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喜雨亭记和醉翁亭记共同表达了什么_喜雨亭记赏析

喜雨亭记和醉翁亭记共同表达了什么_喜雨亭记赏析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2-09 21:14:20
阅读:

亭在古代,是一种非常普遍和古老的建筑,功能很多,倚山水而建、倚道路而建;可遮风避雨实用,可赏景游览以纪念,随处可造,随处可见。因此关于亭的文化源远流长,历代文人骚客不惜笔墨,留下了丰富宝贵的诗词文章。

匹敌《醉翁亭记》,苏轼的《喜雨亭记》一枝独秀

说起亭记,我们大概都读过背过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你可能不记得滁州山间、朝暮四时的美景,肯定能记住“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快意恩仇。但今天要念叨的的是一篇可与之齐名的亭记散文——苏轼的《喜雨亭记》。

宋仁宗嘉佑六年,即公元1061年,苏轼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今陕西凤翔)的判官。第二年在新修的官邸里挖了一个小池塘,建了一个小亭子,以作闲时休憩所用。春天之后有整整一个月都没有下雨,靠天吃饭的百姓们看着将要返青的麦苗无不忧虑起来,苍天不负人,四月初二、十一日各下一场雨,四月十四日后又连下了三天的雨,所谓春雨贵于油,全城百姓怎么能不欣喜雀跃啊?又恰逢修造的亭子落成,苏轼乃命名为“喜雨亭”。以感谢上天的恩赐!苏轼也没忘记卖弄一番自己的文采,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匹敌《醉翁亭记》,苏轼的《喜雨亭记》一枝独秀

“丁卯大雨,三日乃止”,百姓“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苏轼能与民同喜,并将这份功劳归功于大自然的造化,使得喜雨亭名正言顺,上承天意,下顺民心。全文“只就喜雨亭三字,分写,合写,倒写,顺写,虚写,实写,即小见大,以无化有。意思愈出而不穷,笔态轻举而荡漾,可谓极才人之雅致矣。”

不过,如果你不喜欢看这些深沉大义情怀沉重的文章,也没关系,来看一个无厘头的“滑稽之作”。说不定还可博得抚掌一笑。

张岱的《陶庵梦忆》里有一篇《瑞草溪亭》。讲的是一个非常有钱的燕客,人送外号“穷极秦始皇”。要在龙山脚下盖一排屋子,建了拆,拆了建,反复好多少次,修成了一座亭子。要称溪亭,有亭还要有溪流呀?再找人挖小溪,挖来挖去,越挖越大,越挖愈深,竟成了一个深八尺的大池塘,这可苦了这些工匠们了,哪来这么多水啊?雇人挑水灌满,池中心留一块大石头,要看来年代久远点,刷马粪以便快点长苔藓,燕客又等不及,找丹青妙手用青绿染料涂抹。这还没有作完,还要在石头上栽天目松,小树苗等不得长大,便移栽大树,于是栽了死,死了再栽,“种不死不已,死亦种不已”,反正就是这么样,应了那句话“不作不死”。

匹敌《醉翁亭记》,苏轼的《喜雨亭记》一枝独秀

“溪亭住宅,一头造,一头改,一头卖,翻山倒水无虚日”,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劲头着实把人看醉了,像极了周星驰的无厘头,有兴趣的朋友可去看下原文,能引以为戒也好,能会心一笑也罢,总会于心情大有益处。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