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句 > 朱子格言-朱子格言启示录:礼贤下士,为人恭逊才能受人拥戴

朱子格言-朱子格言启示录:礼贤下士,为人恭逊才能受人拥戴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4-08 01:46:02
阅读:

昌言之拜,吐握之勤


◆◆


文 |石禄生



前言


朱熹是中国历史上继孔孟之后最为盛名的儒学大家之一,千百年来,他的理学思想深刻地影响了无数仁人志士。


最近,一组载有朱子格言的明清时期文化楹联惊现于世,引起了收藏界的广泛瞩目。朱熹的这篇格言短文读来可谓振聋发聩,极具文史和哲理价值。尤其难得的是,盖因史海文山湮埋之故,该篇朱熹警句粹语尚未被史学界发掘,几乎鲜为人知,堪称新发现的文化瑰宝



朱子格言楹联(福建品藏文化公司收藏)



楹联所载朱子格言全篇共有十长句,涉及的历史人物达二十人,所属朝代分别计有上古时期、春秋战国、东西两汉、北宋等时期。文中提到的每个人物及其事迹,可谓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的儒家仁德典范,乃至于用今天的眼光看待也闪耀着璀璨的人性光芒。


对于这篇朱熹格言,笔者怀着极大的敬意,尽力展开系列化的解读,以资有兴趣的朋友修身养性参考之用。才力有限,欢迎批评指正。本文为朱子格言解读第二讲,着重阐述短文第二句:“大禹有昌言之拜,元公有吐握之勤,吾人不可无此恭逊。


01


现藏于福建品藏文化公司的朱熹文化楹联,其木屏上所载的粹语短文,为便于表述,笔者将它命名为《朱子格言》(下同)。格言第二长句首先说道“大禹有昌言之拜”,这句话是很有嚼头的。



大禹像


大禹,中国人几乎都知道这个名字,上古洪荒时期,黄河流域水灾频发,大禹就是以治水闻名于世的,小学语文课本编有“大禹治水”的文章。


本来在尧帝时期,尧把治水的任务交给了大禹的父亲鲧,但因鲧的治水方法不当,一味地筑坝堵水,洪水来袭,根本没卵用。后来尧把帝位禅让给了舜,舜就把鲧流放到了深山老林,理由是“治水不力”,后来鲧就不明不白地死了。于是大禹接班担起了治水的大任。大禹尝试用疏通分流的办法治水,效果很好。



大禹治水


由于治水有功,大禹受到了黎民百姓的拥戴,个人威望很高。虽然后来舜把帝位禅让给了大禹,但在禅位之前,舜跟大禹之间是存在心理疙瘩的,原因有二:


一是大禹的民间威望实在太高了,舜帝心里不舒服;二是大禹的父亲鲧被舜流放深山,死得不明不白,大禹的心里也不舒服。当然了,舜和禹都是仁德的圣人,都是受民间拥戴的,这点没有疑义。但圣人也是人,舜和禹彼此心存芥蒂再正常不过了。



伯益画像


舜有一位得力的助手叫皋陶,大禹也有一位能干的副手叫伯益,这两个人在历史上也是圣人级别的仁者(史学界也有观点认为此二人为同一人)。为了黎民百姓的福祉,皋陶和伯益都有意撮合舜和禹,想让他们两个人抛开私人恩怨,团结互信起来。于是他们各自建议舜和禹:“你们两个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坦诚相见,共同推进善政,造福于苍生。”



舜画像


舜和禹都接受了建议,大禹接受了舜的召见,两个人准备谈谈心、聊聊天。但两个本来心理有隔阂的人,见面之后说什么呢?


皋陶和伯益对禹说:“你要放下心理包袱,大胆说昌言。”什么是“昌言”?字面意思就是美言、好话。


难道皋陶和伯益要大禹向舜说好话拍马屁?非也。“昌言”所指的说好话,跟我们今天理解的“说好话”不是一回事。舜是心怀天下的仁者,凡是有助于他推动仁政的意见,都是“昌言”,不管大禹说出来的话是不是刺耳。


大禹心想,无非就是“忠言逆耳利于行”呗,那我明白了。于是大禹对舜发表了通篇大论:“作为帝王,你要体恤百姓;你要勤勉工作,不得安逸淫乐;你要听得进别人的意见……”总之说了一大堆,都是鞭策舜帝的话。


舜的仁慈本来已经名闻天下,当年他的继母和弟弟三番五次想要害死他,他都能不计前嫌善待他们(详见朱子格言第一讲),还有什么人是舜不能善待的呢?



所以大禹说的“体恤百姓”这番话本来营养不高,但大禹话锋一转,直击舜的要害:“善政也要讲原则,赏罚要分明,干扰法纪的人也要受责罚。”


顺着大禹的发言思路,皋陶和伯益的话匣子也打开了,他们纷纷补充大禹的讲话主题,向舜进言。皋陶说:“下属或黎民无心犯错的,再大的错也要宽恕;有意犯错的,再小的错也该责罚。”伯益则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等等。


众人一番话说得头头是道,舜也觉得很有道理,全盘接受了建议,又当众对大禹说:“日后我有什么过失,你尽管匡正,只要有道理的,再难听的话我都会接受。但有一条:你不要当面顺从我,背后又说我的不是。”这一番谈心,舜和禹的关系大为增进,彼此建立了信任。


02


舜和禹的“昌言”会晤,开启了上古时期臣子向帝王大胆提意见的惯例,既然舜都有此肚量听得进别人的意见,作为部落“红人”的大禹当然也要学会倾听和接纳贤士的忠告。


从那以后,大禹就给自己立下了一个规矩:凡是听到别人跟他讲“昌言”,即善言,他就要给人下拜,以示尊重、感谢之意。这一“昌言之拜”的规矩,大禹从身为治水能臣伊始,直到接替舜位称帝,一直遵循。古成语“禹拜昌言”的典故,即来自于此。



话说大禹在治水过程中,有一个名为“有苗”(又名三苗)的部落拒不配合他的工作,反而处处阻挠,跟大禹势不两立。大禹就向舜帝建议要“责罚”他们。


这时候舜和禹之间已经有了很深的信任感,舜把军队调动大权都交到了大禹的手中。舜完全同意大禹的主张:“派军队踏平三苗,使之信服。”于是大禹召集军队,举行了盛大的征讨仪式。


舜的小伙伴皋陶听闻消息,匆匆赶来劝说舜,意思是打仗这种事,一定要谨慎,不能率性而为。但这一次舜没有听取意见,并放手让大禹大胆去干。大禹如期率军赶去攻打有苗部落。


消息传到有苗部落,激起了他们更大的愤怒:苗民决定干脆反叛。一旦形成两军对峙的局面,生灵涂炭、百姓遭殃不可避免。大禹的小伙伴伯益跟皋陶的意见一致:反对动武。



伯益找到一个恰当的时机,向大禹建议说:“以德服人才是真正有效的驯服。想当初,舜还年轻的时候,他父亲、继母、弟弟联合起来谋害他,打骂他,但他始终对父亲保持敬重,对家人保持和顺态度,后来他们不是也被感动了吗?他父亲也接纳了他。只要真诚礼让,神仙也能被感动,何况有苗乎?”


这番话说得大禹心服口服,他当即向自己的下属伯益深深鞠了一躬,感谢他的“昌言”:“你说得对,我明白了。”于是大禹半途收兵,班师回朝。



此后大禹改用礼让方式对待有苗部落,大概只过了七十来天,苗民就心悦诚服主动前来归附于大禹。有苗部落本是蛮夷不驯的族群,如今自动降服大禹,世人都觉得大禹“神通广大”,自此他个人的威望越来越高。这也为大禹后来受让舜帝的位子打下了民意基础。


后来的事我们都知道了:大禹接受舜的禅让称帝,随后大禹建立了夏王朝。登基以后,大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涂山召开了诸侯大会,他在大会上当众宣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希望以后大家时刻监督我,如果我有犯错,欢迎你们责备我,规诫我,好帮我改进。有意见一定当面说,这才是真正的善,防止我变得骄傲放纵,沦为不仁之人。”通过涂山大会,大禹将“昌言之拜”礼贤哲学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03


朱子格言第二长句的下半句“元公有吐握之勤”,同样以七字之辞,叙述了另一个礼贤典故,它与大禹的昌言之拜并列齐驱,别有一番哲理。



周敦颐画像


文中所称的“元公”是谁呢?这里略有疑义。历史上真正被称为“元公”的人,其实是周敦颐,北宋时期的理学派开山鼻祖,也是朱熹的学术前辈。


照此推理,朱熹说的“元公”本有可能是指称周敦颐。但考虑到“元公”是周敦颐的谥号,亦即死后的名号,后人一般不会如此直白在文中直呼前人的谥号,所以朱熹显然非指周敦颐。


文中更重要的信息其实是“吐握之勤”。 魏公曹操的杰出诗作《短歌行》,作为压轴的终句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句话跟“元公有吐握之勤”说的是同一个典故。



周公旦画像


由此可见,此处“元公”指的就是周朝的圣人周公旦,简称“周公”。千百年来,曹操的诗句将周公旦的历史声名推到了极致,道出了周公旦礼贤天下、勤劳为公的作风;周公受万世敬仰,完全是众望所归。


实际上,历史上周公旦并无“元公”名号的记载,那么,朱熹为何称呼周公旦为“元公”呢?这里面又有一个玄机。



我们再来看载有朱子格言的楹联,落款是“右敬録晦翁粹语”。在历史语境中,朱熹学派又被称为“晦翁学派”,也就是说,朱熹一般只在他的学派体系内部语境下才自称或被称作“晦翁”。因此,楹联落款含有“晦翁”二字,说明本篇朱子格言,主要是在儒家弟子中间流传的警句,也就是说,朱熹创作这篇格言的出发点,主要是写给自己的儒家弟子们看的。



这就不难理解他为什么要称周公旦为“元公”了:周公是中华儒学的奠基人。我们所熟知的“周公解梦”之典故,最初来源于孔子曾做梦梦见周公,给了他一些儒学的启发,受此影响,后来民间才有了“周公解梦”的含义衍生。


既然连孔子都尊周公为儒学始祖,后世的朱熹关起门来对自己的弟子训话,称周公旦为“元公”,就在情理之中了:“元”字意为起始或第一,指称历史上儒学第一人周公为“元公”。就像今天的人们,同事之间关起门来说话,说老板如何如何,内部的人自然都知道说的是谁。


说到这里,我们再来探讨一下周公的“吐握之勤”。要全面了解这句话的博大内涵,需要先对周公旦的人物历史背景做一番梳理。



姬昌


周氏的祖先是黄帝曾孙帝喾,周公的祖辈属于周氏部落。后来周公的父亲姬昌称王,周公就是他的第四个儿子。那时候还没有周朝的概念,姬昌后来被尊为周文王,是他的儿子周武王建立周朝以后才追赠的封号。而周公就是辅佐周武王开辟江山的关键性人物。


周文王死后,他的次子也就是周公的哥哥姬发即位并创建了周朝,姬发世称周武王。周武王最倚重两个人,一个是他父亲的老部下姜子牙,另一个就是他的弟弟周公旦了。在这两个人的全力辅助下,凭借姜太公的谋略,周公旦的勤政,周武王继承父志,如愿以偿打败了商朝,周朝取而代之,成为一统江山的王朝政权,周武王真正成为了傲视天下的天子。这一过程按下不表。



周武王


在中国历史上,周朝(含东西两周)延续时间长达八百余年,是历朝历代中存在时间最长的。但是,创建周朝的周武王本人命不大好,他的在位时间只有十五年,并在灭商后第二年就去世了。


那么,以制度设计合理而延续了漫长时间的周朝,它的真正设计师是谁?毫无疑问,就是周公。因为周武王灭商之后,周天下百废待兴,但他来不及施展手脚治理大业,就匆忙辞世了,历史没有留给周武王任何时间为后世江山做规划。


04


周武王驾崩后,他的幼子姬诵即位,这就是周成王。但成王年幼无知,根本还不会走路,周公担心其他诸侯借机生事甚至背叛周政权,不得已登位摄政,代理成王主持大权,处理朝廷事务。如此一来,朝中上下就有人议论了:“周公这是想篡位啊。”周公的心理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放手吧,周天下有不保之虞;不放手吧,众说纷纭,一人一口唾沫他也受不了啊。



周成王


寻思良久,周公决定顶住压力,继续摄政,直到成王懂事再放手。别人要说闲话他也管不住呀,他拿定主意,要通过勤政和恭逊来征服天下人。所以他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谦逊待人。


周公摄政七年,经手的繁杂国务不计其数,光是大事就做了很多件:


  • 为巩固周政权,他进一步率领军队打击商朝的残余势力,直到天下太平;


  • 为了加强对江山的有效控制,他主持设计了迁都事宜,把国度迁到了洛阳;


  • 建都以后,他致力于封邦建国方针,先后建置七十一个封国,把王室成员封派到各个地方,作为捍卫周朝的屏藩;


  • 他又亲自设计了周朝王臣礼仪,用文治的方法巩固政权。


以上事宜,每一件拿出来都称得上是开创历史先河的治国举措,几乎被后世历朝历代原封搬用,可见其伟大之历史意义。


想要得到天下人的真心拥戴,光有勤政是不够的,周公征服天下人的另一个法宝是:礼贤下士,保持谦卑之心。上至朝廷大臣,下至黎民百姓,周公都力图做到以礼相待。



回到“吐握之勤”的字面含义,说的就是周公出于勤政和礼贤他人之考量,如果遇到有人来拜访或有要事,哪怕吃着饭,也要赶紧把嘴里的饭菜吐出来去接待别人或处理事情;就算在洗头过程中,也要赶紧把长发用手握起来,停止洗头,先赶去见人或处理政事。总之,勤政为本,并且绝不怠慢他人,是为“吐握之勤”。


关于“吐握之勤”,周公本人说过一段话。当年周公为了打消其他人对他有可能“篡位成王”的顾虑,他把自己的儿子伯禽分封到边地。伯禽临行前,周公教导他:“不管你到了哪里,都不得傲慢无礼。我作为成王的叔父,如今又是摄政王,但我每次洗头,起码要停下来三次,用手捉住长发,赶去见人;每次吃饭,起码有三次停下来,吐出饭菜,赶去待客。如此礼贤下士,就是怕失去天下贤达人士的心。相比之下,儿子你又有什么理由不恭逊呢?”


当然了,天下这么大,周公当然不可能做到跟每个人都接触一番,让别人看到他的谦逊。但他从礼贤的本义出发,发明了前无古人的中华“礼乐文化”,即周礼,有效地收服了天下人的心。



所谓“礼乐文化”,礼就是指各种礼节规范,乐则包括音乐和舞蹈。其核心内涵是:通过礼乐的形式,敬天敬地敬自然,实施一系列天时、地利、自然意义上的祭祀文化;又进一步创造了生活中增进人际情感的诸多礼乐形式,如成人之礼、社交之礼、宗族之礼、婚丧之礼、饮酒之礼等等,不一而足。所谓中华礼仪、礼仪之邦,周礼就是起源;今天我们生活中遇到的礼乐文化,也基本源自周礼,可见其影响力之深。


周公旦摄政七年后,周天下变得井然有序,是时周成王也差不多懂事了,因此周公旦便放心地将王位还给了成王,自己退居幕后。


鉴于周公对于周朝的治理贡献,尤其是对于后世的制度设计贡献和中华礼仪创制贡献,孔子奉其为儒家文化奠基人,朱熹尊他为儒家“元公”,完全是实至名归的。


05


无论是大禹的“昌言之拜”,还是周公的“吐握之勤”,虽然含有历史的夸张成分,但他们礼贤下士的谦逊作风,无疑是真实的,的确值得千秋后人倡导和学习。朱子格言道:“吾人不可无此恭逊。”实在是很有智慧的哲理总结。



朱熹格言楹联,抄录并制屏于明清时期,现收藏于福建品藏文化公司。格言全文如下:


  • 虞舜能顺亲之心,曾参能养亲之志,吾人不可无此孝思。


  • 大禹有昌言之拜,元公有吐握之勤,吾人不可无此恭逊。


  • 王沂公生平志不在温饱,范文正少时志便任天下,吾人不可无此期许。


  • 韩琦不责碎玉之胥,刘宽不叱飜羹之婢,吾人不可无此度量。


  • 赵清献公无事不可告天,司马温公无语不可对人,吾人不可无此光明。


  • 杨伯起却暮夜之金,罗一峯拒奔楼之女,吾人不可无此正大。


  • 韩淮阴甘受胯下之辱,蔺相如谨避廉颇之威,吾人不可无此舍忍。


  • 范纯仁不言人非,郭林宗不为危论,吾人不可无此浑厚。


  • 刘忠定谨告诫一语,范忠宣遵忠恕二字,吾人不可无此服习。


  • 苏季子引锥刺股而自奋,司马光员木为枕以自警,吾人不可无此勤苦。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