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一生只留下一首诗的人_一生只为一人的诗

一生只留下一首诗的人_一生只为一人的诗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6-30 01:04:41
阅读:

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峰,不管是上没上过学的人,谁还不会两句古诗呢?在人们的印象中,古诗一般是四句或者八句,比如最为脍炙人口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短短四句道尽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不过也有特殊情况,比如孟郊的《游子吟》就有六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最幸运的诗人,一生只写一首诗,全诗只有两句,却成千古绝唱

静夜思

最早的诗歌,其实并没有一定的格式。如诗经中的内容,有长有短。再比如刘邦写的大风歌就只有三句“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但是到了唐朝以后,诗歌的格式定型,人们写诗填词,都是有矩可循的。但是到了唐朝之后的宋朝却有一名小人物,写了一首只有两句的诗,不仅得到上司的赏识,平步青云,还流传千古。“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最幸运的诗人,一生只写一首诗,全诗只有两句,却成千古绝唱

大风歌

故事还要从北宋名臣范仲淹说起。范仲淹,字希文,出生于苏州吴县,是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 被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最幸运的诗人,一生只写一首诗,全诗只有两句,却成千古绝唱

范仲淹画像

相传范仲淹任杭州知府时,城中文武官员,大多得到过他的推荐提拔,受到过他的关心帮助,对他都很崇敬。但是作为当地长官,手下的人那么多,难免会漏掉这么一两个。本文的主人公苏麟就是其中之一,因为在外县担任“巡检”,不在杭州城里,所以没有得到什么照顾。看到别人都升官了,唯独自己还是老样子,苏麟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是作为一名饱读圣贤书的读书人,直接去找长官要钱,又抹不开面子。

最幸运的诗人,一生只写一首诗,全诗只有两句,却成千古绝唱

想来想去,苏麟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这天,苏麟因事到杭州来见范仲淹,“顺便”写了两句诗: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范仲淹看了,心中会意,便征询他的意见和希望,满足了他的要求。后来,人们就把“近水楼台先得月”这句话,作为人事关系接近因而易于获得方便的意思,或简作“近水楼台”四字。至于苏麟当时写的全诗,似乎并没有留传下来。在流传中“易为春”也常常写作“早逢春”。

最幸运的诗人,一生只写一首诗,全诗只有两句,却成千古绝唱

范仲淹画像

这件事在宋朝俞文豹的《清夜录》有记载“范文正公镇钱塘,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而苏麟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官,也因为这两句诗,而被载入史册,由此可见——好诗不在多,两句又如何?

参考文献:俞文豹《清夜录》阮阅《诗话总龟前集》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