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杜牧写的诗_杜牧的古文代表作是

杜牧写的诗_杜牧的古文代表作是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8-31 08:21:19
阅读:

在很多人眼里,晚唐诗人杜牧是个风流的浪荡子,他曾为13岁的雏妓写下“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还曾以“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来总结自己荒唐的前半生。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风流的杜牧其实也是一个满怀爱国热情的诗人,他在《泊秦淮》中,毫不留情地嘲讽了那些只知享乐的达官贵族,“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这首诗很冷门,只有短短28字,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爱国之情

公元850年,48岁的杜牧被迫离开长安。

离开前,他登上乐游原,写下一首诗,只有短短28字,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的爱国之情。

此时名为《将赴吴兴登乐游原》,全文如下: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乐游位于长安城内,地势极高,登上乐游原,长安城尽收眼底,是当时的游览胜地。

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便是在登上乐游原后写的。

而这也不是杜牧第一次登上乐游原,“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

杜牧这首诗很冷门,只有短短28字,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爱国之情

杜牧出生于官宦世家,他的曾祖父杜希望是唐玄宗时期的名将,祖父杜佑是三朝宰相,父亲杜从郁也曾官至员外郎。

他在26岁便高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

可惜的是虽然他颇有政治才干,担任的官职却一直十分清闲。

这让常存报国之志的他心怀郁闷,郁郁寡欢。

也许是明白即使留在长安,也难以有所作为,所以晚年的他一直上书请求外放。

直到850年,朝廷才答应他的请求,任命他为胡州刺史。

虽然达成所愿,但是他的心中并不开心,于是便写下了这首诗。

杜牧这首诗很冷门,只有短短28字,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爱国之情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这两句是典型的“言在此意在彼”。

表面上来看诗人是在说太平盛世闲游是无能的表现。

孟浩然也曾说“端居耻圣明”,但是孟浩然所处的年代还算是太平盛世。

而众所周知,“安史之乱”后,唐朝就一直在走下坡路,到了晚唐,朝廷官员互相倾轧,地方割据愈演愈烈,实在是谈不上“清时”。

所以杜牧这里说的就是反话了,他明明有才,却只能装“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这样的悠闲清净本不是他想要的。

但他却又不得不如此,心中的抑郁苦闷可想而知。

杜牧这首诗很冷门,只有短短28字,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爱国之情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表面上看,他到外地任职是遂了心愿,但其实若有选择,他又怎会离开长安呢?

他登上乐游原,眺望昭陵,心中感慨万千。

古人离开京城,多会有所留恋,就像杜甫“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

而杜牧离开长安,不望城门宫阙,却将目光锁定在唐太宗的陵墓——昭陵。

众所周知,唐太宗知人善用,文治武功,开创了“贞观之治”。

杜牧独望昭陵显然是另有深意。

一是表现了他对如唐太宗般圣明君主的向往,若是当时的皇帝也能像唐太宗那般知人善用,那么也许他也能一展抱负。

二是抚今追昔,当时的唐朝是何等的繁荣昌盛,如今却是风雨飘摇,诗人的心中难免伤感。

杜牧这首诗很冷门,只有短短28字,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爱国之情

全诗到“昭陵”戛然而止,但是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对盛世的向往、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却是绵绵不绝。

其实这首诗比起《赤壁》、《过华清宫》、《山行》,这些诗来,并不出名,但最后却能《入选唐诗三百首》,归根究底就是因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拳拳爱国之心,也说出了古代很多读书人“报国无门”的心声。

虽然杜牧离开长安时是无奈苦闷的,他这一生也是抑郁不得志,但后世却记住了他的拳拳爱国之心,也算是一种安慰了。

- END -

作者:凯紫

看完的读者,记得给凯哥点个赞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