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于民成语-“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唐太宗聚富于民,如何面对国库空虚呢

于民成语-“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唐太宗聚富于民,如何面对国库空虚呢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4-07 20:00:17
阅读:

《礼记·大学》中有这样一句话:“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也就是说,拥有百乘的诸侯,不要畜养那些聚敛之臣,如果他家有聚敛之臣,只知道替他向民间搜刮财产,那么还不如家里有个盗臣把财产偷出去的好。


为什么说盗臣要强于聚敛之臣呢?那是因为盗臣偷盗的只是财物,但是聚敛之臣破坏的却是主人的道德。




巍峨的宫殿




正所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道理虽然简单,但是历史上还是不乏夺富于民的君主,最终失去民心,导致亡国,其中导致隋朝的快速灭亡的原因之一便是如此。

我们都知道,隋朝从建立到灭亡,仅仅经历了三十八年,在隋文帝统治的二十多年间,政治较为清明,人口显著增加,府库较为充实,外患较少,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因此史称"开皇之治"。


到了隋炀帝初期,隋炀帝营建东都洛阳,每月役使男丁多达两百万人;又以洛阳为中心开凿沟通中国南北的隋唐大运河,先后调发河南、淮北、淮南、河北、江南诸郡的农民和士兵三百多万人。


由于隋炀帝太过于急功近利,在修筑大运河期间,民夫需要经久不息的劳动,再加上疾病侵袭,死亡人数竟占全部人数一半以上。




大运河图片




不仅如此,再加上隋炀帝东修长城,在十余年的时间里,征发扰动的农民不下一千万人次,平均每户就役者一人以上,造成“天下死于役”的惨象。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有明文规定,妇女不服劳役,但是实际上,开河筑城总是少不了妇女的身影。


隋炀帝为满足其骄奢淫逸的生活,在出游地大建离宫,布置奇巧,穷极华丽。隋炀帝常带后宫、诸王、宫女、卫队等一二十万人沿运河巡视南方,船队长达二百余里,沿途之上,花费无度,更征调许多人民。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经过多年的劳民伤财,隋末民变终于爆发。隋朝也在这场愈演愈烈的天下大乱中快速地走向覆亡。




隋朝大运河分布图




由于隋炀帝造成的大乱,隋朝留下了破坏严重、民生凋敝的局面。有了隋朝的前车之鉴,唐太宗是如何在此基础上建立“贞观之治”的呢?

唐太宗登基之后三年,隋末大规模的战乱方才平息,到了贞观六年仍然是“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的景象,因此,隋末多年的战乱平息之后,唐太宗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之一便是土地荒芜,人口锐减。如何在这一片废墟之中建立起新的王朝呢?


唐太宗曾亲眼目睹了隋朝的灭亡,他深刻的认识到农民阶级对于君主统治稳定的重要性,因此时常将隋炀帝的例子讲给大臣听,希望能够吸取隋亡的教训。


首先,面对人口锐减的情况,唐太宗做的便是减少劳役征发,减少大型国家工程项目。如此一来,人民休养生息,渐渐地人口便会多起来。


其次,没有法外加征,聚富于民。古代有一种官员叫“能吏”,也可以称之为“聚敛之臣”,那就是一个巧立名目来增加税收的人,一旦没有节制的收税,最终只会是“民竭其力而不能供”的景象。


大多数时候,聚敛之臣都是十分得皇帝宠爱的,因为他们可以名正言顺的增加税收,使国库丰盈。但是在唐太宗统治期间,从未任用过聚敛之臣,可见这种“人才”,在唐太宗面前并无用武之地。




唐太宗剧照




唐太宗面对国库空虚的三个策略

通过唐太宗的二十三年的努力,渐渐地社会安定、四夷宾服、百姓安居乐业,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的大唐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我们又不禁想到一个问题,既然“聚富于民”,那么朝廷的收入一定大幅度减少,国库自然空虚,唐太宗该如何面对呢?


首先,量入制出的制度。


唐太宗在财政经济上面有这样一条制度:“量人之力而授之田,量地之产而取以给公上,量其入而出之,以为用度之数。”也就是说,根据个人劳动能力给予土地,根据土地的产量决定应收的税,国家根据税收的多少来决定开支。


如此一来,国家开支的多少取决于农民的税收,绝不增税,民富而国丰。




唐太宗剧照




其次,从自身做起,厉行节约,薄赋尚俭。


从唐朝初年,唐太宗便从以身作则,厉行节约。他曾遣散宫女三千多人,并下令免去四方珍贡;另外,唐太宗时期精兵简政,紧缩政府机构,以节省政府开支,减轻人民的负担。在唐太宗时期,一度官员仅643人,打破了“民少官多”的境况,提高官员的工作效率。


唐太宗患有“气疾”,特别怕热,到了夏天非常难熬,于是他便想在长安外面建立一座宫殿,留作夏天的时候避暑居住。但是当材料都准备好了,唐太宗突然不盖了,他想到,当初大禹治水,百姓都津津乐道;但是隋朝大兴土木,劳民伤财,最终竟导致了亡国的下场。


而如今民生尚未完全恢复,此时盖宫殿岂不是浪费人力、财力,唐太宗决定取消盖宫殿的想法。




唐太宗剧照




在唐太宗的治理下,社会安定,百姓安乐,经济迅速发展,官员们便建议唐太宗登顶泰山进行“封禅”典礼。“封禅”可以说是古代帝王都向往的仪式,代表受命于天。


唐太宗自然也心动了,但是这是魏征站出来说,国家发展虽然迅速,但是尚未完全恢复。若此时登顶泰山,必定是文武百官,浩浩荡荡,所到之处需要许多食物与旅馆。而山东正是战乱的重灾区,若支持百官的行程,必定有所损伤。


听了魏征的话,唐太宗马上放弃了“封禅”,由此可见,人无完人,唐太宗身边的谏官也是他的宝贵财富。魏征死后,唐太宗伤心地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逝,朕亡一镜矣。"


最后,关于老人的赡养问题,鼓励民间自助。


唐太宗时期明文规定:父母在,不许分家,否则立法惩处。这样的做法一方面可以减少一户的户税;另一方面便是使家中老人有所依靠,子女们必须承担起赡养父母的责任。反观隋朝时期,朝廷鼓励人们分户,这样便可以多一分户税,但问题也应运而生,那便是老人没有人赡养了。


另外就是提倡道德,如果说道德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那么法律便是在道德的基础上,强制子女承担起赡养父母的责任。


唐太宗剧照




总结:

唐太宗采取的“聚富于民”的策略非常适合当时的社会情况:一方面战乱多年且人口锐减,人民需要休养生息,发展经济,逐渐做到自给自足;另一方面,经历了隋朝的剥削,人们需要增强对统治者的信心,只有得了民心,方能算真正得到天下。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