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杜甫对战争的看法_杜甫的诗深刻反映了什么

杜甫对战争的看法_杜甫的诗深刻反映了什么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3-05-15 03:50:42
阅读:

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八载(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内),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但所部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到这年冬天,所派驻龙驹岛(在青海湖中)的二千戍卒也全军覆没。十载(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主要辖境在今云南省),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由于这两次战争中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这件事,在《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二》里有生动的记载:

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时任宰相)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

如此摧肝裂肺的图景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兵车行》这首诗,就是诗人见到这样图景的当时或其后不久写的。

杜甫最揭露现实的一首诗,充满了反战的思想,无愧为“诗史”

原诗如下:

兵车行

唐代: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杜甫最揭露现实的一首诗,充满了反战的思想,无愧为“诗史”

全诗借征夫对老人的答话,倾诉了人民对战争的痛恨和它所带来的痛苦。地方官吏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横征暴敛,百姓更加痛苦不堪。这是诗人深切地了解民间疾苦和寄予深刻同情的名篇之一。

杜甫最揭露现实的一首诗,充满了反战的思想,无愧为“诗史”

诗人把这个历史镜头捕捉到自己的诗中来,不过是拿它作为一出社会悲剧的序幕,而他的主要意图是揭露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压迫。因此,紧接着这个序幕,就通过“行人”答问逐层深入地展示这出悲剧的内容:“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这是说丁壮们无限期地超期服役;“边庭流血成海水”──这是千百万战士战死沙场;“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这是说全国农村生产凋敝;“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这是说人民连生计都无法维持,而朝廷依旧逼索租税。可见,这种艺术概括方式的基本点是,由点到面、由现象到本质地勾画出安史之乱前的一个历史时期里社会的真实状况。读完这首诗,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整整一代人的深重苦难,而且能触摸到诗人那颗同情人民的火热的心。

杜甫最揭露现实的一首诗,充满了反战的思想,无愧为“诗史”

这首诗的意义还不止于此,更为重要的是,它表现了诗人反对“开边”战争的坚定立场。“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说明他认识到这种不义的战争是一切苦难的根源;他敢于把战争的责任加在最高统治者身上,这样的勇气是当时众多的诗人所不具有的。诗人的这种立场是一贯的,在《前出塞》中他曾写道:“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这正是杜诗人民性之所在。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杜甫对战争的看法_杜甫的诗深刻反映了什么

    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八载(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内),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但所部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到这年冬天,所

    经典语录
  • 前出塞其六古诗_前出塞九首其三杜甫翻译

    前出塞(其六) 挽⑴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⑵,列国自有疆⑶。 苟能制侵陵⑷,岂在多杀伤。 注释 ⑴挽:拉。 ⑵亦有限:也要有个限度。 ⑶列国自

    经典语录
  • 古诗词中的爱国情怀_表达爱国情怀的古诗词

    爱国主义是华夏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也是贯穿于唐宋一代诗人血脉里的一个主旋律。古代爱国诗篇内容是多方面的,大多作品以仰慕同情的态度,缅怀古代爱国者,歌颂勇于赴敌的边防战将

    经典语录
  • 杜甫后出塞五首其一赏析_出塞杜甫的古诗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诗人先写《出塞》九首,后又写《出塞》五首;加“前”、“后”以示区别。《

    经典语录
  • 杨贵妃赐死在马嵬坡为什么_马嵬坡的杨贵妃墓图片

    在中国历史上,唐朝的唐玄宗是个有争议的皇帝,有人说他是圣明的君主,因为他上任后,重用姚崇、宋璟等贤才,励精图治,开创了开元盛世。也有人说他是昏庸的君主,他在晚年宠爱杨贵

    经典语录
  • 马嵬坡事变的原因_马嵬事变内容概要

    前言 马嵬驿兵变结束了倾国美女杨贵妃的生命,也让唐玄宗感到自己无力再控制当前的局势。 那么,首先给大家说一下什么是 “马嵬驿兵变” 。 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直捣京师,唐王朝统治

    经典语录
  • 貌美如花沉鱼落雁闭月羞花_你真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天生丽质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形容的是我国古代的四大美女 西施、王昭君、貂婵、杨玉环。 她们每一个人都拥有倾国倾城的容貌, 而每一个人的命运却都令人唏嘘。 西施浣纱--沉鱼 古代四大美女

    经典语录
  • 杨贵妃马嵬坡诗句_杨贵妃唐玄宗的马嵬故事

    杨贵妃的下落,自唐朝后期以来,变出现了各种猜测。主流观点认为,杨贵妃在马嵬之变后便香消玉殒;但自古文人多情,他们不愿意看到一代玉人如此轻易便逝去,化为黄土,于是杜撰了各

    经典语录
  • 马嵬驿景点_西安马嵬驿旅游攻略

    马嵬驿兵变是公元756年7月15日唐玄宗逃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北二十三里),随行将士处死宰相杨国忠,并强迫杨玉环自尽,史称“马嵬驿兵变”。 756年叛军攻破长安门户潼关,乙未(十三

    经典语录
  • 杨贵妃唐玄宗的马嵬故事_唐玄宗马嵬坡事变

    马嵬坡事变的真实故事是什么?谁才是杀杨贵妃的主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公元755年十一月,安禄山在范阳反叛,直指京师。756年六月二日潼关失守,十二日晚唐玄宗携杨

    经典语录
  • 马嵬驿之变_马嵬其一原文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初九,安禄山借口讨伐杨国忠发动叛乱,是为安史之乱。 叛军一路势如破竹,直捣京师长安,天宝十五年(756年),叛军攻破长安门户潼关,长安无险可守。 十二日

    经典语录
  • 马嵬坡作者_马嵬全诗赏析

    原创:散文诗 马嵬坡 作者:田卫社 “马嵬坡”即马嵬驿,在今陕西兴平市西。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禄山叛军攻破潼关,危及长安,玄宗仓皇出逃。经过马嵬坡时,扈从部队因怨愤而哗

    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