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北京中医医院王玉英_北京中医王玉芬

北京中医医院王玉英_北京中医王玉芬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2-18 20:44:40
阅读:

本公众号为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官方微信,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色“首都中医”进行关注。

行路有良师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题记。

立德——尊师重道,医德仁心

投在王玉光教授门下数年有余,从研究生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从地坛医院再到北京中医医院,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他对师长的尊重。他总是把自己的导师周平安老挂在嘴边,每每周平安老来宽街参加项目专家论证,尽管他自己也是专家组成员,他必定拱手而立,随侍在侧,会罢总是拎着周老的包跟在老教授身后,俯首悉心听取导师的教诲。导师李士懋老住院期间,他更是片刻不离病房,所有外地的会议全部取消。有一次我在对面其他病区值夜班,凌晨处理患者的时候发现他还在医院没有回家,他一定要确保李老的病情平稳才敢松口气……

北京中医住院医师心中好老师(15)|遇到王玉光老师,感恩行路有良师

胡大一曾说,“医生最基本的素养就是尊重患者的感受”。曾在地坛医院跟随王老师出过几次诊,那时他的门诊患者主要还是艾滋患者者。王老师性子比较急,可是对门诊患者却非常耐心,时间久了我发现他看病时一般不戴口罩,想着在这种隔离如此严格的传染病医院他竟然不戴口罩,后来才知道因为艾滋患者对周围的一切都很敏感,如果医生对他们有一点闪躲,立刻就会失去他们的信任。来宽街呼吸科后,很多次查房碰到患者吐痰、呕吐,他总是凑上前看,然后下意识去拿床边的纸巾给患者擦拭。不仅如此,他对患者都心怀悲悯之心,正因为如此,他总是千方百计将疑难病例打破砂锅研究到底。病房里很多结缔组织病合并肺纤维化的患者病情迅猛,他总是满副忧容,“哎呀,这个患者太可惜了,如果能再早来一个月就好了…”。最让我动容的是,他总能设身处地的考虑患者就医的难处,很多次他都亲自带着患者和病例资料到呼吸沙龙请国内呼吸届的大腕会诊。他甚至自己出钱给患者做检查,“唉,这个患者太穷了”。

都说从武有武德,从艺有艺德,从医有医德,而王老师就是这样纯善于心的一个人。他经常信心满怀地勉励我们,“我相信目前的医患关系肯定会扭转的,患者需要我们。你们看看周老的患者,都是多少年一大家人全来找他看病。还是我们大夫自己做的不够啊…”。

立功——锐意进取,逆风以航

有些人注定血里有风,他们有活力,有担当,有血性。所有规培医师都惊讶王老师的精力,戏谑他每天像打了鸡血一样。而我明白他之所以能坚持坚定地努力,无非是心里有一种对道的坚持,只要他决定的事,势必“吾道一以贯之”。我初到呼吸科培训的时候,科里才开始实行早读。每天早上15分钟的时间,分秒必争。我一度以为这样的小习惯成不了制度,不成想包括后来的每周四请外院专家授课、每周一下午的中医经典讲座都成了呼吸科的特色。原来所有规培医师都不想来呼吸科接受魔鬼式训练,入科后多半更像是旁观者,觉得这些知识并非自己的专业,慢慢地这种散漫逐渐被大家争相学习、暗暗较劲努力的氛围取代。呼吸科仿佛像一股绳,无论大夫、护士、规培医师,大家越拧越紧。他经常语重心长,甚至怒其不争地责骂我们“蠢若游魂”,后来这个词成了全院小住培口耳相传的经典语录。那时我还不懂这句话背后的含义,规范化培训两年后的今天才逐渐领悟到“不患无位,患无所以立”的紧迫和残酷。

一个强者的首要素养就是不抱怨,即使环境再艰苦。为了呼吸科的科研发展,他经常下班之后跑去北中医的基础教研室向其他教授请教。每周末必定在各类呼吸会议中汲取呼吸领域最新发展动态,精勤不倦。为了开展肺间质病相关研究,每周二必定将全科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全部分析一遍。为了培养规培医师的思辨能力,每次科内会诊都要管床住培汇报分析病例,提前查文献、做功课,务必每见一个疑难病例都有全面的认识和收获。

王辰院士曾说,“每个人都应该有责任、使命和理想。而功名不过是劳动之后的伴随状态,其实质内涵是努力。”王老师经常半夜或者凌晨给我们发一些励志的微信链接,他常说与其追求成功,不如追求努力,一时努力容易,难的是能一直坚持不懈地努力。他善于识人,因材施予重任,我曾问他,“我性格急躁,又常常师心自用,还给您捅了很多篓子,您为什么还经常把很多重任交给我?”他说我做事能够钻进去。只这一句话让我汗颜不已,之后做事前总会不断推敲,按他交给我做事的章法去行事,心中常夕惕若厉,如履薄冰。他惜才爱才,每有新一波住培到呼吸科培训他都会细致观察一番,之后总会不吝言辞点拨一番。他尤善成人之美,碰到事关小住培个人成长发展的大事,他甚至会不惜余力千方百计地帮小住培,从不求回报。这种胸襟和格调一直为我所仰慕。

立言——谨言慎思,厚积薄发

曾有多家出版社的编辑找王老师,想把他的临床思路整理成一本书,最后王老师都婉言拒绝了。他说他现在积累的还不够,还要再准备几年。他的白大衣口袋里永远都装着一本翻的磨破了边的《温病条辨》或者《金匮要略》。他勤于思考,任何结论都务求言必有据。他告诫我,“做研究就要有科学的逻辑思维,要不断思考。如果你没有达到思考的头都要炸了,那你就要继续想,直到想出来为止……”。我常常暗忖王老师对我的要求标准太高了,从不容我缓口气。后来有一次看电影《功夫熊猫》,熊猫大侠说,如果你一直重复做自己擅长的事,那你永远都不会提高。那一刻,我突然想哭,原来王老师对我的一切有计划的训练都是“爱在其中,自不必言”。

规范化培训两年,回顾过去的点点滴滴,慨叹时间短暂,当需及时勉励。在这两年里,我越发明白跟师学的不仅是一药一方,一病一法,更是师者的嘉言懿行和高情远志。“水道曲折,立岸者见而操舟者迷”,每当我茫然失落、灰心丧气的时候,只要一想起王老师说过“我也是这样走过来的”便能静下心来重新上路。诲尔谆谆,听我藐藐,潜移默化中,我的一言一行都开始带着王氏风。都说“行路有良伴是最好的捷径”,而我更庆幸,在学医的成长路上有良师相伴指点是毕生的荣幸和财富。

北京市怀柔区中医院 马月霞

老师简介

北京中医住院医师心中好老师(15)|遇到王玉光老师,感恩行路有良师

王玉光, 47岁,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主任兼肺病研究室主任。现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呼吸热病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分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肺系分会常务理事。

编辑:朱蕗鋆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北京中医医院王玉英_北京中医王玉芬

    本公众号为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 官方微信,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色“ 首都中医 ”进行关注。 行路有良师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