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五国伐齐的原因_五国伐齐后的齐国

五国伐齐的原因_五国伐齐后的齐国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1-12 07:58:33
阅读:

战国时期,并不是只有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国家,只是这七个国家在征战之中撑到了最后而已。

其他的国家像宋、卫、中山、鲁、滕、邹等国,早就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

就比如公元前286年的齐国灭宋之战,这宋国原本是有机会成为“战国第八雄”的,可是还是败在了齐国手上,这一战让齐国走向了巅峰。

但相对应的也是这个老牌强国走下坡路的开始,因为这一战导致了后来的赵、魏、韩、燕、秦五国联盟进攻齐国,让齐国元气大伤!

战国时期,“五国伐齐”,导致齐国一蹶不振,原因是什么?

齐国与赵国

齐灭宋之战

战国时期的宋国,拥有着商殷王朝的血脉,在西周初期被周天子封为公爵,春秋时期的宋襄公还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战国时期宋康王“行王政”,东征西讨,使得国力提升。

《史记·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载:“(宋康王)东败齐,取五城;南败楚,取地三百里;西败魏军,乃与齐、魏为敌国。”

打完齐楚魏之后,又因为城头上一只鹌鹑下了蛋,被卦师卜了一卦为“小鸟生大鸟,此为称霸天下之兆”,宋康王志得意满,又发兵灭了藤国,随后进攻薛国,夺取了淮北的大片土地,插手齐国的势力范围。

照这个势头看来,宋国连败齐楚魏三国,大有成为一流强国的势头,但是宋康王并不是一个仁德之君,相反的,他横征暴敛,荒淫无度,残暴不仁,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昏君。

战国时期,“五国伐齐”,导致齐国一蹶不振,原因是什么?

他将皮袋子装上血液,挂在旗杆上,然后用箭去射,此项活动称之为“射日”,他喝醉酒之后便奸淫妇女,导致举国上下人心惶惶,那些大臣看不下去劝谏他,却被他当成靶子射死。

《史记·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载:盛血以韦囊,县而射之,命曰“射天”。淫于酒妇人。群臣谏者辄射之。

宋康王如此行径,被其他诸侯比作“桀宋”,也就是同夏朝最后一位君主“桀”一样残暴荒淫。

恰巧,齐国又早就看宋国不爽了,齐国身为老牌强国,春秋时期的齐桓公便是“春秋五霸之首”,战国时期齐湣王即位后,更是地大物博,谁也不敢小觑。

也就是宋康王这种不知道好歹的东西,敢跑去找齐国叫板,在公元前286年,宋国发生了内乱,原因就是文武百官和百姓不满宋康王的残暴,趁着这个机会,当时在位的齐湣王(齐闵王)派遣将军韩聂举兵攻灭宋国。

战国时期,“五国伐齐”,导致齐国一蹶不振,原因是什么?

齐湣王

此战之后,齐国的实力达到了巅峰,但是也引起了其他国家的忌惮。

五国伐齐之战

为什么说齐国灭了宋国之后,会招来其他国家忌惮呢?因为宋国不同于一般的小国,它可是差点成为“战国第八雄”的国家,吞并了宋国,会让齐国实力上升一大截!

再一个就是宋国所处的位置,睢水北岸的宋都商丘、济水北岸的陶丘,获水和泗水交汇处的彭城,都是极为繁荣的商业都会,被齐国占领之后,无异于如虎添翼。

还有就是秦国和燕国的窜动,秦国主张攻打齐国,是因为齐国崛起会威胁到他的地位,当时的秦国已经历经商鞅变法,开始变得强大起来,与齐国并称“东齐西秦”,齐国亦是秦国统一天下最大的障碍,所以秦国迫不及待想要齐国完蛋。

战国时期,“五国伐齐”,导致齐国一蹶不振,原因是什么?

宋国主要城池

而燕国是想打齐国最积极的那一个,主要是因为当年的私仇,早在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内乱,齐湣王的父亲齐宣王,命令匡章率领大军大败燕国。

燕国又在齐国以北与齐国接壤,若任由齐国这么发展下去,哪还有燕国好果子吃。

其他诸侯国虽然与齐国并无深仇大恨,但是也不能坐实齐国强大而无动于衷,也都想从中分一杯羹,于是五个各怀鬼胎的国家结成了联盟,开始了五国伐齐之战!

这场大战之中,燕国起的是带头作用,以往没什么名气的燕国也出了一回风头,在燕昭王十八年(公元前284年),燕昭王向大将乐毅为讨伐齐国的问题。

乐毅回答说:“齐,霸国之余业也,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王必欲伐之,莫如与赵及楚、魏。”——《史记·乐毅列传》

战国时期,“五国伐齐”,导致齐国一蹶不振,原因是什么?

乐毅

意思是说,齐国家大业大,咱们自己不好打,不如找些合伙人一起,就比如赵、楚、魏三国。

《史记·乐毅列传》载:于是(燕昭王)使乐毅约赵惠文王,别使连楚、魏,令赵嚪说秦以伐齐之利。诸侯害齐湣王之骄暴,皆争合从与燕伐齐。

终于,燕国联合起来了赵魏秦楚四个国家,浩浩荡荡开始向齐国进发。

最后的战果很可喜,乐毅在齐国作战五年,攻下了齐国七十余座城池,仅剩即墨和莒没有征服,这一战真的是差点将齐国亡了国。

《史记·乐毅列传》载:乐毅留徇齐五岁,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以属燕,唯独莒、即墨未服。

战国时期,“五国伐齐”,导致齐国一蹶不振,原因是什么?

但是,因为燕昭王去世,其子燕惠王早就看乐毅不爽,恰巧齐国的田单又看出了这个问题,于是一计反间计污蔑乐毅没有攻下即墨和莒,是因为他想在齐国称王。

燕惠王果然中计,他让将领骑劫顶替乐毅,又想着将乐毅召回杀死,可乐毅心中有数,便逃跑到了赵国,并且得到了厚待。

田单又将骗局进行到底,一举将燕国夺下的七十余座城池收回,乐毅的一番努力,都化作了虚无。

《史记·乐毅列传》载:齐田单后与骑劫战,果设诈诳燕军,遂破骑劫于即墨下,而转战逐燕,北至河上,尽复得齐城,而迎襄王于莒,入于临菑。

战国时期,“五国伐齐”,导致齐国一蹶不振,原因是什么?

田单

虽然,齐国最后夺回了城池,但是也大大不如从前,可以说是元气大伤,跌落了霸主地位。

纵观齐国从兴盛到衰亡,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引起了各个诸侯国的不满,引起诸侯不满的因素就是因为齐国吞并宋国,实力壮大,破坏了诸侯国之间的平衡。

这就应了那一句老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但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最大的危险其实是窜动伐齐之一的秦国。

“五国伐齐”其实也算是战国时期的转折点之一,齐国衰败,“东齐西秦”平衡打破,就没有国家再能与秦国抗衡,哪怕是后期崛起的赵国,相比于秦国也要差点。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五国伐齐的原因_五国伐齐后的齐国

    战国时期,并不是只有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国家,只是这七个国家在征战之中撑到了最后而已。 其他的国家像宋、卫、中山、鲁、滕、邹等国,早就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

    经典语录
  • 晏子使楚阅读答案大全_晏子使楚阅读理解

    晏子使楚 一次,晏子出使到楚国去,楚国国王知道晏子的个子很矮,就想捉弄他。楚王命人在城墙的大门旁边又开了个小门,请晏子从小门进去。 晏子知道楚王要戏弄他,严词加以拒绝。他说

    经典语录
  • 史记中晏子的故事_历史人物晏婴简介

    作者:钟岳文 晏子与《晏子春秋》 提到晏子,不由得让我们想起晏子使楚这个脍炙人口的故事,故事中的晏子集勇敢、智慧、气节于一身,为后世所敬仰。 据记载,晏子名婴,字平仲,一说

    经典语录
  • 晏子使楚讲的是什么故事_历史故事晏子使楚

    春秋时期齐国人晏子,受国君子派遣出使楚国。当时齐国比较弱,楚王想趁此机会羞辱一下晏子。晏子到了楚国,他让晏子走城门旁边的小洞,嘲笑晏子身材矮小,被晏子用言辞巧妙地驳斥回

    经典语录
  • 晏子赎越石父 越石父贤_晏子谏杀烛邹选自哪里

    “晏子赎越石父”为出自《新序·节士·晏子赎越石甫》的一篇历史故事,这篇文章主要体现了晏子尊贤礼士,闻过则改的品格和越石父自尊自重,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 春秋时期,齐国相大夫

    经典语录
  • 晏子使楚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晏子使楚的故事视频

    我国的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能人辈出的时代,文官武将可以说数不胜数。晏子就生活在这个时代。 晏子是齐国人,当时齐国紧挨晋国,齐王担心呗晋国吞并,派晏子出使出国,和出楚国联手对

    经典语录
  • 战国策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_战国策燕昭王求士的翻译

    名篇今译·《战国策·燕昭王求士》 简析 《战国策》是我国战国时代,按照国别记载诸侯各国重大事件的史料汇编,同时也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历史散文名著。它的成书约在秦汉之际,大概由于

    经典语录
  • 折冲樽俎典故_

    晏婴,中国古代四大丑男之一,身材矮小但才智过人。 “折冲樽俎”无异于不战而屈人之兵。晋国想攻打齐国,为了探清形势,派大夫范昭出使齐国。齐景公盛宴款待范昭。 席间,正值酒酣耳

    经典语录
  • 汉武帝采用了父偃的建议_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的作用

    汉武帝一生最主要的功业就是打跑了当时北方最强大的敌人匈奴,这场战争持续了数十年。要击败强大的匈奴,需要集齐全国之力,汉武帝讨伐匈奴时所使用的钱粮物质除了祖父汉文帝和父亲

    经典语录
  • 韩信为什么从齐王变成楚王_韩信是怎么打败齐国的

    韩信,一个在楚汉战争中为汉朝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将军;一个在数次战争中以权谋破敌的军事家,但他却在被封齐王之时,没有抓住机会,就此三分天下,鼎足而立,汉朝建立之时,又被被夺了兵权,而后又因为钟离昧事件虽然侥幸逃过一死,但被汉王降为淮阴侯,以致最终以谋反之罪被杀于长乐宫,且夷灭三族。 韩信的前半生无疑是一段光辉灿烂的奋斗史,一段英雄的史诗,但韩信的后半生,却又是那样的无奈和令人惋惜。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太史公说,如果韩信能够不矜己功,不伐己能,凭借着自己的功劳也可以像周朝的周公、召公、太公这些人一样,后世子孙也可以享祭不绝,却在太平盛世意图谋反,最终被夷灭三族,不也是应该的吗? 而我们试想一下,韩信为什么在当时不去背叛汉王,借这机会和项羽,刘邦三分天下?或者说我们脑洞大开一下,韩信当时如果就此三分天下,是否有成功的可能性。 我们先来探讨一下韩信在此次事件中成功的可能性。 历史背景:楚汉酣战,韩信被封齐王 当时,韩信和张耳平定赵国之后,调兵增援被楚军围困的汉军。后来,汉王从南边突围,从荥阳到了宛县、叶县一带,并且接纳了已经背离项羽的九江王英布。后来,楚军在围困,汉王再次出逃。 之后,汉王派郦食其去劝说齐王田广归顺,听从了谋士剻通的建议之后,韩信也率众兵渡过黄河,进军齐国。齐王在听了郦食其的归顺建议之后,和郦食其开怀畅饮,同时齐国国内放松了对汉军的戒备。韩信出奇制胜,借着齐国的戒备放松

    经典语录
  • 齐宣王的丑王后_齐离秋公主

    钟离春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丑女,但她却是战国时齐宣王的王后。 齐宣王是战国时齐国比较有政绩的君王,他虽然没有采纳孟子的政治主张,却仍然愿意高薪把孟子留在身边。齐宣王非常爱养士,他常常将天下的名士聚集在自己身边,如淳于?、田骈、接予、慎到、环渊皆赐列第,为上大夫。齐宣王还最爱听这些名士讨论自己的学术和政治主张,他勤学好问,《孟子》中记载了宣王与孟子的不少问答,这些都说明齐宣王是一个非常想在历史上做出一番作为的人。但是,民间能够记住这位君王,并不是因为他的政绩,而是因为他的老婆,一个历史上独一无二的老婆——钟离春。 钟离春最早见于《烈女传》和东汉王充的《论衡》上,她出生在无盐邑,所以又叫无盐女,后来大概是谐音的关系,人们又给她起了个名字叫钟无艳(无盐),这个名字可谓是贴切,从音到意都可以体现这位女性的特点,因为上看下看左看右看都看不出她一点艳丽的地方。 其实,钟离春的形象最初是颇有点神话色彩的。嫫母的丑陋是抽象的,最能赞美的人也说不出她一点漂亮的地方来,具体丑到了啥程度,书中并没有细说。而《烈女传》中把这位钟离春的长相,描绘得非常到位。 “臼头,深目,长壮,大节,?鼻,结喉,肥项,少发,折腰,出胸,皮肤若漆。” 额头前突,双眼下凹,鼻孔向上翻翘,大脑袋,头发少,颈部喉结比男人的还要大,还是个佝偻腰,胸部奇大,皮肤黑红,这就是郭达在小品中说的那种不知是人还是妖,压根男人就不敢看的那种女人。

    经典语录
  • 主父偃是个什么样的人_接受主父偃的什么建议

    我们知道汉武帝上任之初国内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诸侯不听诏令的问题,这个问题在主父偃推恩令的建议下,汉武帝很好的解决了文景二帝异常头痛的问题,使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也因此汉武帝对主父偃是非常的信任,曾一年之内给予他4次升迁,这么一个令汉武帝喜爱的臣子,最终却是被汉武帝灭族,这中间又有什么曲折呢?汉武帝是真的想灭其族么?为什么不得不呢? 主父偃齐国人,在还是平民百姓并未发迹之时,曾经游学齐国、燕国、赵国,不过因为性格原因,几地的儒生都不喜欢他排挤他,最后实在待不下去了,主父偃跑到了函谷关去寻找在那里当将军的卫青,卫青通过和他一接触发现主父偃挺有才华,于是他就向汉武帝举荐了主父偃,原本主父偃以为凭借着卫青和汉武帝的关系自己到京城以后会被汉武帝接见,可惜事与愿违,汉武帝没有搭理他。 眼看着在京城也快待不下去了,最后主父偃决定毛遂自荐,他向汉武帝写了一封奏折,果然自荐起到了效果,汉武帝看完他写的奏折在当天就召见了他,史书言朝呈暮见。俩人通过一番交流,汉武帝说了一句名言“何相见之晚也”,算是对主父偃的肯定。此后主父偃又向汉武帝谏言谏策了许多,其中就包括推恩令,推恩令的有效实施一下子解决了汉武帝的心头大事,这让汉武帝对主父偃是越来越重视与喜爱。 凭借着汉武帝的喜爱,主父偃做官一直做到中大夫,在朝廷可以说是炙手可热,想想自己40几年所遭受的白眼和贫穷,以后终于不用再经历了,因此别人贿赂他的钱财他是来

    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