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扬魂成语-阿里月饼事件帮我们复习了哪些成语

扬魂成语-阿里月饼事件帮我们复习了哪些成语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9-24 08:34:05
阅读:
最新资讯《扬魂成语-阿里月饼事件帮我们复习了哪些成语》主要内容是错就是错,认定这一点,不用去讨论犯错者本意若何,还记得中国留学生为吻别女友闯过美国机场安全线获刑吗?难道他是想劫机制造恐怖事件?同样,指责阿里“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也没什么道理,那么多大老虎被打,也不是你闯邻居家空门的理由。-扬魂成语,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错就是错,认定这一点,不用去讨论犯错者本意若何,还记得中国留学生为吻别女友闯过美国机场安全线获刑吗?难道他是想劫机制造恐怖事件?同样,指责阿里“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也没什么道理,那么多大老虎被打,也不是你闯邻居家空门的理由。


被开除的五名阿里前员工,中秋一定过得像遭了台风的厦门人一样堵心,不知道他们还有没心情尝尝那盒代价巨大的内部月饼。


人已经开除了,但讨论仍在继续。首先要确定肯定以及一定的是,这五名员工的行为错误,阿里的开除之举无可厚非。辩护者不用扯什么工程师文化,“这种事发生在谷歌微软会怎样”来洗白,或许有些公司的亚文化是不拿违反公平、抢占同事机会当回事的,但不能成为普世原则。就好象媒体报道说在福建安溪有一种风气,瞧不起没骗到钱的人,大概也算一种地方亚文化,但一点也没有减轻电信诈骗的罪愆。



错就是错,认定这一点,不用去讨论犯错者本意若何,还记得中国留学生为吻别女友闯过美国机场安全线获刑吗?难道他是想劫机制造恐怖事件?同样,指责阿里“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也没什么道理,那么多大老虎被打,也不是你闯邻居家空门的理由。


那么,为什么辩论双方仍然相持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呢?我认为除了某些人三观实在有问题,主要还在于整出事件让围观者“常识打架”,充分反映了层积累进的中国价值观的博大精深。


中国人谈事喜欢引用成语,成语背后就是价值观的累积沉淀,偏偏成语各有语境,一件事有时会有多个自相矛盾的成语同时加持。我们不妨来看看,阿里月饼事件都帮我们复习了哪些成语。


▲一日一钱,千日千钱


宋朝有位名臣叫张乖崖,他在崇阳当县令时,看见一个小吏从钱库里出来,发鬓靠着头巾的地方挂着一枚铜钱,就命人诘问小吏,发现这枚钱是从公库里带出来的。张乖崖就下令打小吏一顿板子,小吏不服,说“一个钱算什么,你就要打我板子?你还能杀了我吗?”张乖崖就提笔写了八个字:“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然后自己拔出剑,去把小吏的头砍了(好有《权力的游戏》的即视感)。这就是“水滴石穿”成语的出处。


跟阿里开除五名员工一样,张乖崖杀这个小吏,不是因为一个钱的价值,而是因为对方违反了自己秉持的价值观。但是早有后人指出,张乖崖判词的推导是有问题的,“一日一钱”就一定会导致“千日千钱”吗?我们从小听大人说“小时偷针,长大偷金”,小时偷针的人多了去了,他们长大都偷金了吗?


一钱斩史


在现实生活,爱贪小便宜的人很多,比如路边翻个水果车就去捡什么的,但倘是一间金铺,刚被劫匪打劫过,又有多少人敢冲进去捡漏?理性人都有个自制的闸门,就看每个人把它放在哪里了。可见“一日一钱,千日千钱”这种说法,不过是一种风险防范意识,但逻辑是很脆弱的。很多网友的吐槽点也在这里,认为被开除员工“罚不当其罪”。


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对阿里做法不以为然的旁观者,包括知乎上表态的“当事人”,内心可能浮现出的是另外一句国学经典:“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论语·子张》)用“当事人”的话说,“如果这都上升到价值观、诚信、不当获利,我赚了一分钱了?我就想给自己抢一个月饼啊”,所以他对开除结果无意见,但“拒绝承认我人品有问题”。无论发言者身份真伪,这种表述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人的观点。写一个程序脚本来抢内部月饼,这种行为错误是确定的,但究竟属于“大德”还是“小德”,是控辩双方争议的焦点。


不要说抢购一盒月饼与抢购IPHONE7没有区别,如果这次阿里内部秒杀的福利品是IPHONE7,同情被开除员工的声音必定大为减少。就像曾发生过的民工偷葡萄事件,偷一些普通葡萄,与偷农科院培育用于科研的“天价葡萄”,性质与量刑会一样吗?高速路上强行变道超车,一出视频便人人喊打,但有多少司机没试过实线变道呢?后者因为涉及旁车利益轻微,就被大家划入“不对,但可以容忍”的范围。这是人心的常态。


即使是号称对腐败零容忍的国度,对受贿罪的构成都会设立一个金额起点,我国是二千元以上,欧洲很多国家是二三十欧元。这实际上就是“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的法意表现。一方面,完全要求官员在生活中断交绝礼,不近人情;另一方面,数额太小,追究成本太高,也会浪费司法资源。阿里那124盒内部月饼的购买权,该位于“不逾闲”还是“出入可也”的范围内,这恐怕只能是每个人的自由心证。不必根据自己的底线,就指责阿里的强硬,但旁观者有不同的评判标准,也很正常。


不教而杀谓之虐


阿里的辩护者会说,阿里是对破坏规则的行为零容忍,不正反映出公司维护价值观的强硬吗?是的,公司有权设立这样的敏感线。但是,公司在此前的员工培训、日常的团队运营中,有没有把这种规则意识形之于文,宣之于口,引申教导呢?这涉及公司内情,我不敢断言。


从“当事人”表示“懵逼”的状态,还有众多评论者的惊诧莫名来看,阿里的严厉做法并非社会主流规则。那么就更应该事前多做宣导,事后以儆效尤吧?孔子说“不教而杀谓之虐”,《荀子·富国》后来引申道:“故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


或许更重要的争议,该落在发现被开除员工做弊之后的处理过程上。这里有两点可以说说。一是阿里的管理方,在开除员工的同时,是否应该检讨自己制度的漏洞?“对于内部其他小二造成了福利分配的不公正”的后果,是不是完全是被开除员工造成的?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在道德自律之外,防止有员工因小小的贪念而造成这种“很痛心的让他们离开公司”的后果?


很多人没有注意到,张乖崖在诛杀小吏之后,紧接着便“申台府自劾”,他知道自己治乱用了重典,维护价值观的同时使用了超越权限的手段。有了后面这一笔,张乖崖才不至于沦为滥用权柄、草菅人命的昏官。


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再有一点,因为离职时间过速,这五名被开除员工都没有得到抗辩的机会。在中国职工自助团体缺位的前提下,这本身就是公司制度设计的漏洞。几名员工的去职,对于庞大的阿里公司当然是小事,但对于当事员工来说,却是生活变动的大事。如此草草了结,我认为没有遵循应有的程序正义。


这里可以附会孔子的另一句话“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鲁国国君不遵礼法,不行每月的告朔之礼,只是初一在庙里宰一头羊敷衍一下,子贡管这事,觉得那么敷衍,还不如羊都不杀,还省头羊呢。孔子说,赐啊,这不对,只杀一头羊,虽然礼数不周,但这个礼还保留着,连羊都不杀,“礼”就没了。阿里如果有一个申诉委员会,接受被处罚员工的抗辩,哪怕他们连夜开会,判定抗辩无效,支持开除决定,那也走完了该走的程序。否则,HR大腿一拍,就将几名员工除名了,这就有点儿锦衣卫血滴子的感觉了。


爱礼存羊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中国还有一句成语,叫“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对人太严格了,就没有小伙伴跟你一道玩耍了。阿里这次树立了一根很高的道德标杆,但同时也会带来巨大的维护成本。这一点,或许要在日后才看得清楚。


苏东坡在应礼部试时作文《刑赏忠厚之至论》,内称“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为主试官欧阳修所激赏。试后欧阳修问苏轼“典出何处”,苏东坡回答“想当然耳”(其实是把周公的轶事误记为尧了)。如果严格地衡量,苏轼也是作弊。但欧阳修一没辨出此语来源错误,二不事后怪责苏轼,主要是因为“三杀三宥”符合儒家克己爱人的原则。


宽而见畏,严而爱民


说到这里,又要提到张乖崖了,这位老兄一代名臣,可不是只因为“一日一钱,千日千钱”这一桩狠事。史书上记载他任性的轶事很多,比如他去善后四川李顺之乱,领军太监交了很多“乱党”给他,被张乖崖尽数释放。太监大怒质问,张答,日前李顺“胁民为贼”,现在我是“化贼为民”,有何不可?


当时四川不靖,上任官员都不许携带家眷。张乖崖是益州知州,部属听闻他很严厉,都不敢娶妾买婢。张乖崖于是带头买了几名侍姬,下属们才敢纷纷出手。四年后,张乖崖被召还京,将侍姬全部择配嫁人,娶她们的人后来都很感激张,因为发现娶的妻子全是处女。(这故事很不女权,重点不在此,勿喷)


有一个京中派来的小京官,不肯依照官场文化参拜张乖崖。张乖崖大怒,说“你要么参拜我,要么辞职”,小官说“辞职就辞职”,立刻写了辞呈,还附了一首诗,站在庭院中等张批准。张乖崖看到辞呈后附的诗,中有两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大为称赏,下阶握住小官的手说:“我们这里有一位诗人,我还不知道,对你无礼,真是罪过。”从此待此小官如上宾。


因为张乖崖在四川的这些事迹,四川人苏轼后来评价他说,“以宽得爱,爱止于一时,以严得畏,畏止于力之所及”,只有像张乖崖这样,“宽而见畏,严而见爱”,才是“圣贤之难事”。这八个字,值得我们后人深思。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