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厌世的句子-“厌世脸”为什么站在了审美鄙视链的顶端?

厌世的句子-“厌世脸”为什么站在了审美鄙视链的顶端?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9-16 04:13:47
阅读:
最新资讯《厌世的句子-“厌世脸”为什么站在了审美鄙视链的顶端?》主要内容是溯源君,让文化遇见有趣的灵魂近两年,“厌世脸”突然火了。看看这些厌世脸,就好像挤地铁啊,打卡上班啊,孩子上学啊,都跟他们没有关系似的。-厌世的句子,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溯源君,让文化遇见有趣的灵魂


近两年,“厌世脸”突然火了。这是一种令“网红脸”闻风丧胆、让“鲶鱼脸”自愧不如的脸。


看看这些厌世脸,就好像挤地铁啊,打卡上班啊,孩子上学啊,都跟他们没有关系似的。(确实没有



厌世脸往往都有一种古典美,体现在脸上的留白要多。比如眼距要宽,眼睛不能太大,眼神一定要慵懒且迷茫,还要有轻盈感。


傅抱石笔下的屈原便是典型的厌世脸。


【傅抱石·屈子行吟图】


画中的屈原,面庞清瘦,双目微合,神色抑郁,忧国忧民的情态展露无遗。整个画面给人的感觉只有一个字:既是丧国之痛,又是丧气满满。


人间不值得啊朋友们!


厌世不厌世,关键看气质。


南宋画家梁楷就很会捕捉“气质”。他创作的减笔人物画突破了“形似”的束缚,力求表现一种内在的精神。《泼墨仙人图》就是这类风格的代表作。但是仙人本身却长了一张“入世脸”。


【梁楷·泼墨仙人图】


(敲黑板)看这皱成一团的表情,这身长腿短的比例,跟偶像派是没什么关系了,一看就是个谐星。


仙人穿得随便,梁楷画得也很肆意。扫几笔就算是衣服了,再用重墨给他扎个腰带,留白处就当是肚子了。


溯源君觉得,这应该就是“偷懒”的最高境界吧。


【梁楷·布袋和尚】


再来看看梁楷的另一幅减笔人物画,也是厌世脸的反面典型。


这位笑成了表情包的布袋和尚,也用了减(偷)笔(懒)画的画法。


看得出来,和尚的头部刻画还是比较精细的,精细到两颗小眼珠子都看得一清二楚。衣服则粗放勾勒,细与粗,收与放,大家就是大家。


眼小显得有神,五官皱在一起显得有趣,可就是不“厌世”。所以,画美女帅哥是不能这么画的。


但梁楷最大的贡献,是用自己的探索演绎了一个画家的思考,以“减笔”画法一扫“工笔”的束缚,推动了中国画从“形似”向“神似”的审美转变。


一如“厌世脸”的脱颖而出,更加多元化的美将观众从“网红脸”的审美疲劳中解脱出来,成为了独特的存在。


明代的陈老莲笔下不是一张厌世脸,而是一套厌世脸。


这是一种文人式厌世。


“活像个孤独患者,自我拉扯。”


——【陈老莲·苦吟题石图】


【陈老莲·归去来图卷】


不但人有厌世脸,画中的猴子也有厌世脸。


“开心的猴有许多,不开心的又有几个?”


(好像看到了悲伤蛙的影子?



——【毛松(传)·猿图轴】


就连张大千笔下的散花仙女也是这种脸。


“我没有不高兴,只是长了一张厌世脸。”


——【张大千·散花图】


你以为只有中国画中有厌世脸?错!外国画家也爱。


“一人我饮酒醉。”


——【毕加索·苦艾酒徒】


最后,再来奉上一张厌世脸的大特写吧!


【陈老莲·劝蒲觞图】


看了那么多古今中外的厌世脸,想要问天问大地,审美是不是也是一个圈,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对了,再善意地提醒一下各位,脸上留白多的不一定是厌世脸,有可能只是因为胖。


本期出品人 | 半在山 方曲韵


更多画里有话在这里


古代绘画中的鬼丨男女有别,也是月亮惹的祸?


寂寞最是镜中人|画里有话


在古代,原来老师可以这么惨……


男女有别,也是月亮惹的祸?


古代文艺青年晒图指南


光明日报记者部融媒体工作室


作者:半在山 方曲韵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