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句 > 朱自清散文集读后感-读朱自清《春》散文的文学审美品读,意象深层的美学体验

朱自清散文集读后感-读朱自清《春》散文的文学审美品读,意象深层的美学体验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4-04 12:04:35
阅读:

导言:为什么一些我们读起来感觉淡如清水的散文作品,却受到很多学者、作家的青睐?我们的阅读体会与他们的具体差别到底在哪里?今天我通过朱自清“背影”散文集里收录的这篇散文《春》来做示例,针对大家阅读文学作品中遇到的一些疑问,做系统性的解读和阐释。



我们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品读,很容易进入一个误区,这个误区就是对“立意”的片面理解,通常表现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如果你读不出一个所谓“大道理”来,你就会感觉茫然,而后就会出现一系列疑问:这篇文章到底写了些什么?这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吗?我怎么看不出它哪里优秀?


《春》收录在朱自清的背影散文集里


这就是我们对文章“意”的执着追求,所导致的审美扭曲而产生的迷茫。我们传统文学里有注重写文章要“立意”一说,这个在我们古代的文学著述《文心雕龙》里有阐述,就如我们学习某篇文章,总要找出一个中心思想是一样的道理,这个中心思想还必须符合一定的价值取向,否则就会有人认为你思想认识不够深刻等等诸多问题。


同时在写作文的时候,我们也是要追求一种主题鲜明,和积极的意义内容的构建,如果没有这样明显的、积极的意义,作文一般是拿不到高分的,因此“立意”的积极与否,关系到作品质量,这一直是我们文学认识的一个最基本概念,它就这样扎根式的存在于我们的内心深处。


因此我们不管是在校期间的学习,还是自己之后的阅读爱好经历,都试图在阅读对象中去挖掘这种作品中内在意义,并且把对这种意义的理解,变成了对文学作品鉴赏的全部。但对于现代和当代的很多文学作品,一旦你试图以这种方式,完成文学艺术的鉴赏品读活动,那你一定会碰到很多的“断头路”,因为它们当中有很多作品并没有你想要的这种所谓的积极意义。



比如今天我拿朱自清这篇散文《春》来做一个示例,如果我们读完这篇散文,你和他的那篇散文《背影》做一个横向的比较,你会发现《背影》你很容易可以读出一种“意”的存在,这种意就是我们传统文学里说的,作者在写文之前,就已经构思好的,我要表达一种什么情感,这种情感最终的指向是什么意义。


过去我们对这篇《背影》散文,解读最多的是其父子情感的内涵。然而当你读完这篇《春》的时候,其实在你心中这种“意”的存在就比较淡,比较模糊,如果哪天有人问你,这两篇哪篇写的好,你一定会不假思索的告诉他们,当然是这篇《背影》,以此你自己会把所有的这种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标准,延伸到其他作品的评断中去,在这里我先不对这两篇作品做艺术高低的评判,而是通过这个示例做一个对“立意”的理解和矫正诠释。


《春》收录在朱自清的背影散文集里


我们过去把这种立意大多局限在一种实用性的意义之上,而非美学上的意义,比如父子情深的意义,这种意义本身已经被我们很多人从自己的美学视角抛开了,更多的是理解为实用性质,因为其背后总会隐含着某些道德成分在里面,这也是过去我们对这些“积极意义”的功利性应用,所造成了一种心理上的偏见,于是就会出现一种美学上的意义淡化和漠视。


大家如何理解我的这个区分,我有必要再做一个形象的比喻做直白的表达:这其实就像我们每天从家里出来,经过一条可以横穿山林的小路,到达我们上班的地方,而我们由于不断的被实用化、功利化的意识所熏染,使得我们只把这条小路当成一种目的性的、实用性的通往上班场所的工具而已,而忘记了小路两边的小草、小树和野花小鸟这些让你感受到美的自然景观。


我们把这种心境放回到我们读书的场景中,你就明白我们为什么无法欣赏有一些看似很“淡”的文学作品,比如“背影”与“春”的区别,比如汪曾祺和沈从文与鲁迅和巴金这些作品的区别,我们甚至可以读懂晦涩难懂的鲁迅文章,但我们总会质疑汪曾祺、沈从文这些人的文章到底好在哪里?


其最大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带着这个“意义”被自我的局限住了。我们只看到一些我们主观的功利化、实用化的意义,而忽视了美学上的意义。比如我们过去大多注意一些阶级矛盾、夫妻之情、人情世故、人生哲理等等,虽然这里有些意义曾经并不是具有这些属性,但因为我们的主观意识而给它们强加上了这种实用性属性,于是我们就自然的淡化和漠视那种审美属性的内容。


《春》收录在朱自清的背影散文集里


比如在朱自清的这篇《春》的散文中,我们看到这样的一些词汇:盼望着,盼望着……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朱自清的“春”收录在《背影》的散文集里]


如果我们带着先入为主的那种片面的、局限的“意义”去看这些文字,它们可能会被我们当成跳读的内容,被省略、被忽视。而这些却反而就是这篇作品的审美部分精华所在,也这篇作品的“意义”所在。


文章有时和人相似,文字的内容并不仅仅是字的表面意义,它们只是组成文学作品的一个个符号,而这些符号却是通过作者情感作用之下,有意的进行艺术化排列,于是就产生了多层结构特征。我之前对张爱玲作品的解读,曾经对作品中意象和意境做了一个阐释,意象和意境就是文字内容的两个层面,意象是一种感性的知觉,而意境又是意象的组合形成了空间的形象化感知。


我们通过朱自清的这段内容,看到了一种“儿童”形象隐含其中,就如我们一起和孩子在春天的草地上玩耍,虽然是写春天,但是却是以一种孩子的心境参与其中,这种通过文字表面内容而触发的心境感应,有的作家叫他意脉,当然这并没与什么确定的名词来进行一个理论化的归纳,总之这种阅读的艺术体验,是来自于文字深层的那种情感脉络的共通感知,它们触发了你心灵深处的那种经验,对新生命的那种活力与阳光经验感受。


紧接着这种感受会与之后的那些“泥土的气息”“草味”“花香”等词汇遥相呼应,我们看到紧接着朱自清用一种拟人化的描写,把春风写成“像母亲的手抚摸着”,而我们如果没有体会到刚才的那种新生命的感知,就自然无法体会到这种母亲之手的写作技巧,以为这仅仅只是一种情感外溢的俗套,而当你如果感知到作者在作品开始,构建的那种儿童与春天的意境之后,母亲的手就成为一种点睛之笔。


《春》收录在朱自清的背影散文集里


然而如果《春》仅仅是这些,还不会被这么多人关注,我们在这篇短短的散文中,要进行对其一个全面的阅读体验,你会发现,朱自清他会调动你视觉、听觉和嗅觉的多层次立体的艺术感知,鸟儿的歌唱、泥土的气息等等这些,与你视觉组成一种全身心、全方位的体验和感受,这就是这篇散文的审美重点。


朱自清通过这些,形成这一种立体化的春的意境,而这种对春的审美,对生命的美学感受并没有一种实用化的意义存在,这种感受在朱光潜的《美学》著述中提起最多,这是一种心灵打开的共鸣,这是需要你有一种美学的审美心境,他在《谈美》一书中说:美感来自于经验。他的经典比喻就是那个关于“树的三种态度”一例,木匠和诗人对待树的态度还是不同的,你只有具备诗人的视角,这些景象才会走到你的内心,并映照在你的内心,使之成为一种美的体验和享受。



结束语:我把这种意义暂且称之为没有意义的意义,也就是我们文学中常说的“无用之有用”,它是没用的,它带不了你去往某个地方,但对这些作品的审美活动感受,你能享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乐趣,但这些是需要你哪天停下脚步,用心欣赏我们去往目的地途中那看似无用之有用的美景眼光,用诗人的心境,才能体会这些作品中意义的存在,因此在我的内心,意义其实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实用性的意义,另一部分就是诗化的意义。


《春》收录在朱自清的背影散文集里


实用的意义教我们怎么做,该怎么做;而诗化的意义在于让我们发现美,从内心生长出美。因为美其实无处不在,仅仅在于你有没有停下脚步来发现它们,我们品读这些文学作品的时候,其实也是这样的。


文:饼子


欢迎关注,和我一起读书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