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西北望乡何处是全诗_

西北望乡何处是全诗_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2-16 23:29:30
阅读:

欢迎阁下来到诗词歌赋汇,更多文章请持续关注我,感谢!

本期文章我们来聊一聊苏轼的经典名篇《西江月》中的故事。在讲述这首词的故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这首词发生的前因。

在当时的北宋文坛,曾诞生了很多著名的大文人。他们有的写诗,有的写词。他们用手中的墨笔点缀了宋词这颗璀璨、耀眼的明珠。

在这些著名的文人之中,苏轼可以说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位了。

苏轼,左手诗,右手词,精通书法,还懂得美食,说苏轼是个少有的全才,一点也不为过。

苏轼《西江月》,“把盏凄然北望”,他北望的到底是啥?欢迎讨论

在我们思维中,这样出色的男子一生必定会是风调雨顺、大红大紫的。

可事实呢?

事实上,这位才子尝尽了仕途之苦,品遍了人世沧桑。在官场中更是差点因为“乌台诗”案而掉了脑袋。

所以啊,有才之人不一定就会有好的出路。仕途之路可不是那么好走的!

诗仙李白如此,诗圣杜甫如此,苏轼也难逃此厄运啊!

“乌台诗”案后,苏轼虽然是捡了一条命。但活罪难逃啊,最后这位大才子便被皇上一纸指令,给贬到黄州去了。

人啊,只有经历了生死,才会看淡人生,才会淡泊名利,活着其实是最幸福的一件事嘛!

苏轼到了黄州,名义上说是到那里当官,实际上他一点实权都没有。说他是“戴罪修行”还差不多。苏轼到了黄州可以说是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他住在一所简陋的寺庙中。

静心的禅院生活让苏轼越发淡定。他将往事如幻灯片一样在脑海中一页一页地过着。

通过几年的禅心生活,苏轼如同浴火重生的凤凰一样,是啊!他重生了,尝尽世态炎凉的他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他变得更加的豁达、开朗,他把名利看得淡如白水。

苏轼《西江月》,“把盏凄然北望”,他北望的到底是啥?欢迎讨论

黄州之行近似流放,但对苏轼来说,并不是什么坏事,最起码苏轼长心了,不像以前那样直白了。

黄州的这段经历,苏轼变得更加洒脱、豁达。他在这里写下了多首流传千古的豁达词篇。其中就有苏轼的代表作《定风波》,其中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传唱至今。

苏轼言外之意:我苏轼光脚不怕穿鞋的,我身正不怕影子歪,你们想害我,没门!咋滴吧?

此般豁达的诗句也足以见得身在黄州的苏轼是多么淡定、从容了。

不过,子夜的宁静赋予了文人才子的多愁善感。

从古至今都如此。苏轼寄人篱下于黄州,陌生的环境,悲凉的遭遇,让他倍加思念家人。于是这首《西江月》便在苏轼的笔下油然而生了。

苏轼《西江月》,“把盏凄然北望”,他北望的到底是啥?欢迎讨论

我们来看下全文:

西江月

宋代: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这首词正是苏轼经历了“乌台诗”案后,他重获新生,看淡了世俗名利后所写,这也是为啥小田前面啰啰嗦嗦讲了那么多的原因了。

这首词开篇前2句写尽人世凄凉,苏轼一腔热血,意在报效国家。他宦海沉浮多次,如今落了个这般境遇,仿佛一夜之间,他就由朝中的一名官员,成为了身陷囹圄的罪臣,还差点丢了性命。如今更是“寄人篱下”了,真的就像一场梦一样啊!

所以他苏轼心寒啊!他才会咏出“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这般人世凄凉的叹息!

也确实如此,如今我们想想,人生又有多少个秋凉呢?

年华转瞬即逝,所以看淡一些吧,人家苏轼做到了,小田也希望手机前的你也可以把名利看淡一些。

在有限时光里,我们幸福地活着,这样多好!

苏轼《西江月》,“把盏凄然北望”,他北望的到底是啥?欢迎讨论

最后1句“把盏凄然北望”道尽了苏轼的悲凉之情。“独在异乡为异客”,身为游子、在外打拼的伙伴们应该都能体会到这般孤独的感受。

而“每逢佳节倍思亲”,一旦遇到传统节日,我们心中的思乡之情就更加浓烈了。

而彼时身在异乡黄州的苏轼便在月圆中秋夜,不淡定了。

在本该团圆的日子,他苏轼却独处异乡,心中肯定会想念故乡和亲人。

于是他说道“把盏凄然北望”,是啊!他确实想到了一些事。

那么他北望的到底是啥呢?

我们知道,苏轼有一个胞弟,名叫苏辙。跟苏轼一样有才华,同样在朝中为官。苏辙比起他的兄长来,城府就显得有点深了,并不像苏轼那样心直口快,经常惹祸上身。

兄弟两个人从小玩到大,感情颇为深厚。兄弟俩一生也多次被贬,他们辗转各地,一直有书信往来。苏轼著名的《水调歌头》其实就是因为中秋节想念弟弟苏辙而写。

这首《西江月》时间也是中秋节,所以大多数人,包括小田在内,都认为这首词应该也是他怀念弟弟苏辙而写,而其中“北望”的就应该是弟弟苏辙了。

事实真的如此吗?

我们前面讲过,苏轼曾因为“乌台诗”案身陷囹圄。最后因为“一条鱼”闹出了一场笑话。身在朝廷中的苏辙,得知兄长“命不久矣”,便上书皇帝,为哥哥求情。

但最后苏辙也因此被贬到了筠州,也就是如今的江西省高安。

公元1080年,苏轼去了黄州,今湖北省,而苏辙则去了筠州。而从地图上来看,江西省高安在湖北省南面,也就是说苏辙在苏轼的南面,而不是北面!

苏轼《西江月》,“把盏凄然北望”,他北望的到底是啥?欢迎讨论

那么苏轼在这首词中“北望”的不应该是苏辙,那到底是啥呢?

我们知道,苏轼为官正值,忠心报国。为北宋朝廷效力是苏轼的追求。而彼时朝廷中小人当道,皇帝被各种谗言所蒙蔽,北方异族又对北宋江山虎视眈眈,这是苏轼一直所担心的。

而北宋首都的是汴京,也就是如今的河南省开封市。而河南恰恰在湖北省的北面。换句话说,苏轼的北面是首都汴京,也就是朝廷所在。

在中秋月圆之夜,苏轼心中除了思念他那小家庭中的亲人外,“把盏凄然北望”的应该是北宋王朝这个大家庭。而且这句话中的“凄然”本就是形容凄凉悲伤的意思。而此时苏轼孤独地漂泊在黄州这个举目无亲的地方,自然是凄凉无比的。

而让他悲伤的其一指的是那些朝中依旧当道的奸诈谗言的小人;

其二指的是当朝皇帝被谗言所迷惑一直没有醒悟。

基于以上两点,又正好赶上中秋节,彼时苏轼的心情自然是“凄然”的,他想要回到朝廷的急切心情是非常迫切的。

所以小田认为,苏轼这首词中“北望 ”的应该是首都汴京才对,他实在是太担忧如今混沌的朝廷了,他北望的并不是弟弟苏辙所在地。

苏轼《西江月》,“把盏凄然北望”,他北望的到底是啥?欢迎讨论

当然,大家对于每首词背后的历史背景了解也是不同的,这个结果也是小田在查阅相关资料后得出的结果,不一定百分百正确,在这里小田也欢迎大家评论区讨论,不对之处加以补充和指正!

文/小田

文中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还请帮忙点赞、关注,谢谢!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