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句 > 自立的名言-关于“自立”,有你不知道的一切!

自立的名言-关于“自立”,有你不知道的一切!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2-08 00:49:34
阅读:

前面写了一篇《不受欢迎的小伙伴,会不会把我的孩子带坏》的文章,总觉得还有些东西没讲清楚,所以今天以对话体的形式再来一篇文章,更进一步说明家长担心孩子“学坏”和孩子“自立”之间的爱恨情仇。


以下的对话体中,“常识”代表普通父母和感性的kelly,“哲人”代表阿德勒思想和苦思后的kelly。



常识: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和没教育好的孩子在一起玩,我担心他会学到一身臭毛病。


哲人:孩子们遇到挫折,特别是给他人带来麻烦的时候,家长自然会被追究作为监督者的责任。是这样把?


常识:是的。


哲人:如何才能避免这种责任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支配孩子。不允许他们冒险,不允许他们选择,只让他们走无灾无难、不会受伤、不会受到影响的路,尽可能将其置于自己的掌控中。其实这样做不是在担心孩子,而是为了保全自身。


常识:因为不想由于孩子们的失败而承担责任?


哲人:是的。家长不希望孩子自立。关于“自立”,康德有句话:“人处于未成年状态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没有他人的教导就缺乏运用自己理智的决心和勇气。也就是说,人处于未成年状态是自己的责任。”


常识:也就是说,我们并不是能力不够,而是缺乏运用能力的勇气,所以才无法摆脱未成年状态,是这个意思吗?


哲人:是的,所以康德进一步断言:“一定要拿出运用自己理智的勇气!”



常识:那么为什么人要把自己置于“未成年状态”呢?换句话说人为什么要拒绝自立呢?


哲人:因为我们“按照他人的教导”会活得很轻松。既不用考虑难题又不用承担失败的责任,只要表示出一定的忠诚,一切麻烦事都会有人为我们承担。而且周围的大人们为了把孩子们置于“未成年状态”中,想方设法灌输自立如何危险以及其中的种种风险及可怕。比如对于想要自由探索的孩子来说,家长会马上警告:“别爬,一会儿摔了!就得去上医院打针!等到孩子再长大点,家长又会说:“我给你安排好了工作,你这么做下去绝对没问题!你要是自己去找,还不定找到什么工作呢”。如果孩子拒绝,家长甚至可能会威胁:“我可告诉你,你要是坚持这么做,到最后你肯定吃大亏!”


常识:这么做是为了什么呢?


哲人:为了让孩子处于自己的支配之下。


常识:家长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哲人:因为家长害怕孩子自立!


常识:什……什么?


哲人:除了前面提到过的,害怕孩子自由选择给自己带来麻烦,被追究责任,还有一点更重要的,就是害怕孩子们与自己平等,这样一来自己的权威就会丧失,骄纵、惩罚都是想通过一种不平等的状态,最终达到控制孩子的目的。


常识:不是……我……


哲人: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天天陪孩子上各种班,给孩子记笔记,督促孩子写作业,到最后,孩子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之后孩子对家长说“对亏了妈妈我才能考上好学校”。这其实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失败。因为家长把孩子置于“依存”和“无责任”的状态,因为反过来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是我自己,我什么都办不到”。



常识:那么,具体怎么做才能不把孩子置于“依存”和“无责任”的状态?怎样才能让他们自立呢?


哲人:比如前面孩子选择小伙伴这件事。我们有些父母会告诉孩子“你不能和某某玩,跟他玩会学坏”,或者有些父母会说“你要多和学习好的玩,这样你能和他们多学东西。”父母不可以这样,应该告诉孩子“选择小伙伴是你自己的事情”。告诉他自己的人生、日常的行为一切都得由自己决定。并且,假如有做出决定时需要的材料——比如知识或经验——那就要提供给他们。“我们和小伙伴玩的时候,不能伤害自己,也不能伤害别人,如果能想到让大家都高兴的办法,这是最好了。”


常识:他们自己决定……他们有相应的判断力吗?


哲人:存在这种怀疑说明你还是对孩子不够尊重。如果可以做到真正的尊重,那就能放手让他们自己决定一切。


常识:万一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呢?


哲人:在这一点上,父母又能保证他们为孩子选择的一定是金光大道呢?家长凭什么能够断言只有孩子的选择会以失败而告终,而家长为孩子指出的道路就不会失败呢?身边就有因为家长私自给孩子改志愿而导致孩子故意上了大学不好好学习、玩游戏、挂科等拿自己的前途来报复家长的事情。


常识:说到这……


哲人:孩子们失败的时候,家长虽然会被问责,但这不是家长的人生课题,真正要承担责任的是孩子自己。所以家长和孩子才要做好“课题分离”,也就是想清楚“最终要承担某种选择导致的后果的人是谁”。并不需要承担最终责任的家长不可以介入孩子的人生课题。


常识:这不是对孩子不管吗?


哲人:不是。帮助孩子进行选择,但尊重他最终自己的决定。并且,告诉孩子自己随时可以为其提供帮助,并在不太近但又可以随时提供帮助的距离上守护他们。即使孩子做出的决定以失败而告终,他们也学到了“自己的人生可以自己选择”这个道理。



常识:回想一下我的人生,确实也经历过依存父母和另一半的状态,比如长辈说要给孩子多穿点,因为冻着了会生病,到时候受累的是我;而另一半则说不能多穿,得少穿一件,孩子只能穿得和爸爸一样多,穿多了上火。之前我一直都按照别人的教导在做事,这样确实能规避一些风险,但这样一来我又不能实践自己学到的育儿理念,所以当时我做了一个决定:谁的都不听,听我自己的!我对父母说:“我不想给孩子穿这么多,因为孩子不需要。”父母威胁我:“到时候感冒发烧了别来找我!”我坚定地说:“没关系,我已经做好了迎接孩子生病的准备!”我给孩子少穿了一件,孩子竟然没有生病,一直很健康!


最后一个是kelly自己的故事。看到《幸福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里这段关于自立的论述,我简直激动到不行。我曾经就是一个极度依赖别人的人,哪怕成了年,当了母亲,我脑袋里发号施令的还是别人。


阿德勒的理论里并没有高深的词汇,都是日常用语,但却有很多颠覆常识的内容,让人的思维不断重组。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被称为“勇气心理学”,因为虽然每句话都不难,但却要我们勇于去实践,去扭转常识,去做个“被人讨厌的人”(因为你和他们不一样)。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