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言据成语-他博学多识,但言必有据,没有可靠证据,绝不会随便下结论

言据成语-他博学多识,但言必有据,没有可靠证据,绝不会随便下结论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9-11 18:13:39
阅读:
最新资讯《言据成语-他博学多识,但言必有据,没有可靠证据,绝不会随便下结论》主要内容是孔子说:“我能讲出夏代的礼制,但夏的后代杞国不足以做为证据;我能讲出殷代的礼制,但殷的后代宋国不足以做为证据。-言据成语,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孔子说:“我能讲出夏代的礼制,但夏的后代杞国不足以做为证据;我能讲出殷代的礼制,但殷的后代宋国不足以做为证据。因为杞宋两国现存的典籍资料和通晓古礼的贤人太少的缘故。如果充足,我就能用来证实了。”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论语》八佾篇之九


【品悟】


“礼”是礼乐制度,孔子研究历史是从制度入手的。“征”,证明、验证。“文献”的“文”,指遗存下来的历史典籍、文件资料;“献”字的含义跟现在一般的理解不同,“献”通“贤”,指贤者、贤人,主要是指一群对前朝掌故传说、礼仪教化能够口口相传的遗老遗少。这些流传下来的实物、文字记录,以及人们的口头传说,合起来组成了古代文化遗产。


夏和殷的礼乐制度,孔子都了解,都能大致描述出来,虽然如此,还需要寻求文献来证明。孔子博学多识,但对于历史考证非常小心,没有可靠证据,绝不随便下结论。可见孔子治学的严谨,尤其强调言必有据、言必有信。面对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孔子想要斟酌三代的礼制,继往开来,为发扬和传承周礼形成更为系统和令人信服的研究成果,但夏朝和殷商的的古礼,在当时就已经无法得到印证了,所以万分惋惜。正因为如此,孔子大声疾呼要克己复礼,将周代的礼乐制度保存下去。


杞是夏人的后代。商汤击败夏桀,灭亡夏朝之后,将夏王室姒姓的一些遗族,迁到今河南杞县一带。后来周武王又灭了殷商,在杞地寻找夏代开国君主大禹的后裔,结果找到一个叫东楼公的人,据说是大禹正宗的后代,就给了他一小块封地,称作杞国。孔子为考察夏朝之礼曾到访过杞国,但没有发现什么证据。杞国实在太微小了,连太史公司马迁都感到没啥可记的东西,只有一个杞人忧天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被后人用来嘲笑那种庸人自扰的无故担忧。实际上也不能怪杞人,这是长期经历磨难,受了太多的惊吓而造成的后遗症。


宋是殷人的后代。周公辅佐周成王平定武庚叛乱,遵循“兴灭继绝”的传统,封殷纣王的庶兄微子启于商朝故地,建立宋国,都城为商丘。宋国地位特殊,与周为客,在继承与发展殷商文化,特别是商业文化方面,功不可没。宋国也很能打仗,春秋时期曾一度强盛,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但这些亡国的最后贵族,有时迂腐得十分可笑,宋襄公的“不鼓不成列”已成为千古笑谈。说的是宋襄公和楚国人在泓水决战,宋军已经排成列了,而楚军还没全部渡过河。照理这时是击溃楚军的好时机,但宋襄公却说:“不行!我虽然是亡国的商朝后人,却不进攻没有排成列摆好阵势的敌人。”结果自然是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受伤,差点送了命。


孔子与宋国的关系比较特殊,据说他的先祖是宋国贵族,后因卷入宫廷内乱,在宋国政变中被杀,后代避祸才逃到鲁国。作为“梦回之地”,孔子曾试图寻访宋国传存的殷礼,却没有收获。孔子晚年周游列国时到过宋国,民间流传有他还乡祭祖的故事。但宋司马桓魋是个擅权专政的乱臣贼子,他讨厌孔子,以为孔子是来搅局的,打算刺杀他。孔子听到消息后,留下“上天赋予我德行,桓魋又能对我怎么样!”的豪言壮语(“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述而篇》),在弟子的护卫下从容离去。


本章的成语:


杞宋无征


【本文为文化学者乐道也长篇系列原创作品《回到春秋读论语》,八佾篇第九章《文献的重要性》,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欢迎大家转发。如需阅读作者已发文章,请加关注】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