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杨绛说过的话_杨绛说过一句话

杨绛说过的话_杨绛说过一句话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2-23 11:14:14
阅读:

我站在人生边上,向后看,是要探索人生的价值。人活一辈子,锻炼了一辈子,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成绩。能有成绩,就不是虚生此世了。向前看呢,再往前去就离开人世了。灵魂既然不死,就和灵魂自称的“我”,还在一处呢。

这个世界好比一座大熔炉,烧炼出一批又一批品质不同而且和原先的品质也不相同的灵魂。有关这些灵魂的问题,我能知道什么?我只能胡思乱想罢了。我无从问起,也无从回答。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不知为不知”,我的自问自答,只可以到此为止了。

——杨绛

杨绛书话

1.闹鬼:这个世界上,莫名其妙的事多着呢

鬼附人身的传说,我听得多了,总不大相信。但仔细想想,我们常说:“又做师娘(巫婆)又做鬼”,如果从来没有鬼附人身的事,就不会有冒充驱鬼的巫婆。所以我也相信莎士比亚的话:这个世界上,莫名其妙的事多着呢。

《左传》也记载过闹鬼的事。春秋战国时,郑国二贵胄争权。一家姓良,一家姓驷。良家的伯有骄奢无道,驷家的子皙一样骄奢,而且比伯有更强横。子皙是老二,还有个弟弟名公孙段附和二哥。子皙和伯有各不相下。子皙就叫他手下的将官驷带把伯有杀了。当时郑国贤相子产安葬了伯有。子皙擅杀伯有是犯了死罪,但郑国的国君懦弱无能,子产没能够立即执行国法。子皙随后两年里又犯了两桩死罪。子产本要按国法把他处死,但开恩让他自杀了。

伯有死后化为厉鬼,六七年间经常出现。据《左传》,“郑人相惊伯有”,只要听说“伯有至矣”,郑国人就吓得乱逃,又没处可逃。伯有死了六年后的二月间,有人梦见伯有身披盔甲,扬言:“三月三日,我要杀驷带。明年正月二十八日,我要杀公孙段。”那两人如期而死。郑国的人越加害怕了。子产忙为伯有平反,把他的儿子“立以为大夫,使有家庙”,伯有的鬼就不再出现了。

郑子产出使晋国。晋国的官员问子产:“伯有犹能为鬼乎?”(因为他死了好多年了。)子产曰:“能。”他说:老百姓横死,鬼魂还能闹,何况伯有是贵胄的子孙,比老百姓强横。他安抚了伯有,他的鬼就不闹了。

2.灵性良心:都不是外加的,而是原来就有的

灵性良心。禽兽的天性不仅有食欲、性欲。禽兽都有良知良能,连虫蚁也有,例如蚂蚁做窠、蜂酿蜜、鹊营巢、犬守门且忠于主人。人当然也有良知良能,不输禽兽虫蚁,而超越禽兽虫蚁。

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注解说:“良者,本然之善也。”就是说,不由人为,天生就是好的。注解的解释,不如《孟子·告子》一章里讲得具体。孟子说: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都是每个人都有的。人有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就表示人有仁、义、礼、智等美德。这都不是外加的,而是原来就有的。

3.灵肉之争:谁做主

每个人如回顾自己一生的经历,会看到某事错了,某事不该的。但当时或是出于私心,或是出于无知,或虚荣,或骄矜等等,于是做了不该做的事,或该做的没做,犯了种种错误。而事情已成过去。灵性良心事后负疚抱愧,已追悔莫及。当时却是不由自主。

我曾读过伯格森的《时间与自由意志》。读时想必半懂不懂,所以全书的内容和结论全都忘了,只记得一句时常萦回心头的话:人在当时处境中,像旋涡中的一片落叶或枯草,身不由己。

不错啊,人做得了主吗?

杨绛书话

4.人生有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神明的大自然,对每个人都平等。不论贫富尊卑、上智下愚,都有灵魂,都有个性,都有人性。但是每个人的出身和遭遇、天赋的资质才能,却远不平等。有富贵的,有贫贱的,有天才,有低能,有美人,有丑八怪。凭什么呢?人各有“命”。

“命”是全不讲理的。孔子曾慨叹:“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是命,就犟不过。所以只好认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曾国藩顶讲实际,据说他不信天,信命。许多人辛勤一世,总是不得意,老来叹口气说:“服服命吧。”

5. 了解自己,不是容易。

了解自己,不是容易。头脑里的智力是很狡猾的,会找出种种歪理来支持自身的私欲。得对自己毫无偏爱,像侦探侦察嫌疑犯那么窥伺自己,在自己毫无防备、毫无掩饰的时候——例如在梦中、在醉中、在将睡未睡的胡思乱想中,或心满意足、得意忘形时,捉住自己平时不愿或不敢承认的私心杂愿。

6.人的可贵:一生寻求智慧的苏格拉底,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如果天地生人,目的是人类的文明,那么,天地生就的人,不该这么无知,这么无能,虽是万物之灵,却是万般无奈,顾此失彼,而大部分人还醉生梦死,或麻木不仁。我们只能看到宇宙无限大,而我们这么渺小,人生又如此短促。数千年来,哪一位哲人解答了世人所探求的真理呢?数千年已过去了,有灵性有良心的人,至今还在探求人生的真谛,为人的准则。一生寻求智慧的苏格拉底,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我们的万世师表孔夫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他急于了解什么是“道”,“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怎么学呢?《论语》里没有说。《大学》是曾子转述孔子的话。讲了怎么教,学什么。“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一作‘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我参考了宋代理学家的注释,试图照我自己的见解,解释如下:教诲成年的人,就是要他们“明‘明德’”——“明”就是明白,“明德”就是按照天理,为人行事,“在新民”就是要他们去掉旧时的污染,“亲民”就是“推己及人”;“在止于至善”就是对自己要追求完善,达到至善的境界。

杨绛书话

7.修身:人必需修身,而修身需用又合适又和悦的方法

人的躯体是肉做的,不能锤打,不能火烧水淬。可是人的灵性良心,愈炼愈强。孔子强调修身,并且也指出了修身之道。

灵性良心锻炼肉体,得有合适的方法。肉体需要的“饮食男女”,不得满足,人就会病死;强烈的感情不得发泄,人就会发疯。灵性良心在管制自己的时候,得宽容,允许身心和谐。克制自己,当恰如其分。所谓“齐之以礼,和之以乐”,就是用礼乐来调节、克制并疏

导。

孔子很重视“礼”和“乐”。《礼记》里讲得很周到,但《礼记》繁琐。我免得舍本逐末,只采用《礼记》里根本性的话,所谓“礼之本”。孔子曰“礼者,理也。……理从宜。……”这就是说,“礼”指合理、合适。礼“以治人之情。……”喜、怒、哀、惧、爱、恶、欲,是人的感情,都由肉体的欲念而来,需用合理、合适的方法来控制。要求“达天道,顺人情。……”肉体的基本要求不能压抑,要给以适度的满足。

8.锻炼:受锻炼的是肉体,锻炼出来的是精神

奥运会原本是古希腊享神的赛会。古希腊灭亡后早已废弃。十九世纪法国顾拜旦男爵(Baron Pierre de Coubertin)有鉴于当代商业化的弊端,提倡公平竞赛和古希腊运动员胜不骄、败不馁的品德,重兴了奥运会。奥运会的精神:争取提高自身的能力,胜人一筹;比赛讲究公正合理,光明磊落,不容欺骗作伪。训练体格,也锻炼人的品格。孔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其争也君子”的君子之风,和奥运精神略有相似处。每个人都要有争取胜人一筹的志气,而在与人竞赛中,练就公正合理、崇尚道义的品格。当今商业化的社会,很需要这种作风,推而广之,无论商业界或其他各行各业,都该有奥运精神。受锻炼的肉体不免死亡,崇尚道义的精神就像点燃的圣火,遍传天下,永恒不灭。

所以受锻炼的是肉体,由肉体的媒介,锻炼出来的是精神。

9.人有灵魂

我首先要说,人有灵魂。每个人都有一个身体,而身体具有生命,称灵魂。灵魂是看不见的,但身体有没有生命却显而易见。所以每个活着的人,有肉体,也具有生命。灵魂是否不灭,可以是问题;而活着的人都有生命或灵魂,是不成问题的。可以肯定说:人有两部分,一是看得见的身体,一是看不见的灵魂。这不是迷信,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杨绛书话

10.人有个性

人的体质不同,性情各别。古希腊医学家认为人的性情取决于这人身体里某种液体的过剩。人的个性为四种类型:多血的性情活泼,多痰的性情滞缓,多黄胆汁的易怒,多黑胆汁的忧郁。欧洲人一直沿用这种分类。我们所谓“个性”,也称“性子”,也称“脾气”。我只求说明:体质不同,性情各别。老话:一棵树上的叶子叶叶不同,人性之不同各如其面。按脑科专家的定论,各人的脑子,各不相同。常言道:一个人,一个性;十个人,十个性。即使是同胞双生,面貌很相似,性情却迥不相同。

个性是天生的,到老不变。有修养的人可以约束自己。可是天生的急性子不能约束成慢性子;慢性子也不能修养成急性子。我曾当过三年小学教员,专教初小一、二年级。我的学生都是穷人家孩子,很野,也很难管。我在排座位时自己画个座位图,记上各人的姓名。上第一堂课,记住第一批姓名。上第二堂课,记住第二批姓名。上第三堂课,全班的姓名都记熟。第一批记住的是最淘气或最乖、最可爱、最伶俐的,一般是个性最鲜明的。最聪明的孩子,往往在第二批里,因为聪明孩子较深沉,不外露。末一批里,个性最模糊,一时分不清谁是谁,往往是班上最混沌的。

每个人天生有个性,个性一辈子不变,这是可以证实的。天地生人,人多得不可胜数。但所有的人指纹不同,笔迹不同,也是个性不同的旁证。

(以上摘自《走到人生边上》

杨绛书话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