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严合成语-共为唇齿是什么意思?共为唇齿出自什么典故

严合成语-共为唇齿是什么意思?共为唇齿出自什么典故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9-07 22:33:32
阅读:
最新资讯《严合成语-共为唇齿是什么意思?共为唇齿出自什么典故》主要内容是而东吴和蜀汉时不时还会一起结盟抗曹,但各自也打着各自的小算盘,因为结盟对于其中一方来说肯定更有优势。-严合成语,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在三国时期,吴蜀对曹魏一直都是敌对关系,而东吴和蜀汉时不时还会一起结盟抗曹,但各自也打着各自的小算盘,因为结盟对于其中一方来说肯定更有优势,而能力大的一方出的力肯定也会多些。所以当年诸葛亮派人说服孙权恢复两国同盟关系是,孙权就非常的犹豫,毕竟蜀国靠着结盟可以更好的发展自己。这次讲的成语“共为唇齿”背后的典故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一起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邓芝传》,时间是蜀汉后主建兴元年(公元223年),主人公为蜀汉尚书邓芝和吴主孙权。原文如下:


(诸葛亮)乃遣芝修好于权。权果狐疑,不时见芝,芝乃自表请见权曰:“臣今来亦欲为吴,非但为蜀也。”权乃见之,语芝曰:“孤诚原与蜀和亲,然恐蜀主幼弱,国小势逼,为魏所乘,不自保全,以此犹豫耳。”


芝对曰:“吴、蜀二国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唇齿,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大王今若委质於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内侍,若不从命,则奉辞伐叛,蜀必顺流见可而进,如此,江南之地非复大王之有也。”权默然良久曰:“君言是也。”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诸葛亮于是派遣邓芝出使与东吴恢复联盟关系,孙权果然犹豫不定,没有及时召见邓芝。邓芝自己上表给孙权表示:“我今天也是为吴国而来,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蜀国。”这时孙权才同意见面。孙权对邓芝说:“我的确想与蜀国交好,但担心你们的皇帝尚且年幼,国力弱小,又与曹魏这样的强国为邻,不能保全自己,因而心中犹豫。”


邓芝回答说:“吴国和蜀国有司州的土地,大王您是当世英才,诸葛亮也是一代杰出人物。蜀国有险峻的地势,防御坚固,吴国也有三条大江的险阻可守。这两个长处合在一起,两国互相辅助,进可以并吞天下,退可以鼎足三分,这是很浅显的道理。大王您现在如果投靠魏国,魏国必然首先要命您去朝拜,然后就会想让太子去曹魏作为人质。如果不从命的话,他们就会因此为借口来讨伐您,那样蜀国也不然顺流而下见机行事。一旦如此,江东的江山就不会再是大王您的了。”孙权沉默良久,说道:“你的话是对的。”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邓芝口中的“共为唇齿”,意为嘴唇和牙齿相互依存,比喻双方关系密切,荣辱与共。这也是由邓芝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与东吴建立同盟关系,这一直是诸葛亮的外交策略,不过因为荆襄之战和夷陵之战的爆发而破裂。诸葛亮执政后,派邓芝出使东吴,目的就是为了重新恢复这一同盟关系。不过,孙权对此却非常担心,但他对邓芝所言的“然恐蜀主幼弱,国小势逼,为魏所乘,不自保全”却不是事实,真正的原因被邓芝一语道破:“则奉辞伐叛,蜀必顺流见可而进”,他是怕蜀汉会与曹魏联合图谋江东。故此,听完邓芝的话,孙权便一口答应与蜀汉恢复同盟关系。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