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炎的成语-成语大会火了,用成语的人还是不多

炎的成语-成语大会火了,用成语的人还是不多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9-13 23:13:45
阅读:
最新资讯《炎的成语-成语大会火了,用成语的人还是不多》主要内容是《中国成语大会》春节期间的网络视频点击量超过3800万,在《汉字听写大会》后再度创造语言类综艺节目的神话,参赛的“白话灵犀”组合也成为网络红人。一个成语竞赛节目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令人有些意外,因为现实生活中,善用成语、会用成语的年轻人不多。-炎的成语,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中国成语大会》春节期间的网络视频点击量超过3800万,在《汉字听写大会》后再度创造语言类综艺节目的神话,参赛的“白话灵犀”组合也成为网络红人。一个成语竞赛节目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令人有些意外,因为现实生活中,善用成语、会用成语的年轻人不多。



上班族成语掌握度不及学生


记者请上外黄浦外国语小学五年级的褚宇瀚根据词义写出合适的成语。他认真看了题目,慢慢作答。除了“无奈”和“崇拜”,其他词义都答出相关成语。“春天”和“色彩丰富”两个词义,他各写出三个以上的相关成语。


语文教育从小学开始教授成语。小学生的作业对成语有明确规定。在长宁实验小学读四年级的谢子润告诉记者,每篇作文老师要求至少用到三个成语。问她做得到么,她回答做得到,有时脑子里会想到不止一个成语,然后选择合适的。记者递给谢子润同样的测试题,她很快交卷,除了“崇拜”,其他都写出了相关成语。


在比乐中学读高二的蒋文鑫平时喜欢看《史记》,欣赏司马迁笔下对历史人物的描写,“他写得很客观,很公正,”蒋文鑫告诉记者,书中一些词句自己写作文时可以借用。记者也给蒋文鑫做了测试,每个词义他都写了两到三个成语。不过问到成语现在用得多不多,他回答平时与同学通过微信、QQ交流成语时不是主要表达和书写手段。


记者找了几名工作几年的年轻人。丁一斐从事设计工作,同样的测试题,她的答卷上,“好高骛远”的“骛”只写了拼音,“欢呼雀跃”的“雀”也写了拼音,在“英雄”这个词义旁边,她写了“U R My Hero”的英语。另一位从事广告销售的郑琦在“风驰电掣”的“掣”上想了很久。这个“掣”,几名接受测试的学生都写对了。


对成语的理解,褚宇瀚说是四字短语,还能从成语中学到小道理。谢子润也说有些成语是可以用在讲道理上的。蒋文鑫理解成语是将某个事件或者某些复杂的语言用简洁精炼的方式表达出来,学习成语能让自己的语言更加形象、更具文采。



成语学习源自阅读质量提升


记者问蒋文鑫表达心情时习惯用哪些方法,他马上在不开心的词义边写下“受到10000点伤害”,他说有时也喜欢用表情符号,甚至GIF动图。网络用语成为年轻人平时书写表达主要手段。成语更是被“解构”“生造”,生成了类似“十动然拒”“人艰不拆”“不明觉厉”“喜大普奔”等热门短语。


对这种现象的泛滥,体制内的教育者有所警惕。语文特级教师唐本强希望从语文教育根源上找原因。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中要求: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成语教育在小学阶段有数量的具体要求。唐本强说,到了初中,语文教学要求中,不含成语,这跟考试的指挥棒有关系,考试题型中舍去了成语填空、填写修辞手法,教学就不作要求。


成语都有出典,要掌握并乐于使用成语进行书写和表达,阅读是最重要的手段。记者问褚宇瀚喜欢什么课,他回答语文课,理由是通过读书可以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问他平时看什么书,回答有钱文忠的书。谢子润说比起数学课、英语课,自己更喜欢语文课。除了《哈利波特》《查理九世》,她还爱看《守墓人的女儿》,为主人公的身世深深吸引。记者采访的学生中不少提到阅读不多,因为作业占据了很多时间。唐本强说,要思考在有限的阅读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现在的学生处在碎片阅读的困惑中,课文不够成系统,接受的知识碎片化。受到快餐文化的影响,都希望学生今天把知识吃下去明天就长肉。语文教育其实是慢活,需要积累,需要沉淀,需要熏陶,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不少老师中文传统积累欠缺


对阅读和思维素质的培养,也被很多体制外的教育机构看重。新语英华博雅教育的创办人夏正权就在摸索一种合适的方法补充现有的中文传统知识教育。负责少儿国学课程设计的周萍老师介绍,比如教一首诗,会给孩子一堆字卡,让他们自己去组成诗句。


在学校里,并不是所有老师都讲授成语的出典。新语英华博雅教育要补上这一课。周萍说,但也不是光靠老师讲授,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来理解成语典故,这样,以后遇到正确的语境能融汇使用。


语言可以靠短期的刺激效应让学生记住,但长期效应是帮助学生最终学会应用,如果孩子的语言知识来源模糊,就没法真正掌握并使用语言。周萍提到了这其中的思维能力。语言的使用是思维能力的外在表现,没有想清楚,表达方式可能就会用得不合适。夏正权说,他们的目的就是要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有了优秀的思维品质就具备了表达能力,就可以在如今地球村的环境中进行跨文化的沟通。


负责成人国学课程设计的邓岩欣老师说,现在不少老师本身的中文传统积累就欠缺。记得听应聘的授课老师试讲,有时连学生的名字念错音,有时连一个简单的板书里的词比如“鹌鹑”也会读错、写错。



学生口头表达缺乏语言底蕴


理解之后,是表达。唐本强提到了口头表达训练的欠缺。现在的语文教学不强调学生口头表达的培养,因为考试没有要求,造成很多学生患上“失语症”,处于“失语”状态,缺乏思想,缺乏语言底蕴。邓岩欣说,大部分学生上课回答都是一两个字的答案,缺乏完整组织句子的能力。唐本强说,如果要求学生回答一段完整的话,基本没法做到。香港大学宣布不再招收内地的高考状元,因为通过几年的招生,他们发现,这些状元是考出来的状元,不是文理兼备、有思想、有文化的状元。


唐本强在青浦区朱家角中学担任语文教研顾问,提倡上课模式要注重培育学生的高阶思维,让学生自主地学习,自己读文章,发表看法,不要有标准答案。所谓“多元有界,守正出新。”学生的思想有深浅,读了课文的想法会有不同,鼓励多元解读,挖掘他们思想的立体性。



教育好声音 摒弃乱用成语 提升语言教养


语言创新是符合发展规律的。但对目前网络语言泛滥、乱用、改造成语的现象我抱谨慎乐观的态度。过去语言传播渠道有限,基本以传统媒体为主,现在语言有了新的土壤、新的平台,网络环境为语言发展提供了活力、让原本受到束缚的语言拥有了空间,得到了释放。


改变成语,若能让别人理解也未尝不可。我记得中央电视台播过一个山西省的旅游广告,广告语是“晋善晋美”,用山西的简称“晋”取代成语原来的“尽”。这样改用,大家都看得明白:到山西旅游,带给你尽善尽美的感受。


语言本质是传达、交流信息的符号体系,只要符号编码能让对方接受没有异议,不产生障碍,就成功完成了沟通。但现在很多孩子和年轻人热衷使用他们自认为合适的表达方式。许多生造的成语莫名其妙诞生了,像什么“人艰不拆”“不明觉厉”“喜大普奔”……这些所谓的成语本身并不符合词语的规律,对语言发展起到了负面作用。首先是影响学校的语言教育,对处于学习阶段的中小学生来说,会让他们以为这是可以正常使用的语言。其次是不利于语言的传承,破坏汉语的规范。经典的成语有包含文化信息,给人的感觉温文尔雅,而现在的很多生造成语、网络用语纯粹是无聊的文字游戏,像什么“然并卵”“屌丝”毫无审美趣味。


高雅、高贵的风度首先体现在你的语言表达上。现在的年轻人用微信聊天,潜移默化地受到这些低俗语言的影响,降低审美情趣。这些是语言中消极的部分,受这类语言影响,人的语言教养缺失,语言表达变得粗鄙,可以说是没文化的表现。


哲学家尼采就曾对德国青少年母语的学习表现出担忧,埋怨他们不学习经典作家的表达方式,反而学习当时德国媒体乐衷使用的新潮但粗粝的风格。尼采反对“对青少年尚未成型的心灵印上‘新闻审美趣味’的野蛮标记。”他认为内容浅薄、缺乏酝酿的即兴发挥式的粗率语言容易滋生青少年对待母语的马虎态度。


这类语言其实不被主流媒体接受,它们有特定的生存平台,在主流生活中没有市场。一个人随着阅历增长、阅读量扩大,在正式场合会逐渐摒弃这类粗俗的表达方式。主流媒体、出版物、语文教育对这类语言的乱用现象要保持警惕,不要提倡。


图:成语日历


转自《新民晚报》


作者:金雷 / 杨林成(杨林成,上海远东出版社副编审、审校室主任)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