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王昌龄号称七绝圣手,和李白_人称王昌龄为七绝圣手,你怎么理解

王昌龄号称七绝圣手,和李白_人称王昌龄为七绝圣手,你怎么理解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3-27 20:30:41
阅读:
「诸葛学堂」七绝圣手王昌龄:人生曲折,仍掩不住我盛唐风骨


01

我是王昌龄,字少伯。在历史上,我还有不少小名儿,什么王龙标,王江宁啊,这都跟我的职业有关。

「诸葛学堂」七绝圣手王昌龄:人生曲折,仍掩不住我盛唐风骨

说起我的职业生涯,的确满是曲折。

农民是我,旅行家是我,战地记者是我,当然,步入仕途,融入官场的官员也是我。

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人,都把科举考试看得非常重要。

不是父母严格要求,就是自己想光耀门楣,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年少勤奋读书,一朝考取功名利禄这条求生之路。

而我不太一样,在参加科举考试前,我的生活确实还有那么点意思。

02

我出生在武则天圣历年间,这时国家也越来越强盛,可奈何我出身不好,不是什么大门大户出生的小少爷,而是贫苦的农民后代。

我年少时,安分守己地守着家里那一亩三分地,勤勤恳恳地耕作,一家人过着清贫的生活。

这时候的我,也爱看书,只不过呢,爱看的不是四书五经,而是诗词歌赋。

我从来不曾想过,也不敢去想参加科举考试。

可到了二十岁出头,我寻思着这也不是事啊,不然我去嵩山学道吧。

「诸葛学堂」七绝圣手王昌龄:人生曲折,仍掩不住我盛唐风骨

我对研习道法,可谓是有浓厚的兴趣。

我接触道教之后,对于超凡入圣、万劫不灭等知识都了解了不少,我对无所不能的仙法十分痴迷,我整日都琢磨着寻仙问道,或者如何才能得道成仙。说来也奇怪,这明明是秦始皇晚年爱做的事,我年纪轻轻怎么就这样着迷了呢?

但大家都知道,一件事要想做成功,单单有兴趣这一个条件是不够的。我在嵩山呆的这三年里,悉心学道,勤于问道。可对道法的理解始终不够透彻,离我想象的那个境界差了十万八千里。

我在日记本上写下这样的诗句:

“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

时余采菖蒲,忽见嵩之阳。

稽首求丹经,乃出怀中方。

披读了不悟,归来问嵇康。

嗟余无道骨,发我入太行。”

既然成不了仙人,最终还是要回归现实,我打算离开嵩山,另寻出路。

这时候的我,步入社会一无所知。我四处游历,说好听点儿像是一个旅行家,但说白了,就是一个迷茫小青年。

就在这时,听闻边塞战事频传,我脑中突然迸发出了一个念头:去当个战地记者怎么样?

03

说实在的,选择去当战地记者估计是我人生中做的最好的一个决定。

在当时,这不算什么正经职业,可我却做的不亦乐乎。在出发之时就挥笔作诗一首,这是我在记者生涯里传唱度最高的一首诗歌了:

“秦时明月汉时山,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诸葛学堂」七绝圣手王昌龄:人生曲折,仍掩不住我盛唐风骨

听听,这首《出塞》多气派!

那时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不断侵扰我大唐边疆,而我军战士个个骁勇,连我这个战地记者都充满着报国热情。

就这样,我跟着军队驻扎边塞,同步的饮食起居让我深入地了解到了边塞的荒凉,将士的辛苦和战争的残酷。

在这期间,我充分发挥着我“战地记者”的作用,写了许多诗作。其中著名的除了《出塞》这一首,还有我对战地深入的报道——《从军行七首》,把我所看所见所想,都用诗句一一表达。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单看其中这一首,就能体味的出我七言绝句的风骨韵律。

有人说,我是边塞诗的开创者,不敢当不敢当,我的老哥王之涣在之前可也创作了《凉州词》这样的传世名作。

但不谦虚地说,我的边塞诗在盛唐时期完成了承上启下的光荣使命。

在那时候啊,岑参、崔颢这些小老弟们都还忙着读书,忙着科考呢!

回想这段记者生涯,日子过得虽然很苦,却很快乐。

04

转眼之间,我也到了而立之年。

想着一直当战地记者生活太不稳定了,这时我的一位老朋友——崔国辅,考中了进士,进入了官场,让我这个年近三十的人,也动了科举考试的念头。

我准备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开元十五年,我参加科考一举及第,当上了秘书省校书郎。其实也就是校订古书典籍的一个文官。

呆在秘书省这个国家“藏书阁”,我一边完成着我的工作,一边大量阅读图书,我通过读书不断提升着自己。

「诸葛学堂」七绝圣手王昌龄:人生曲折,仍掩不住我盛唐风骨

没过几年,我就考中了博学宏词科。

在当时,这可是多少应试者的梦想啊。文人墨客若能登博学宏词科,这才是光耀门楣的大好事。可想而知,我的确有卓越的才华。奈何后来我却只在河南汜水县做了一个县尉。

没关系,县尉又如何,总比之前游荡边塞听起来靠谱一点吧。然而,步入官场后的生活才是我职业生涯的巨大低谷。

05

四十一岁的时候,我因为一些莫须有的罪名被流放到岭南。

巧的是刚好碰到天下大赦,我在流放的途中被释放了。

我想回长安等待发落,走到巴陵时,遇到了当时大名鼎鼎的诗人李白,我们一见如故,大醉一场。

可萍水相逢,终要分离,此刻的我难掩离别之情,作了一首《巴陵送李十二》,就草草分离了。

好不容易南下归来,我想先去襄阳拜访我的另一位诗人好友——孟浩然。

浩然大病初愈,见到我兴奋不已,不顾身体抱恙跟我一起吃了些美食。

「诸葛学堂」七绝圣手王昌龄:人生曲折,仍掩不住我盛唐风骨

而可怕的是,就因为这么一点点海鲜,就让他旧病复发,不久就辞别人世了。

我的心情极度悲痛,在遭遇贬谪的这段日子里,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好友离世,这无疑是双重打击。

我无心想什么官职爵位,带着低落的心情一路游荡。

稍稍值得开心的是,北上途中我结识了很多“同行”。他们有岑参、高适、辛渐、王维等等。我们有共同语言,志趣相投,让我在这悲伤的日子里有所慰藉。

很快,京城下达了旨意,要我去江宁任职。

这时我已经四十七岁了。

按说这个年纪,我以为自己能在这个岗位上安稳度日,却不曾想,就任八年,却又因为一些芝麻小事被贬谪了——从江宁丞贬为龙标尉。

我经不起折腾了,对外人的诽谤也不予理会,只能淡淡地跟朋友说一句: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在混乱的官场,我始终保持初心,却不料屡遭贬谪,懂我的人自会懂我,胡乱诽谤之人,我自然不屑一顾。

这时候挂念我的还是朋友。

当初认识的知己李白,听闻我被贬到了龙标,为我惋惜。

想必大家也都听过他那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吧?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诸葛学堂」七绝圣手王昌龄:人生曲折,仍掩不住我盛唐风骨

我感受的到他的关怀,这给予了我巨大的精神支撑。

到龙标之后,我也没自暴自弃,在当地办学讲学,发挥着我的余热。因此,人们也会叫我“王龙标”。

经历过那么多,我明白人生的低谷好似绵延的山峦,一谷更比一谷低,这都不算什么。

但是我没想到,我的死竟然更让人意想不到。

06

在龙标做了几年小官,到了退休的年纪,我打算回老家颐养天年。

我在归乡途中经过亳州,当地的刺史闾丘晓是个卑鄙小人。奈何我却偏偏被他拦下,他嫉妒我的才华,竟然下令将我杀害。

六十岁的我如何反抗?

只能含着热泪,向着家乡的方向深深地鞠一躬,表达无法归乡侍奉母亲的歉意。

生命走到这一步,还能如何挣扎呢?

不过,早年在嵩山学道时我就知道,天道好轮回。

今日我不明不白地死,以后也有他闾丘晓的落魄之日。

没错,这一天很快就来了。

安史之乱时期,布衣出身的张镐奉命平定战乱。为解宋州之围,他要求亳州的闾丘晓前来支援。而闾丘晓为人傲慢,刚愎自用,延误了战机,导致宋州陷落。

「诸葛学堂」七绝圣手王昌龄:人生曲折,仍掩不住我盛唐风骨

张镐本就讨厌这个卑鄙小人,又因此次其延误战机忍无可忍,杖杀了闾丘晓。闾丘晓跪地求饶,说家中还有老母亲需要侍奉,张镐果断回应:

“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

爽快!

我这一生,算的上是颠沛流离。

科场得意,官场失意。

在这人间走一遭,明白了人生的大起大落,皆是财富。

在边塞的我留下了高质量的边塞诗;流连官场的我,写下了诸多宫怨作品;

我没什么好遗憾的。

因为我的七言绝句,尽显盛唐风骨韵律。

王昌龄(698—757)

「诸葛学堂」七绝圣手王昌龄:人生曲折,仍掩不住我盛唐风骨

生平简介:

唐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王昌龄出生在山西太原。

唐玄宗开元八年庚申(720年),二十三岁,是年前后,曾居嵩山学道。

唐开元十一年癸亥(723年),二十六岁,约在是年前后,客河东并州、潞州。

开元十二年甲子(724年),二十七岁约在是年前后,赴河陇,出玉门。其著名之边塞诗,大约作于此时。

开元十四年丙寅(726年),二十九岁。隐居于京兆府蓝田县石门谷。是年有《同从弟销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之作。“山阴崔少府”即崔国辅。

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官汜水尉校书郎)。

开元十九年辛末(731年),三十四岁。在长安,以博学宏词登科,再迁河南汜水县尉。

开元二十一年癸酉(733年),三十六岁,当年四月,在长安参加宴会,有《夏月花萼楼酺宴应制》诗。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王昌龄选博学宏词科,超绝群伦,于是改任汜水县尉,再迁为江宁丞。

开元二十六年戊寅(738年),四十一岁,因事获罪,谪赴岭南。

开元二十七年己卯(739年),四十二岁,遇赦北还。秋,在巴陵(今湖南岳阳)遇李白,有《巴陵送李十二》诗。

开元二十八年(740 年),王昌龄北归,游襄阳,访著名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患疽病,快痊愈了,两人见面后非常高兴,孟浩然由于吃了些许海鲜而痈疽复发,因此而死。

天宝三载甲申(744年),四十七岁,在江宁丞任。四月曾因事暂至长安,与辛渐、李白、王维过从。

天宝七载戊子(748年),五十一岁,至此年,官江宁丞前后共八载。此年昌龄乃自江宁丞贬为龙标尉。昌龄自金陵首途赴龙标,基本上是溯江前往,曾顺道游南陵,有《至南陵答皇甫岳》。

唐肃宗至德二载丁酉(757年),六十岁。756年冬到757年十月之间,王昌龄路经亳州,为亳州刺史闾丘晓所杀害,后张镐杖杀晓。

代表作:

《出塞二首·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名句:

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

2.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

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七首其四》)

人物关系:

父亲:不详

母亲:不详

朋友:王维,孟浩然,李白,高适,岑参,崔颢

参考文献:

1.吴芙蓉.王昌龄诗歌研究.华中师范大学, 2007

2.卢盛江.王昌龄《诗格》考.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感谢阅读,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诸葛学堂”!

特别声明:此文为“诸葛学堂”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