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论语学而》翻译_论语学而篇原文及翻译及道理

《论语学而》翻译_论语学而篇原文及翻译及道理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1-12-04 22:27:38
阅读:

学而第一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了知识和道理,能够及时、适时并不断地实践它,不也很高兴吗?有朋友从远方来相聚学习,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怨恨烦恼,这不就是君子吗?”

【注释】

(1)程树德《论语集释》(下简称《集释》)引马融曰:“子者,男子之通称,谓孔子也。”

(2)《集释》引焦循《论语补疏》曰:“当其可之谓时。说,解悦也。‘不悱不启,不悱不发’,时也。‘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时也。‘求也退,故进。由也兼人,故退’,时也。学者以时而说,此大学之教所以时也。”

(3)朱熹《四书集注》(下简称《朱注》):“习,鸟数飞也。学之不已,如鸟数飞也。”“朋,同类也。自远方来,则近者可知。”

(4)李泽厚《论语今读》(下简称《今读》):“首章揭示的‘悦’‘乐’,就是此世间的快乐:它不离人世、不离感性而又超出它们。而且此‘乐’还在‘悦’之上。‘悦’仅关乎一己本人的实践,‘乐’则是人世间也就是所谓‘主体间性’的关系情感。”

(5)何晏《论语集解》(下简称《集解》):“愠,怒也。凡人有所不知,君子不怒。”

【解读】

《论语》首章即论学习,意义重大。我们知道,孔子极端重视学习问题,《论语》多次谈到“学”以及“好学”“为学”“共学”“博学”等,他甚至将“好学”这个品质,提高到比“好仁”“好智”“好信”“好直”“好勇”“好刚”都要重要的地步(见17.8)。单就此点而言,已充分说明了孔学的开放性。盖孔子认为,单纯地好仁容易流于“愚”,单纯地好智容易流于“荡”,单纯地好勇容易流于“乱”,如此等等;而唯有好学,才能使一个人保持对万事万物的敏感性,才能警惕并纠正以往的错误,进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并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周易》以六十四卦象征天道,天道当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所以六十四卦亦以未济卦结尾;在天道面前,人的谦卑是极端重要的,所以《周易》不仅以谦卦对此专门论述,还在《系辞下》中以“惧以终始,其要无咎”为易道做注解。孔子之强调学习,乃是《周易》谦卑精神的体现,亦是孔学保持世代常新的秘诀,学习被列入《论语》首章当非无意之举。

但是,到底什么是“学”?又什么是“习”呢?学并非仅指读书,“学”繁体字作“學”,许慎《说文解字》云:“学,觉悟也。”方以智《通雅》曰:“学、教、觉,俱从爻。学字本于孝,声生于觉,孝、觉始于爻交……古孝字从爻从子,谓子效父也……可信学也者,觉悟交通、诵习躬效而兼言之者也。”我们知道,《周易》卦画是以爻(阴爻、阳爻)为基础建立的,而《系辞下》则云:“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综上可知,所谓“学”当指对天地变化规律以及祖辈人生经验的效仿和觉悟也。而“习”,繁体字作“習”,《说文解字》云:“习,数飞也。”朱子谓“如鸟数飞也”即本此,可见“习”也不单纯是指对知识的温习或者复习。《周易》第二十九卦为坎卦(

「特稿」《论语易解》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又作“习坎”,其卦辞为:“有孚,维心亨,行有尚。”坎者,陷也,险也;阳陷于阴,则险莫甚焉。李光地说:“习须依古注训‘便习’,便习者,习之不已,以至于便熟也。盖八卦皆人心之德,独险非善道,不可以心德言。故加‘习’字以名之,能便习于险,即人心之德也。便习于险,在乎内有实德,无实德,则无习之本。又验于心之亨通,非亨通则无以见习之之效。其中至实而其道不穷,则无入而不自得,故行则有尚。”(《周易观彖》)盖人生何处无险?“习之不已”可也,故习之为用可谓大矣!综上,这里的“学”大约相当于当代汉语中的“学习”,而这里的“习”则相当于我们平常所说的“实践”;而其内容当然也绝不限于书本知识,而是包括天地变化之道和人伦道德等等一切东西在内的。诚如朱子所说,“学之不已”即为“习”,两者的关系当然是极为密切而不可分的。

本章还谈到了“时”。将“学”与“习”联系起来的就是这个“时”。何谓“学而时习之”?这里的“时”究竟怎样理解?皇侃《论语义疏》谓“所学并日日修习不暂废也”,即将其解为“时时”。但除此之外,“时”字似还兼有另外二义:一是“及时”,如《乾文言》所说“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即将所学的知识及时地运用到实践之中,当然是高兴的事;二是“适时”,此即焦循所谓“当其可之谓时”,也就是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中的时候必须注意把握时机,焦循举的例子可以参考。此三义,窃以为都有道理,或可并存。我们知道,《周易》对时的问题极为重视,分析六爻之吉凶,时与位是两个关键因素。《周易》对时的论述非常之多,如讲“与时偕行”(《乾文言》、损益二卦《彖传》》)“承天而时行”(《坤文言》)“应乎天而时行”(大有卦《彖传》)“与时消息”(丰卦《彖传》)“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艮卦《彖传》)等,还提到“随时”(随卦《彖传》)“时中”(蒙卦《彖传》)“时用”(坎卦、睽卦《彖传》)等等。盖人生在世,时间、时机问题以及与之相伴而生的“时行”问题,对于一个人来说实在太重要了!孟子曾盛赞孔子为“圣之时者”(《孟子·公孙丑上》),可见其“时止则止,时行则行”的功夫之深。(此处借对“学而时习之”的分析先对“时”稍作解释,此后还会适时展开论之。)

本章中的“悦”“乐”二字,被李泽厚先生特意拈出,为其提出的“中国文化是乐感文化”张目,值得关注。的确,和西方以《圣经》为代表的“罪感文化”相比,《周易》和《论语》当然属于“乐感文化”的范畴,而且这种快乐明显具有“世间性”的特点。这是因为,中国文化并没有外设一个人格神,天地人从来就是贯通一气的(故李泽厚有“一个世界”之说)。站在人的角度来说,人能“赞天地之化育”而“与天地参”(《中庸》),无论是“悦耳悦目”“悦心悦意”还是“悦志悦神”,当然都是快乐的事。《系辞上》讲“乐天知命,故不忧”,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即:一个人能够认识天道并意识到自己的天命所在,所以从不忧虑。《论语》此处讲的“悦”“乐”以及“不愠”与此相通,它们虽然看上去很具体,但实与“乐天知命”的易道精神相一致。当然,此处之“悦”“乐”,有可能是一己的,也有可能是人际的,还有可能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并无必要像李泽厚那样分辨开来。此外,作为《周易》之基础的八经卦,其中有一卦曰兑卦,兑为泽为说(悦),亦与此相通。而作为六十四别卦中的兑卦,其《象传》更明确指出:“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盖朋友相聚,互相切磋讲习,固为人生一大乐事也。

关于“人不知而不愠”句,何晏解为“凡人有所不知,君子不怒”,又王衡《论语驳疑》引罗近溪云“愈学而愈悦,如何有厌;愈教而愈乐,如何有倦;故不愠人之不己知者,正以其不厌不倦处”,均妙。盖“人不知而不愠”者,恰如乾卦初九之“潜龙”也。《乾文言》云:“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其中“不见是而无闷”句,就是不被他人认可但依然不愁闷的意思,和这里的“人不知而不愠”何其一致也!


《论语易解》作者,孙福万教授,1964年生于山东省临清市,现为国家开放大学教授,中国成人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1986年山东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1989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长期从事哲学、教育学及远程教育研究及教学工作,曾在英国、比利时、马来西亚、台湾等国(境)外多所大学或机构访问或学习,并在本校负责哲学引论、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管理学、教育学等课程教学。著有《远程教育哲学导论》、《敝帚集》,《远程教育百词辨析》、《远程教育概论》和学术论文多篇。

「特稿」《论语易解》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孙·教授的《论语易解》是他潜心十年的力作,以《周易》精神逐章解读《论语》,是一部比较全面而系统的以《易》解《语》,以《语》证《易》的学术性著作。书中提出了诸多新见解和新认识,对于弘扬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书的重点在于对《论语》的解读部分,书中大量汇集引用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于研究者来说是一部很好的学术性参考资料。同时,对《周易》和《论语》的爱好者来说,也是一部很好的普及性读物。好,我就说到这,隆重向您推荐孙福万教授的《论语易解》。

「特稿」《论语易解》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热门文章
最热文章
标签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