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山不在于高有仙则灵,水不在于深有龙则灵_山不在高有山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山不在于高有仙则灵,水不在于深有龙则灵_山不在高有山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7-20 22:50:20
阅读: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名句的诞生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1林修2竹;又有清流激湍3,映带4左右,引以为流觞5曲水,列坐6其次7。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8,亦足以畅叙幽情。

——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

完全读懂名句

1.茂:茂密。2.修:修长、高。3.湍:指水势很急。4.映带:辉映环绕。5.觞:古代喝酒用的器具。6.列坐:排列就座。7.其次:在(曲水的)旁边。8.咏:吟诗作赋。

这里有高大险峻的山脉和丘陵,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子的四周辉映环绕。把水引到亭中的环形水渠里来,让酒杯漂流水上供人们取饮。人们在曲水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但是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痛快地表达各自清幽的情怀。

文章背景小常识

王羲之(公元321—379年,或公元303—361年),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写得一手好字,可说是中国最伟大的书法家,后人尊称为“书圣”。

王羲之出身于一个书法世家,他的父亲、伯父、堂兄弟等都是当时的书法名手,而他一生中最好的作品,则首推《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的写成缘起于东晋社会承自古代的一种风俗。东晋时,每逢阴历的三月三日,人们便必须去河边玩一玩,以消除不祥,这叫做“修褉”。生活在东晋的王羲之自然也遵从了这个风俗,在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和当时名士谢安、孙绰以及王、谢子弟等41人在兰亭集会,饮酒赋诗,各抒胸怀。事后这些即兴诗作编为《兰亭集》,王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写下了这篇传诵古今的《兰亭集序》。

这篇序中不仅记录了兰亭周围山水之美、集会的盛况和乐趣,更抒发了王羲之自己对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全文虽有骈句,但却一点也不显拘谨及呆板。

《兰亭集序》顾名思义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的,只是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者则叫“跋”。序的主要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但就《兰亭集序》内容和形式而言,它又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书序,而可说是中国文学史上一篇立意深远、文笔清新自然的优美散文。

名句的故事

传说当年王羲之与朋友在兰亭聚会时,42位名士排排坐在溪边,由书僮将盛满酒的酒杯放在溪水中,让杯子随水而动,酒杯停在谁的位置,此人就得赋诗一首,倘若是作不出来,可就要罚酒三杯。

正当众人沉醉在酒香、诗美的情境中时,有人提议不如将当日所作的37首诗汇编成集。此言一出,所有的人都开始起哄,推举王羲之来写一篇《兰亭集序》。而酒意正浓的王羲之,二话不说地提笔在蚕纸上畅意挥毫,一气呵成,宾主尽欢。

但第二天,王羲之酒醒后意犹未尽,便伏案挥毫又在纸上将序文重写了一遍,但却怎么看都觉得不如第一篇好,他又不甘心,因此一连重写了几遍,可是都再也比不上第一篇所写的舒展、飘逸。

这时他才明白,他在醉后写的那篇序文已经是他一生的顶峰之作了,他的书法艺术在这篇序文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无论他再怎么写,都永远比不上第一篇了。

此后,王羲之将《兰亭集序》视为传家宝,并且代代相传。但到了王家的七世孙智永之时,由于智永出家为僧,为僧之人自然没有子嗣,于是就将祖传真本传给了弟子辨才和尚。到了唐朝初年,李世民大量搜集王羲之书法珍宝,经常临习,对《兰亭集序》这一真迹更是仰慕,曾多次重金悬赏索求,但一直没有结果。后来花了很长的时间才察出《兰亭集序》的真迹是在会稽一个名叫辨才的和尚手中,但辨才却不肯说出真迹何在,唐太宗只得派出足智多谋的监察御史萧翼。萧翼扮成书生模样接近辨才,两人谈得投机,言谈间,萧翼趁机拿出几幅王羲之的真迹,辨才看了摇头:“这真迹是好,但我这儿有一幅更棒的。”萧翼一听,便怂恿辨才将该幅真迹拿出,辨才也不疑有他,由屋梁上取下《兰亭集序》真迹,展示在萧翼眼前。萧翼一见,随即将《兰亭集序》放入自己的宽袖中,并出示唐太宗的诏书,辨才方知上当了。

其后辨才懊悔不已,一年之后便抑郁以终。而唐太宗由于太喜欢《兰亭集序》了,指定死后要将此真迹陪葬于昭陵。

历久弥新说名句

自古中国人崇尚山水、自然,更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之说,骚人墨客、文人学者总喜欢徜徉在自然之中,然后在山水之中,细细体会那种“天人合一”的微妙感觉,并创造出那令人惊艳的书法、文学、绘画、哲学作品。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其中有山、有水、有林、有竹,具有一种独特的东方意蕴,后人读来,在隐隐约约之中,也能有身历其境般的闲适。

描写山水景色,中国文人绝对是有独到之处的,并且各有各的风采,就算眼中望着的是同一座山、同一潭水,在文字上也绝少有雷同之处。所以在历代文学作品中想找到同样高妙的山水描述不难,但若想找到文字相似者就不是很容易了。

就像苏东坡同样也写过山水,但经由他“心眼”所看到的山水就与王羲之看到的不同:“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横,若问行人何处去,眉眼盈盈处。”一个是白描,一个是写意,但文字与意境都是同样的优美,让人看了之后心旷神怡。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名句的诞生

夫1人之相与2,俯仰3一世,或取诸怀抱4,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5之外。虽取舍万殊6,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

完全读懂名句

1.夫:发语词,无实质性的意义。2.相与:相处。3.俯仰:俯仰之间,意指时间短促。4.怀抱:志趣抱负。5.形骸:自己的身体。6.殊:不同。

在人的一生中,与朋友相处的时间其实是很短暂的。有的人喜欢在室内跟朋友讲述自己的志趣与抱负,面对面地交谈;有的人就依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任何约束,自由自在地生活。尽管人们的爱好千差万别,或好静、或好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间很自得,快乐而自足,竟不觉得衰老即将到来。

名句的故事

王羲之的伯父王导是东晋的丞相,太尉郗鉴想和王家结亲,就让手下人去见王导,请求他准许自己在王家的子弟里,为女儿挑选一个女婿。王导爽快地答应了这门亲事,并让来人在自己家里随意走动观看,挑选中意的人。

但郗太尉派人选女婿的事,很快就在王家子弟中传开了。由于大家早就听说,郗太尉的女儿不但品貌出众,而且还是一位擅长书法的才女,因此郗太尉前来拜访的那天,王家的子弟们赶忙穿戴得整整齐齐,个个都做出一副端庄稳重的样子来。

那几天,王羲之正巧住在伯父家,他也听到郗鉴选婿的事,可却一点也不在意,只是满不在乎地躺在东厢房的一张竹床上,郗府的人过来后,他就像没看见似的,依然躺在那儿。

郗鉴的手下人回去,对郗鉴说:“大人,我看王家子弟都很出众,只是有些不自然,只有一个青年人,袒露着肚皮,躺在竹床上吃东西,好像没有选婿这回事似的。”郗鉴是个性格豪放的人,听手下人这么一说,很喜欢这个性情开朗、不受礼法习俗拘束的青年人。他高兴地拍着手说:“他正是我要选的女婿呀!”说完,就让人去打听那个年轻人是谁,当知道是王羲之以后,毫不考虑地就定下了这门亲事,欢欢喜喜地把女儿嫁给了王羲之。

从此以后,“东床”就成了女婿的代名词,并且从这个故事里,我们也可以了解,能写出那样超凡逸俗书法作品的人,一定也具备同样豪迈、自然的性格。

历久弥新说名句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正说出了人各有志,只要能够如意顺心,以自己的方式生活就足够了。其实最早的时候孟子便说过“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与这句话倒是可以互相呼应、以为互补。

到了现在,人们虽还常用这句话来自勉,不过援用整句话的机会已不多了,反倒是句中“放浪形骸”四个字异军突起,成为人们口中、笔下用来对某人行为举止的总评。

东晋时期流行“清谈”,而当时的文人骚客莫不崇尚“风流”,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崇尚“个性化”,因此“放浪形骸”在当时其实并不具备贬义。但演变到了今天,“风流”与“放浪形骸”这两个词却早已与“个性化”无关,反而隐隐约约带有一种负面的涵义。

而这两个词最常出现的地方,则是报章杂志的娱乐版以及社会版,因为记者老喜欢用“风流”来形容“劈腿男”,而用“放浪形骸”来形容举止轻浮的女子。但这两者之间却仍旧有些差异的,因为说某男人“风流”,有时那名男子还会沾沾自喜,可若说哪名女子“放浪形骸”,她可不会表示出任何欣然之意,反而有可能对你怒目相向。

所以,下回若要用这些词一定要小心些,千万不要崇尚“古意”的称赞人“风流”、“放浪形骸”,否则搞不好会为自己招来无妄之灾哦!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名句的诞生

每览1昔人2兴感之由3,若合一契4,未尝不临文嗟悼5,不能喻6之于怀。固7知一死生为虚诞8,齐彭殇9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

完全读懂名句

1.览:看。2.昔人:过去的人、前人。3.由:原因。4.契:契合。5.嗟悼:哀叹、感伤。6.喻:明白、心中明了。7.固:因此。8.虚诞:荒诞。9.彭殇:彭,彭祖,相传为古代的长寿者。殇,未成年而死、夭折。

每当我看到前人发生感慨的原由,跟我所感慨的事那样的契合、相一致,总是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感伤,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我这时才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荒谬的。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的事啊!

名句的故事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个句子是为驳斥庄子“一死生”、“齐彭殇”的论点而作的。所谓的“一死生”是指将死和生看做一回事,而“齐彭殇”是把高寿的彭祖和短命的殇子等量齐观。

中国历代都喜欢拿“彭祖”来形容高寿者,但彭祖究竟是什么人,又有多高寿呢?

彭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寿星”和养生家,许多先秦古籍都载有他的名字。据传,他是黄帝的后裔,曾侍奉尧帝,受到尧的赞赏而封他于彭城,因此后人多称他为“彭祖”。

彭祖可说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人,传说他活了800多岁,死了49个妻子,失去45个儿子。而至于他为什么会那样的长寿,据说是得到了高人的指点。

在彭祖出生刚满一周岁的时候,一个算命看相的道人看见彭祖的面相后,对他爹说:“这孩子活不过20岁的。”彭祖的爹听了心急如焚,连忙带着彭祖四处遍访得道高僧,希望能学个养生长寿的方法,好能够多福多寿,继承彭家的香火。而皇天不负苦心人,最后彭氏父子终于在五台山找到了不语禅师。

那日之后,彭祖便跟随着不语禅师苦苦修行了九九八十一年,超越人生“酒色财气”四关,并练就一身吐纳胎息之法,近百岁的人看来却丝毫不显老态。

只是彭祖一修行就是近百年,父母早就不在人世了,因此当彭祖功成拜别师父回到家乡后,看到的只是爹娘的坟头。而早看透死生之事的彭祖,只是微微笑了笑,对坟头拜了拜后,就离开家门四处云游,最后得道成仙,名列仙班。

历久弥新说名句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的其实是对既有观点的一种质疑与反驳,刘琨也曾说过类似的话,他在《答卢谌书》里便写及:“知聃周之为虚诞,嗣宗之为妄作。”

一般来说,能写出这样句子的人都是比较具有批判意识的人,他们能脱离旧有思想的禁锢而独立思考,并且也愿意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意见。特别是在中国古代,这样的人士还是少的,毕竟要直接拿名人开刀,不仅得具备一定的学识、修养,还得赌上自己的名声及未来,普通人是不敢这样做的。

而在今天这种“百花齐放”的社会,能容许任何不同的声音,因此这种“……为虚诞……为妄作”的句式就更常见了。像在一篇讲述破除鬼神迷信的文章中,作者便套用了这个句式,然后以“固知鬼神为虚诞,神鬼小说为妄作”作为结语,让人看了之后可以立即掌握到文章的主旨,确实帮助人了解文章的大概。

不过不可讳言的是,有些人的确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希望以此标新立异的“新说”来为自己博取名声,这时我们便必须有自己的理解与认知,不能一味的接受。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名句的诞生

每览1昔人2兴感之由3,若合一契4,未尝不临文嗟悼5,不能喻6之于怀。固7知一死生为虚诞8,齐彭殇9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

完全读懂名句

1.览:看。2.昔人:过去的人、前人。3.由:原因。4.契:契合。5.嗟悼:哀叹、感伤。6.喻:明白、心中明了。7.固:因此。8.虚诞:荒诞。9.彭殇:彭,彭祖,相传为古代的长寿者。殇,未成年而死、夭折。

每当我看到前人发生感慨的原由,跟我所感慨的事那样的契合、相一致,总是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感伤,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我这时才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荒谬的。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的事啊!

名句的故事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个句子是为驳斥庄子“一死生”、“齐彭殇”的论点而作的。所谓的“一死生”是指将死和生看做一回事,而“齐彭殇”是把高寿的彭祖和短命的殇子等量齐观。

中国历代都喜欢拿“彭祖”来形容高寿者,但彭祖究竟是什么人,又有多高寿呢?

彭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寿星”和养生家,许多先秦古籍都载有他的名字。据传,他是黄帝的后裔,曾侍奉尧帝,受到尧的赞赏而封他于彭城,因此后人多称他为“彭祖”。

彭祖可说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人,传说他活了800多岁,死了49个妻子,失去45个儿子。而至于他为什么会那样的长寿,据说是得到了高人的指点。

在彭祖出生刚满一周岁的时候,一个算命看相的道人看见彭祖的面相后,对他爹说:“这孩子活不过20岁的。”彭祖的爹听了心急如焚,连忙带着彭祖四处遍访得道高僧,希望能学个养生长寿的方法,好能够多福多寿,继承彭家的香火。而皇天不负苦心人,最后彭氏父子终于在五台山找到了不语禅师。

那日之后,彭祖便跟随着不语禅师苦苦修行了九九八十一年,超越人生“酒色财气”四关,并练就一身吐纳胎息之法,近百岁的人看来却丝毫不显老态。

只是彭祖一修行就是近百年,父母早就不在人世了,因此当彭祖功成拜别师父回到家乡后,看到的只是爹娘的坟头。而早看透死生之事的彭祖,只是微微笑了笑,对坟头拜了拜后,就离开家门四处云游,最后得道成仙,名列仙班。

历久弥新说名句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的其实是对既有观点的一种质疑与反驳,刘琨也曾说过类似的话,他在《答卢谌书》里便写及:“知聃周之为虚诞,嗣宗之为妄作。”

一般来说,能写出这样句子的人都是比较具有批判意识的人,他们能脱离旧有思想的禁锢而独立思考,并且也愿意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意见。特别是在中国古代,这样的人士还是少的,毕竟要直接拿名人开刀,不仅得具备一定的学识、修养,还得赌上自己的名声及未来,普通人是不敢这样做的。

而在今天这种“百花齐放”的社会,能容许任何不同的声音,因此这种“……为虚诞……为妄作”的句式就更常见了。像在一篇讲述破除鬼神迷信的文章中,作者便套用了这个句式,然后以“固知鬼神为虚诞,神鬼小说为妄作”作为结语,让人看了之后可以立即掌握到文章的主旨,确实帮助人了解文章的大概。

不过不可讳言的是,有些人的确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希望以此标新立异的“新说”来为自己博取名声,这时我们便必须有自己的理解与认知,不能一味的接受。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名句的诞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1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唐·杜牧《阿房宫赋》

完全读懂名句

1.族:灭。

唉!灭亡六国的人,是六国自己,而不是秦国;族灭秦国的人,是秦国自己,而不是天下百姓。

名句的故事

战国时代的外交场上,先有苏秦的合纵政策,后有张仪的连横政策。所谓“合纵”即苏秦倡导联合六国共同抵抗秦国,但由于六国之间的利益并不相同,而彼此之间也一直存在土地或争战的宿怨,因此六国的合作体系很快地就被秦国宰相张仪提倡的“连横”政策所破解。“连横”即是利诱六国分别与秦国亲善友好,施以小惠或条件交换,然后再各个击破,达到统一天下的目的。如果不是六国之间无法真诚相对,一直在彼此间的宿怨与利益中计算,秦国怎么会有机会瓦解六国的联盟呢?所以杜牧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秦始皇登位后,为避免之前群雄并立争夺的局势,决定废封建、行郡县,以集权中央;而为了大一统帝国的延续,他开始充满猜忌、怀疑,近有铲除权臣,远有焚书坑儒,并且四处寻求长生不老之药,甚至五度巡行天下;暴政历历,而万里长城的筑砌更是给天下百姓带来无比的灾难与穷困,秦国渐渐步上衰亡之路。因此杜牧批评:“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秦朝是亡于秦朝统治者自己的手中,而非天下百姓呀!

如同汉朝贾谊在《过秦论》一文结语时说:“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秦王朝以将近一百年的时间造就一个统一帝国,却被区区一个陈胜带着一帮拿着斧头、锄头的人来揭竿起义,梦想中的万世基业,顷刻之间就覆亡了。秦王朝无法辨别时势的转折,方造就机会给别人,自取灭亡。晚唐的政治趋于腐败、骄奢,也是将机会捧着等别人来侵犯,杜牧行文正直,当头棒喝执政者不要成为下一个秦朝。

历久弥新说名句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用句简洁的成语来说就是“自取灭亡”,也就是自掘坟墓、自毁长城,起因皆在于自身。例如最近“股市风险莫测,扑朔迷离”,比照古人的话,我们可以说:“迷股市者,非股市也,自迷也;害股民者,股民也,非股市也。”股市最大的风险不是市场本身,而是在于人们的贪欲、对财富的迷恋。另外,也有很幽默地模仿这句名言的造句:“感冒发烧者,人也,非病毒细菌也。赌博害人者,人也,非麻将也。”这样我们就很轻松地了解事件的症结了。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名句的诞生

秦人不暇1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唐·杜牧《阿房宫赋》

完全读懂名句

1.暇:来不及之意。

秦人还来不及为自己哀伤,只好让后代的人去替他悲伤;如果后代的人只是悲伤,却没有以秦为鉴戒,那也只有使更为后代的人来为后代的人哀伤了。

名句的故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说穿了就是朝代更迭的殷鉴,始终无法从历史事实中逃脱,这也是历史演变的真相。真相是什么?“阿房宫”究竟是否在历史上存在过,其实是不断受到质疑的,纵使已经有考古学方面的发现。因为当时阿房宫尚未建完,秦始皇就驾崩了,当秦二世皇帝要续建时,不到四个月就有人揭竿起义,秦朝也就被推翻了,而项羽的这一把火更是流传千古。“阿房宫”的建立表征一个帝国的欲望无止尽地上升,“阿房宫”的毁灭也表征一个帝国的欲望是会受到限制的。这个限制的力量就是来自人民。

经过“王叔文党祸”后的唐朝,政坛的骄奢腐败日益严重,而且延伸到了普罗社会大众。诚如唐代的扬州是一个商业交易热络、繁华异常的都市,随之而来的娼楼酒馆的盛况,也仅次于长安城;扬州每晚娼楼所点的灯,就像是万般繁星一样,把扬州城点缀得像仙境一样,这样的唐朝,正一步一步走上衰亡之路,此后外患、天灾接踵而至,杜牧便用历史检讨当代社会,希望历史不要重演,只是,历史还是重演了。

世称“三苏”的苏洵、苏轼、苏辙父子兄弟,皆有作《六国论》,目的也都是借古喻今,讽刺北宋朝廷对西北劲敌契丹、西夏、辽国的退让。苏洵对于北宋朝廷签订“澶渊之盟”,花钱以寻求苟安的外交政策,痛心疾首,他想借由六国赂秦而遭致灭亡的历史教训,让北宋朝廷引为鉴戒,以免重蹈覆辙。苏辙在其《六国论》指出,六国诸侯因为贪图秦国采用“连横”政策释出的边境上的土地利益,分别违背盟誓、毁弃约定,互相残杀“合纵”阵营的盟国,所以秦国的军队还没有出动,六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然而北宋朝廷自动签订盟约、奉上金银布匹给敌人,活生生地就是“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实践者,才会一退再退,由北方撤退,偏安南方,终至南方也偏安不了,亡国了局。

历久弥新说名句

2004年江苏省举行高考,作文题目是“稳中求胜”。有一个非常优秀的考生这样写道:“有了私欲,心中自然无法沉稳下来,遇事则慌,处事则乱。霸王以一己私欲,赶走亚父,气走韩信,终被困垓下,遗憾千古,长使英雄泪满襟。霸王之败,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则必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相信这位考生平日必定熟读古文。

又例如司马光的皇皇巨著《资治通鉴》,不也就是警告人,不要再发生“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历史悲剧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翻阅史书,所有的教训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重演一遍,正如西方哲学家黑格尔的名言:“人类从历史得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得到教训。”这前后两句话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当我们在哀痛历史的同时,更要“鉴之”,这讲的就是一种“危机意识”。请问各位有这样的危机意识吗?如果没有,那么请记住:“如果你因错过太阳而哭泣,你也将错过群星。”如果我们无法从错误中学习,无法掌握改过自新的机会,那么下一个更好的机会也将会流逝。

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

名句的诞生

文起八代之衰1,道济天下之溺2;忠犯人主之怒3,而勇夺三军之帅4。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

——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完全读懂名句

1.文起八代之衰:指韩愈的古文,提振八代的萎靡文风。八代,指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2.道济天下之溺:用儒道来救济天下人沉溺佛老思想。3.忠犯人主之怒:韩愈上谏迎佛骨表触怒唐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4.勇夺三军之帅:唐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镇州暴乱,朝廷派韩愈前往昭抚,韩愈对判将王廷凑晓以大义,终于使其折服归顺。

韩愈提倡古文,提振起八代的萎靡文风;鼓吹儒学,用道德救济天下沉溺佛老思想;忠心耿耿,不避讳触怒君王;他的勇气折服三军将领。他不正是参赞天地化育,关系国家盛兴衰,正气凛然巍巍独存的典范人物?

文章背景小常识

碑文,按刘熙《释名·释典艺》,本是古代下葬时,“臣子追述君父之功美,以书其上”,所以碑文总是歌功颂德。另一说,则言秦始皇东巡时,李斯立峰山碑,碑上歌颂秦德。后人因循,就在道路前头或明显之处,书写其功名成就,就称为碑。

苏轼曾言“平生不为行状碑传”,因为这类文章往往是迫于官场应酬,或墓主后代苦苦哀求而写,实在有违苏轼的直言风格。但面对韩愈这位古文运动大将,苏轼则戮力为之。传说苏轼作此文时,久久无法下笔。起来行走数十次,忽然得开头“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两句,便文思泉涌,行文流畅无阻,挥洒自如。本文一向被公认为碑文中的名作。

韩愈去世后,韩愈的墓志铭是由其生前指定得意高徒皇甫湜撰写《韩文公墓志铭》。此外,韩愈学生,同时也是韩愈女婿李汉,整理岳父生前之诗文集而作《昌黎先生集序》,来推崇韩愈对文学的努力和对古文运动的重要贡献……不过这些作品,“及东坡之碑一出,而后众说尽废”(《容斋随笔》)。由此可知,《潮州韩文公庙碑》对文坛的震撼。

名句的故事

“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表彰韩愈作为古文运动的推动者,他的影响力和德行。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宪宗遣使往凤翔迎佛骨入宫中,停留三日后,又命诸寺迎之供奉,导致京都无论老少士庶,弃其本业,焚香祭拜。于是韩愈上论佛骨表劝谏,宪宗大怒,本欲将韩愈处死。经裴度等人力救,才改贬潮州任刺使。至潮州后,韩愈积极治理当地民生疾苦:除鳄鱼、放奴婢、兴学……所以尽管韩愈在潮州时间仅短短七八个月,但深获潮州人心。为了感念韩愈,当地立庙祭祀他。到宋哲宗时,王涤任当地太守,选地重建新庙,匾题为“昌黎伯潮州韩文公之庙”。绍圣元年时,苏轼谪居惠州,适逢新庙落成,潮州人便请苏轼作碑文,因而有本篇《潮州韩文公庙碑》。

历久弥新说名句

历来碑文歌功颂德,几成形式。即使如苏轼作《潮州韩文公庙碑》,仍守碑文的基本模式,独独被鲁迅赞誉其小品文为“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的唐代诗人陆龟蒙,其所作《野庙碑》,一反传统歌功颂德的碑文形式,为野庙立碑,感慨农民迷信,但贪官污吏祸国殃民更令人痛心疾首。

《野庙碑》起首便以“碑者,悲也”,点破全文主旨全在“悲”字。简述碑之短史专为歌功颂德后,即说“余之碑野庙也,非有政事功德可纪,直悲夫甿竭其力,以奉无名之土木而已矣”。甿,指农民。这些农民竭尽全力来供奉这些泥塑木雕的野庙令人感到悲哀。

“瓯越间好事鬼,山椒水滨多淫祀”即在江浙、福建一带,山顶海滨,有着许多不合礼制或不应有的祭祀。而这些祭祀野庙的现象,是农民迷信,也是农民自画圈套,因为这些偶像是“甿作之,甿怖之”。可叹农民遇上疾病死伤时,“自惑其生,悉归之于神”。

讨论这淫祀的现象后,陆龟蒙话锋一转,直指那些贪官污吏的危害更甚于野庙祭祀。因为这些贪官污吏锦衣玉食,需索无度,却从未把人民的苦楚放在心上。一旦国家患难,这些人却胆小怯弱,乞求作为俘虏都来不及了。这些贪官其实就是穿着官服会说话的土木神像——“乃缨弁言语之土木尔,又何责其真土木耶!”于是作者写诗总结,最末一句响应原先“碑者,悲也”的主题:“视吾之碑,知斯文之孔悲。”

到了现代,碑文吊唁故人风气仍在,沿袭旧体,颂扬此人浩浩功业,但仍有奇特之作。余秋雨《酒公墓》,写一个状元之后代,留美攻读逻辑的张先生,一生坎坷,最后落得写作墓碑维生,因嗜酒,人称张酒公。死前他恳求余秋雨为他死后的墓碑写碑文,然而余秋雨不忍写。张酒公口述碑文说道:“酒公张先生,不知籍贯,不知名号,亦不知其祖宗世谱,只知其身后无嗣,孑然一人。少习西学,长而废弃……释儒道皆无深缘,真善美尽数失落,终以浊酒、败墨、残肢、墓碑,编织老境。……呜呼,故国神州,莘莘学子,愿如此潦倒颓败者,唯张先生一人。”此文堪称现代版《五柳先生传》,只是张酒公充满悲情的一生,不似五柳先生还能旷达任远,潇洒自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名句的诞生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1,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3;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4。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完全读懂名句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二者,指的是作者在前述中提到因天气阴雨而悲伤以及因天气晴和而高兴,而古代的仁人是不会有这两种情况的。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自己的遭遇不好而悲伤。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庙堂是指朝廷。这句是说在朝做官的时候,忧虑着人民的生活。4.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江湖是指被贬谪或去官的官吏生活的地方。这句是说被贬谪在外的官吏因不能就近辅佐君王,而时时忧虑君王。

啊!我曾经探求过古代仁人的用心,他们和这两种人的态度是不一样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因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自己的遭遇不好而悲伤。他们在朝廷做官的时候,就忧虑人民的生活。退职在野,非常失意的时候,就忧虑朝政的得失。

文章背景小常识

屹立在洞庭湖畔的岳阳楼,是中国古建筑中的瑰宝,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始建于唐,后毁于兵燹,北宋年间重修和扩建。岳阳楼的出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北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公元989—1052年)写了一篇不朽的散文《岳阳楼记》。据说当时巴陵郡守(岳阳楼在宋时属巴陵郡)滕子京集资重修了岳阳楼,不过滕子京重修的岳阳楼,在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9年)毁于战火,现今的岳阳楼已经是明清以来重修多次的样貌了。

岳阳楼记便是范仲淹在登台眺望,远观洞庭湖的景色之时,不自觉心里有所感发,并且引发了对政治时事的感触。由于岳阳楼的美景早已被前人写尽了,因此范仲淹不再赘述,只点出心中感触胸怀,引出悲喜两种境界,最后才是真正的重点:先忧后乐。是不是现在的人也能像古代仁人一样,在天下人还没有忧虑以前,自己就先忧虑,等到天下的人都得到快乐以后,自己才享受快乐呢?

名句的故事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会因为不好的境遇,和感受到大自然中不可抗拒的力量,如生老病死,而感到悲伤难过。范仲淹所描述的这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要我们不论外在环境好或不好,都不要影响自己的心情。这点我们可以从《庄子》中得到更深的体会,在《养生主》篇中,有一个故事是:老子死的时候,他的朋友秦失来吊唁,却批评别人的痛哭是违背天理人情,他说:“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之帝之悬解。”意思是说:该来的时候,老子应时而生;该去的时候,老子顺理而去,安心应时而顺应变化,哀乐情绪不侵扰人心,这在古代就叫做遵从自然规律的生死观。

在《庄子·至乐》篇中,庄子本人也有个故事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庄子妻死,惠施去吊丧,却看到庄子蹲在地上,鼓盆而歌。惠施说:“你不哭也就算了,竟然鼓盆而歌,不是太过分了吗?”庄子说:“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这段话是说:庄子一开始也是有哭的,但是后来想到他妻子本来是没有形体的,只是后来因为一些混沌之气聚集之后,她就有了形体,好像就有了生命的开始,现在死了,只是回复到她本来的样子啊!如果伤心大哭岂不是太不了解生命的道理了吗?所以就不哭了。

历久弥新说名句

虽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对我们来说可能有些陌生,但这只是因为我们平常不是用这样的话来表达而已,例如我们会说:“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沾沾自喜,小心乐极生悲!”跟“不以物喜”是相同的意思。

至于“不以己悲”也是一样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家应该是非杏林子莫属了,在她的《生之歌》作品中,可以说是她个人生命情操的写照。在《生之歌·永恒的价值》这篇文章里,杏林子描写法国的印象派大师雷诺瓦,杏林子欣赏他的画作,更欣赏他对生命的执著,里面有一段是这样说的:“据说雷诺瓦也患有关节炎,到了晚年,全身的关节都坏了,只有坐在轮椅上绘画,他的画架也是特制的,有活动的轴可以将画布升降移动。由于两手的关节都告变形,无法拿笔,就将画笔绑在手上,朋友看他作画如此艰苦,问他何不放弃,他回答说:‘痛苦会过去,美会留下。’他至死都没有放弃他的画笔。他就死在他的画架旁。”

也许是因为生理上的病痛使得杏林子和雷诺瓦对生命有更深的感动,如果不是对“不以己悲”的内涵有相当深刻的反省,又怎么能说出“痛苦会过去,美会留下”这样感人至深的句子呢?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名句的诞生

是进亦忧,退亦忧1;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2,后天下之乐而乐3欤!噫!微4斯人5,吾谁与归!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完全读懂名句

1.是进亦忧,退亦忧:因为在朝做官的时候,忧虑着人民的生活,而被贬谪在外或去官又因不能就近辅佐君王,而时时忧虑君王,所以进也忧虑,退也忧虑。2.先天下之忧而忧:这是说仁人会未雨绸缪,在天下人还没开始忧虑的时候,就已经忧虑了。3.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说仁人等到天下人都快乐了,一切万全了之后,才会感到快乐。4.微:通“无”。5.斯人:指古仁人。

这样,在位也忧虑,不在位的时候也忧虑,那么,要到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一定说:“在天下人还没有忧虑以前,自己就先忧虑,等到天下的人都得到快乐以后,自己才享受快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那我将与谁同道呢?

名句的故事

范仲淹这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汉代刘向的《说苑·卷十六·谈丛》中就有类似的表达,他说:“先忧事者后乐,先乐事者后忧。”指先忧苦而后得安乐。

但是,或许有人会说:“为什么要在还不需要忧虑的时候,就自己在那边忧虑呢?真是杞人忧天!”“杞人忧天”这句成语是源自《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这个故事是说,从前有个杞国人因为成天担忧天会崩塌,地会陷落,每天睡不着觉,也吃不下饭。后来有人开导他说:“天是气体聚积而成的,气体本来就是无所不在,你现在已经是整天在这团气体里活动呼吸了,怎么会担心它崩塌呢?”但他听了以后,不但没有因此而放心,反而又开始担心起以气体构成的天,会不会无法支撑日月星辰的重量,日月星辰会因此而坠落。后来经人解说:“日月星辰也不过是气体中发亮的部分,即使坠落也不会伤人啊!”终于停止了对天的担忧,却转而忧虑不知道什么时候地会塌陷。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杞人忧天”,用来比喻缺乏根据且不必要的忧虑。

历久弥新说名句

倘若我们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以联想到用来形容不必要忧虑的“杞人忧天”的话,那么我们也可以进一步联想到“替古人担忧”这句成语,这也是用来形容忧虑不必要的事情,而且是一种更生动的说法。在《西游记》和《金瓶梅》这两部小说中都有使用到这句成语;《西游记》第四十八回:“老儿,莫替古人担忧,我师父管他不死长命。”《金瓶梅》第二十回:“怪小狗肉儿,你倒替古人担忧。”

在现代人的著作中,“替古人担忧”的使用也是很普遍的,俞平伯《文训》:“依此看去,匆匆实是一味妙药,其效至少有如同仁堂的万应锭;而我们反替古人担忧,足见其不开眼也已。”名作家张晓风也曾作有一篇文章,篇名就是叫做《替古人担忧》。内容中并没有提到“替古人担忧”这句话,但我们或许可以借由其中的一段来揣想作者的意思:“同情心,有时是不便轻易给予的,接受的人总觉得一受人同情,地位身份便立见高下,于是一笔赠金,一句宽慰的话,都必须谨慎。但对古人,便无此限,展卷之余,你尽可痛哭,而不必顾到他们的自尊心,人类最高贵的情操得以维持不坠。”这里的替古人担忧已变成一件令人放心的事,文人的用笔和用心真是奇妙呀!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句的诞生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1是陋室2,惟吾德馨3。

——唐·刘禹锡《陋室铭》

完全读懂名句

1.斯:此。2.陋室:简陋的居室。3.馨:香气。

山不一定要高,只要有神仙住就会有名了;水不一定要深,只要有蛟龙藏于水,便会有灵气。这虽然是间简陋的房子,只要有我的德行,便可以让它馨香美好。

文章背景小常识

所谓“铭”是指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的符号或文字,最早见于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上。“铭”或用为记载政治情事、祭祀庆典,或用来记述一个人之生平、事业、功德,表示纪念;或用为警惕自己、赞颂他人的文字;甚至于借物抒情,表示永不忘记。因此“铭”随着时间与人的应用,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体,例如座右铭、墓志铭。

刘禹锡19岁游学长安,21岁与柳宗元同榜考中进士,同年又考中了博学宏词科,他做过监察御史、屯田员外郎、礼部郎中、集贤直学士,及连州、夔州、和州、苏州等地刺史,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陋室铭》的诞生要从刘禹锡被贬谈起。

唐顺宗即位后,起用士大夫王叔文等人实施改革,史称“永贞革新”。“永贞革新”运动大大打击了宦官、藩镇、世袭官僚的势力,因此双方演出激烈的朋党倾轧,失败的“王叔文党”纷纷遭到贬谪,为王叔文所重用的刘禹锡也被贬为朗州司马,这是刘禹锡第一次被贬谪。近十年后,刘禹锡被“以恩召还”,旋即又因“桃花诗案”被贬为连州刺史。简单来说,“桃花诗案”就是刘先生又作了一首诗《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语带双关地嘲弄、蔑视权贵,当然又被贬谪,这次一贬就是14年。一般认为,刘禹锡就是在这14年中,曾转任和州刺史一职时写下《陋室铭》。陋室的故迹是在现今安徽省和县。

名句的故事

《新唐书·刘禹锡传》记载:“禹锡恃才而废,褊心不能无怨望。”刘禹锡不仅仕途坎坷,结婚九年后妻子便过世了,因此他心地并不宽阔,而且常怀有怨恨。有幸刘禹锡和白居易同年,他“与白居易酬复颇多”,算是知交很深的朋友。白居易本人就是以诗闻名者,却还推崇刘禹锡为“诗豪”,又称赞刘禹锡:“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刘禹锡的诗像是有神灵护持,可见其浑然天成的才气。

《陋室铭》是借物抒情、以物喻志。谁是“仙”?就是刘禹锡;谁是“龙”?也是刘禹锡;其中的“山”、“水”,事实上就是指“陋室”。而“仙”是高风亮节的人物,“龙”通常用来形容出类拔萃者,二者皆是用来衬托作者的品行与能力。因为有仙,所以山才会出名,吸引人们游访;因为有龙,所以水才显得更为清澈灵明。自比仙、龙,作者果然豪气干云。而刘禹锡的“陋室”,虽然只是一个简陋、窄小的屋子,却因为有他这个人,不凡的才能、超脱的德行,因此更显得不同。刘禹锡是采取隔句对仗的手法,作为文章的起头,也开宗明义点出本文的章旨,实有“画龙点睛”的效果。

只是,他在文中虽然显得怡然自得,却又让人无法忽略他的孤芳自赏。《陋室铭》的最后,刘禹锡道出陋室就像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诸葛是指诸葛亮,孔明先生在南阳躬耕,这是他“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前的生活;西蜀子云亭系指西汉文学家扬雄的居所“草玄亭”,扬雄在此写书。扬雄所处的世代必须投靠宦官或外戚,才能青云直上,而他却不愿奉迎此道,这是刘禹锡推崇之处,也是他自己选择的方向。陋室里面居然有像孔明、扬雄这样如仙、龙的人才,所以“何陋之有”,怎么可以说是简陋呢!这其中多少隐含作者的自况、自慰和自勉。

历久弥新说名句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让人有一种“卧虎藏龙”的感觉。例如中国有一报载是这样描述:“坐落在北京市小汤山的北京锡昌医院,虽然地处偏僻,医院不大,只有80多张床位,却挺有特色,用中、蒙药治疗晚期食道癌、胃癌,确有独到之处。真可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名’。”

也有人把这句名言,用来强调一种“特色”。例如: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名;商业中心不在大,有特色就行,再大没有特色,不能满足人们某一方面的特殊需要,客户就不会过来。

由于这句话非常容易朗朗上口,后人常因而联想出一些有趣的句子。例如“年不在高,好动则名”,是一位不知名的作者,谈他年幼但却无比好动的女儿,因为好动贪玩的缘故,居然在幼儿园里声名大噪。还有一句“礼不在贵,有诚则行”,是说一位做丈夫的要送礼物给太太,礼物不需要太贵,诚意最重要。这两句虽然俚俗,却也真实有趣。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名句的诞生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1,往来无白丁2。可以调素琴3,阅金经4;无丝竹5之乱耳,无案牍6之劳形。

——唐·刘禹锡《陋室铭》

完全读懂名句

1.鸿儒:博学的儒者。2.白丁:平民,或文盲、不识字者。3.素琴:无漆雕花纹的琴,一般辞典释为“无弦的琴”,恐怕不适合本文。无弦的琴就无法“调”了。4.金经:就是佛经。5.丝竹:丝指琴瑟,竹指箫管,泛指乐器。6.案牍:指公事文书。

绿色青苔的痕迹一直蔓延到台阶上,碧绿的草色也映入帘幔。在这里谈笑的只有鸿儒,来往交际的没有没知识的人。在这里可以弹弹素琴,阅读佛经;没有任何音乐的声音扰乱我的清静,也没有公事文书来劳烦我的身体。

名句的故事

“鸿儒”一词出自汉朝王充的《论衡》:“能精思着文,联结篇章者为鸿儒。”鸿儒就是能够专精思考、著述文章,结合诗篇、文章的人。关于“素琴”则在《晋书》的《陶潜传》中有记载:“性不解音,而蓄素琴一张,弦徽不具。”徽是古代琴上面用来表示高低音的标识,弦则是琴弦。陶潜说他自己天生不解音律,所以收藏着一张没有弦和徽的琴。“丝竹”就是琴瑟、箫管等乐器,于古人的诗词文章中,通常被泛指为乐器声,例如如唐朝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道:“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刘禹锡在文中很自在地描述陋室的环境。绿色的青苔布满阶梯,掀开窗帘眼见到都是绿草如茵,这真是一个受大自然宠爱的环境,相对地衬托出刘禹锡生活中的雅兴。可以弹弹没有花纹色彩的琴,可以阅读佛经,没有任何乐器声来扰乱他耳朵的清静,也没有繁杂的公务文书让他疲累不堪。令人莞尔的是,刘禹锡虽然被贬为和州刺史,住在简朴的陋室,但却仍保有士大夫的性格,强调自己往来的人物都是一些饱读诗书、学问渊博的人。想当然尔,陋室的主人既然自比仙、龙,出入陋室的人物自然也非泛泛之辈。这转而衬托出作者认为自己所属的社会地位。

陋室的生活让刘禹锡得以更加潜沉,最后终于被召回京城,担任主客郎中的官职,也是“王叔文党”中少数得以善终者。刘禹锡在第二次奉召回京的途中,与白居易在扬州会面,白居易作了一首《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其中写到:“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白居易当然为刘禹锡的遭遇感到同情,虽然强说是命运压头,但最后一句“二十三年折太多”的原因,白居易也点出了是因为“合被才名折”(应该是被有文才的盛名所连累)。至此,我们也不难了解《陋室铭》中作者隐约的孤傲了。

历久弥新说名句

这句名言“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讲的是一种身份的表征。古人说:“千金买宅,万金买邻。”以前我们搬家、选房子,总会提到“孟母三迁”的例子,而现在买卖房屋开始讲“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前后二者虽然都是注重“择邻”,意义却大有不同。“孟母三迁”是强调教育功能,“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一种社会形象的建立,选择与自己环境背景、社会地位相仿的邻居。这样的择邻观念,也体现了社会价值取向之所在。又例如广州有一个“广州博士俱乐部”,加入的条件是“持有国家认可的博士学位证书”,记者在报导这个俱乐部时,标题就直接写道:“谈笑有鸿儒,往来皆博士:‘门槛’最高的俱乐部。”

网络上还有一个甚大的论坛,里面就有一篇模仿《陋室铭》的创作,推销参加这个论坛的好处:“文不在长,有思则悟。诗不在工,有感则赋。南通人家,皆德馨。文思跃指尖,心弦系故土。谈笑有鸿儒,网来无白丁。可以闻乡音,诉衷情。无秽章之乱目,无世故之劳形。南通讨论版,西祠精华区。网友云:‘何不预定?’”这实在是有趣极了。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