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句 > 最激励人的招聘广告语-一则招聘广告,仅有十句歌词,却流传千年

最激励人的招聘广告语-一则招聘广告,仅有十句歌词,却流传千年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1-19 11:08:51
阅读:


“三百年老店,是如何炼成的——拨开迷雾读大唐”之创始团队(45


隋大将军吐万绪奉诏剿匪江南,应该说战绩还是比较辉煌的。阵斩敌首,俘虏三万余人,又连解南京、绍兴之围。变民嘛,在正规军面前,开始总要吃几个败仗。但抓了一拨又来一拨,官军体力指数在下降,农民军经验值在上升,对抗不再一边倒。这时候,优胜劣汰就开始了。


吐万绪本人战斗力指数是可以的,但他带的那些兵就不好说了。


辽东之役,吐万绪是先锋。班师后,留守怀远镇,就是现在沈阳市辽中县。北方部队,南下千里剿匪,又岁月持久。光南京之战,对抗就超过百天。虽然部队讲纪律,所谓‘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阵之时,则忘其亲;击鼓之时,则忘其身。’但人情久则思亲,况且天天提刀上战场,今天还不知道明天脑袋在不在自己脖子上。这种情况下,一般的军纪和教育就不那么好使了。


再说变民军。官军胜不胜,无非升官发财,变民们有什么退路?


先来看看变民军都是什么人。杨广发动第二次攻辽之役,征发‘三吴’、就是长江下游一带的兵。消息传来,当地舆论一片哗然。说:“去年征过一次兵。那时天下富足、国家强盛达到顶点,结果父老乡亲们去了,活着回来的尚且不到一半。如今乱成这样子,国家衰落。我们再去,还指望回来吗!”那些去过的,估计更要现身说法。‘由是多亡命。


不得不承认,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分析很到位。你杨广做皇上,怎么还没有小民明白呢?


当时有首流行歌曲,叫《无向辽东浪死歌》。词曲作者:王薄,山东邹平人;笔名:‘知世郎’;职业:打家劫舍。这首歌虽然名气很大,在当时也广为传唱。但基本上,还算是一首公司招聘的广告宣传歌。歌词不长,总共十句,这里不妨引用下:



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绵背裆。


长槊侵天半,轮刀耀日光。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


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


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诗词讲解:前四句,对公司创始人(明了世事的王总!)光辉形象的描述。这里有两点解释下:一是长白山是邹平县内的一座山,不是吉林那个长白山;二是没想到背带裤那么早就流行了啊!第五第六句,介绍公司良好的福利待遇,主要是伙食标准不错,有点象今天谷歌啊、百度啊晒员工食堂。这个从古到今吸引力都挺大。末四句,是歌曲精华所在。估计要没这四句,这歌就无法流传千年了。描绘了什么呢?大概就是人失去一切之后,那种释怀和勇气吧!凭这四句,王薄自称‘知世郎’可谓名不虚传。他后来降唐,任齐州总管(济南军分区司令),一次战役后为仇家所刺杀。


王薄其人,官职并不显要、功业亦非著称,但竟以此曲留名于世。海明威说:‘每个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伤,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响,他正为你而鸣。’炀帝为一己之欲,陷天下于不顾。人民穷困而死,而他自己的丧钟,也就此敲响。王薄此歌,可称丧钟的先奏。


老百姓安居则不胜冻馁,剽掠则犹得延生。’上战场也是死,落草为寇也是死,起码死在家门口,不算‘浪死’,多少有点尊严吧。所以对变民而言,无需动员、也不惧威胁。他们只有一条路:打到底。


因此,吐万绪率领的官军虽然战无不捷,奈何‘百姓从乱者如归市,败而复聚,其势益盛。’这时候,就需要另外一种部队,才有希望解决问题。


晚清太平天国之乱,正规军一溃再溃。最终依靠的,是以曾国藩湘军为代表的地方武装。这可不是军分区部队那种地方军,而是所谓‘团练’——本地人发起,本地人组成,上下一心、保家护境。


王世充虽不是本地人,但他苦心经营,拥有了一个本地豪强的团队。这些人受其私恩、对其效忠,便具备了团练的性质。吐万绪和他的边防军这一幕落下,接下来,就该王世充上场了。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