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关羽正史中有没有过五关斩六将_历史上关羽真的有过五关斩六将吗

关羽正史中有没有过五关斩六将_历史上关羽真的有过五关斩六将吗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2-23 07:29:12
阅读:
关羽很拉风的过五关斩六将,也许真和我们想像的不一样

“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是小说《三国演义》里面的经典章节,刘备军被曹操击败,刘关张失散。关羽为保护皇嫂不被侵犯,同意降汉不降曹,暂时归降曹操。

在关羽"归降"曹操的日子里,曹操是上马金,下马银,又是请封汉寿亭侯,又是赐予"赤兔马",极力拉拢,关羽却意志坚定,不为所动。

在得知刘备已投奔袁绍的消息后,关羽立即挂印封金,带着两位皇嫂不辞而别,过了曹操五道关隘,立斩曹操六员大将,与刘备会合。

罗贯中在小说中用了整整一回的篇幅,描述"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将关二爷"忠"、"义"、 "勇"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成为后世民间争相传诵的佳话。

关羽很拉风的过五关斩六将,也许真和我们想像的不一样

《三国演义》中,关二爷“过五关斩六将”好拉风

关羽的请辞并没有得到曹操的批准,因为曹操根本就是避而不见,关羽在没有得到曹操手谕的情况下,只能不辞而别,所以这一路寻兄之旅,困难重重。

第一关是东岭关。镇守关卡的守将孔秀听说关羽要去河北敌战区寻兄,又不见通关文书,提出要过关可以,留下二位皇嫂作人质,这个条件自然是谈不拢的。结果一言不合,关二爷手起刀落,孔秀落得个尸横马下,关羽一行硬闯过关。

第二关是洛阳关。关羽一行还没到关前,自有探马报知洛阳太守韩福,韩福应该是知道关羽在东岭关的暴力行为,也更知道关二爷斩颜良诛文丑的英勇事迹,惹不起,但职责所系,"既无丞相文凭,即系私行;若不阻挡,必有罪责,”最后与牙将孟坦商定“设计擒之。”

这等无名之辈在关二爷面前当然是小菜一碟,结果只一刀,便将孟坦砍为两段,再冲入军中,将韩福斩首,直接通关。当然关二爷也付出了一点小代价,被韩福一箭射中左臂,血流不止。

第三关是汜水关。守将卞喜吸取前两关守将的教训,客客气气地将关二爷迎到镇国寺中安歇,事前高下埋伏准备搞暗算,却不曾想寺院住持普净是关公同乡,暗中提醒关公,结果关二爷先下手为强,一刀将卞喜劈为两段。

第四关是荥阳关。太守王植与洛阳太守韩福是亲家,见关羽送上门来,便设计加害。先是笑脸相迎,将关公一行安排至城中馆驿好吃好喝,好生款待,暗地令人四面围住馆驿,约于三更放火。

不料,王植手下胡班喜欢偶像崇拜,夜晚窥视关公,左手绰髯,右手拿书,正夜读春秋,兴奋得象见到真神似的,赶紧将密杀计划向关公合盘托出。关二爷大惊,连忙带着二位皇嫂连夜出城,顺手将追赶而来的王植拦腰一刀,砍为两段。

第五关是滑州黄河渡口。关公一行到达,被据守关隘的夏侯惇部将秦琪拦住,盘查丞相手谕。

关二爷自然是不吃这一套,直接怼一句:"吾不受丞相节制,有甚公文?" 秦琪也不示弱,就是不让过,关二爷的火爆脾气上来了,一句"汝比颜良、文丑若何?"后,纵马提刀,只一合就取了秦琪项上人头。

至此,关二爷凭一己之力,连闯关隘五处,斩将六员,渡过黄河,与刘备古城相会。

罗贯中诗赞:

"挂印封金辞汉相,寻兄遥望远途还。马骑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龙出五关。忠义慨然冲宇宙,英雄从此震江山。独行斩将应无敌,今古留题翰墨间。"

关羽很拉风的过五关斩六将,也许真和我们想像的不一样

对照地理方位,关二爷的行进路线似乎舍近求远。

“过五关,斩六将”,故事情节的确精彩,但我们发现关二爷似乎犯了非常严重的“路线错误”。

按照故事交待,他是离开都城许昌后,应该往北方前进直奔河北袁绍那儿寻兄的,结果他第一站去了位于许昌和洛阳中间的东岭关,第二站是许昌西北面的洛阳,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估计是关二爷也发觉方向走反了,马上第三站掉头向东到达黄河边的汜水关,再向东到了第四站荥阳关,最后一站到达滑州的黄河渡口。

但汜水关在三国时应该叫虎牢关,到唐朝时因避唐高祖李渊祖父李虎的讳,才改称汜水关的,滑州这一地名也是到了北宋时才有的,三国时应该叫东郡。

从地图上看,滑州位于许昌的东北,关二爷如果想从滑州渡黄河,直接许昌出门往东北方面直走就行,何必傻乎乎朝着西北方面猛跑数百里路,参观已是废墟的洛阳,再向东修正方向,一路经过汜水关、荥阳,到达东郡渡河呢?

按理说,关二爷是偷跑的,应该带着二位皇嫂和数十名随从,快速穿过曹操的地盘才对,但关二爷却偏偏像旅游似的,绕了走了个倒“7字型”,硬是凑足了五关,斩够了六将,才肯渡过黄河寻兄长刘备而去,这不是在欺负曹操,就是关二爷犯了非常严重的“路线错误”。

当然唯一的结论就是作者故事虚构上地理方位出了问题。

关羽很拉风的过五关斩六将,也许真和我们想像的不一样

其实关二爷千里寻兄的路线应该是这酱紫的。

上面分析关于爷的行军路线经不起推敲,还有就是斩杀的六将,他们是从哪儿来?要到哪儿去?在历史上完全没记载,更没交待。

在《三国演义》里面也是没活一集,好像出场就是专门成为关二爷的刀下鬼的,显然也更证明了“过五关,斩六将”是虚构的。

《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绍遣先主将本兵复至汝南,与贼龚都等合,众数千人。曹公遣蔡阳击之,为先主所杀。

从以上《三国志》记载,曹操待关羽不薄,关羽执意要走,曹操虽然不情愿,但并未多加刁难,非常够意思直接放行了,这很符合曹操一贯爱美女也爱英雄的脾气。

而刘备投了袁绍没错,当时却被袁绍派往许昌南边的汝南打游击,骚扰曹操的后方。所以《三国演义》中,关二爷白忙活了一场。

他正确的路线应该是从许昌出门一直向南,走二百多里路,就可在汝南寻到朝思暮想的大哥刘备了,完全没必要“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行”,搞那么大的动静。

关羽很拉风的过五关斩六将,也许真和我们想像的不一样

说到底都是宋元时期说书人惹的祸

我们知道,小说《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在宋元杂剧、传说、话本的基础上,改编整理加工,再创作而成的。

关云长过五关的故事,应该就是罗贯中取材于宋元民间艺人的原创。但宋元时期,许多剧本故事,将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后,把都城不是定在曹操的地盘许昌,而是又放到长安去了。

按照这一逻辑,关二爷出长安,沿着黄河南岸由西向东行走,依次经过洛阳、汜水关、荥阳,到达滑州,北渡黄河,完全没毛病。

罗贯中引用这一精彩故事时,估计发现,曹操明明定都的是许昌,怎么一下子跑到长安去了,于是把这个明显错误又改正过来,让关二爷从许昌出发。但后面的路线,估计罗贯中老先生也没细想,一字不改直接原文照抄,导致我们的关二爷绕了一大圈。

遗憾的是,罗老先生历史功课不错,但地理成绩却差劲,加上偷工减料,就这么把关公变成了没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

如果仔细翻看《三国演义》,还有一个细节也可佐证以上推断。

关羽离开都城,曹操赶来送别,挑袍赠金的故事地点叫"灞陵桥",众所周知,灞陵(今作"霸陵")是长安城东的一处地名。

现在许昌城西的灞陵桥,虽然桥旁有《汉关帝挑袍处》石碑,但其实是元代时期的人造景点,三国时没有这个地名。

可见罗老先生只是把长安改成了许昌,其它的原文照抄,结果让关二爷作了一趟无用功。

以业余视角品读历史,用淡泊心态谈笑古今,掌心读历史欢迎各位看官继续关注点评!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