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夜以继日造句-河南一驻村干部,为扶贫夜以继日地工作,两个月下来体重骤减20斤

夜以继日造句-河南一驻村干部,为扶贫夜以继日地工作,两个月下来体重骤减20斤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10-14 21:34:42
阅读:
最新资讯《夜以继日造句-河南一驻村干部,为扶贫夜以继日地工作,两个月下来体重骤减20斤》主要内容是大山深处的一座彩钢瓦房里,昏黄的灯光下,一位驻村书记正趴在桌子上聚精会神地阅读着一本书,并不时做着笔记。-夜以继日造句,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北风呼啸,雪花飘舞,冬夜的碾道村在一片萧瑟中显得十分宁静。大山深处的一座彩钢瓦房里,昏黄的灯光下,一位驻村书记正趴在桌子上聚精会神地阅读着一本书,并不时做着笔记。


“这里山大沟深条件差,驻村真不容易啊。”


“官坡这一带,是红二十五军长征时浴血奋战的地方。我当过兵,能来这里任第一书记,感到非常幸运。长征的精神,会激励着我们把驻村工作当作‘长征之路’做实做细。”王琪说。


2018年12月27日晚上,笔者在国家级贫困县河南省卢氏县官坡镇碾道村见到三门峡市税务局下派的第一书记王琪。他身材魁梧,性格直爽,走路风风火火,办事雷厉风行,浑身上下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


王琪在火鸡养殖场商议企业发展方向。


1996年8月,王琪到税务部门工作。2017年5月至12月,他被派驻卢氏县官坡镇竹园村任第一书记;2017年12月至今,在官坡镇碾道村任第一书记。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王琪克服生活、工作和家庭等方面的困难,以实际行动践行“忠诚担当,崇法守纪,兴税强国”的中国税务精神,赢得驻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当地政府的充分肯定。


初踏征程:不忘初心不怕苦


“王琪,组织上准备派你去卢氏县偏远的贫困村任第一书记,你能去不能?”市税务局稽查局局长时安国清楚记得当时谈话的场景。


“我听领导安排。”军人出身的王琪说话直爽。


“驻村离家少说也要200里,山大沟深不好走,条件十分艰苦。”


“我不怕苦。”


“去扶贫可不是一天两天,得两三年,你考虑好,和家人商量一下再说。”


“不用商量。请领导放心,我不会让领导失望。”


其实在旁人眼里,王琪不去的理由有很多:他是家里的独子,父母已年过古稀,姐姐远在南京工作,妻子下岗后在亲戚的服装店打工,女儿上高三,正是求学的关键时期。然而,打好脱贫攻坚战役的使命感,激励着王琪。他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一名税务干部和曾经的革命军人,在工作需要、组织考验面前,没有推脱的理由。


就这样,第二天一早他参加了市委组织部举办的培训动员会,下午就带着局领导的重托,告别家人,背负行装,奔赴扶贫一线卢氏县官坡镇竹园村。


(一)克服困难“站稳脚”


尽管事先有思想准备,王琪自己也做好了长期吃苦的准备,但现实还是给他来了一个“下马威”。


暮色中,在村干部的带领下,王琪拎着铺盖卷儿走到一栋破旧的二层楼前。


推门进屋,一张床、一个柴火炉,就是全部的家当,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浓浓的霉味和土腥气。王琪的心里有点沉甸甸的,但当懦夫从来不是他的性格。他放下铺盖,要来废旧报纸,糊墙裱窗,打扫卫生,很快就整理出一个简陋而整洁的房间。没有餐桌,王琪就因地制宜捡来钉子、铁丝,用几块木板一拼,动手制作了餐桌、板凳;炉灶缺柴,他买来斧头、锯子,抽空上山捡柴劈柴,堆成整齐的柴火垛,解决了燃料困难。


到过王琪住处的人都知道,他住的知青楼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建成的,晴天飘灰进尘,雨天倒灌成河,夏天蚊虫肆虐,冬天形同冰窖。特别是冬天,大雪封山,室外天寒地冻,室内气温稳定在零度以下,屋里的油瓶、水桶被冻成冰疙瘩是平常事,砸冰取水做饭、洗脸也习以为常。“人要有一股气,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战的勇气,处变不惊,知难而进。”2018年3月1日,时值农历正月十四,市税务局副局长王宗贤前往碾道村看望王琪,被他钢铁般的意志所鼓舞,挥笔写下“栖身知青屋,寝办厨合一。四面冷风侵,声高落泥皮。天寒地冻裂,雪舞路转迷。水油冰似铁,沾衣尽尘泥”“立下愚公志,泰山不可移。困难何所惧,失败重崛起。光明耀东方,拼搏得胜利”的诗句。


(二)牢记使命“扎下根”


入村短短一个月,王琪踏遍了竹园村的沟沟坎坎,访遍了每一户贫困人家,对村里的情况逐渐熟悉。每当他目睹茅草屋里一些孤寡老人蜷缩在阴暗寒冷的土炕上瑟瑟发抖,每次站在破旧土坯房前和衣衫褴褛的贫困户交谈时,王琪就难过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他暗暗下定决心,要把驻村工作和生活作为自己的长征之路,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为脱贫攻坚发出“星星之火”般的光芒。


刚到竹园村,正值扶贫档案建档立卡的紧张时期。由于村组干部不会使用电脑,工作基本处于瘫痪状态,急得县、乡领导团团转。“我会,我来吧。”王琪放下行李,立刻投入工作,制作表格、填写数字、打印资料,加班加点,夜以继日,每天都是几十页上百页,两个月就用了两个打印机硒鼓,确保了任务完成。


“你不知道吧,俺们王书记有‘三台车’!”在竹园村、碾道村,干部群众都交口称赞王琪能力强、作风扎实,这背后也少不了“三台车”的威力。原来王琪是一名摩托车发烧友,闲暇之余喜欢骑车外出旅行。自从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之后,王琪就中断了这项爱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扶贫事业中,经常开着私家车在山区往返。卢氏山多沟深,有些地方路窄,小车过不去,王琪就卖掉心爱的摩托车,买了一辆二手摩托车;还有的地方不通公路,崎岖不平,摩托车也难以发挥作用,王琪又把家里的自行车捎过来。这样一来,王琪的“三台车”就各司其职,各得其所:去市里、县里、乡里开会,开私家轿车;公路沿线平路上办事,用摩托车;上山进沟沟岔岔,骑自行车。卢氏县税务局局长王辉提起“三台车”很有感触:“以前在市区,王琪的私家车三四年跑了不到两万公里,没换过一个轮胎;驻村以来,这台车一年时间就行驶两三万公里,换了四个轮胎、一根减震。”


一根火柴再小,也能发出一份光;一个人的力量再有限,也能唤起群众的热情回应。驻村一年多来,王琪始终坚持“工作在哪里人就到哪里”“危险在哪里自己就在哪里”的工作信条,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喜同悲同使劲,不畏伤痛危险,不怕遍体鳞伤,赢得了驻村干部群众的信任和尊重。


党员活动日,王琪(左一)重温入党誓词。


2017年7月的一天,雨越下越大,村边河道里很快就聚满了水,浪花翻滚着一路呼啸而去。王琪盯着屋外瓢泼的雨帘,心里不由泛起了嘀咕:“村里地势低的老院子会不会进水?有些老房子会不会被泡塌?”大雨下了一天一夜,第二天早上天刚亮,王琪就和几位村干部一起到村里四处察看。当他们走到地势较低的坡根组,发现路面上一滩又一滩的积水连成池塘,有的农户院子里积水淹没膝盖,俨然成了一个小游泳池。王琪急忙到路边寻找下水管道,想疏通排水,不料一脚踩空,直接滑进了路边满是树枝和垃圾的水坑,瞬间泥水淹没头顶,呛了几口浑水。几位村民见状手忙脚乱,把他捞了出来……


还有一次,王琪从丁口组组长郭小朝家出来,已经是晚上。他骑着摩托车摸黑沿着山路往驻地走,经过一个拐弯时,路窄灯暗,一不留神,连人带车摔进满是石头的沟渠里。黑夜中,王琪半天才缓过劲来,忍痛开始呼救,终于等到路人把他和摩托车拉出来。当时,他摔得浑身是伤,近一个月伤口才痊愈。然而,他强忍伤痛,半点也没有落下手头的工作……


(三)联系群众“心贴心”


“第一书记”不仅要有扶贫的本领和能力,还需要对群众有真情实感。派驻村距离市区182公里,距离官坡镇14公里,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刚入村时,有人认为王琪是“飞鸽牌”,待不了多久就会跑,群众很少理睬他,还有村干部给王琪提意见,抱怨他老熬夜看书,用电太多。王琪心里清楚:要做好群众工作,就要真心实意,扑下身子干,以心换心。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竹园村贫困学生邵文红、邵文晶姐妹俩不会忘记,家里父母长期患病,年幼的弟弟还需要照顾,王琪伸出援手,捐助2000元救助款,让姐妹俩喜极而泣;大学生杨国峰不会忘记,2018年他高考成绩不理想,心灰意冷准备外出打工的时候,王琪一边鼓励他树立信心,一边帮助联系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最终他被该校录取,重新燃起了对美好未来的信心;碾道村的贫困户们不会忘记,为了帮助他们增加收入,王琪千方百计联系单位同事、身边亲朋好友,推荐大家购买土鸡蛋、香菇、木耳、家禽等山货,解决了燃眉之急……类似这样的事情,村里的干部群众会拉着你的手,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2017年12月的一个深夜,睡梦中的王琪突然被一阵急促的砸门声惊醒。王琪刚打开门,一个满头大汗的中年男子气喘吁吁闯进来,一把抓住他的手:“王书记,快救救我媳妇吧!”原来,碾道村的朱聪慧头天晚上回娘家,因为疏忽煤气中毒,一直昏迷不醒。半夜,接到娘家人电话的朱聪慧老公手足无措,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敲开了王琪的门。人命关天!王琪一听,二话不说,冒着零下16摄氏度的严寒,发动自己的私家车,直奔10公里外的徐家湾乡石断河村。因为送医及时,经过全力抢救,朱聪慧最终转危为安。等在门口的家属忍不住掉下了眼泪,王琪也长出一口气……


只有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你当成自己人。短短一年多的时间,王琪已经完全融入老百姓中间,融入脱贫攻坚工作,各项工作也干得有声有色。现在,群众把王琪当亲人,没事儿就过来看他,拉拉家常;看他的眼光,也从冷冰冰的怀疑犹豫,变成了热乎乎的喜悦信任。王琪住所门前也经常堆满了群众送来的香菇、柿子、萝卜、白菜、土鸡蛋等。


在村里,笔者碰巧看到了这样一幕:55岁的王小聪拉着小孙子,悄悄把自家种的两棵大白菜放到王琪门口。她说:“咱这儿条件赖,生活不容易。有时叫王琪去家里吃饭,他也从没有去过,都是一个人凑合着吃。两颗白菜不算啥,是咱的一片心意。”


攻城拔寨:忠诚担当不怕难


脚底沾满多少泥土,心中沉淀多少真情。尽管驻村只有短短的一年多时间,但王琪凭借着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的真情实意,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普遍赞誉。2018年12月2日,卢氏县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正式发文公布,包括碾道村在内的全县60个村实现整村脱贫,退出贫困村。


(一)集中精力“拔穷根”


说起碾道村的变化,官坡镇村镇建设中心副主任兼碾道村党支部书记马建军深有体会。“王琪书记到村以后,跑遍了全村家家户户,抓党建,促脱贫,扎扎实实为群众办事,群众口碑很好!”“抓工作,要有雄心壮志,更要有科学态度。”驻村伊始,王琪就充分利用各种时间,翻沟过河,深入田间地头,拜访村里致富能手、村组长和党员群众,走访贫困户和困难群众,与他们促膝长谈,倾听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心声,了解他们在勤劳致富谋发展上的打算和想法,了解和掌握村情民意,并一一记录,加以梳理,形成脱贫攻坚工作思路。同时,多方学习农业知识和惠农富农政策,熟悉扶贫领域的各类政策规定,做到心里有数,为工作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脱贫不脱贫,群众看干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驻村第一书记的重要职责。2018年4月,王琪精心组织和引导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注重在本村优秀人才中发现培养村级后备干部,严格执行组织纪律和组织程序,公开透明,正确引领。目前碾道村已配齐村“两委”和监委会干部9人,村班子团结有力,作风优良,能够带领村、组干部积极开展脱贫攻坚相关工作。同时,在当地政府的帮助指导下,修缮了党员活动室及党支部、村委办公场所,建立健全了35种党建资料,成功创建基层农村“五星党支部”,为派驻村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切实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描绘致富“路线图”


冬日的午后,阳光暖暖照在身上。王琪带记者走进碾道村“山里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场内,成群的孔雀和火鸡绚丽多彩,活蹦乱跳,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今年46岁的“火鸡司令”“孔雀大王”王春方说起他养的这些宝贝,高兴地合不拢嘴:“今年靠这些宝贝,我净赚四万多元。现在存栏孔雀400只,火鸡200多只,到明年收益也少不了。”王春方介绍说,发展致富项目,王琪书记在发展思路、协调资金、销路、发展方向上没少帮他。现在碾道村的特色养殖,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火鸡和孔雀养殖已经成功,目前我们正在论证红腹锦鸡和绿壳蛋鸡养殖项目,如果不错,下一步就准备发展,至少可以带动全村2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王琪对特色养殖项目信心满满。


结合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在各级税务机关和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王琪和村“两委”立足村情,按照“依靠科技稳定发展食用菌、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生态养殖”的思路,坚持把脱贫产业做大做强,重点提高种植养殖业科技水平,扩大火鸡、孔雀、黄牛、肉猪等养殖数量,提高养殖质量,拓宽销售渠道,实现香菇食用菌、连翘、核桃、中药材等长期产业的稳步增收,努力在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做出新成效。碾道村以种植食用菌香菇为主导产业,今年香菇食用菌栽培48万袋,苗木种植150余亩,核桃370亩、连翘780亩。目前已成立农民合作社5个,范围涵盖香菇食用菌、苗木、连翘种植,肉牛、火鸡、孔雀养殖。


笔者在采访中得知,香菇种植作为碾道村第一大脱贫主导产业项目,早已形成规模。然而,由于以前村里没有冷库保鲜,无论是村民外出销售,还是外地商贩上门收购,香菇都卖不上价,成为困扰全村群众多年的难题。我市税务部门主要领导听取王琪专题汇报后,情系扶贫,切实发挥“队员当代表,单位是后盾”的保障作用,拨付专项扶贫资金,2018年9月底为碾道村修建了投资28万、占地一亩、能容纳100吨农产品的冷库,解决了长期制约该村发展的卖菇难、价格低的难题,实现了村级集体收入由无到有的突破。


“村里有了冷库,咱不用出村,香菇就能卖上价。我最近卖了一批货,和原来比,一下就多赚七八百元钱。”村委委员兼妇联主任郭粉霞高兴地说。村监委会委员杨天虎更是兴奋:“冷库盖好了,咱村家家户户都能多增加收入,真是大好事!”


王琪晚上在村民组走访座谈,宣传扶贫政策。


(三)夯实基础早脱贫


王琪认为,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绝不搞花拳绣腿,绝不摆花架子。为此,他把村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脱贫的重点来抓,充分协调交通、电力、水利、医疗等行业部门,加大和完善基础设施投入,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8年5月将150千瓦光伏并网发电,惠及22户贫困户分红增收,协调电力部门对全村生活及动力用电进行全方位提升改造,新增变压器2台,入户低压线路改造完毕;协调本村内主干道公路沿线附属物清理腾退工作,促使贯穿该村全境的县级公路工程顺利推进;协调安全饮水项目投资25.29万元,解决了共150户54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新建村级文化活动服务中心和标准化卫生室一座,有合格村医1名,改善村民就医环境,具备了小病小伤不出村的基本医疗条件;利用三门峡市财政拨付的第一书记专项扶贫资金10万元,为碾道村争取到修建公厕项目,彻底解决附近上百农户如厕难的问题,为打造美丽乡村添砖加瓦。


任重道远:牢记使命不怕累


日前,笔者在碾道村王琪的办公桌上,看到了他写的一首诗《忆竹园》:“刚要张开双臂就要转身离去/刚要与你相拥就要挥手别离/心中的歌还未唱给你听/心里的话还未向你表明/难忘180个日夜的风雨同行/难舍这半年以来的情深意浓/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驻村长征路/竹园根据地/星星之火燃起/是您,让我坚定了理想和主义/是您,让我读懂了村情和民意/是您,让我在磨难中不再哭泣/是您,让我在黑暗中鼓起勇气/是您,让我理解了生活的不易/是您,让我明白了工作的意义……”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作为人民子弟兵,王琪曾经报效祖国,不负韶华;如今,作为千千万万脱贫攻坚战役中的一员,王琪舍小家为大家,用对税收事业的责任担当、对脱贫攻坚的执着坚守,推动着国家扶贫惠民政策在农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以服从为天职,彰显大局意识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同志在青海调研定点扶贫工作时强调:“要坚持落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进一步强化扶贫工作基础管理,激励扶贫干部始终保持忠诚、干净、担当的工作作风,促进各项扶贫举措见实效。”王琪正是全国税务系统无数忠诚、干净、担当的“第一书记”。


驻村期间,王琪认真落实和执行省、市、县各级驻村第一书记管理办法和考勤制度,实际驻村时间已经超出了“五天四夜和每月驻村22天的”工作要求。因为成绩优异,2017年9月,王琪被选为全市5个先进之一,在三门峡市市派“第一书记”培训班上作了典型发言;他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严格执行办公经费和扶贫资金在县、乡政府有关部门的申报程序和报账制度,主动接受县、乡、村三级监管,公开透明,做到项目申报不经手,工程建设不插手,资金使用不沾手,未发生任何违规违纪之事。


(二)以价值为追求,激发社会正能量


竹园村村委主任管树森清楚地记得,王琪刚到村的两个月,由于条件限制,吃饭常常饱一顿饥一顿,加上水土不服,夜以继日超负荷的工作,两个月下来,他的体重骤减20斤。但越是这样,王琪那股改变环境、改变贫困的决心越发坚定,也更加全心全意投入到紧张繁忙的工作中,脱贫攻坚工作一点也没有耽误。


“以前,王琪业余时间喜欢一个人骑摩托车出去探险旅游,一年一个大计划,他去过西藏,去过新疆,去过海南和东北。驻村以后,他就像换了一个人,好像世界观、人生观都变了。”王琪的爱人王萍感受最深,“驻村一个多月后,他就把心爱的摩托车卖了,他太忙了,根本没有时间去玩。他说去村里看看那么多的可怜人,我们平时遇到的什么委屈和不平,其实都不算什么。”


2017年11月,三门峡市税务部门组织开展“感受基层冷暖,助力脱贫攻坚”活动,要求全体人员分批自带食材到村,和王琪同吃同住同劳动,慰问看望五保户和困难群众。当同志们看到王琪住的四面透风的知青楼,阴暗潮湿的房间,还有不远处用柴草搭建的简易厕所,大家心里很不是滋味。而王琪则乐呵呵给大家介绍村情,很快就端上了他亲手炒的土鸡蛋和醋溜土豆丝……2018年初,以王琪事迹为素材的小品《第一书记》在三门峡市税务系统上映,引起了强烈共鸣。王琪也被原河南省地税局授予“四大攻坚”尖兵;连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并记三等功一次,荣获公务员三等功勋章。


(三)以奉献为动力,彰显家国情怀


在有些人眼里,王琪不顾家,“太绝情”;还有人说,跑那么远去当“第一书记”,有点“傻”。官坡镇党委书记张磊则说:“山区条件差,能坚守下来,就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王琪工作任劳任怨,敬业奉献,工作非常出色,更是付出了巨大的艰辛和努力。”


王琪(右一)深入农户家访贫问苦。


驻村后,由于路途偏远,王琪基本上一个月回一次家,照顾父母、接送孩子成为奢望。2017年,他的父亲上卫生间不慎脚碰伤,鲜血直流,还是邻居帮忙送到医院缝针处理;2018年11月16日是星期五,也是王琪和妻子的结婚20周年纪念日,原本计划周末回家庆祝,但途中镇里通知开会,王琪就调转车头赶回村子;孩子正上高中,可王琪一次家长会也没参加过,也没有送孩子参加过考试。就是这样的“绝情人”,却是一个有着大爱之心的人,一个对山区群众无限热情、对弱势群体无比热心的人。多年来,王琪在汶川地震后到汶川捐过款,骑行藏区给小朋友送过铅笔橡皮和文具,连续多年当志愿者用私家车接送高考学生……然而,他却从不张扬,把对家庭的愧疚埋在心里,对社会的大爱埋在心里,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在脱贫攻坚这条长征路上,无数个像王琪这样的基层驻村扶贫干部,艰苦奋战,担当尽责,始终坚定不移地把党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落到实处,为了夺取脱贫攻坚战的新胜利而不断前进。青山翠岭峰叠峰,碧波溪流歌连歌。在巍巍青山间,在灿烂的阳光下,王琪昂首挺胸,信心满满,沿着山间小道,在他自己的长征路上,大踏步向前走去!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