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苏轼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抒发了对谁的情感_苏轼的人生如梦的理解

苏轼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抒发了对谁的情感_苏轼的人生如梦的理解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6-13 16:04:14
阅读: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浮生若梦,落地败花,转瞬即逝。天下间熙熙攘攘,众人皆沉湎得失,追逐名利,于苦辣酸甜中不能自拔。然芸芸众生中,苏轼却孑然一身,摒弃名与利,悠游于天地之间,行走在僻壤荒地,将得失、悲喜置身事外,于自然山水中隐逸自得,吟诗诵词。

事如春梦了无痕:当我们在谈论苏轼时,我们在想什么?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人生如梦,世事无常,人生本就短暂,何不洒脱豪迈,看淡世事。正如苏轼,即使屡次贬谪,也能在颠沛流离中以豁达与超脱的情怀看淡生死,面对坎坷人生。

长于书香世家,父慈弟恭,才华横溢,二十二岁中进士,二十六岁又中制科优入三等,入仕后奋厉有用世之志,年轻的苏轼踏上从此看似一帆风顺,光明灿烂的仕途。然而平静只是暴风骤雨的前兆,没过几年,朝廷推行新法,党派斗争愈演愈烈,“一肚皮不合时宜”的苏轼也遭到同僚们的排挤与记恨。彼时的苏轼看清朝廷局势,不愿与同僚同流合污,主动要求外调,远离是非之地。

事如春梦了无痕:当我们在谈论苏轼时,我们在想什么?

在此期间,苏轼到任过杭州,密州,徐州等地,他把对国家的赤子之心投入到黎民百姓身上,在当地他兴修水利,赈济灾民,革新除弊;同时与高僧名士结交,吟诗诵词,悠于与山林之下,以潇洒豁达的心态品味世间百态。

然而即使远离了京城政治的中心,苏轼却仍未摆脱政治迫害。公元一零七九年,四十二岁的苏轼命运出现了转折。到任湖州未到三个月,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几经死地,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幸因北宋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才免于杀身之祸,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以带罪之身流放黄州。

事如春梦了无痕:当我们在谈论苏轼时,我们在想什么?

满怀一腔忠君报国,施展才华的热血,却被一个莫须有的罪名浇灭,贬谪到荒野之地,苏轼何其无辜,何其悲哀。可这只是苏轼仕途被贬的开始,苏子一生命宫摩羯,宦海浮沉,仕途更是一贬再贬。

正所谓诗人不幸,诗词幸。虽然政治上给苏轼带来了打击,但却成就了苏轼一生创作的高峰。正因为苏轼险些经历死亡,从死亡线上逃脱出来,才能淡泊名利,以不计得失的豁达情怀笑对人生。

事如春梦了无痕:当我们在谈论苏轼时,我们在想什么?

苏轼一生多次被贬到僻壤乡间,偏远荒地,命途多舛,生计难维。但苏轼并没有因此黯然销魂,而是从心灰意冷中摆脱出来,苦中作乐,坦然视之,并且潇洒放歌破愁绝,以一种积极豁达的态度从容面对。

苏轼被贬黄州时吟道:“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被贬惠州时,作“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及至贬儋州,又说“他年谁作舆地走,海南万里真吾乡。”古人被贬,多作凄苦哀愁之音,而苏子却能以旷达洒脱,超然物外的达观胸怀来对待苦难,于坎坷打击中寻找“人间有味是清欢”。

事如春梦了无痕:当我们在谈论苏轼时,我们在想什么?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人生何处不是歇身处,何处不是歇息时。苏轼一生宦海浮沉,颠沛流离,即使多次被贬,却依旧潇洒豁达,于词文间谈笑风生;即使身处残牖破瓦中卧听萧萧雨打窗,也能从容的吟唱“此身安处是吾乡”;即使早生华发,尚无建树,也能豪放的执铁板铜琶,唱大江东去。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