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句 > 札记范文大全集-西北旅行札记13篇

札记范文大全集-西北旅行札记13篇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9-07 12:33:42
阅读:
最新资讯《札记范文大全集-西北旅行札记13篇》主要内容是这是最近一次国内长途旅行日记汇总,一共13篇,我从昆明到内蒙再到山西、陕西、青海、宁夏……就在西北乱走。没有计划也没有攻略,哪趟车方便就上哪趟车,只有从银川回昆明的机票是确定的。一路上看看写写,心思颇多,都收在这里。没有润色没有修改,记念那时惶恐但又坚强的我。-札记范文大全集,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这是最近一次国内长途旅行日记汇总,一共13篇,我从昆明到内蒙再到山西、陕西、青海、宁夏……就在西北乱走。


没有计划也没有攻略,哪趟车方便就上哪趟车,只有从银川回昆明的机票是确定的。


一路上看看写写,心思颇多,都收在这里。没有润色没有修改,记念那时惶恐但又坚强的我。


第一篇 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青色之城。乌兰察布、铁木真等等都像是极熟悉的老友物件,连蒙语也觉得脆生生地好听,相当有范。


敕乐川,阴山下···风吹草低见牛羊···这种草色青青是内蒙古7月的特色美景,而遥远的呼伦贝尔草原才是这种景致的首席头牌。


so,我去供拜呼和浩特大召和小召。它俩就是拉萨大昭小昭寺的分身,所以叫做“大召小召”···去到那里才知道它俩曾被叫做十几个名字,最近分别叫做“无量寺延寿寺”。(不敢妄议宗教,只能说这太不方便旅游者了。)


两寺气场大得惊人。远远地,我一眼就认出那皇家颜色,里面也和拉萨的大昭小昭一模一样。淡季,游人罕至,我得以细细看来,这次总算把藏传佛教的基础脉络弄清楚了。这次也才知道藏传佛教那么多重寺,我只差个塔尔寺没去过了。喇嘛表扬我心诚可鉴,我心虚地点点头:集邮而已,可以不用当真。


蒙古酸奶的广告漂亮味道特别好,我坐在玉泉井前一边喝酸奶一边发悠长的呆···结账时才发现喝了11瓶!还好,贵的那种只喝了两瓶。


坐着公交车随机乱逛,邂逅公主府。这是清朝拥有最高级别的固伦公主的宅第,和一贯阴冷的皇家宅子相比,这里真是暖和雅致,垂花门前粉粉的梨花杏花娇媚极了。


这里真的是太“公主”了。


需要说一句,呼和浩特有两条公交线都是免费的,基本囊括了旅游者必到之处,再加上线路编排得比较好,在呼和浩特坐公交我都不看站牌的,哪辆车方便就跳上哪辆车,随性而为。


晚餐吃羊杂碎。但我大爱作为配菜的尖椒羊肉丝,羊肉嫩滑青椒既脆又甜,一不小心又吃了两大碗白饭。呵呵。


至于主角羊杂碎,送给邻桌了。


又去吃西贝莜面,卖相不佳,不感兴趣。但想起朋友批评我只顾兴趣不尽义务……好吧,还是点了一份。“不错,只是还可以再去尝尝其它的吗?"


明天必须宠幸的是格日勒阿妈奶茶和羊肉烧麦,依然兴趣不浓,可就得去尝尝。——— 我是不是没那么固执了?


奇怪的是,这个城市有股隐隐的东瀛味,像爬虫一样的蒙文也是透着一股刨腹的决绝气质。


碰巧电视台在放《狼图腾》,为青城之旅做了个文化简介。


第二篇 五台山




我有些烦恼,想跟菩萨说说。2016年4月7日,初一,五台山,清凉圣境。山上人来人往烟火隆重。这天还是五台山香火最旺的“五爷”的生日。


五爷是五位龙王爷的简称,听说灵验得很。这天,有如愿以偿的信徒包了戏班给五爷庆生。从早到晚,三个豫剧班子轮番上阵。


除了琴师和角儿,其它的演员们,我猜是专业的业余演员吧?因为对舞台没那么敬畏,偶尔伸手抓个痒痒抑或是眼神飘忽到好远。


不知道为什么,在这里我看到最多旧式复古打扮的信徒。处处“敬五爷”的字样,让我不由自主地乱想起那些乱世枭雄、大亨还有暧昧的红颜故事。


我的烦恼就不跟五爷说了吧。


晚上出来散步,遇见庆生戏班子的演员们卸妆收工。因为三个班子合唱一台戏,接下来还有几个这样的剧目要合作,美女们合影留念。那种堆到头顶上的发型瞬间透露了她们的时代背景。——你可以认为她们不属于这个时代了,可是她们仍在这个时代里有自己的舞台。


好吧,清凉圣境里就多呆两天吧。因为此行的重要目的之一的悬空寺要备战五一不见客,我只好在五台山上想想我的烦恼吧。


五台山不是一座山。它是五座平顶山峰的统称,以东南西北中称为“台”,各自供奉5尊文殊菩萨。信徒走遍5座台庙拜过5尊文殊菩萨的话,称之为大朝台,相当于500年的修行。


体力肯定不足以支持大朝台的,我选了小朝台。别人小跑着30分钟登顶,我慢慢地喝茶拍照看那些磕等身长头的真信徒•••3个小时后我也还是登上了黛螺顶了,留个影下山。


4月的五台山还是光秃秃的,虽然不是观景的最好时间但却是祈福的好时机,信徒们一般都是在这个时节来五台山祈福。所以像我这样的观光客混迹在虔诚的香客中还是蛮尴尬的。


五台山有300余座寺庙。 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显通寺、地位最显赫的皇家寺庙菩萨顶、以大白塔著称的塔院寺、供奉最大文殊菩萨的殊像寺,还有“花开见佛”的罗hou寺,是五台山五大禅处。我跟着虔诚的教徒们,以拜访五大禅处为主线,向五台山古寺建筑致敬。


塔院寺其实是为某位太后祈寿而建。里面的大白塔就是五台山风景区的标志,各种照片是都是它。但是,五台山高规格法事活动都是在菩萨顶。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殊像寺里供奉着整个五台山里最大的文殊菩萨。门上的木珠链子很有辨识性。


信徒和观光客非常好区别。穿得相当没章法、时刻举着自拍杆的就是来玩的,比如我。


五台山最有名的吃食就是苔蘑,到处都是苔蘑烧饼。我不爱。只是太出名了得试试。


真信徒们其实都是特别低调的。他们分素饼时也友好地递给了一直在偷偷看她们的我。有点小感动。


对于一直不明白人为什么能够对一件事物深信不疑的我来说,看着他们痴迷、欣喜若狂、流泪低语的样子,我还是不明白。


不过,致敬之旅结束时,我还是照香客的规矩,烧香磕头,把我的愿望说给了五爷听。


第三篇 平遥古城




我很敬仰马老爷,平遥古城马家大院的主人,马中选。


到平遥就知道马老爷的声威了。平遥四大家族之首,不止票号什么生意都做,说平遥的钱“填不满、掏不尽”,主要就是指马家。 马家大院里光是地下金库就藏有1500万两白银,相当于200亿人民币。有趣的是,金库的进口在佛堂出口却在戏台,所谓最危险的地方正是最安全的···我不熟悉晋剧,否则该有一出什么戏是方便马家人敲锣打鼓之际,偷偷运送银两?呵呵,马老爷怎么没收个角儿做妾?


郭富城演的那部《白银帝国》就有马老爷的故事在里面。


真正的马老爷感情故事脉络很清晰,娶的、爱的都是正确的。大太太是母亲的贴身丫环,童养媳性质;二太太是年纪相当门当户对的家族指婚;三太太是一见钟情的新式女子。别以为是戏子或者家道中落的女学生啊,三太太也是山西大家族祁家的千金,还是直接陪父亲谈生意做买卖的商界女强人。嫁入马家,首先就是改革子女教育,不但要求女儿们学习琴棋书画还要求精通英语熟悉西方文化礼仪···


马老爷有个独子,从照片上看是一个出奇得英俊啊。马家对女儿的要求都如此之高,不知道把儿子培养成何等俊杰了?可惜,马家的故事戛然而止。


除了日升票号蔚泰厚等名号所在的金融一条街,有着古镇开发该有的商业气息,平遥古城里大多依然是日常居民,而且极干净。所以啊,平遥不愧是晋商发源地,只用一条街就换来一个城的名声生计。去看看中国其它的小镇开发,哪个不是全城皆商怨声载道?


中国的金融行业起步于平遥,当年“汇通天下”的盛况,就跟今天美元霸权一般。只是,中国最早的这一批金融人才怎么全无传承?等到清末开埠,上海的买办兴起,晋商的光彩就彻底被擦干净了。


每到一个名号,我都进去坐坐,特别是家家都有的镇宅元宝,沾沾人家的财气嘛。在马家大院,我还特别给马老爷敬了三根香呢。


别觉得传统晋商生意灰飞烟灭没什么了不起。作为票号生意的衣冠冢,平遥依然能吃得下祖宗的老本。


不信?等美元没落了,华尔街、美联储就会跟今天的平遥一样,凭那几场金融危机的传奇内幕再造旅游商业模式,照样源源不断地赚全世界的羊毛钱。呵呵。


带着这个臆想去吃大名鼎鼎的平遥牛肉,配的软饮是生梨汁。没想到,自己想High了,还要了一壶平遥酒,干干净净地吃光了一大盘平遥牛肉。


微醺,住在马家大院隔壁的传统客栈里。深刻希望梦里和马老爷聊聊:你到底有多少钱啊?能借我500万吗?作为一个举人老爷你有没有压力呢?现在那么差的市场条件下,我们老百姓应该做点什么自救呢?


还有,昆明有个普洱老爷,有机会介绍你们认识一下。


第二天早早起床,为的是去协同庆参观那个著名的地下金库。


4月的平遥本是人迹廖廖,日升昌协同庆依然人声鼎沸。昆明著名的金融大鳄冷博士说了,做金融的人必到平遥参拜。我猜,大家最想拜拜的就是协同庆的这个地下金库吧。



慈禧落魄山西、协同庆大掌柜送上银两时,这个什么没见过的女人叹了一口气:协同庆的金库已经抵得上大清户部。


山西票号生意汇通天下时,现银都存在协同庆的地下金库里。用个不是很贴切的比喻,当年的协同庆就像现在的美联储。对不对啊?请冷博士指正。


意犹未尽,想再看一次。金库已经超过人数限制不开放了。


唉···闲闲地看平遥吧。 在平遥大街上乱逛,看见临汾酒的广告“割喉烫脸”,好喜欢!晚上到临汾转车,找个小酒馆试试 割-喉-烫-脸 是什么滋味。


第四篇 晋祠



太原,此行打尖住店的地方。


睡了一个长长的懒觉,太阳没那么烈了才去看晋祠。小学的同名课文《晋祠》,连作者都见过了,如今才第一次看见那个蛋。


上学那时候体会不到这篇文章写得有多好,以为只是“政治需要”而已。临行前再细细读一遍《晋祠》,这才明白梁衡这种不炫技不夸张微微纪实的文字感,是要经历过多少磨练才能如此不动声色却情意绵长啊。


我读过梁衡的新闻散文全集。他评论中国新闻获奖作品的文字往往比那些作品更耐看。就照着梁老师的指示,细看晋祠三绝三宝。


三绝,是圣母及侍女群像、活了3200年的周柏,还有难老泉。


三宝,是祭祀大殿献殿、8根盘龙柱,还有十字形桥梁鱼沼飞梁 。


普通游客不能进入圣母殿了,那个被叫做“阴阳脸”的侍女像没法近近辨看。不过,郭沫若用词更文雅些“一蹙一笑”。


散散步看看人。5月的晋祠,垂柳青青,翠色迷人。还有鹅黄的连翘,是晋祠初春的娇俏双旦。


饿了,就去尝太原小吃。太原的人气小吃,除了面食就是凉皮。选了年轻人扎推的魏家凉皮,因为广告相当地“鲁智深”------ 果然好凉皮!


听说老板“啸江湖”是个又黑又壮的90后。小吃一般卖不了高价嘛,所以这里都是两人份起的套餐,居然很受欢迎。现在全国的殿堂级小吃,都被跨界包装成社交性休闲复合集成店···我觉得全民创业最大的益处就是社会安定。大家都忙着计算自己的小生意,那些石油价格啊美国霸权啊环境污染啊都忙不得去操心啦。


第五篇 云冈石窟



从太原到大同,坐高铁只要3个小时。当晚早早入睡, 神清气爽参拜云冈石窟去。


看蒋勋说起云岗石窟“与她朝夕相对整整四天,那些有灵气的石头都在微笑···那是欢喜、开悟···”毛孔都竖起来了。


好吧,一般人没有蒋大师的悟性,很难真的端坐四天,但是花一天时间去比照蒋大师的心得,是需要的。


这里顺便提一下余秋雨,他的那些观点···欺负我们当年不知上网。不过,“中国从此走向唐朝”倒是点题呢。


蒋勋说,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到云冈的“欢喜”。


我得说,我被云岗石窟震趴下了。


天才蒙蒙亮,我来了。初来咋到就是个震慑——售票厅太美了,大批昏黄的佛灯摇摇欲坠,空气里是轻轻的诵经女声,远处时不时传来脆脆的风铃声。


看不见石窟的一点影子。沉重的大门打开,礼佛大道静静摊开,一步一步走向的是——灵岩寺。你得穿过冰河蜿蜒的曲桥,你得体会庭坚的“因缘喜舍”,你还得读读高僧“媚造"的词句,这才能来到石窟的山门前。


你最好在米芾的“入佛知见”下鞠个躬,与云冈石窟的相见,才能算开始。


云冈石窟好有气派。


可我……太熟悉这种仪式感的营造手段啦!就像饿极了的人没法先从头盘细细品起必须直奔主菜大嚼一样,我轻车熟路地绕过灵岩寺拐入小道直奔20号。


终于看见了。杂志上电视上镜头前已见过无数次。


真的坐在眼前,一动不动。这种心情的描述只能省略。


按照蒋勋的建议,坐下来和所有佛们四目相对。那些佛果然都是微笑的,连我也不由自主地笑了。


可是···还记得那个“合掌站立露齿酒窝供养娘子”吗?就是那个“粲然一笑惊艳天下”的萌菩萨,云冈石窟风化严重,那个可爱的菩萨娘娘已经找不到啦。


好着急,找来找去面无人色。后来才知道萌菩萨还在,只是放在后室里了,普通游客看不到。


遇见几个日本人也在与佛们四目相对,坐着的人都穿着白色的三宅一生,眼神微醺嘴角微咧。由穿着黑色职业装、站着的人弯腰倒茶,不发一言,偶而回头对佛微微一笑。


那一刻,我真讨厌自己花里胡哨的外套,由衷地觉得冲锋衣真是丑死了。


坐在石窟边微笑一天,天色微暗才慢吞吞地离开云冈回到大同。


煤都依然灰蒙蒙,看来大同人民是把积蓄都花在云冈了。好在杨花杏花嗲嗲的,配上一排排的清水城楼,大同依然有昔年国都的意味。


晚餐去吃黄焖鸡。号称全大同最好吃的一家,在火车站附近。肉酥色正,两碗米饭倒入热钵中,饭粒迅速吸收鸡汁变得黄黄胖胖,都来不及拍照,我就一口气吃掉了大半钵,老板见怪不怪地笑笑:很合你的胃口?


我举着手机表示的确不辱盛名,老板却瞟见手机上的云冈照片,他淡淡地说:就在家门口的好地方,我一次也没去过··……


我多嘴接了一句:明天就去啊。老板吹了一下额前的短发:现在经济不景气,不干活出去玩,想死啊?


我很想说一句活在当下,说出口的却是:家门口的旅行便宜啊……挣钱了就环游世界去!


呵呵。


第六篇 黄河壶口瀑布




到达黄河壶口瀑布,正好赶上“桃花汛”。第一次亲手摸到黄河水。耳边哗地一声默默响起“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但是,在商业运营模式不成熟、淡季时分的小景点旅行,真是好心酸。比如说壶口瀑布。


没有公共交通,淡季也没人拼车。包车司机跟我说,我们几个朋友分头载你,只要在约好的时间到达约好的地点即可,好不好?


听上去好有道理。好吧。


我被4个司机倒卖,两次站在前不着村后不挨店的路边等下家。时间一出差池,总是说小地方嘛,没办法。钱已经付了,而且我也害怕被甩在这荒山野岭里,虽然不用担心性命,可浪费的时间金钱就太让人心疼了。


壶口瀑布只玩了一个小时···我打算呆一天的呀。


旅游书网络对这类小景点的攻略各持一词。再加上汽车站客运站火车站动车站交通信息都是以实际执行为准。最后我才发现,每一个信息都对了一部分也错了一部分,都是马后炮。


碰到两个老外,一句中文也不会说就靠翻译器。在大城市在世界遗产之类的地方没问题,到了小地方就全抓狂了“为什么没谷歌为什么没GPS?不懂中文在中国自助旅行真是太困难了!”


我叹了一口气:我精通中文呀,可也觉得在没有世界遗产的城市寸步难行。


两个老外放弃深入陕西的打算,直奔成都。我咬了咬牙,精通中文的人呀,不能就这样败了。


陕西的面食倒是不错。鸡毛野店里的小炒也依然美味。复习了一遍《白鹿原》,电影里对陕西饮食的还原度很高。在每一个小店里,总能听到那一阵阵吃面的吱溜声。


顿时食欲大增。


第七篇 黄帝陵





既来之则安之。


意外留宿小城黄陵,就去拜谒黄帝吧。


黄帝陵,中国第一批重点保护文物,中国古墓葬保护001号,号称天下第一陵。它是炎黄子孙认祖归宗之地,海外大家族魂牵梦萦的地方,也是中国历代王朝举行公祭的地方。


说起来我也是挺没文化的,轩辕殿、汉武仙台之类的印象都是来源于电脑游戏。好在黄陵的宣传片拍得好,让那些碎片信息联起来了。


轩辕殿供奉的就是黄帝公孙轩辕,殿前那株5000年的柏树是他亲手种下的,号称中华第一柏。(刚在晋祠参拜3200年的中华第二柏,那么快就见到第一名了?失敬失敬!)。


黄帝陵是黄帝的衣冠冢,所谓“东方麦加”就是特指这座小山-----桥山。每年清明重阳,这里的祭祀大典蔚为壮观,整个桥山及黄陵县都得封路管制凭特许证件入内。


百家姓的起源也是出自这里,几乎所有来拜谒黄帝的游客都会找找自己的姓氏渊源和世代家训。有趣的是,桥山顶上黄帝陵旁还有个以“黄帝赐福主题邮局”,专供各种主题邮品,纪念章,这里出售特制黄帝赐福明信片,3元一张。


黄陵里面有看头的是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四个人的“碑林”,四个人的文笔、书法、石碑排列方式就是一部国共秘史录···我坐在一旁听那些导游的各种演绎简直入了迷。 港澳回归的纪念碑启示就是认祖归宗吧,呵呵。


去得早,正碰上黄帝陵的头炉头柱香,蹭噌别人的福气嘛,我也顺势给黄帝磕了头献了功德。


PS:旅游书上说黄陵门票6元···实际上是90元。这一路行来,感觉上物价最让人难于接受的就是这些景区门票,太贵啦。


第八篇 延安




我从未想过去延安,总觉得那是一个跟我完全没关系的地方。但在汽车站里看见一整排去延安的客车时,心念一动:那就去延安吧。


说句玩笑话:现在股市绿油油地,去红色延安寻求点正能量吧。呵呵。


黄昏时分到达延安。直奔早就仰慕的延安大学窑洞酒店。


没有照片上那么震撼,太现代意味了,有点小失望。sorry,我对延安的印象还停留在革命老区的电影故事上。事实上,延安城区给我的第一感受就是有点像重庆有点像昆明,物价水平偏高。


延安大学窑洞酒店其实是学校的干部培训中心,398元/晚,蛮贵的。不过,在这里住宿的人都是穿着黑色拉链布夹克的人,我的豹纹外套明显格格不入……管它的,一夜而已,也没打算发生点什么。呵呵,你们懂的。


去杨家岭去王家岭去宝塔山去清凉山。


延安红色旅游集中在圣地路附近,一天时间足够。没有红色文化打底的话,所有景点乏善可陈。但对熟读党史的人来说,完全是老鼠掉到米仓里呀……我一直坐在周恩来故居里听来来往往的各色导游讲各种版本的红色故事,游客们也有各种猛料爆炒····水军交锋笑出腹肌。


沿着延安圣地路慢慢逛。我个人觉得最精彩的是延安革命纪念馆,动线设计、商品部植入还有对大量历史资料的表现手法都堪称匠心独到,真是“宣传”的典型教科书。这里有个红色主题邮局···陕西邮电很会创新经营模式哦。呵呵。


共党基业的确来之不易。如果不是张学良这个神奇小子···不说了,听高晓松说西安事变吧,历史真的是精子,牺牲亿万才有一个活到今天···按照这个线索,我该继续北上到西安听故事?


旅行进入下半段,在延安进行物资补给。去最好的购物中心中延国际,这里俨然是昆明2010年购物中心的模样。在这才觉得延安果然还是很老区。


第九篇 镇西堡影视城



呵呵,都以为我在西安听西安事变了吧?


NO,俺在银川,塞上江南。


一下飞机就坐上旅游车直奔镇西堡影视。就是拍了《牧马人》《红高粱》《大话西游》等等的中国电影拍摄基地。


特别是《大话西游》,吸引无数星迷来此反复追忆那句关于一万年的承诺。


我不是。我瞻仰的是镇西堡的创始人,著名作家、收藏家、慈善家张贤亮。最早知道张贤亮是中学时读过的《早安!朋友》,那是一个我完全没有办法理解的中学生世界,和后来的电视剧《十六岁的花季》一起,让我对别人家的中学生生活既羡慕嫉妒又迷惑不解。


哦,就像是现在好多大学生看郭敬明的《小时代》一样,觉得那是长得好看的人才有的生活。呵呵。


除了写得好,张贤亮还是个很好的生意人。镇西堡不但首开“出卖荒凉”的商业创意,还在电影实景拍摄低潮之前就转型为电影主题的北方小镇主题公园,成功躲过经济危机。


张贤亮的古木家具古建筑收藏也是全国著名的,是他率先将大型古木建筑编号拆解再异地重建保护,被宁夏人民昵称为“宁夏一宝”。


镇西堡是张贤亮文人下海的立体文学作品,和名导谢晋的深厚友谊奠定了影视城的发展基础,而他的智慧创意则是镇西堡的经济引擎。这句话的版权是他的“文化艺术是第二生产力”。


镇西堡里有张贤亮纪念馆。我没想到他的家世如此显赫也没想到他的前半生如此多舛。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时他写了一封信给员工,大意就是觉得世界好可爱就算是那些说他的人损他的事也是可爱的。


其实,我觉得郭敬明有点像张贤亮,都是孜孜不倦地视商业变现能力为做人必备。不同的是,张贤亮品味更高格局更大,既保护民族文化传承又拉动当地居民经济水平,再加上乐善好施,儒商形象闪闪发光。小郭同学就忙着买限量版名牌去了……不过,我还是觉得郭敬明一旦醒水找到机会的话,他的成就也不比张贤亮差劲。


张贤亮说过,只会在纸张上电脑上写作都是会过时的。今天认真考察镇西堡,真是觉得该回家精读《资本论》。


镇西堡不大,每一个细节都有故事。我猜想得出这个过程的艰辛和痛苦。中国人向来成败论英雄,失败了不说痛成功了更不说痛。


今天才知道,张贤亮病逝在镇西堡,不是医院。


想在这里买一本《早安!朋友》做收藏纪念的,居然没有。看来它不是张老师重视的作品,不过,我向来如此,喜欢的都是不被别人注意的配角。


第十篇 西夏王陵



来宁夏就是来看它------- 西夏王陵。


我对西夏的基础知识来源于《射雕英雄传》和《鬼吹灯》,终于系统地、正规地了解正史,是因为一个小少年。


我很喜欢新民晚报的专栏作家“太太党人”,通过她的文章认识了她14岁的儿子包子。包子在国际学校读书,靠着悟性精通英语日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还有老上海话西夏文,他热爱跑步读书音乐美食还有猪笼草•••游遍世界和中国。


正是眼下中国最优秀的那部分中产阶级精心子女教育的典范。


包子天然的五官不算非常帅,但后天的教养和先天的文化基因已经让人看得见“气质”的隐约雏形了。我几乎百分百地肯定,未来就是包子这样的孩子的天下。


SO ,我一直留意包子看什么书听什么音乐怎样看待周边事物···然后如法炮制。向最优秀的人无限靠近,这是我的准则哦。呵呵。


我也去银川看西夏王陵。


西夏王朝的成就不用赘述,西夏王陵的确配得上东方金字塔之称。浩瀚黄土上,除了几个黄土坨坨孤独傲气地与贺兰山为伴,什么都没有。他雄浑她苍凉,天地之下再伟大的人的身后也只有一声叹息。


就算你对西夏文明没有任何印象,也不妨碍贺兰山下西夏王陵单纯的审美情趣。


看得入迷,错过了回程的旅游车,只好用黑车黑价。回去查包子怎样解决交通问题的,包子在书上说过“拉丁文版的LP上说,每年的4月20日到10月20日,银川才开通到西夏王陵的正常公交。”


SO ……这个世界只属于掌握了工具和方法的人。


西夏文字很长一段时间已经失传,被认为是死文字。就是这块碑被大学者张澍发现后,找到了西夏文字的规律,渐渐破译了6000多个夏汉文字的对照···现在,学习使用西夏文字是一小撮小资知识分子彰显品味的小众之举。


比如说包子,人家给女朋友写情书,就是用西夏文字的。


第十一篇 贺兰山





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贺兰山。


去看大名鼎鼎的银川贺兰山岩画。毕竟文化水平有限,岩画其实没激起我的感慨。


让我觉得激动的是1)贺兰山的雄浑视觉感;2)以贺兰山为背景的韩美林艺术馆太酷了;3)我拍的照片太差劲了。


贺兰山不高,让我几乎有那种带上干粮就能翻到内蒙古的错觉。但层层叠叠的岩石雄浑苍凉,力量感排山倒海而来。因为遮风挡沙贺兰山被视为银川的父亲山。是的,父亲的形象就是贺兰山这样,不高大,但真的竭尽全力保护亲人。


幸运的是,到贺兰山正碰到韩美林艺术馆正式对外开放。这个艺术馆就以贺兰山为背景、卵石为外立面,格调酷极了。


除了福娃,韩美林的设计风格都有着那种原始、野性、俗艳、神秘的“天书”风格。都说贺兰山岩画就是韩美林艺术风格的灵感来源,一看果然如此。


韩美林在这里有句话:政治是逼不出艺术的···我怀疑这就是对自己创作福娃的含蓄解释···哈哈,小人之心而已。韩美林其它的设计我都挺喜欢的,特别是天书书法。


这个艺术馆的陈列手法很独特,格局大开大合,任何一个视角都以贺兰山为背景,在那种苍凉雄浑的基调下,韩美林的作品有一种女妖跳舞的动感。


本人不擅于摄影,拍不出艺术馆里那种对空间的阔绰挥霍感。还请客官不要打我。


我突然明白为什么那些非常有设计感的空间拒绝外人拍照了,怕的就是我这种菜鸟坏事吧。


如果我是韩美林看见我的艺术馆被拍成这样,当天就要买凶杀人的。


我很羡慕艺术家那种疯得够劲还能商业变现的澎湃激情。


买了韩美林的布艺设计(里面唯一买得起的东西)。记住这里,世界上99.99%的地方,其实你只会到达一次。


第十二篇 塔尔寺



今日宜西宁。


因为放弃恒山悬空寺应县木塔,这次旅行有了40个小时的空白。想起在呼和浩特大召寺时说起的塔尔寺···我决定集齐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重寺。


再次向令狐冲先生、林徽音女士致于深刻的歉意。


知道青海天气是早穿皮袄午穿纱,但我没想到温差那么大。


早上6点窗外白雪皑皑,我被吓了一大跳。担心塔尔寺封路担心没车愿意载客也担心自己集邮的愿望落空···没想到在我连衬衫都当围巾用上、早上10点全副武装出门时,西宁的天空居然湛蓝湛蓝的,路边居然看不到积雪···幸亏6点时我拍过照片,否则一定以为自己做了个梦。


中午12点到达塔尔寺。离寺庙还有3公里的游客中心正在大兴土木,看来五一节大家就得买带电瓶车的景区套票了···呵呵。


和其它五大重寺一样,塔尔寺庄严肃穆。偌大的寺庙其实只开放了一条主街上的几间大殿供游客参观。


以前参观各大重寺时,多多少少有点嬉皮笑脸,偶尔也有不自重的举动。这次我守足规矩,不让拍照就不拍不让参观的大殿绝不偷窥,跟着一家虔诚的信徒们顺序拜过塔尔寺各位神佛···至此,集齐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重寺!


没有许任何愿,我想尝尝别无所求是什么滋味。


酥油花是塔尔寺的招牌,居然藏在藏经院的小角落里。如果不是闻到那股隆重的酥油味,我差点就错过了。


在塔尔寺门前的面馆吃午餐。我知道当地的面食厨师是很有地位的,他们被称为“面匠”,这是技术职称啊。可是,我实在想念米饭,最终点了炕锅牛肉配米饭。店里的面匠听说有人点米饭,还特地出来看了我一眼。


很诧异有人如此不识货吧?sorry~


中午14点,西宁已经热得只能穿件T恤了。想起早上的白雪皑皑,我觉得西宁不可思议。


水井巷是西宁本地人喜欢的小吃一条街,和我们昆明的园西路校场路很相似。各种小吃密密麻麻人头蹿动,旁边的商业呢门可罗雀------ 全国都一样。


西宁的自酿酸奶很好喝,任何一家都幼滑爽口。我还以为酸奶是小女生的零食呢,但在西宁,各种爷们也结伴来喝酸奶,就像我们嘴闲吃个炸洋芋一样。


在水井巷发现这样一家羊肉店:夜里9点了,那些衣着隆重得一看就是商贾富婆们,一人一桌一个羊头,细细地吸干净脑髓吃掉羊眼最后用手抓起整个羊头咬脖子···听说过这是西宁富贾们的食疗秘方,亲眼目睹时想起的却是梅超风……老板很亲切地招呼我试试,还是没勇气。


晚餐吃的是海如面片,老板说我面善,送了一杯豆浆给我。耶!


第十三篇 中卫





中卫,非常“楚留香”的一个名字。《大漠传奇》里那个姬冰雁隐居过的城市?


好吧,其实是看《爸爸去哪儿》知道中卫的。大漠黄河沙坡头、与故宫齐寿共生辰的高庙,还有业内人士嘱我认真考察的沙坡头水镇。


本次旅行的最后一站。


不得不承认芒果台的摄像大哥很牛啊。其实沙坡头很小就是个游戏乐园···可在芒果台的镜头下却是“到了沙坡头,白骨无人收”的大漠茫茫感。


幸运的是碰到一个热心的出租车司机,带我到了黄河大拐弯的地方,我才看见了想象中的大漠黄河。


遗憾的是,这里的黄河不是黄的,清得不得了,太不适应了------黄河不黄还是黄河吗?! 热心的出租车司机说,夏天的沙坡头最美,黄河是黄的,芦苇是绿的,点缀着白色的小花花,好看得不要不要的。


和热心的出租车司机聊天。他说现在中卫的市内交通都是免费的还有Wi-Fi,哇塞!!他们的生意不好做了。他计划着转型夏天做导游再加入神州专车抢抢单子冬天呢就打理家里的小面馆继续抢抢专车单子······


想起昆明出租车集体撒娇的事……经济不好撒娇没用,只能靠自己。这次记住了延安精神: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呵呵。


中卫高庙和北京故宫同年建造同年竣工,也是600多年了。高庙的地宫按照宗教故事用声光电做了一个十八层地狱的“情景再现”,这也是中国四大古地狱之一。(介绍上这么说的,我也是第一次知道还有这么个四大。)


不太了解地狱的故事,每到一层都被突如其来的哭声惨叫声诵经声包括观音菩萨突然大放光明吓了好大一跳……没做亏心事啊,怎么那么经不起考验?气温27度的中卫,我却一阵阵发冷。


赶紧逃出,看寺庙里老太太老先生吵架,恢复阳气。


去沙坡头水镇吃碗蒸羊羔肉。行前业内专业人士就要求我带着脑袋去那里看看,回来要汇报。这是个想趁《爸爸》那个节目起家的商业地产项目,但没能抓住机会又遇到经济严重下滑···说起来也是泪啊。


我的汇报就是———


原因:全国其实都一样。


前提:确定项目与大势未来是匹配的。


对策:创意、复合。不盲目投入,先用足现有资源。


结论:开源节流,活下去,等风来。


就按昆明著名金融学家冷博士的建议,静观其变,就地卧倒。


羊羔肉,没吃到。沙坡头水镇人烟稀少又不在饭点上,我忍饥挨饿总算找到一家羊肉面馆,还有酸奶。呵呵。


PS: 火车上碰到一个开塔吊的建筑工人,谈吐不凡。偷看别人在看什么书----- 《孙子兵法》?好吧,就不搭讪了。


-------------- 分割线 --------------



那么快,旅行到达终点了。总结两点:1)自己统筹、应变能力真不错,一路无虞;2)体力不够今后必须加强锻炼;


途中某夜在银川看娱乐新闻,刚巧看到香港著名编剧高志森在话剧《南海十三郎》收工致辞上说“这部戏,疯疯癫癫的,演的是一种极致人生。现在戏结束了,大家快散去吧。掏出智能手机继续上网,或者吃个宵夜返屋困觉,平凡生活,不必思量太多。”


就这一句,让我的眼泪掉了下来。


是的,人生太多事,不必思量也不必难忘。接受自己的如此平庸。


So ,为什么不继续旅行?弹尽粮绝了呗,只好回家。


旅行日记收工,叨扰各位。多谢。


本文文字、图片原创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