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阅读文章-读了那么多年书,你真的会读书吗?一篇文章教会你如何阅读一本书

阅读文章-读了那么多年书,你真的会读书吗?一篇文章教会你如何阅读一本书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2-12 16:26:20
阅读:

读了那么多年书,你真的会读书吗?一篇文章教会你如何阅读一本书


读书需要方法吗?这是自然的。


世界上读书的人很多,但按方法进行系统性阅读的人很少。许多人都觉得,读书不就是读下去就行了吗?这有什么方法可言?但事实上,许多人都因为阅读习惯的不良而导致浪费了很多时间在做无用功上。


这种感觉在刚读书的人身上可能还不太明显,但在有了一定阅读量,读了多年的书,体会到知识的波澜壮阔后的读者身上,这种问题会更显然,对其解决方法的寻求也会显得更为迫切。


那么,笔者就针对这一情况,结合自己多年的读书经验和一些大家的阅读体会,来谈谈我们究竟该怎样去高效阅读?


一、读原文的重要性

越是在知识发达的时代,读书就越显得重要。在我们现在的生活领域里,竞争压力过大,为了能获得更好的生活,好多人都在或主动或被动地进行学习,或是为缓解压力,培养兴趣爱好,寻找精神净土;或是为工作需要,想要借学习来掌握更多知识或技能,以使生活更上一层楼。而学习的方式,除了传统的阅读,就是报班听课。但听课其实归根结底还是来源于阅读,讲课老师将自己阅读来的知识通过融合自身生活,换一种更简单也更生活化的语言,再传达给课堂上的人。


所以我们可以说,学习的方式归根结底还是读书。


而如今智能手机侵占了人们生活的大部分时间,碎片化阅读成为了许多人阅读的主要方式,但这种阅读存在的弊端也十分明显:一是app平台的智能推送功能会把我们的视线限制在小圈子内,很难使我们在更大更丰富的世界中扩展我们的视野;二是碎片化阅读很容易犯断章取义的错误,世界上很多事并非说一不二的,事物有两面性,而一篇适合手机阅读的短文,很容易把一个东西简单化,从而让人产生误解和偏见。


所以,读书,还是应该读原文。


但是即便是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且长期坚持读书的人也常常面临一些困惑:


究竟读什么书才算读书?读小说算读书吗?为什么我读过的书很快就忘记了,那我的阅读是不是没有作用呢?我读书特别特别慢,要一两个月才能读一本,但有朋友3天就能读完一本,是不是有什么特殊技巧啊?


以上这些都是读者阅读中比较常见的一些困惑,本篇文章就是针对这些问题而做的一个详细的阅读指导。读书的确是有方法的,用对了方法能事半功倍,而找不对方法,的确是会浪费时间的。


那么,究竟该如何去高效地阅读呢?


二、明确自己阅读的目的

首先,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读书能带给我们什么?这是我们在培养阅读习惯前首先要思考的一些问题。


只有真正了解了读书的价值,我们才能积极地自觉地,而非抵触性地去阅读。


阅读一般有两种目的,一个偏现实方面,一个偏精神方面。阅读的实用性目的一般是获取知识,比如从小到大课堂上学习所用的书本以及资料书,阅读这些书,主要是为了升学考试。又如一些考研考证的书籍,或者经济学法律学等偏理工科的基础书目,阅读他们的主要目的也偏于现实,为了获取知识以应用于实践中。


而另一种阅读,也是我们常说的阅读,则更倾向于人文。


这种阅读类别以小说、诗歌、散文、戏剧为主,代表作如中国历代的诗歌散文集,如《诗经》《离骚》《花间集》《杜工部集》,还有《史记》《汉书》等历史著作,《窦娥冤》《桃花扇》等戏剧作品,以及当代小说如《白鹿原》《红高粱》《秦腔》等;除此之外,还有世界各国各富魅力的文艺作品、文学批评巨作等。


读这些书籍,目的性没有那么明显,效果也会更长远一些,这属于一种非物质追求的阅读行为,目的在于放飞思想,寻求精神的栖息地。但就如同现在流行的那句话一样——


"你读过的书,都藏在你的气质里。"


三、针对不同类型的书选择不同的读法——"大观法"与"沉浸法"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复杂的,针对不同的问题,往往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早在春秋战国,中国的孔圣人在教育弟子的时候都知晓要因材施教,如今信仰辩证唯物主义的我们,更应该明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道理。先明确放在自己面前的究竟是哪一类书籍,这样才能接着选用最合适的阅读方法。


针对工具类的书,就把它当工具来用就行了。需要哪点知识,可以直接翻到那个位置,用完了直接放在一边就好,没必要强迫症一样把全本看完。


对于一般的出于消遣目的而阅读的小说,则可以随意一些,速度可以放快,没必要在一些细枝末节上纠结,因为它不会给你带来太多思考,所以思绪也没有必要花费时间为一些小事停留。情节性强而文学和思想都一般的书和内容枯燥的书都是可以直接"一目十行"的,读这种书可以直接选择一扫而过的"大观法"。


我有位朋友,读小说读腻了后会直接选择跳到结尾看下大结局。像这种没有太大价值而仅靠情节吸引人的读物,选择"大观法"是比较合适的,能最大限度地节省时间。


而有些书,甫一拿起就让人感受到她的魅力。


这种书往往是一些文学性强或思想性极其强烈的的诗歌散文和小说,如曹禺的《雷雨》《原野》,老舍的《茶馆》,汪曾祺的《受戒》,夏洛特·勃朗特的《简爱》等,有些如《资本论》《社会契约论》等经济社会学的著作也在此列。


阅读这些书,需要沉静的心,哪怕是在嘈杂的环境中。还要有专注的阅读,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全身心去体味书中的内容。这样的阅读不应盲目求快,而要求"通",必须充分理解作者的原意并形成自己的看法,如此阅读才算圆满。笔者把这种阅读称为沉浸式阅读。


还有些书,第一遍阅读时把它当消遣,但在阅读中却逐步发现它的巨大价值,那么就可以进行第二次阅读。阅读方法也从"大观法"转向"沉浸式"。


四、对于那些没有阅读意义的书,要学会果断放弃

并不是什么书都能算"书"的。有些书读了,能让人获得知识,增进修养,寻找精神依托,甚至让人走出抑郁,拯救自我,如《生命的重建》。而有些劣质、媚俗、三观不正的书,则能拉低人的修养,给予人太多负能量,甚至促使人犯罪,走向偏激之路。


在目前图书市场极度商业化的背景下,不乏那些粗制滥造、庸俗不堪、"炒冷饭"的书,对于这类没有什么价值的书,要学会拒绝,时间是宝贵的,与其浪费时间在这上面,不如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


拿到一本书,一定要记得先看目录,很多人直到大学读完都没养成读书先翻目录的习惯,这点是格外需要注意的。一本书的目录往往就把这本书的内容简化地传达给了读者,也能让读者很直观地感受到本书哪一章是自己最感兴趣的,而哪些章节自己已经很熟悉,翻看一下即可,没必要再细细去读。


序言和后记也是一本书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序言。


一般来说,在序言里,编者或作者会把书的内容做一个简介,其中很多都是学术界的权威观点,也是对全书精华的一个提示,如《包法利夫人》《简爱》《红与黑》《白鲸》等书的序言,多是如此。尤其对于这些外国名著而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语言习惯的差异,使得读者在阅读时很容易产生地域文化隔阂,从而不能较好地体会作者的深意,而阅读前言,起码能让读者不至于因前几页的繁琐而错过那些著作的价值。


目录是判断一本书是否有价值的重要途径。


许多人嫌自己读书慢,却一直不愿意花费两分钟研究一下目录。比如一本章回小说,目录能直观地看出剧情走向,有些书是否剧情俗套毫无新意,先看看目录,再随意翻开几页正文,一切都明了了。


再比如学术类著作,这类作品的目录往往更严谨,就像我们写毕业论文一样,目录必须直观反映出这一章这一节的内容,这对于我们查找我们需要的观点和学术成果是非常简便而高效的。


又比如一本散文随笔集,跟随目录选几篇自己感兴趣的文章,若是风格喜欢,就可以挨着读下去,若是这几篇都不满意,那这本书自然就可以放下了。


五、不随波,不盲从,要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形成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关于阅读方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适合自己。阅读方法千千万,但适合自己的只会是一种,而且是独特的一种。


当然,在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之前,适当借鉴别人好的阅读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并非每个人都是创造者,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几十年时间去获取阅读经验,所以在不知该如何选择阅读方法时,先参考一下名家的经验,能帮助读者少走很多没必要走的弯路。


可以参考的如《朱光潜谈读书》,美国莫提默·J. 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写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以及英国伍尔芙的《如何去读一本书》等。暂时想不到或不知道该读什么时,可以参考一些名家书单,如民国时期胡适、梁启超、钱穆、鲁迅等诸大师应《京报副刊》征召而列出的书单,又如北大清华等高校列出的必读书目等。


但完全听从名家的阅读方法也是不可取的,因为人与人不同,知识水平不同,文学修养不同,读的书,读书的方法也各有不同。


但如何形成属于自己的阅读方法呢?首先是要坐下来,开始阅读。已经有阅读习惯的读者则要坚持阅读,期间可以尝试不同的方法,且要明确自己的目的——是想要追求速度?还是追求效率?或是仅仅只需享受阅读过程就行了,对时间倒没什么大的要求?


实验的时间不会很长,一种方法可能在阅读一两本书后,你就能判断它适不适合你了。但真正形成属于自己的一套方法,则要相当长的时间,因为习惯的养成是需要时间和毅力的,在这种事情上,最怕意志力不坚定,否则惰性一犯,可能就会前功尽弃,然后被一棒子打回原形。所以阅读习惯的培养一定要坚持。


到这里,基本的阅读方法已经讲完了,但阅读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实非一篇三四千字的文章所能说尽。阅读既是个人的狂欢,亦是在寻求知己,和身边同样在读书的朋友多交流沟通,你或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我是历来现实,请过路君子点击下方的投票栏为我投票,投5票参与的粉丝可以当场获得1次抽奖机会,连续投票2天,可额外获得一次抽奖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