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苏东坡简介:苏东坡的一生_赏析苏东坡

苏东坡简介:苏东坡的一生_赏析苏东坡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5-10 06:30:59
阅读:
苏东坡的一生:辉煌灿烂与颠沛流离

1分钟里,10条微信通知,你怕吗?你烦躁吗?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些“叮咚”的时间拉长,置于人生的长河里,当生命的节点“叮咚”而来,怕有用吗?

任他一蓑烟雨,笑傲平生。

前往京城:朝发鼓阗阗,西风猎画旃。故乡飘已远,往意浩无边。

嘉佑四年(1059年),苏家父子再次从四川远行,目的地汴京。

这是他们再次离川,上一次还是嘉佑元年进京考试。也是在上次考试中,苏轼在礼部试中凭《邢赏忠厚之至论》列为第二,并在礼部复试时以《春秋对义》拔得头筹。

据传,在初次阅卷时,考官梅尧臣十分喜爱苏轼的论策,主考官欧阳修更是赞不绝口,但是欧阳修误以为该论为自己的门生曾巩所答,为避嫌才将其擢列第二。

但无论第一还是第二,苏轼或者说是苏家父子已经在上一次考试中名动京师。只是喜讯还未传回家乡,母亲程氏病故的消息就先到了汴京,苏轼回家丁忧三年。

这一次,他们全家都来了京城,包括苏洵、苏轼及妻子王氏和儿子苏迈、苏辙及妻子史氏。他们在京城买房、交友、做官,开始涉入这个现实世俗的官场世界。

苏东坡的一生:辉煌灿烂与颠沛流离

初入官场: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嘉佑六年(1061年),苏轼赴任凤翔判官,苏辙辞任商州推官,留在京城照顾父亲,这是兄弟俩第一次分离。

苏轼第一次直接踏入官场,三年凤翔判官,他接触了底层的小朝廷官场,与有的上级相处愉快,也被有的上级投诉到了汴京,他感叹这三年是“虽无性命忧,且复忍须臾”,但总的来说,苏轼是一位实干家。

苏轼任满,返回汴京,平步青云的仕途画卷似乎即将展开。

但人生的“叮咚”接二连三,1065年妻子王弗去世,1066年父亲苏洵去世,皇帝宋英宗赐了苏家兄弟二人银两回家服丧。

等到宋神宗熙宁二年(1068年),苏轼和苏辙再次回到汴京,时局已然发生变化,一场深刻影响大宋王朝国运的变法即将展开,当然这场变法也成了苏轼后来命运起伏跌宕的重要铺垫。

反对变法:商鞅变法,不顾人心,虽能骤至富疆,亦以召怨天下。使其民知利而不知义,见刑而不见德。

王安石变法让沉静的北宋政坛漩涡骤起,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与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针锋相对。

苏轼虽然与旧党同为反对变法,但其观点相对独立,并直接写就了著名的《上神宗皇帝书》。

苏轼还是个理想主义的务实派,他认为王安石的变法路子太过于激进,弊端副作用太多,“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

苏东坡的一生:辉煌灿烂与颠沛流离

但是变法并不是由王安石一个人主导,当时的皇帝宋神宗也是极力支持变法。

苏轼仍旧坚持自己渐变的政论主张,并在1070年写了《再上皇帝书》。苏轼在皇帝那里的印象本来还是很不错的,可是接二连三上书反对变法,自然招来了新党的非议。

不久,苏轼遭到新党弹劾构陷,1071年,苏轼离开京城,任杭州通叛。

弹劾外放: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次离开京城,是苏轼真正颠沛流离人生的开始……他先后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任职。

这段外出任职的时光,苏轼并没有荒废,无论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政绩,还是其自由才情的无尽展现,可以说都是从容自在的。

在杭州,他视察水情,积极赈灾,也与名妓琴操唱和,并认识了伴他余生的红颜知己王朝云;

在密州,他焚香祈雨,缓解蝗灾,也与友人会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在徐州,更是亲自率领军民与黄河洪水奋战,连皇帝对他的成就都颁旨嘉许,徐州百姓更是欢天喜地。

林语堂曾评价说:苏东坡在被迫之下,暂时退隐,在政坛上韬光养晦,此后,一个充实、完满、练达、活跃、忠贞的苏东坡出现了,这才是我们所知道、百姓所爱戴的苏东坡,也是温和诙谐、百姓的友人兼战士的苏东坡——一个具有伟大人格的伟大人物。

等到苏东坡到湖州任职时,变法的弊端越来越显现,而北宋的党争也越来越激烈。

乌台诗案: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生命里的不幸来的又急又快。

王安石变法期间启用了很多新人,他们执掌朝政后,很快就开始排除异己,打击那些反对新法的人,而苏轼很快就躺枪了。

苏轼到湖州任上之后,按照惯例要给皇帝上谢表,他老老实实对皇帝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说: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违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这个世界真的是你是什么样的,你看到的世界就是什么样的。这本来是正常的谢表,却被敏感的新党们当成了是苏轼在含沙射影的讽刺。

很快,新党一派从苏轼的《山村五绝》和刻印的《元丰续添苏学士钱塘集》等里面摘录了一些文字,认为苏轼是“愚弄朝廷,妄自尊大”“无尊君之义,亏大忠之节”,罪名越织越厉,新党们欲对苏轼痛下杀手而后快。

1079年,八月十八,苏轼被投入御史台大牢。

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所以也叫“柏台”;又因柏树上常有乌鸦筑巢,所以又称“乌台”。此案,也称“乌台诗案”。

苏轼在狱中做了最坏的打算,但因太皇太后曹氏、王安石(此时已罢相)等人出面力挽,才转危为安。

最终,宋神宗下诏将苏轼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惊魂未定的苏轼写了这句“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跌宕起伏: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毕竟是苏轼,他在不适里过出了舒适。

黄州的苏轼是最可爱的时候,他在黄州东门外辟了块荒地,取名“东坡”,“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他还研创了东坡肉,“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

当然了,黄州的苏轼还写出了《赤壁赋》。

苏东坡的一生:辉煌灿烂与颠沛流离

平静的生活正有序展开,不平静的事件总会叮叮咚咚响个不停。

只不过这次是好消息,从长远看又不是好消息。

1084年,宋神宗下诏将苏东坡移任汝州;不久,神宗去世,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听政,她亦反对变法,召唤苏轼回京,并让苏轼当了皇帝的老师,荣耀登极。

苏轼开始重整吏治,并废止了青苗贷款法,但这些再次触及了一些大臣的既得利益,他们再次对苏轼进行疯狂弹劾。

1088年,苏轼表达了自己屡遭诽谤的愤怒与无奈,并请求外任,先后出任杭州、颍州、扬州。

1092年,苏轼再次被召回京。

1094年,哲宗又要继承神宗改革时期的做法,改革派大臣重掌政权,再次疯狂打击元祐党人,苏轼再次被罢被贬。

从汝州到定州,从定州到惠州,从惠州到儋州(海南西北部,濒临北部湾),苏轼真是“一贬再贬,远无可远”。

1100年,哲宗去世,大赦天下。

1101年,东坡北归时,卒于毗陵(今常州)。

苏东坡的一生:辉煌灿烂与颠沛流离

尾声

苏东坡从海南北归时,渡过琼州海峡,看到云散月明,海天澄澈,作: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当生命节点的通知“叮咚”而至,有些选择可以做,有些选择没得做,但不用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欢迎关注头条号@山左历史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