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俞敏洪的书-俞敏洪:人有2种活法,一种是平庸,另一种是不平庸

俞敏洪的书-俞敏洪:人有2种活法,一种是平庸,另一种是不平庸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4-03 22:31:42
阅读:






内容来源:俞敏洪首次亲述创立新东方25年的商业成长经验,涵盖认知升级、管理心得,以及新东方在持续发展中应对各种问题的破局之道。俞敏洪: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担任洪泰基金联合创始人、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等职。
封图设计& 责编 | 婷子、小花第 2999 篇深度好文:8163 字 | 10 分钟阅读

课程笔记•商业思维


本文优质度:★★★★★ 口感:香菇焖鸡


笔记君邀您,阅读前先思考:


  • 从破房子吓走报名者,到市值100亿美元,哭着说不干的俞敏洪做对了什么?
  • 曾经让位、被做空……在风雨和反思中进步的俞敏洪

以下,请享用~




有人说,俞敏洪是一个助人抵达梦想彼岸的摆渡人。


而立之年,他走出体制,创办新东方,帮助年轻人去往外面的世界。


1990年,当他把全部的家当装上一辆三轮车,推出北大校门的时候,一不小心一脚踏出去,从此在名利场上,在利益、友情、竞争的纠葛中一直走到今天。



从一个28岁下海的小伙子,变成了56岁的中年人,从青涩走向了成熟,也从鲁莽走向了沉着。现在的俞敏洪,可以用老骥伏枥、壮志不已来形容。




他说他的命运和新东方交织在一起,新东方的成长迫使他不断成长,新东方跟他的命运,跟他的利益,跟他的发展息息相关。


如今年过半百的他,褪去创业英雄的光环,首次回顾25年商海沉浮,将50载人生智慧娓娓道来,支持年轻人成为下一个马云。




经营新东方25年,俞敏洪每一步都走得战战兢兢,他遇到了哪些阻碍,又是如何趟过这些坑,成为创业偶像?




一、创业维艰,从0到1开启事业起点



1990年离开北大的俞敏洪内心还满是凄凉,从一个快要成为北大教授的老师,马上变成穿着破军大衣、拎着浆糊桶、专门到北大校园里去贴小广告的人。


但正是因为他离开了北大的保护,才有了后来事业的不断前行,有了新东方翻天覆地的发展。这也应了中国那句老 话“人挪活,树挪死”。


人生有两种活法,一种是平庸地度过,不愿放弃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确实过得很舒服,也很平稳,但生活里也没什么奇迹发生;另一种是不平庸地度过,所谓的不甘平庸,不是突破现状,更多是突破自己,找到全新的自我,不害怕失败,不气馁,相信自己终会成功。


每个人的成长历程都可以比喻成一条河,河流往前的流动,可以解释为是一种自我驱动。人生的自我驱动,比河流的自我驱动要更加艰难。


河流是从高处往低处流产生的自我驱动,但是人生实际上是从低处往高处走产生的驱动,你的自我驱动就是你生命发展的动力。


在最开始没有办公地点的时候,俞敏洪在朋友的帮助下租了中关村二小的一间20平米的破房子,一到下雨天就漏雨,而且要在一个小巷中拐十八道弯才能拐进去。导致学生本来要报名的,一看那个破的招生地方,觉得俞敏洪的出国留学英语培训就是骗人的,就放弃报名了。




1993年11月16日新东方诞生


这样持续下去,也就不会有新东方的出现了。但被动等待从不是俞敏洪的风格,他做了两件事情就完成了初步的引流。




第一,把当时他能弄到的托福、GRE的考卷印刷好了以后,以免费的方式发给学生。 第二,把考卷研究透了以后给学生免费讲课。



在讲课中俞敏洪发现,幽默励志的授课方式更为学生接受,他就着重培养新东方老师演讲的能力,通过演讲吸引更多潜在的学员。


当时没办法租到像大教室、中关村礼堂这样的地方,一租就是要好几千块钱,对那时候的俞敏洪来说,简直是一笔天文数字。


所以前面几场讲座,俞敏洪用的是中关村二小的操场,没有任何音响设备,只能在操场上干着嗓子给学生喊。


第一场讲座就来了100多人,在当时就是个巨大的数字。大家听完俞敏洪讲课以后觉得很好,有8-10个学生留下来报名,这一个非常低的获客成本。


如今很多互联网的教育公司获客成本越来越高,一个交钱客户的成本大概要3000块钱、5000块钱,甚至是要超过5000块钱,而在当时俞敏洪的获客成本几乎等于0。


在很短的时间内,俞敏洪和新东方的老师一起办了几十场讲座,加上采取的一系列的免费措施,包括免费为学生录制托福的磁带,免费给学生发放资料,免费给学生进行出国的咨询,请学生吃夜宵,增加信任感。




接送学员的三轮车


在俞敏洪的努力下,一个班招生的时候只有20个人,但是等到这个班结束的时候就有了40个人。为什么会有40个人呢?


一个学生来上课以后,他就会告诉另外一个学生“诶,那个老师讲得挺好的,我们一起去上课算了。”


俞敏洪讲课名声就开始在周边的几个大学,尤其是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等这样的大学就传播出去了,使得培训学校的获客成本越来越低。


这套方法跟现在互联网的方法应用是差不多的,你如何能够以最低的代价获得最可靠的客户,并且让这些客户变成你的品牌的宣传员,这就是做生意的本质。


在俞敏洪看来,新东方的品牌传播虽是无意之举,但又做得非常好。因为他把握住了两个关键的要素,饥饿营销和顶级产品。



当时俞敏洪采取的一个策略,无名师不开班,班级是限量的。所以一度形成了非常壮观的场面,每次报名期,一般都是到暑假结束的时候是报寒假班,寒假结束的时候报暑假班。很多学员在冬天的时候排整整一夜,抱着被子,互相取暖排队报名。




最早的听课证,是老师手动画勾的


新东方的托福班、GRE班、GAMT班在这时候几乎是独步天下。


当时先出了一个托福的满分,大家就轰动了。紧接着出了五六个托福满分,又出了GRE、GAMT的满分,在此之前美国这几门考试是完全没有满分的,所有的满分都出在新东方。



新东方逐渐成为出国考试的培训领域的第一品牌,这个品牌一直延续到今天。



如果从品牌的心智占领来说,尽管现在新东方的中小学的全科培训已经是中国最大的规模之一,但今天你问中国的老百姓,新东方是干什么的?大家还会说是做英语培训和出国培训的。



这就是在当时出国考试培训独步天下所带来的一个结果,一个品牌的发展,单点突破的发展往往比全面铺开要更加容易。




每次下课后,俞敏洪都会被大家围住




二、在组织变革中实现个人成长



最初俞敏洪离开北大是因为想出国留学,他 当时打算赚够留学学费就不开外语培训了。但是没想到1991年年底的时候,他就已经有了30万块钱,远远高于留学所需的费用,就决定留在国内继续干新东方。


随着规模的日渐扩大,他需要一个真正强大的合伙人,于是游走美国和加拿大,拉徐小平、王强等人入伙。



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实行的是包产到户,俞敏洪负责出国英语,王强负责口语教学,徐小平负责出国留学咨询和移民咨询,胡敏负责国内四六级的培训,杜子华负责托福口语培训。




由包产到户所产生的一个问题是,每个人的业务中都或多或少有自己的家族成员。 这就意味着,新东方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失控了,尽管大家都在一起欢乐地干活,但是在管理上已经变得极其困难。


这时候徐小平、王强提出来,要想新东方正规化,先把家族成员给清理出去,俞敏洪同意了。


从决定驱逐家族成员,到最后让家族成员离开新东方,俞敏洪大约用了一年半的时间。


他一直觉得自己伤了家人的一片挚诚。后来也开玩笑说“我老妈半年不给我做饭,我老婆和我分居半年”。


这说得有点夸张,不过当时家族成员确实挺生气的。 那一段时间变成了他人生中间最灰暗的时间之一,一方面要把家族成员弄走,一方面还要安抚同学。




后来,新东方制定了两条比较明确的规矩,第一,凡是有血缘关系的家族成员一律不准进新东方。第二,任何新东方的工作人员、员工、老师、管理者,都不允许把家族成员带进新东方。


这样一个比较明晰的规定和规矩,奠定了新东方未来发展的基础。所幸的是,这次清退家族成员虽然有摩擦、有冲突,最终还是过了河。新东方依然还是完整的,精神文化依旧存在,组织结构、管理结构、发展方向也逐步明确。所有这些正是通过这一两年的摩擦斗争换取的。


从家族企业中走出后,2000年到2006年,新东方开始施行原始合伙人制,大家熟悉的俞敏洪、王强、徐小平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就是在这几年出现的。




《中国合伙人》现场三人同台




这几年对俞敏洪来说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考验,新东方内部出现了非常严重的争执和冲突,但是新东方依然保持着每年30%-50%收入的增长。


俞敏洪当时深刻地意识到了,经济生命线是一切发展的生命线。新东方的经济生命线,他非常强势地抓在了自己的手里。


业务线非常平稳迅速地发展,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收入进来。任何改革如果没有经济做支撑的话,就会非常容易崩盘。




接下来是解决矛盾,解决矛盾无非就是让利和让位。



第一件事情让利,俞敏洪组织了一个会,在会上他主动选择离开:“既然大家都不看好我,我把我45%的股份全部让给你们,我从新东方离开,然后你们去经营新东方,但是不要让新东方散架,这件事情行不行?”


这个提议被拒绝了。


第二步他选择了让位:“那我来让位,我现在是董事长,你们觉得我干得不合格,那你们来做。我愿意让出来,当一个纯粹的股东,这样总可以吧!”


这个提议通过了,后来就变成了王强当董事长,徐小平当副董事长,胡敏当总裁,俞敏洪在新东方什么岗位都没有了。




从2002年一直到2004年,俞敏洪在新东方的身份就只是一个股东。甚至有时候股东大会、董事会和总裁办公会都被拒绝参加。



即使不当董事长、总裁让俞敏洪非常郁闷,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对新东方发展的努力。除了帮助业务的发展以外,他依然在帮助联系新东方的投资人。



毫无疑问,俞敏洪从精神上已经归属新东方,新东方不仅是一个业务实体,还变成了一个精神实体。



在这两年的时间里,俞敏洪一直在进步,在任何岗位,在任何困境,始终保持自己的进步一直是他坚持的原则。



在整个过程中间,俞敏洪 读了大量企业管理的书,从德鲁克的书到稻盛和夫的书,同时又读了大量的上市公司的法律法规的书,差一点还到哈佛去读个MBA。



两年以后,新东方最激烈的内部斗争过去了,俞敏洪又被邀请回去继续领导新东方。



新东方的变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带着新东方往前走,其实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让俞敏洪回来当董事长和总裁,也许是对新东方的最好的选择。



这时候的俞敏洪已经大概明白董事长和总裁应该怎么做。公司组织架构应该怎么建?董事会和股东会的权力分界到底是什么?董事会和下面的总裁办公会的权力分解又是什么?他已经开始变得比较熟悉了。


乔布斯从苹果离开过,后来回归了,并且创造了苹果不可一世的辉煌时代,俞敏洪的回归把新东方带成了美国上市公司。



因为内部的纷争,新东方在之后的管理中日益规范。用公司结构来做事情,相较于原来合伙人制的松散结构,又是一个组织结构上的提升。



组织结构需要在法律、规矩、契约精神,还有组织架构以及组织秩序中寻找布局。在这个意义上,组织架构的成长,变成了俞敏洪个人的再一次洗礼。


三、股价暴跌的时候他在想什么?

2006年9月7日,新东方上市了。从上市那一天起,俞敏洪只做两件事情:




第一, 永远不做任何假的东西 ,数据该怎样就怎样,按照世界最高财务标准做数据。 第二, 永远按照上市公司的方式,尽可能少承诺多做 。所以,买新东方股票的股东,到今天为止已经换了好几轮,没有一个投资者在新东方被骗过。


2006年9月7日,新东方上市


他一直坚定地认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首先要具备的素质是被人信任。


2012年7月的时候,一觉醒来,俞敏洪突然发现新东方受到了浑水公司的攻击。美国的证券委SCE说要对新东方做部分调查。




在当天的晚上浑水公司就抛出了对新东方的所谓的调查报告,总共加起来90多页。


第一,指控新东方的财务数据做假。指责新东方造假,财务数据造假,教学区造假,学生人数造假等。


第二,指控新东方的组织结构和海外结构不对称。


浑水公司就是通过调查有问题的公司,通过公司股票价格差额来进行赚钱的调查机构。2018年上半年的时候,他们对好未来做了一个做空报告,好未来因为他们的做空,下降了30%的股价。


浑水公司琢磨着找中国概念股企业的漏洞,他们这么做有一个前提的假设,那就是没有一个中国企业没有漏洞,只要找,一定能找到。因此,这件事背后有利益获得者,他们专门造公司的假新闻,或者真新闻,让公司的股票暴跌,再通过买空的方式发财。



不管新东方还是好未来,其实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浑水公司无端就对新东方进行了攻击,他们也料定了美国的股市对中国公司其实都不是100%信任的,所以不管攻击任何一家公司,都会出现股价大幅下跌的现象,也就意味着他们有很多套利的空间。


在这样一个国际金融危机的大势和试图做空新东方的情况下,新东方反应非常迅速。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首先要符合上市公司的规矩和要求。上市之后弄虚作假、偷梁换柱不是新东方的风格。所以俞敏洪对浑水研究的攻击毫不担心,因为新东方绝对没有问题。


不论是公司治理、财务数据,还是合并报表和内部管理,新东方都符合美国对于上市公司的监管要求,符合包括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 Oxley [2002] Regulations)在内的各项监管规定。


但当时整个股市对新东方反映非常的剧烈,新东方的股价两天之内从20多块钱掉到了9块多一点,掉了60%以上的价值,毫无疑问这对新东方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公司可能掉到最后一文不值,以后再也没有人来买股票了,公司也就得下市了。此外,掉价就意味着买你股票的股东会有巨大的损失,这种巨大的损失就会造成美国的股民以及全世界股民的起诉。


所以俞敏洪要赶快把新东方股票的价格救回来。但是让国外的大机构或者是个人去买新东方的股票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国外的投资者不太了解中国的运营机制,也不太信任。这个时候俞敏洪必须要找到对他个人,对这个机构,非常信任的一批国内企业家来买新东方的股票。


第二天他就召集了一批企业家朋友,包括马云、柳传志、郭广昌等一批人,请他们吃个午饭,在吃午饭的时候讲了新东方的情况。企业家们的反馈也给了俞敏洪一定的信心:


“老俞你说清楚就行了,浑水公司对你的指责,到底是不是真的,我们充分的相信你,如果是真的,你就告诉我们实话,我们来帮你一起想办法解决。 如果他们的指责不是真的,那么我们就来买新东方的股票,帮你把股票的价格给拉出来。”



当天晚上就有好几家机构进入了新东方,买了新东方的股票,差不多3亿美金左右。用了一天半到两天的时间,把新东方的股价从9块多一直拉升到了12块左右。


这样的话,股价已经稳定了,也就意味着有人在托底。紧接着俞敏洪就开始做第二件事情,虽然股价下跌对新东方是一个巨大的伤害,但是 任何危机背后都隐含着机会 。


当时新东方有六七百位主管们在等着发股权,股权价格比较高,股份数量就上不去。由于这样的一个事件,刚好是节约了巨大的成本,他就利用这个机会为新东方有资格领股权的个体,都增发了一部分的股份,并且连发3年。


也就是说,根据股市发股票的成本运营机制,你要抓住价格最低的时候发股票,这样公司所承担的成本就会最低。


利用这样的一个危机,俞敏洪还反而为新东方的管理层和骨干力量争取了一个三年的利益,同时使新东方的一大批骨干力量稳定在新东方,至少三年以上。 从危机中间去寻找机会,也是一个企业家应该要具备的一种能力。


最后,为了给股市进一步的信心,俞敏洪决定自己出钱继续回购一些新东方的股票。他 用新东方最高管理层的名义,总共借到了大概2000多万美金,再分头借给新东方的高级管理层的人员,让他们把新东方的股票继续回购一部分。这样的行为既给全世界带来信心,又让新东方的股价进一步回升了。


后来新东方的股价,一年不到的时间就回到了被浑水攻击之前的状态,再过了三四年,新东方股价居然到了接近100美元,这是没有想到的。所以当你面对一个困难的时候,你的反应机制直接导致了你能不能把事情做的更好



“浑水事件”发生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俞敏洪几乎每天都要向美国律师、会计师解释各种繁琐难缠的问题。对于一个自嘲“连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都分不清”的文人型企业家,应付这些“技术活儿”一直是最让他头疼的事。


然而,他在此次风波中的表现很是自信, 连美国律师都感叹:“调查了中国这么多案子,从没遇到一个中国CEO如老俞般open and honest(坦诚、开放)”。


俞敏洪一直对自己和新东方非常有信心,他说:


首先,新东方有不完美的地方,但新东方没做坏事。
第二,即使新东方股价掉了60%,依然是一件好事,就是新东方所有管理层股份都翻了了一倍。
第三,就算美国方面认定新东方有问题,被下市,依然是好事,我顺便就私有化了,当然现在这个状态是不能私有化的。
第四,即使对我本人来说,都是一个发财的机会,股价上去了,我再卖,又能资助多少贫困大学生?”

这次事件让俞敏洪经受了一次风雨,在这个风雨中间新东方也变得更加的健全和成长,新东方的财务体系、数据体系也由此变得更加的健全。




俞敏洪很感谢浑水公司,因为股价下跌不是他们的管理造成的,不是他们的价值观造成的,不是他们的人品造成的,而最终的调查也证明新东方从管理到素质都是值得信任的。


经历了这么多的考验以后,今天的新东方依然走在中国培训教育的最前沿。


人一定要有一种被人信任的能力,你可以栽倒在没有商业判断上,可以栽倒在经营不善上,可以栽倒在竞争里,但你不可以栽倒在失去别人的信任上。




四、25年商业经验,50载人生智慧



作为教培行业的领头羊,创立25年来,新东方已经走过了大多数教育机构已经走过的路以及未曾走过的路。


人类就是在不断反思中进步的。过去25年,不管是对于俞敏洪个人还是新东方的事业,都是在不断自省和反思中取得进步的。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