句,指出“炙手可热”不能正面形容人物名声很大,认为成语褒贬,不可不辨。


直到2002年第3期,还发表署名若谷的专文说:“近年来,成语‘炙手可热’频频出现在媒体上,用来形容某些人走红行时,《北京日报》上甚至出现‘清华学子炙手可热’这样的标题。”文章批评了这种“望文生义”的现象。‍


现在,“炙手可热”仍会被误用为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这种背离本义的运用依旧存在。


但是,大家一定要清楚,这个成语,它是个贬义词。


我们一起看一下《成语大词典》中它的释义:


炙:烤。


手一挨近就觉得热得烫人。


比喻权势大,气焰盛。‍


单看释义就知道“炙手可热”是个含有贬义的成语,我们再来看看它的出处。


一般辞书都引杜甫的《丽人行》诗:“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其实,比杜甫更早的崔颢诗《长安道》中也有“莫言炙手手可热,须臾火尽灰亦灭。”他们的用意都是抨击和讽刺那些位高权重者的作威作福。


而相关的历史典故更是贴切的诠释了这一成语的意思。


唐玄宗李隆基在年轻时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还曾经实现了大唐中期的“开元盛世”,然而,他到晚年时,就不再这么英明神武了,反而是越发的昏庸。


从任用李林甫为丞相开始,唐朝的政治一步步走向了腐败,整个国家也一步步走向了衰退。公元745年,唐玄宗封了杨玉环为贵妃,因为唐玄宗会作曲,杨贵妃会跳舞,结果两个人在一起就知道唱歌跳舞,纵情声色。


杨玉环有一个堂兄叫做杨钊,就是我们熟悉的杨国忠,这个人年轻时不读书,也没有多少学问,只喜欢喝酒赌钱,就连他的族人们都十分瞧不起他。人到三十而立的时候,因为在族中混不下去,只能是前往西川从军。


虽然不能文,但是进入军队的杨钊却洗心革面一样,认真工作,成绩优异,甚至还被封了一个小官。后来,小官任职期满之后,杨钊过着依附蜀地大豪鲜于仲通。这个鲜于仲通也挺有名,是我国历史上十大草包将军之一。在这位草包将军的助力下,杨钊升了官。由此可见,杨钊这个人还是很有心机和手段。


不过,杨钊在得知自己的堂妹杨玉环被封了贵妃,就回到长安,并且凭借杨贵妃接触到了玄宗。杨钊很会来事,心翼翼地侍奉玄宗,投其所好;在朝廷,则千方百计巴结权臣,比如想方设法巴结李林甫。这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杨钊和李林甫本就是同类人,就这样一来二去两个人暗地里联手做了不少坏事。


不久,李林甫死了,唐玄宗便任命杨国忠做丞相。


一时之间,杨家兄妹权势熏天,他们结党营私,把整个朝廷搞得乌烟瘴气,以至不久以后就爆发了安禄山、史思明的叛乱。


公元753年3月3日,杨贵妃等到曲江江边游春野宴,轰动一时。诗人杜甫对杨家兄妹这种只顾自己享乐,不管百姓死活的行为极为愤慨,写出了著名的《丽人行》一诗,大胆揭露并讽刺了杨家兄妹生活的奢侈。“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便是诗中的两句。


这两句诗的意思就是,杨家权重位高,势焰逼人,没有人能与之相比;你千万不要走近前去,以免惹得丞相发怒生气。


故事讲完了,我们再来看看“炙手可热”这一成语正确的运用:


正确例句一

在唐朝韦述的文章《两京新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安乐公主,上之季妹也。附会韦氏,热可炙手,道路惧焉。”‍


安乐公主是谁?唐中宗李显之女,韦氏所生,这位公主素来骄纵任性,做事毫无忌惮、胡作非为、穷极奢欲,一掷千金。不仅如此,她罪行累累,最大的罪行就是毒杀生父,后又被李隆基追废为“悖逆庶人”。


韦述用“热可炙手”一词形容了她。


正确例句二

在鲁迅的《华盖集·“公理”的把戏》写到,“都是北大教授,又大抵原住在东吉祥胡同,又大抵是先前反对北大对章士钊独立的人物,所以当章士钊炙手可热之际,《大同晚报》曾称他们为‘东吉祥派的正人君子’。”‍


鲁迅用“炙手可热”形容了章士钊,因为鲁迅特别看不上章士钊。鲁迅跟章士钊的矛盾主要发生在1925年和1926年前后。当时章士钊是皖系军阀段祺瑞的主要幕僚之一。鲁迅在30多篇杂文中都提到章士钊,主要内容是反对他当时“尊孔复古”和“整顿学风”的主张。


章士钊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政治家。他虽曾为段祺瑞效力,却并不是像杨国忠之辈依仗自己权势高,作威作福。并且,在李大钊被奉系军阀抓捕后,他奋力营;在陈独秀被国民党逮捕时,他也是四处奔走,以笔为戎,讨伐国民党恶行。


由此可见,章士钊并不是一个仗着自己权势大,气焰盛作威作福的人。但是,鲁迅对他有意见、讨厌他,就在形容他的时候用了“炙手可热”。


看到这里,我们再来说一下“炙手可热”的近义词:


烜赫一时

烜赫:声势浩大。


形容名声气势在一段时间内很盛大。


出自于宋代王安石的《上杜学士书》:“虽将相大臣,气势烜赫,上所尊宠……一有罪过,纠诘按治。”


翻译一下


虽然是朝堂的将军宰相这样的大臣,在一段时间内很有威望,很有威势,非常受皇上的宠信,但是,一旦有所过错,也难逃被刑法的结果。‍


可见,这个词在用法上与“炙手可热”很相近,都是用来形容“权重位高”的宠臣,我们看一下在现代名作中的用法:


在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中,写到,“烜赫一时的朱家,没想到死亡的死亡,坐监牢的坐监牢,活着的又是这副样子... ...”


在魏巍所作的《地球的红飘带》中,“像这位石达开,可以说是洪杨之乱的杰出将领,曾经烜赫一时。”


气焰熏天

气焰:威风和气势;


熏天:熏炙天空。


形容人气势极盛,十分威风,不可一世。


在清朝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七回中写道,“他此时正是气焰熏天,没有人敢违拗的。”


另外,在李宝嘉的《文明小史》第四十一回中,也有这样一句,“比时康太守正是气焰熏天,寻常的候补道都不在他眼里。”‍


这两个例句很直观的就告诉我们“气焰熏天”是个贬义词。


虽然,“气焰熏天”和“炙手可热”都是意思相近的贬义词,但是,“气焰熏天”基本上不会被用错。只能说“炙手可热”看起来的确像是一个褒义词,所以大家望文生义总是将它用错


好了,易错成语“炙手可热”就说到这里,大家一定要记住“炙手可热”是一个贬义词,在使用的时候千万不要用错了!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