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蔺相如在完璧归赵的性格特点_完璧归赵蔺相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蔺相如在完璧归赵的性格特点_完璧归赵蔺相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12-31 17:17:48
阅读:

蔺相如能够完璧归赵是因为有主角光环?

大家看到这个标题大概会认为我是个标题党,事实上并非如此,这个观点可不是我提出来的,而是明朝的大文学家王世贞的观点。

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明代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人。十七岁中秀才,十八岁中举人,二十二岁中进士,最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攀龙死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年,被称为后七子之首。简单说这位先生在仕途上最高职位是刑部侍郎,大约等于现在公安部部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的最高领导人(当然因为南京是留都,实际权力没那么大)。文学上又独领风骚了一个时代,所以他的观点不会无的放矢的,具体的论述是在他的史论《蔺相如完璧归赵论》里论述的。


蔺相如能够完璧归赵是因为有主角光环?

原文如下: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与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

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

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蔺相如能够完璧归赵是因为有主角光环?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蔺相如完璧归赵,人人都称道他。但是,我却不敢苟同。

秦国用十五座城作为条件,想要欺骗赵国来夺得赵国的和氏璧。秦国那时说是要和氏璧,这是实情,并不是为了试探赵国。赵国得到了秦国的人情但不把和氏璧交给秦国,没有得到秦国的人情却将和氏璧交给他们;赵国得到了秦国的人情但不害怕他们就不将和氏璧交给秦人,赵国得到了秦国的人情又害怕他们就将和氏璧交给秦人。按理只有这两种情况,怎么会有又害怕秦人却又挑起了他们的怒气的。

况且,秦国想得到这块璧,赵国不给它,双方本来都没有什么曲直是非。赵国交出璧而秦国不给城池,秦国就理亏了。秦国给了城池,而赵国却拿回了璧,就是赵国理亏了。要想使秦国理亏,不如就放弃璧。害怕丢掉璧,就不如不给它。秦王既然按照地图给了城池,又设九宾的隆重礼仪,斋戒之后才来接受璧,那种形势是不得不给城池的。如果秦王接受了璧而不给城池,蔺相如就可以上前质问他:“我本来就知道大王是不会给城池的,这块璧不是赵国的吗?而十五座城池也是秦国的宝物。现在假使大王因为一块璧的缘故而抛弃了十五座城池,十五座城中的百姓都会深恨大王,说把我们像小草一样抛弃了。大王不给城池,而骗夺了赵国的璧,因为一块璧的缘故,在天下人面前失去信用,我请求死在这里,来表明大王的失信。”这样,秦王未必不归还璧。但是当时为什么要派手下人怀揣着璧逃走而把秦国处在理直的一方呢?那时秦国并不想与赵国断绝关系。假如秦王发怒,在街市上杀掉蔺相如,派武安君率领十万大军进逼邯郸,追问璧的下落和赵国的失信,一次获胜就可以使相如灭族,再次获胜而璧最终还是要落到秦国手里。因此我认为,蔺相如能保全这块璧,那是上天的保佑。

至于他在渑池以强硬的态度对付秦国,在国内以谦和的姿态对待廉颇,那是策略上越来越高明了。所以说赵国之所以能得以保全,的确是上天在偏袒它啊!

总之王世贞的立场就是:和氏璧失去没什么可惜的,也不丢面子。在秦国已经说让出十五座城池的情况下,收了玉璧不给城是秦国不占理,但是蔺相如却不给玉璧,如果秦国耍横,后果则极其可怕,秦王很有可能杀了蔺相如,又派白起率兵十万攻打邯郸,责备赵王为何失信,则蔺相如保不住性命,玉璧自然也保不住,甚至找过也有危险,所以最后蔺相如能够完璧归赵实在是老天的保佑,用现在的网文流行语来说,那就是有主角光环的加持啊。

按照这篇文章的思路来说,蔺相如确实是做的不合适,甚至有可能是蔺相如借和氏璧的事件来作为自己的总政治资本,好达到自己上位的目的。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讲,王世贞所在的时代距离蔺相如所在的战国时代,已将近两千年,两个时代的思想和认识,是有一定差异的,也许当当时战国的国与国之间就是这样,蔺相如的解决方案才是正确的。

那么各位朋友,你觉得是王世贞的论证对,还是蔺相如的做法对呢?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