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句 > 中外名人-中外名人故事——中国卷(文学和艺术家篇)

中外名人-中外名人故事——中国卷(文学和艺术家篇)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12-06 22:16:34
阅读:
最新资讯《中外名人-中外名人故事——中国卷(文学和艺术家篇)》主要内容是-中外名人,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爱国诗人屈原


★ 名人档案★


【字号】名平,字原;又自名正则,字灵均。


【生卒年】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


【籍贯】湖北宜昌市秭(zǐ)归县


【主要成就】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思想家和伟大的政治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词赋”这一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离骚》《九章》 《九歌》 《天问》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离骚》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


战国时期,称雄的秦、楚、齐、燕、赵、韩、魏七国,争城夺地,互相杀伐,连年混战。那时,楚国的大诗人屈原,正当青年,为楚怀王的左徒官。他见百姓饱受战争灾难,十分痛心。屈原立志报国为民,劝怀王任用贤能,爱护百姓,很得怀王的信任。


楚国以公子子兰为首的一班贵族,对屈原非常忌恨,常在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秦国的间谍把这一情况报告给秦王,秦王早想进攻齐国,只碍着六国联盟,不敢动手,听到这个消息,忙把相国张仪召进宫来商量。张仪认为六国中间,齐楚两国最强大,只要离间了这两个国家,联盟也就散了。他愿意趁楚国内部不和的机会,亲自去拆散六国联盟。


张仪到了郢都,告诉子兰:“有了六国联盟,怀王才信任屈原,拆散了联盟,屈原就没有什么可怕了。”子兰听了,十分高兴。楚国的贵族就和张仪连成一气。子兰又引他拜见了怀王最宠爱的王后郑袖。张仪把一双价值万金的白璧,献给了郑袖。


第二天,怀王摆下酒席,招待张仪。席间讨论起秦楚友好,屈原猛烈反对,与子兰等人进行了激烈争论。屈原认为:“放弃了六国联盟,就给泰国以可乘之机,这是楚国生死存亡的事情呵!”他痛斥张仪、子兰等人,走到怀王面前大声说:“大王。不能相信呀!张仪是秦国派来拆散联盟。孤立楚国的,万万相信不得……”怀王不听,还让武士把他拉出宫门。


屈原痛心极了,站在宫门外面不忍离开,盼着怀王能醒悟过来,改变主意,以免给国家带来灾难。他从中午站到晚上,看见张仪、子兰等人欢欢喜喜、高高兴兴走出宫门,才绝了望。他叹着气喃喃地说:“楚国啊,你又要受难啦……”“屈原回到家中,闷闷不乐,想到亲手结成的联盟一经破坏,楚国就保不住眼前的兴旺,不禁顿足长叹。他写了一篇名叫《离骚》的长诗,把对楚国的忧愁和自己的怨愤都写了进去。


这篇诗传到宫中,子兰、靳尚等人又得到了攻击的材料,说屈原把怀王比作桀纣。怀王一怒,撤掉了屈原的官职。


怀王死后,顷襄王继位,他同样刚愎(bì)自用,昏庸无道,又将屈原流放到边疆。


楚国的南疆,当时人迹稀少,很多地方都是元边无际的草原林莽。屈原从郢(yǐng)都出发,顺长江东下,在洞庭湖和沉水流域的广大地区,走着艰难曲折的道路,过着贫病交加的生活。一年又一年过去了,他衣衫褴褛,面色灰暗,身体日渐消瘦,可他还在等着楚王召他回去效力。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进攻楚国,占领郢都,楚国的宗庙和陵墓都被毁了。楚国要亡了!屈原决定回到郢都去死在出生的土地上。他头也不梳,脸也不洗,昏昏沉沉地走了几天,到了汨罗江边。他在清澈的江水里看见了自己的满头白发,心里像波浪一样翻腾起来。


联盟给小人破坏了,楚国受到了危险,百姓遭到了灾殃。屈原在江边踱着。他怀念郢都,怀念百姓,憎恨敌人,憎恨奸邪,决心用自己的生命去警告卖国的小人,激发全国百姓的爱国赤忱。他解下衣服,包着江边的石头,用带子紧紧缚在自己身上,奋力向江心一跳。爱国诗人带着楚国的干净石块,很快沉了下去。这天是农历五月初五。


屈原死后,百姓敬重他,哀悼他。因为他是和危害楚国的小人奋斗到死的,所以到了他的忌日,百姓们就挂起富蒲剑,喝着雄黄酒,预防奸邪的侵害。百姓相信爱国诗人是不会死的,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他们划着龙船,到处去寻觅诗人。



文学巨匠巴金的故事


★ 名人档案★


【字号】原名李尧棠,字芾(fèi)


【生卒年】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


【籍贯】四川成都


【主要成就】


代表作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散文集《随想录》。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出版家,“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


钱,是用来买书的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巴金一家生活已很拮据,只剩下57元银元。萧珊从菜场买来价廉的小黄鱼和青菜,用盐腌起来,晾干。每天取出一点,就算全家有了荤腥蔬菜吃了。这两只菜,竟然支撑了全家半年的伙食。


一天傍晚,楼梯传来巴金沉重的脚步。萧珊和养子绍弥迎了上去,只见他提着两大包刚买的书,气喘喘的。萧珊问道:“又买书了?”“嗯,当然要买书了。”巴金回答道。从来就十分尊重,也什么都依着巴金的萧珊,这时说了一句:“家里已经没有什么钱了。”巴金问也不问家里到底还有多少钱,日子能不能过下去,就说道:“钱,就是用来买书的。都不买书,写书人怎么活法?”


第2天,他又带着孩子们去逛书店了。


巴金买书真的没商量。 在现存的300多封巴金与萧珊的通信中,有不少内容是关于寄钱买书的。1949年9月20日巴金书信萧珊:“昨天刚寄出一信,今早又收到你的信了。我还没有到开明去拿钱,过两天我会去拿的。其实我自己也不需要多少钱,不过来北平一趟总得买点东西带回去送人,我自己也想买几本书。”从中可以看出,巴金这时在北京,准备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巴金已寄信嘱萧珊汇钱来,等不及又发信回去。


一个从不揩公家油的厚道人


1954年,徐钤(qián)由部队转业来到上海文联,在对外友协,负责作家、音乐家的联络工作。今天,徐钤两鬓染白,早已离休。然而,每星期他总有几天,从远离市中心的莘庄,坐上地铁和公交车,花去一个多小时的时辰,来到医院,探望巴金先生,顺便为巴金处理一些事情。


这一生,徐钤接触过许许多多文化名人,惟有对巴金的感情最深。他是在一些细小事情上感受巴金的。一个从不揩公家油的厚道人,这是徐钤对巴金的深刻印象之一。


二楼,巴金书房,北墙处有一尊褐色巴金铜像。这是50年代中期苏联雕塑家谢里汉诺夫雕铸的。徐钤清楚地记得这一幕幕。那会儿,谢里汉诺夫同时为上海好几位文化名人塑像。按中苏两国的协议,谢里汉诺夫在沪的吃、住等费用,由上海方面一次付清。因此,他在为文化人塑像期间的用餐,由自己解决。


那一天,轮到巴金了。从小见到拍照就躲,不喜欢出头露面的巴金,“乖乖”地当了回“模特”。在巴金的不自在中,时间流过去了,到了中午时分。谢里汉诺夫在收拾着工具,巴金问道:“中午是休息,还是继续做?”谢说:“都可以。由你定。”巴金关切地问道:“你中午干什么?”谢里汉诺夫答道:“我带了面包,吃一点就可以了。”巴金听后,十分不安,说道:“我也要吃饭,我请你,一起去吃吧。”这样,巴金的塑像雕了3天,巴金请谢里汉诺夫吃了3天的饭。


徐钤说:“巴金就是这样一个厚道的人,总想着别人。”


那会儿,在外事方面,一般送外宾的礼品,都是由公家买的。甚至,一些头儿或名人,在家里接待客人,连茶水、点心,都是由公家买好后送了去的。只有巴金从不这样,所有接待外宾的费用,都是掏自己的腰包。通常,礼品都由夫人萧珊买,会面结束时,拿出来送客人。



徐悲鸿早年艰苦学画


★ 名人档案★


【生卒年】1895年~1953年


【籍贯】江苏宜兴


【主要成就】


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之一,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创作了《田横五百士》、《九方皋》、《巴人汲水》、《愚公移山》等一系列对现代中国画、油画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优秀作品,在中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


徐悲鸿公元1895年生于宜兴县一个穷教书的人家。早年的生活甚为艰苦,1942年他在一幅作品题诗中曾说“少小也曾锥刺股”,以此来形容他年轻时的生活艰难。


徐悲鸿的父亲是位半耕半读的村塾老师,同时也是位乡间画师。徐悲鸿六岁开始跟父亲读书,七岁时因为常常看见父亲画画,对画画发生兴趣,那时就想学画。他父亲认为七岁的孩子年纪太小,不肯教他;但是他念书念到卞庄子刺虎的故事,就偷偷地求人画一只老虎,自己依着样子描绘。父亲知道儿子实在喜欢画,在他九岁的时候,就让他每天摹一幅当时流行的《吴友如画本》,这就是徐悲鸿学画的开始。


徐悲鸿在十岁的时候就能帮他的父亲在画上不重要的部分添染颜色。但生活的艰难,仅仅十七岁,他便辍学到一家中学里教图画来帮助家用。十九岁那年,他的父亲逝去,家里负债很多,弟妹也要供养,他那时只得在县里三家学校担任教课来解决全家的生活。


沉重的家庭担子压不住他上进的决心,为了学美术,他来到上海。他曾企图把画寄给当时的《小说月报》,以求换得买米之钱,但却被无情退回。他那时寄居在一家赌场里,白天用功,晚上等客人散了,才摊开铺盖在赌桌上睡觉。那时,他常常吃不到饭,也找不到工作。——徐悲鸿甚至为此有过自杀的念头,据他后来回忆,他曾经狂奔到黄浦江边,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混浊而奔腾的汗水汹涌地冲击着江岸,轮船的汽笛尖锐地吼叫着,他解开衣襟,让无情的风刚打入他年轻的胸脯上。当一阵寒冷的颤栗从脚跟慢慢传递到全身时,他才清醒地认识到:“一个人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而能自拔,才不算懦弱呵!”


1915年,当人们都在用锣鼓爆竹迎接新年的时候,青年徐悲鸿却饿着肚子给一家叫做“审美书馆”的出版社,用颜色填染单色印刷的杂志封面(那时印刷术落后,没有彩色印刷,杂志封面是雇人用手工填色的。审美书馆的主办人,就是著名的岭南画派导师高剑父、高奇峰兄弟)。等拿到报酬,他的肚子已经空了好几天了。


1916年,徐悲鸿考进震旦学院,攻读法文。他是穿着死了父亲的丧服,噙着眼泪踏进了这个学校的。


徐悲鸿的作品逐渐受到社会的注意。除了高剑父兄弟外,当时的文化名人康有为、蔡元培等也给予他鼓励和帮助。1917年,二十二岁的青年徐悲鸿已经被聘为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的导师,又得到北洋政府的教育总长、大学者傅增湘(沅叔)先生的帮助,派他到法国去留学。可是出国不久,因为内战,他的经济来源就断绝了。他经常干面包就白开水度日,并且不间断地从事每天十小时以上的劳作。他用功锻炼素描,临摹古代的名画,并努力于国画和油画的创作,还给书店画书籍插图及写一些散稿来维持生活。


由于徐悲鸿曾经经历过艰苦的遭际,所以在他后来的一生中,凡是遇到年轻有为、肯用功吃苦的人,或穷苦无告的人,他总是给予莫大的同情,并且尽一切可能去帮助和鼓励他。1928年,他给当时的福建当局画了一幅壁画,画好后他辞谢了给他个人的金钱报酬,却提出要福建省派送两个青年出国学习艺术。这两个青年一位是油画家吕斯百,一位是雕刻家王临乙,二人后来学成归国,对我国艺术都卓有贡献。



张大千和毕加索的君子之交


★ 名人档案★


【字号】原名张正权,又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下里巴人、斋名大风堂。


【生卒年】1899年~1983年


【籍贯】四川内江


【主要成就】


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画作有《中郎授女图》、《四屏大荷花》、《八屏西园雅集》和《庐山图》等。


1956年5月,应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馆长乔治萨勒的邀请,57岁的张大千携夫人徐霞波来到巴黎,和西方艺术家共同交流切磋绘画艺术。


巴黎素有“人间的艺术天堂”之美誉,张大千来到这里后大开眼界。5月31日至7月15日,张大千在巴黎举办了两个画展,一个是设在卢浮宫的张大千近作展,一个是在东方博物馆举办的敦煌壁画临摹展,两个画展都非常成功,在强烈对比下,西方艺术家尤其深切感受到了东方艺术的巨大魅力。


法国著名评论家们,皆认为张大千的画法变化多端,造型技术精湛,颜色时时革新,感觉极为灵敏。他在中国传统义化的熏陶下,又有孤诣之处。其画与西方画风对照,惟有毕加索堪与张大千比拟。


毕加索,是近代西方画坛颇受顶礼膜拜的艺术大师。张大千想和毕加索见上一面,这也是他多年来的愿望。


由于毕加索脾气古怪,朋友们都无法帮他实现这个愿望。他仍不死心,非要见到毕加索不可,心中顿时萌生“求人不如求已”的想法,干脆直接让翻译替他拨通了毕加索家的电话。正好是毕加索的女秘书雅克琳小姐接听电话,她想起毕加索平素对中国绘画艺术的爱好与推崇。便一反“来者皆拒”的作风,记下了张大千的电话号码。两小时后,女秘书给张大千打来电话。告知明天毕加索将参加邻近的瓦洛利镇陶器展览会开幕典礼,会场上见。


第二天,张大千夫妇和翻译兴冲冲地来到这个镇上。街道上张灯结彩,一派节日欢庆的热烈气氛,众多的人们都在等待着毕加索的到来。不一会儿,毕加索被人们抬在肩上拥进会场,会场上顿时沸腾起来。75岁的毕加索,头发花白,带着微笑向人们招手致意。看到这个场面,张大千惊呆了,他从来没有见过一个画家竟会受到如此拥戴!突然,他看见毕加索回过头来看了他一眼,对他淡淡地笑了笑,旋即又转过身去了。正当张大千失望之际,张大千的翻译却忍不住了,她无法忍受毕加索对她心中的偶像张大千如此怠慢,跑过去对毕加索说:“昨天约好了,今天与张大千见面,你怎么只看一眼就走了?”毕加索说:“现在人太多,太乱,没有办法与他谈话,我明天在家里接待他。”这个回答使张大千极为兴奋。


为迎接张大千的到来,毕加索在家里认真准备了一番。7月28日,他一改过去在家里那种光肚皮、光膀子的形象,把胡子刮得干干净净,穿了一件夹克式的条格衬衫,站在门口迎接张大千一行人。


张大千走进毕加索的画室,200多幅仿齐白石的绘画作品立刻吸引了他。张大千非常惊讶:“没想到你对中国画悟得这么深。”毕加索请他指正,他直率地说:“你不会使用中国毛笔,墨色浓淡难分。中国画是用毛笔蘸墨,依靠含水的多少来控制深浅,从而形成焦、浓、重、淡、清五色……”


应毕加索的请求,张大千当场写下“张大千”三个大字,笔力苍劲雄厚,墨色深浅有致,令毕加索叹为观止:“我真不明白,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要到巴黎来学艺术?”


张大千以为翻译有出人,就请毕加索再说一遍。“不要说法国没有艺术,整个西方,白种人都没有艺术!”张大千只好谦答:“你太客气了!”毕加索更加激动了:“配在这个世界谈艺术的,第一是你们中国人;其次是日本人,日本艺术又源自中国;第三是非洲黑人,除此之外,白种人根本没有艺术!”


10年后,毕加索又惊喜地收到了张大千从南美洲巴西送来的两支毛笔。原来,张大千始终惦记着远在西班牙、酷爱中国山的老人毕加索,他一直没有一支更好一点儿的笔。为此,张大千找到一位牧场主,从2500头3岁牛的5000只耳朵中拣选出了仅够制作8支笔的毛,精制成8支绝品毛笔,其中两支送给了毕加索。两个人的真挚友谊在世界艺术史上传为千古美谈。



聂耳谱写国歌的故事


★ 名人档案★


【字号】原名聂守信,字子义。


【生卒年】1912年2月14日~1935年7月17日


【籍贯】云南玉溪


【主要成就】


我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中国新音乐的创始人。


主要作品有《大路歌》、《码头工人歌》、《开路先锋》、《新的女性》、《毕业歌》、《卖报歌》、《铁蹄下的歌女》等。


聂耳是云南玉溪人,1912年2月出生于云南省昆明。聂耳从小喜爱音乐,1918年就读于昆明师范附属小学。利用课余时间,聂耳自学了笛子、二胡、三弦和月琴等乐器,并开始担任学校“儿童乐队”的指挥。1922年,聂耳进入私立求实小学高级部, 1925年考取云南省立第一联合中学插班生。时值第一次国内革命风暴在中国南方兴起,聂耳广泛阅读了《东方杂志》、《创造月刊》等进步书刊,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等革命思想的影响,并热情投入到为反抗帝国主义的暴行、支援“五卅”受难工人的宣传、募捐演出活动。这无疑为他形成进步的世界观打下了基础。


1927年聂耳毕业于云南省立第一联合中学,并进入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校期间参与了学生组织“读书会”的活动,并与友人组织“九九音乐社”,经常参加校内外的演出活动。在这期间,他还自学了小提琴和钢琴。


1931年4月聂耳考入黎锦晖主办的“明月歌舞剧社”,任小提琴手。1932年7月发表《中国歌舞短论》,并因批评黎氏被迫离团。1932年11月进入联华影业公司工作,参加“苏联之友社”音乐小组,并组织“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音乐组(苏联之友社)。


“一·二八”以后,上海白色恐怖严重,中共提出在文艺界发展党员,壮大左翼力量。年轻活跃的聂耳被列为首批培养对象。培养和联系人是上海左翼剧团联盟负责人田汉,后来介绍聂耳入党的也正是田汉。在田汉的眼里,聂耳最初只是一个有着不平凡经历的追求革命的贫苦学生,两人阅历、资历以及性格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但这并不妨碍田、聂二人在音乐创作中的默契合作。


1935年初,聂耳听说电通影片公司正在筹备拍摄影片“风云儿女”,影片内容是号召文艺青年起来抗战,走与民众结合的路。故事梗概是田汉写的,后因田汉被捕入狱,由夏衍写成电影剧本。田汉被捕前危急仓促,主题歌的歌词没有用稿纸或其它书写用纸来写,而是写在一张包香烟锡纸的衬底上。聂耳知道此事,立即跑去找夏衍,主动要求为主题歌谱曲。他从夏衍(yǎn)手中夺过歌词,一看题目是“义勇军进行曲”,激动地说:“作曲交给我,我干!”,没等夏衍答话,他又重复了一遍:“我干,交给我吧!”。


他以极大的热情彻夜不眠地投入了创作,“义勇军进行曲”那充满爱国激情的歌词使他热血沸腾,脑海中闪现出一个个画面: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们铸成了钢铁长城,与侵略者浴血奋战,前仆后继,冒着敌人的炮火勇往直前……一幅幅画面化成了一个个铿(kēng)锵(qiāng)有力的音符!他用小号响亮的音调作为歌曲的前奏,像是吹起了进军号角。他很快就完成了初稿,交导演征求意见,准备进一步修改。


当时,党组织为了聂耳的安全及音乐水平的提高,安排他先去日本考察,然后再赴西欧留学。聂耳到日本不久就将歌曲定稿寄回。1935年7月的一天,聂耳在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死亡,年纪还不到24岁。


1935年5月1日,“中华日报”发表了这首歌,影片“风云儿女”首映,主题歌立即传遍全国,成为号召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歌。


1949年9月27日,在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著名画家徐悲鸿首先提出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的提案,被大会通过。1982年12月4日,全国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又通过决议,确定这首歌为正式国歌。



梅兰芳蓄须明志


★ 名人档案★


【字号】名澜,字畹华。


【生卒年】1894年~1961年


【籍贯】江苏泰州


【主要成就】


梅兰芳经过刻苦钻研不断实践,继承并发展了京剧传统艺术,形成风格独具的“梅派”,成为四大名旦之首。代表戏京剧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昆曲有《思凡》、《游园惊梦》等。所著论文编为《梅兰芳文集》,演出剧目编为《梅兰芳演出剧本选集》。


梅兰芳,京剧表演艺术家。1894年生于北京一个梨园世家,他8岁开始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1岁登台。工青衣,兼演刀马旦1908年搭喜连成班,1911年北京各界举行京剧演员评选活动,张贴菊榜,梅兰芳名列第三名探花。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对京剧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装各方面都不所创造发展,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


梅兰芳是个有民族正义感、有良知的表演艺术家。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9·18事变”,侵占了我国东三省广大地域,他先后编演了京剧《抗金兵》和《生死恨》,表达了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抵抗侵略的决心。


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淞沪战事爆发。日寇占领上海不久,得知蜚声世界的京剧第一名旦梅兰芳住在上海,就派人请梅兰芳到电台讲话,让其表示愿为日本的“皇道乐士”服务。梅兰芳洞察到日本人的阴谋伎俩之后,便决定尽快离沪赴港,摆脱日寇纠缠。于是他一边给日本人带口信说,最近要外出演戏,一边携家率团星夜乘船赴港。


梅兰芳来到香港后,深居简出,不愿露面。为了消磨时光,他除练习太极拳、打羽毛球、学英语、看报纸、看新闻外,把主要精力用来画画。他喜欢画飞鸟、佛像、草虫、游鱼、虾米和画外国人的舞蹈。这些作品,家人和剧团人员看到后十分高兴,都说给他们带来了许多美感和欢乐。


1941年12月下旬,日军侵占香港,梅兰芳苦不堪言,担心日本人会来找他演戏,怎么办?他与妻子商量后,决心采取一项大胆举措:留蓄胡子,罢歌罢舞,不为日本人和汉奸卖国贼演出。他对友人说:“别瞧我这一撮胡子,将来可有用处。日本人要是蛮不讲理,硬要我出来唱戏,那么,坐牢、杀头,也只好由他了。”


1942年1月,香港的日本驻军司令酒井看到梅兰芳留蓄胡子,惊诧地说:“梅先生,你怎么留起胡子来了?像你这样的大艺术家,怎能退出舞台艺术?”梅兰芳回答说:“我是个唱旦角的,如今年岁大了,扮相也不好看,嗓子也不行了,已经不能再演戏了,这几年我都是在家赋闲习画,颐养天年啊!”酒井一听,十分不悦,气呼呼地走了。过了几天,酒井派人找梅兰芳,一定要他登台演出几场,以表现日本统治香港后的繁荣。正巧,此时梅兰芳患了严重牙病,半边脸都肿了,酒井获悉后无可奈何,只好作罢。翌日,梅兰芳感到事态十分严峻,香港也成了是非之地,不能久留。于是他立即坐船返沪,回到阔别三年多的上海老家。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