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荀子教育观_简述荀子的人性论和相应的教育观点

荀子教育观_简述荀子的人性论和相应的教育观点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1-09 03:58:22
阅读:
学教育史:荀子论学习过程与思想方法

荀况对于学习过程的分析相当完整而系统,在先秦教育家中是少见的。荀况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毫厘,无它道焉,已乎行之矣。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不闻不见,则虽当,非仁也,其道百举而百陷也。”这段话表达了学习过程中阶段与过程的统一,以及学习的初级阶段必然向高级阶段发展,而学习的高级阶段又必须依赖于初级阶段的思想。荀况以为,闻见、知、行每个阶段都具有充分的意义,由此构成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

1、闻见

荀况以为闻见是学习的起点、基础和知识的来源,人的学习开始于“天官之当簿其类”,即耳、目、鼻、口、形等感官对外物的接触。不同的感官与不同种类的事物或事物的不同属性相接触后,就形成了不同的感觉,又使进一步的学习活动成为可能,所以说:“闻见之所未至,则知不能类也。”但是,感官和闻见又是有缺陷的。首先,感官有“各有接而不相能”的特点,它们只能分别反映出事物之“一隅”,而无法把握其整体与规律。其次,感官常因主客观因素影响而产生错觉。因此,荀况主张“善学者尽其理”,在闻见基础上学习必须向“尽其理”阶段发展,这就是“知之”。

2、知

荀况说:“知通统类,如是则可谓大儒矣。”用学习而善于运用思维的功能去把握事物的“统类”和“道贯”,即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就能自如地应对前所未遇的事变,措施对于事变的合宜一如符节相吻合。这就是知—思维这一学习阶段的意义。荀况重视思维作用,还具体提出了一些发挥“心”的功能的方法。

其一,“兼陈万物而中悬衡。”荀况以为,人们常犯的错误是“蔽于一曲而闇于大理”。这是由于客观事物存在着诸如远与近、始与终、博与浅等等差异与矛盾,易使人仅见一隅而不见其他,而人们又往往受到自身知识、经验的局限,这样就产生了“蔽塞”。于是,荀况提出“解蔽”。如何“解蔽”?靠“无欲、无恶,无始、无终,无近、无远,无博、无浅,无古、无今,兼陈万物而中悬衡焉”,不偏执于某一事物和事物的某一方面,对事物作全面、广泛的比较、分析、综合,择其所是而弃其所非,以求如实如实地把握事物及其关系。

其二,“虚壹而静”。荀况认为,“心”是藏与虚、两与一、动与静的统一。首先,心能接受与储存来自外界的知识,这是藏;但又不能让已获得的知识成为成见,妨碍新知识的接受,这就是虚。其次,心能辨别差异,同时兼知多种事物,这是两或多;但心一旦专注于此物,就不能被为心所感的他物干扰思索,这就是壹。再次,心始终在活动着,这是能动;但是又要不让无关思考的心的活动扰乱正常的思索,这是能静。心的既能藏,又总是虚;既能两——兼知众物,又能壹——潜心一物;既能开动思考,又能宁静如水,这就达到了“大清明”的状态——既在积极活动,同时又在更高水平上清醒地把握它,使思维成为广则能兼,专则能深,亦动亦静的活动过程,就可以“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大清明”是为了“知道”,但“大清明”不是终结,还存在更高水平的“知道”,那就是“体道”——行。

3、行

荀况以为,行是学习必不可少的也是最高的阶段。他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又说:“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在荀况看来,由学、思而得的知识还带有假设的性质,它的最终是否切实可靠,唯有通过行方能得到验证。只有到此时,“知”才能真正算“明”了。而荀况所谓行,也同样是指人的社会实践,如个人的品德修养、教人、从政治国等。

荀况的学习过程是以行为目的和归宿的完整步骤序列,对此作如此明确而系统的表述,这是荀况的贡献。

(选自《中国教育史》)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