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杞人忧天选自列子内容多为什么什么和什么_杞人忧天节选自列子列子旧题为什么著

杞人忧天选自列子内容多为什么什么和什么_杞人忧天节选自列子列子旧题为什么著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12-30 03:17:39
阅读:
《列子》杞人忧天背后,原来隐藏了这么深的历史真相|真知堂说史

从后到侯,夏之变革

休息了几天没有写文,继续咱们关于夏朝证据链的问题。给大家说一说杞国。

杞国,史料记载是夏禹的后裔建立的国家。周武王克商,求夏禹后裔得东楼公,封之于雍丘(今河南杞县),史称杞国。杞国的爵位在当时的的封国中为最高等级的公爵。到了东周列国时代春秋时期,杞都东迁于山东。“先春秋时徙鲁东北”(《汉书·地理志》)。

关于杞国,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杞人忧天的成语。“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说的是春秋时期,杞国有一个人,担心天塌地陷,自己无处安身,因为寝食难安的故事。这个故事后世一般解读为无谓的担心,其实如果放在上古史的角度来看,杞人忧天还是有其特殊含义的。

古代灭其国不绝其祀,早在尧舜禹时期,就有帝舜以帝尧之子丹朱为宾,不以臣视之的记载。后来到了夏禹即位,也是这么对待帝舜之子商均的。然而到了夏启时代,却打破了这个规矩。当时夏禹死后继承人本为伯益,但夏禹死于外,就和秦始皇死于巡视途中一样,本来被立为帝位继承人的伯益,稀里糊涂的丢掉了继承权,被外放为费侯。

《列子》杞人忧天背后,原来隐藏了这么深的历史真相|真知堂说史

夏朝的建立,笔者认为,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情。

从史料记载来看,尧舜禹时期应该还是万国时代,也就是各个部落各自为政,群后分治的时代。这时候的各个部落,有的发展得好一些,有的发展得差一点。但部落和部落之间主要还是和平相处,部落内部虽然有了明显的等级观念,但人民之间大致还是平等的,其最初的组织形式,应该和后来中国历史上的各少数民族地区早期的以氏族为主的部落组织形式相似。

而夏后氏启,在夏禹治水有功于天下,征伐三苗,杀防风氏于会稽之后,已经树立起了在群后中的绝对权威。各个部落的首领,从后的称号到侯的称号,看似差不多,其实已经从完全独立自主的小王(后)变成了需要听命于大王(夏后,夏帝,夏王)的侯(公侯伯子男)。所以。夏朝起码在名义上已经变成了一个统一号令的国家。

《列子》杞人忧天背后,原来隐藏了这么深的历史真相|真知堂说史

此时,是否出现了系统的文字,尚不得而知,但城池,宗庙,青铜器无疑都是出现了并且比较完备的。只是由于青铜器非常贵重,尚没有达到数百年后商晚期那种国家大量储备吉金(青铜)的发达程度,所以几乎没有青铜器被陪葬,故而出土文物较少。(齐家文化,陶寺遗址,二里头遗址都出土了青铜器)

而此时的中国,从原始氏族部落或氏族部落联盟的形式,转换到了家长奴隶制国家的形式,各个部落对外武力攻伐,获取土地,粮食,财物和人民,并把土地或财物赏给作战勇猛者,把俘获的敌对部落人民变成奴隶,进入了早期奴隶制国家的雏形。

《列子》杞人忧天背后,原来隐藏了这么深的历史真相|真知堂说史

部落内部由于财富的积累,贫者更贫,富者更富,失去财产和土地的贫民有的也被迫成为了奴隶,这或许才是早期夏商二朝国家组织形式的真实面貌。和后来历朝历代的少数民族建国的过程没有什么两样。

而到了西周代商而立,周天子自去帝号自称为王,并且建立了以周礼为体系的一套立国理论之后,早就被夏遗忘的以古先后之后(先代之后,也就是先代之君的后裔)为国的制度再次建立起来。所以才有封舜帝之后于陈,封夏禹之后于杞,封商之后于宋,皆为公爵的做法。不管今天子孙们是否承认舜禹夏的存在,起码在西周建国时代的周武王,是认可和肯定帝舜,帝禹和夏之存在的。就连敌国之后,武王依然未绝其祭祀,把商的后裔封于商丘,为宋国。

《列子》杞人忧天背后,原来隐藏了这么深的历史真相|真知堂说史

禹之後,封于杞

有关杞国的史料非常少。孔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汉代的司马迁也有类似看法,他说:“杞小微,其事不足称述。”我们可以知道的是自杞东楼公起,一共传了二十位国君。公元前445年,杞国亡于楚。

杞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一个小国,历史语焉不详,但我们熟知的杞人忧天的故事,却把杞国这个早就被遗忘的国家完好的刻在史册上。

《列子》杞人忧天背后,原来隐藏了这么深的历史真相|真知堂说史

杞人本是夏后禹的后代,也就是本为王族。作为曾经是天下共主的夏后氏一族,祭天是他们的特权也是他们那个时代最重大的事情。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周代对于祭祀也有不同的等级规定,祭天地就是天子的特权,诸侯和更下等的贵族是不能祭祀天地的。

所以,哪怕是到了亡国近千年之后的春秋时代,杞国人依然还关心天是不是会塌下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杞国本为夏后之后的客观事实。

据《大戴礼记·少间篇》记载,商汤灭夏之后,曾经将夏遗族迁到杞国(今河南杞县)。但这个杞国在商代若存若亡,也就是时断时续。在商王的眼里,夏之后还是必须防范的绝对对象,没有之一。在殷墟甲骨文中也有杞国的记载,据说商王武丁之妃中就有杞国之女。

《列子》杞人忧天背后,原来隐藏了这么深的历史真相|真知堂说史

帝辛(商纣王)时的甲骨文卜辞上则记载:"壬辰卜,在杞,贞:今日王步于商,亡灾?"。这段话的意思是,壬辰日这一天占卜,当时在杞地,问到:今天商王帝辛要去商地,有无灾祸?这里的商,应该是商丘,也就是商族起家之故地。杞县到商丘非常之近,也就是几十公里的路途。可见,杞国在商代就是肯定存在的方国之一,绝非周武王杜撰出来的一个夏后后裔。

从尧舜禹时期的山西临汾陶寺遗址来看,陶寺应该是一个比较文明的古国。他对外很少扩张,也就是说陶寺类型的文化并没有传播到各地繁衍生息,这对于陶寺这样一个当时非常先进的文化来讲是非常说不过去的事情。

从这里我们或许能看出一点,就是《尚书 虞书》记载的尧舜禹时期,以德服人确实是曾经存在过的。而夏有乱政,而做禹刑,则从一个侧面证明,到了夏时代,以德服人的部落联盟或许真正变成了以力服人的早期家长奴隶制古国。最后,商汤灭夏也并不是什么夏桀暴政,而是一个国家取代另一个国家的正常史实。

《列子》杞人忧天背后,原来隐藏了这么深的历史真相|真知堂说史

以上就是真知堂从西周杞国的存在得出的研究结论。首次发表于网络平台,请勿剽窃和抄袭。

分享真知识,传递正能量!如果你也喜欢收藏和中国历史文化,欢迎关注瓷器鉴定真知堂!谢谢你的收藏和转发!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工作。

需要更多历史文化和文物鉴定知识和图片,可以百度瓷器鉴定真知堂!去笔者博客寻找。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