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林冲武松鲁智深宋江李逵相关情节_水浒传中与鲁智深相关的章节回目

林冲武松鲁智深宋江李逵相关情节_水浒传中与鲁智深相关的章节回目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6-01 21:18:57
阅读:

文:都头郓哥(作者原创授权)

之前,笔者与大家品读了《荡寇志》(《水浒传》续书,清代俞万春著)第一百零四回,梁山一月攻克三城,但随即损兵折将,被召村所阻,蒙阴又被陈希真等袭取,宋江等进退维谷。今天我们继续品读《荡寇志》第一百零五回“云天彪收降清真山,祝永清闲游承恩岭”,看看后续发展如何。

情节简介:宋江、吴用引军攻召村不克之时,蒙阴却被陈希真等袭取,此时梁山又收到云天彪攻打清真山的消息,宋江等进退两难,于是商议写信给陈希真作鱼死网破之壮,陈希真与召忻商议,同意讲和放回鲁达、武松、李逵三人以及龚旺、丁得孙首级,但条件是宋江要拿四十万金珠交换,十万金珠祭奠申勃儿,并且写下盟书承诺今后再不侵犯蒙阴,宋江无奈,只好同意了,之后收兵驻扎在新泰,准备救援清真山。但陈希真等已经得知云天彪攻打清真山之事,于是屯兵小汶河,牵制梁山,不让宋江等前去救援。此时云天彪利用大风季节,放火烧清真山东山,又趁清真山首领马元等救援之时,乘虚攻破了玄武关。马元等退守内关,苦战数日盼梁山救兵不到,几位头领又相继战死,于是无奈投降。陈希真见云天彪收降了清真山,于是引兵回寨,路过承恩山时,陈丽卿与祝永清去采办箭料,偶遇祝永清故人魏生,得知其父在兖州隐居的消息。

水浒后传,武松鲁智深遭遇最屈辱一战?宋江最后用钱换回他们的命

(清末出版《荡寇志》中马元投降插图)

都头曰:此回是梁山二打蒙阴失败和附属势力清真山被消灭的一回,蒙阴堪称是梁山的“滑铁卢”,两次攻打不但毫无便宜,反而自己损兵折将并且金珠输敌,鲁智深、武松、李逵作为梁山上的主要人物,在原著中大放异彩,但在《荡寇志》中沦为了被人生擒并用金珠赎回的笑料,真可谓是大大的讽刺。另一方面,作为梁山党羽的清真山,在官军数次攻打,梁山无法救援的情况下,最终被迫投降了,这也标志着梁山大局的崩坏,在梁山的附属势力中,如果说前面被陈希真父女打败的冷艳山势力时小喽啰,那么清真山与盐山堪称是梁山的左膀右臂了,而正是这样的左膀右臂,最终还是投降了官军,对攻打蒙阴失利的梁山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梁山的损失已经像下坡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且无法刹车了,结果可想而知。我们还是先来看看此回中涉及的历史典故。

水浒后传,武松鲁智深遭遇最屈辱一战?宋江最后用钱换回他们的命

第一个典故是宋江、吴用攻打召村失利,蒙阴又被袭取,正进退两难,又接到清真山求援书信,吴用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清真山已经不可救,便假对清真来使道:“本寨救兵即日便来,你速去回报头领,教他放心坚守数日。”范金门在这里批道【忠义扫地矣。暗用晋伯宗欺宋故事。】范金门所说的“晋伯宗欺宋”出自《左传》,讲的是春秋时期,楚军攻打宋国,宋国派人向晋国求援,晋国国君本想答应,但是晋伯宗劝道:“不可!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君其待之!”晋国国君最终没有出兵救援宋国。晋伯宗的话也成了成语“鞭长莫及”的由来,其实晋伯宗劝晋国国君的话不过是冠冕堂皇的假话,他的真实意图是不想因为救援弱小的宋国而得罪强大的楚国。因为当时晋国貌似庞然大物,但已经没落了,而楚国是后起之秀,当时正是春秋霸主之一的楚庄王执政,国力正盛,所以晋伯宗欺骗了宋国,最终也没有出兵救援,而这正和宋江、吴用没有救援清真山相似。

水浒后传,武松鲁智深遭遇最屈辱一战?宋江最后用钱换回他们的命

第二个典故是宋江等得知云天彪攻打清真山,怕陈希真也知道这个消息,就没有退路了,所以和吴用商议用军威震慑陈希真。“严肃队伍,申明赏罚,约束众军,摆齐明晃晃枪炮剑戟,直抵蒙阴城下,震天震地的一声呐喊,一阵连环枪炮,震得蒙阴城岌岌动摇。”范金门在这里批道【真写得惊天动地。暗用夫差争盟故事。】春秋末期,吴王夫差连续征服了越国、鲁国和齐国,又尽出国中精锐打算一鼓作气征服晋国成为霸主。不料越王勾践乘虚攻打吴国,断了吴军后路。夫差与文臣武将商量对策,大家认为如果退兵将会两面受敌,不如先败晋国,当上霸主,再回兵攻打越国。因为时间紧急,夫差想出了一个迅速征服晋国的办法,从全军中挑出三万精兵强将。每一万人摆成一个方阵,共摆三个方阵。各个方阵的旗帜、盔甲等都统一用黑、白、红三种颜色。然后三军进至晋军跟前,鼓噪呐喊,据《国语》记载:晋军看到吴军“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旗、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左军亦如之,皆赤裳、赤旟、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的声威气势,被深深震撼了,这也是成语“如火如荼”的由来。第一次看电影《英雄》的人,应该会被里面秦军的方阵所震撼,吴军当时正是展现出了和秦军一样的震撼力,最终迫使晋国承认了吴国的霸主地位,夫差争盟成功。而宋江、吴用也是用同样的手法,令陈希真觉得梁山还有很强的战斗力,不敢将对方逼上绝路,最终与梁山讲和,放还了鲁达、武松、李逵三人。

水浒后传,武松鲁智深遭遇最屈辱一战?宋江最后用钱换回他们的命

(电影《英雄》中的秦军)

第三个典故是陈希真等收兵回猿臂寨时,众人“逦迤至承恩山,希真等已过山南,永清、丽卿还在山北,天色已晚,各自安营憩息。”范金门批道【我行已水滨,我仆犹木末。绝妙文心,绝妙文境。】这里所引用的两句诗出自杜甫的《北征》,安史之乱时期,宰相房琯被诬陷论罪,当时作为左拾遗的杜甫上疏为房琯辩罪,触怒唐肃宗,后被遣返回家。杜甫在回家的途中见到因为战乱导致民生凋敝、国家混乱,有感而发,于是写了这首诗。“我行已水滨,我仆犹木末”是写当时杜甫和仆人在归家途中,经过一个山坡,上面长满了草木,杜甫走在前面,来到了水边,回头看见仆人还落后在山坡上,因为坡陡,所以看起来好像在树梢上一样。范金门在这里是想说的是陈希真和祝永清、陈丽卿一前一后,和杜甫与仆人很相似。但是仔细分析,两边的情绪却是差异明显。杜甫是被遣返回家,见到战乱景象,内心悲凉。而陈希真等却是得胜回寨,悠游自在,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说完典故,我们再说说此回的创作意图,俞万春精心设计了清真山头领马元、皇甫雄因为等不到梁山救兵最终投降云天彪的情节,目的就是为了凸显宋江的“不仁不义”,邵循伯在此回回末评中批道:“此篇大旨,是疏出宋江不忠不义实迹也。其掳掠三城,自鸣得意无论矣,即如百孔千疮以数十万金珠赎回武松、鲁达、李逵,并龚旺、丁得孙首级,人莫不谓其于弟兄分上,可谓至义,而不察就中有与马元比较一层。呜呼,马元非意气之招来乎?任你喊破喉咙,总不往救,其故何也?清真一山其利不及新、莱二县也,然则知宋江者,当曰利而已矣,何必曰义。”也就是说在俞万春和邵循伯等看来,宋江对兄弟也是分三六九等的,附属势力的马元等没有鲁达、武松、李逵等重要,清真山也没有新泰、莱芜重要,所以宋江口口声声说忠义,但却做出了不救清真山的“不义”之举,证明宋江考虑的不过是追求最大的利益而已。

水浒后传,武松鲁智深遭遇最屈辱一战?宋江最后用钱换回他们的命

为此,文中作者还借马元之口对皇甫雄道:“看来梁山救兵又不到矣,不料宋公明如此不仁不义。前番不来,犹推路远,今近在蒙阴,犹不肯来救,不知出自何意。”但有意思的是,范金门却在批语中“卖了队友”,在马元的话后,他批道【妙,马元犹知宋公明不仁不义,而愚夫至今犹然不知,何也?此次实非宋江负义,马元实是错怪。至于宋江不仁不义之实绩,前传早已累纸盈幅,而愚夫瞠目视之,竟若无睹。经圣叹先生逐段拈出,犹傲然不信,真另有肺肠矣。】因为文中宋江并非不想救清真山,而是被陈希真等牵制在了新泰,无法前去救援,因为如果放弃新泰救援清真山,以作者的写法,梁山一定会丢了新泰而且清真山也不一定能救成,那时宋江等将全军覆没,保住全军和救马元等人只能选择一头,所以为了全局,只能放弃清真山,这本无可厚非,因此作者和邵循伯说宋江不仁不义缺乏说服力。否则按照这个标准,安乐村之战时,陈丽卿只顾着救刘慧娘而不管邻居王美娘,是否也可看做不仁不义?

此外,本回后半段作者设计了“祝永清闲游承恩岭”的情节,作为陈希真三打兖州的引子,写这段情节时,作者颇费了一番心思,其中有个情节是这样的,陈丽卿在雨后看见两个大孩子玩泥虎,后来丢下泥虎进屋,另一个小孩子出来玩丢下的泥虎,后来两个大孩子出来见自己的泥虎被拿,就夺了回来,那个小孩子因此哭了,这时小孩子的母亲出来了(也是两个大孩子的伯母),不问事由,把两个大孩子打了,之后另一个小孩子看见了,告诉了一个女孩子,又引着四个男孩子来救被打的两个大孩子,但是打不过大人,两个大孩子又被夺走,摔成了泥人。陈丽卿因此大怒,要惩罚那个女人。范金门在这段故事后批道【至此丽卿虽欲不发作,不可得矣。妙在处处不脱雨。仲华此段,盖影射二解争虎事也。细按之:起先两个孩子者,二解也;俊俏孩子者,乐和也;女孩子者,顾大嫂也;后四个孩子者,二孙、二邹也。嗟乎!仲华胸襟忠厚和平,真不可及哉!此次三打兖州,二解等尽皆碎首矣。乃细思之,而二解受冤无伸,从事绿林,实为可怜。于是幻出此段,以见二解,未尝不为杀二解者之所悯,而卒于不得不杀,仁之至,义之尽也。一部结水浒,均作如是观。二解争虎,而三打祝家庄以终;二孩争虎,而三打兖州以始,极妙关节。】原来作者写这段情节是为了影射二解争虎一事,作者也知道,解珍、解宝两兄弟当初被毛太公诬陷的,但在作者看来,二解虽有冤情,但是无论如何,上梁山造反是不对的,因此作者用这个故事影射二解争虎,又安排陈丽卿替被打的两个孩子出气,算是变相的替二解伸冤,然后再安排二解被杀。这其实和写林冲杀高衙内报仇是一个目的,那就是让梁山上有冤情的好汉死的心服口服,你林冲、二解不是有冤情么?朝廷是知道的,所以作者就替朝廷直接或者间接替你消解这个冤情,这样一来,你造反就是不对的了,朝廷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剿灭你了。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就是朝廷是讲道理的,消灭造反的强盗也是名正言顺的,哪怕你是被冤枉不得已而造反的。但作者对这段情节处理的并不“完美”,这个故事中的“伯母”显然扮演的是毛太公父子的角色,但是最终不过是被尉迟大娘吓唬了一下,陈丽卿想要惩罚她也碍于魏生的面子而不了了之。至于陈丽卿说自己“下次统兵过此,定来察访,她若不改,立提军前斩首”,更不过是句空话,因为她以后再也没有来过这里。这是否也隐喻着即使朝廷官员有错,最终也不一定会受到实际处罚?我们不得而知。但这件事最终没有了下文,因此范金门在文末处替作者写了一个结束语,还特意提及了这件事【此处当续之曰:只因这一去,有分教:姑娘军令震残村妇之心,表叔传言保得孤儿之命。不知魏生肯为嫂嫂传谕于表嫂否?且听下回分解,此事我至今记罣。】可见这一情节设计的缺陷。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