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句 > 尊敬老人的名言-孝文化的发展历程:父老之称的由来,敬老之德让人收益终生

尊敬老人的名言-孝文化的发展历程:父老之称的由来,敬老之德让人收益终生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1-03 11:55:53
阅读:
父老与敬老——孝演延的发展历程

父老之称


今人称家乡长老亲切地叫作“父老乡亲”。这样称谓系古来有之,古代尊称老年人为“父老”。(汉)扬雄《方言》第六:“东齐鲁卫之间凡尊老谓之馊(叟),或谓之艾……南楚谓之父,或谓之父老。”其实称长老为“父老”的地方不限于南楚,皖、苏、鄂鲁等均有此称。《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文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七:“程宰兄弟两人因是做折了本钱,怕归来受人笑话,羞惭渗沮,无面目见江东父老,不思量还乡去了。”


另外,古代吏制有“选其耆老有高德者”充任乡里公共事务管理者,此亦称为“父老”。此称是缘老而以“父”尊衬相呼的。还有泛称长辈、长者作“父兄”的。《国语·晋语五》:“大夫非不能也,让父兄也。”韦昭注:“父兄,长老也。”《史记项羽本纪》:“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父兄”本为父亲、兄长的联称,后引伸以泛称长辈、长者,自然是孝悌的社会性演延之结果了。


敬老之德


既然缘敬父而尊称长辈、长老为“父老”、“父兄”,那么在礼节上也自然相应以事父之礼相遇。孔子在《孝经》里论述“五等之孝”,提出自天子至庶人都应以事己亲之敬而敬他人之亲,以事己兄之悌而悌他人之兄,以待父兄之诚以诚待世之长者。天子身为天子,“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作为诸侯当“在上不骄”,“制节谨度”,“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卿大夫要做到“三不敢”,“夙夜匪懈,以事一人。”士则“以孝事君”,“以敬事长”,“忠顺不失,以事其上”。对于庶人,那就更不应说了,凡上则顺,凡长则敬。对于青少年和学生,则要做到“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对于壮者要求是:“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孟子·梁患王上》)孟子提出的社会道德要求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每个人都要象关心照料自已家老者幼者一样地关心照料他人的老小,这样社会就充满了人情与爱。“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制食肉,黎民不饥不寒,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于·果惠王上》要加强孝悌教育,使老有所养,老有所安,老有所敬谁能如此去想去做,谁就能受到人民的拥戴而成王业。老者可怜啊,尤其是无告无养之老者更是惨然啊!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


古代敬老,行有行礼,坐有坐礼。长者坐,幼者侍。长者让坐,幼者方可坐次。幼者与长者同席,长者上座,幼者下座。长者方起,幼者即立。长者行,幼者或随侍,或送行。脚前有障,幼者搀扶。行于道路,长者在前,幼者傍后,不当超越,不可催促。否则为不孝不敬。《孟子·告子》:“徐行后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


古代饮乡酒,以老为尊,幼者献祝。“乡人饮,杖者出,斯出矣!”(《论语·乡党》乡酒备好,老者先饮,幼者次之。在场有七十岁的老人,六十岁的站着,有九十岁的老人,八十岁的站着。九十岁的饮六盅,八十岁的饮四盅,而七十岁的只能饮两盅而已。《礼记·曲礼》:“年老以倍,则以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群居五人,则长者必异席。”这是要求交际人,要敬老尊长,对年长自己一倍左右的人,则如对父亲一般地去尊敬他;大十岁上下的,则如对兄长一般去尊敬他;大五岁上下的,则也要尊重人家而随从之。若是几个人群居,年长者当受到殊遇,异席相待。


《礼记·曲礼》:“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此孝子之行也。”执:执事;工作。父之执,指父亲的工作同事,父亲的同志。(汉)郑玄注:“敬父同志如事父。”(唐)孔颖达疏:“夫为至行也!”


古时国家政府设“父老”官,职养德高年长者,有养老制度,以敬养老者,让其安度晚年,享受社会尊敬。《礼记·内则》记载:


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凡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瞽亦如之。九十者使人受。五十异根,六十宿肉,七十二膳,八十常珍,九十饮食不违寝,膳食从于游可也。六十岁制,七十时制,八十月制,九十日制。唯絞绔衾冒,死而后制。五十始衰,六十非肉不饱,七十非帛不暖,八十非人不暖,九十虽得人不暖矣!五十杖于家,六十杖吁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枚于朝,九十者,天子欲有问焉,则就其室,以珍从。七十不俟朝,八十月告存,九十日有秩。五十不从力政,六十不与服戎,七十不与宾客之事八十齐丧之事弗及也。五十而爵,六十不亲学,七十致政,凡自七十以上,唯衰麻为丧。凡三王养老,皆引年。八十者,一子不从政,九十者,其家不从政。瞽亦如之凡父母在,子虽老不坐。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虞庠在国之西郊。有虞氏皇而祭,深衣而养老。夏后氏收而祭,燕衣而养老,殷人而祭,缟衣而养老。周人冕而祭,玄衣而养老。


古有仁政,今有德策。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国家的保护。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干部和工人,年老退职离休,国家有退离养老金,保证老有所养。非国家干部职工,年老无依,地方政府和组织将其收养于敬老院,让其安度晚年。同时,《婚姻法》还具体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尊长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社会公共道德。有些不肖子孙、不仁之徒若违纪犯法,社会舆论将谴责他,制度与法律还要处罚他。


在敬老尊长方面,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同样是率先垂范,向来报纸广播、电视、电影、图书、杂志多有记述宣传。1953年,齐白石老人九十寿辰,中央为之在怀仁堂行祝寿会,并请剧团作了专演,许多领导同志赴会庆贺。国家授于白石老人“人民艺术家”光荣称号,毛泽东特意送上四件寿礼:一坛湖南特产茶油寒菌,一对湖南王开文笔铺特制长锋纯羊毫书画笔,一苗东北野参和一架鹿茸。白石老人十分激动,之后,书写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一词。周恩来在祝寿会上与白石老人亲切交谈,并劝说:“究竟是90高龄的人了,今后要多多注意休息,保护好身体。”还风趣地说:“我还等着为您做百岁大寿呢!”1957年,94岁高龄的白石老人重病缠身,毛泽东劝他从心所欲,静屋休养,还派秘书多次探望,白石老人希望自己康复之后,能与毛泽东合拍一张相弥留之际,老人留下遗言:将自己珍藏的字画、作品和用过的东西,献给毛泽东主席。


1949年,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爱国老人司徒美堂从美国纽约赶来出席大会,老人年高82岁了,而且足跛,中南海大殿堂的台阶他是难以攀登的。细心的周恩来早为老人考虑好了,他叫大会秘书处特制一把藤椅,由两名工作人员像抬轿子一样把老人抬进会场。司徒老人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好半天,他才嘴唇哆嗦着说了一句广东话:“特赐金銮殿乘舆。”九月的北平,天气一天天由绿转黄,匆匆赴会的司徒老人疏忽了准备秋衣。周恩来见老人衣裳单薄,请人带老人去大栅栏的老字号瑞蚨祥,量体裁衣,很快为他特制了一件极珍贵的水獭领子的狍毛大衣。司徒老人说:“我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民主统一战线这条路走对了。”9月25日深夜,司徒美堂收到一封由周恩来和林伯渠联名相邀的午宴请柬。上面写到:“九月二十六日上午十一时半在东交民巷六国饭店举行午宴,并商谈重要问题,务请出席。”二、三十位七十老翁接到了同样的请柬。周恩来作为东道主,开门见山地说:今天请来赴宴的,除几个人外,都是辛亥革命时期的长辈。我们国家有句古话,叫做就教长者,今天的会就是专门听取长者的发言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齐白石、司徒美堂这样海内外闻名的老人如此,对那些普普通通甚至无依无靠的老人也同样极其敬重。1958年12月周恩来和陈毅访问湖北省麻城县时,百忙中并没有忘记去敬老院看望那些孤寡老人们。老人们得知周恩来、陈毅来看望他们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好。又是让座,又是倒茶,又想递烟,又想好好看看。最后手不由自主地拍起来,用“欢迎,欢迎”表示热烈的感情。周恩来对老人们进行了亲切的慰问后,又来到食堂视察,在厨房和炊事员们握手交谈,了解伙食情况,并拿起锅铲,要给老人们炒个菜,并笑着说:“炒菜我还是有技术的。”他边说边炒起菜来。炊事员看周恩来炒菜得法,动作熟练,惊讶不已,禁不住喷啧称赞。大家笑着说:“总理会炒菜,一定是在长征路上,在延安时候学会的。”


1943年,有个进步学生要到延安去,临行前给他在四川边境的父亲写了一封信。他父亲赶到重庆时,儿子已经动身走了。老人说:“如果能见到大名鼎鼎的周副主席,就不枉此行了。”周恩来知道后,就专程到招待所看望老人。周恩来对他说:“您和我父亲年岁差不多大呀,您应该是我的父辈人!”他同老人热情地谈了个多小时,使老人如愿以偿,乐而忘返。敬老尊长是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共同美德。1962年,朱德重回井冈山,仅短短的四天,他还特意抽时间来到了井冈山的敬老院,看望了那里的老人。1956年的国庆节,张思德的母亲刘光友老人受仪陇县县委委派,到北京参加国庆观光。朱德知道后,先后两次招待了她。10月1日那天,在天安门城楼的一间休息室里,朱德亲自迎上去,拉着英雄母亲的手,把她介绍给在座的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并且说:“感谢你,你是一个伟大的母亲,你养了个好儿子。毛主席很爱他,我们也都学习他。”


第二天,他又派人把刘光友老人接到自己家中,特意准备了家乡的饭菜招待她。吃饭当中,朱德亲自给她斟酒,刘光友老人是无话不谈,无事不问;朱德是无话不听,有问必答。彼此之间气氛是那么轻松,又那么热烈,比一家人还亲。当康克清提醒他不要喝过量的时候,朱德笑着回答:“酒逢知己千杯少哇!”一句话把大伙说得格格直乐。


有关心社会风气的人士说,如今社会敬老尊长之风淡弱了,希望加强德育,重振良风。我们深信,在党和国家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形势下,风气将会好转并越来越好。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尊敬老人的名言-孝文化的发展历程:父老之称的由来,敬老之德让人收益终生

    父老与敬老——孝演延的发展历程父老之称今人称家乡长老亲切地叫作“父老乡亲”。这样称谓系古来有之,古代尊称老年人为“父老”。(汉)扬雄《方言》第六:“东齐鲁卫之间凡尊老谓之馊(叟),或谓之艾……南楚谓之父,或谓之父老。”其实称长老为“父老”的地方不限于南楚,皖、苏、鄂鲁等均有此称。-尊敬老人的名言

    经典语句
  • 尊敬老师的名言-教师节说教师,看看唐太宗,汉宣帝等如何尊敬老师

    今天是教师节,尊师重教是古例,今天来聊一聊古代帝王之家是怎么尊敬老师的。一、礼遇唐太宗李世民他觉得师傅很重要,他认为周成王因为有周公,召公做师傅所以最终成了明君,而秦始皇的儿子胡亥以赵高为师,所以秦很快就灭亡。所以他特别重视太子的老师的选择。同时规定太子对待老师的礼仪。-尊敬老师的名言

    经典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