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殃及池鱼的上一句-宋词故事:苏轼黄庭坚,两个老男人的故事;轻富贵的拗相公王安石

殃及池鱼的上一句-宋词故事:苏轼黄庭坚,两个老男人的故事;轻富贵的拗相公王安石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9-24 19:34:06
阅读:
最新资讯《殃及池鱼的上一句-宋词故事:苏轼黄庭坚,两个老男人的故事;轻富贵的拗相公王安石》主要内容是-殃及池鱼的上一句,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宋词故事·轻富贵的拗相公王安石

桂枝香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王和尚评词


此词通过对金陵(今江苏南京)景物的赞美和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


上阕写登临金陵故都之所见。“澄江”“翠峰”“征帆”“斜阳”“酒旗”“西风”“云淡”“鹭起”,依次勾勒水、陆、空的雄浑场面,境界苍凉。下阕写在金陵之所想。“蓬”字作转折,今昔对比,时空交错,虚实相生,对历史和现实,表达出深沉的抑郁和沉重的叹息。


全词情景交融,境界雄浑阔大,风格沉郁悲壮,把壮丽的景色和历史内容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自成一格,堪称名篇。


渔家傲


平岸小桥千嶂抱,揉蓝一水萦花草。


茅屋数间窗窈窕。


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攲眠似听朝鸡早。


忽忆故人今总老。


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王和尚解词

此词作于作者晚年隐居金陵(今南京)期间。王安石二次罢相隐居金陵以后,心境渐渐平淡下来。


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 :“王荆公不爱静坐,非卧即行。晚卜居钟山谢公墩,畜一驴,每食罢,必日一至钟山,纵步山间,倦则即定林而睡,往往至日昃及归 。”这种旷日的游历体察,引发词人创作了不少描写水光山色的景物词 。


这首词上片写景,前两句写山水之美,后三句写屋子,描绘了一幅清幽的隐居图景;下片写在这片山水中的生活情趣和体验。通篇散发出一种纯净脱俗的美,反映出作者退出政治舞台后的生活情趣和心情。


全词以景起,以情结,而情与景之间,由茅屋午梦加以沟通,使上下片写景与抒情之间不觉截然有分界,艺术上较为成熟。


千秋岁引


别馆寒砧(zhēn),孤城画角。


一派秋声入寥廓。


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


楚台风,庾楼月,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


可惜风流总闲却。


当初谩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


梦阑时,酒醒后,思量着。


宋词故事:轻富贵的“拗相公”


历史上的王安石有多重身份,既是变法的主持者当朝宰相,也是唐宋八大散文作家之一,更是有名的词人。


虽然其变法为时人所抵触,词作却极受赞赏,如代表作《桂枝香》,即使苏轼见到,也不由自主地赞叹道:“此老乃野狐精也!”


王安石也是有名的“拗相公”,其对变法的执著终其一生。然而,他并不是那种贪恋官位、权势的人,就连他的上司宋神宗也评价他“轻于富贵”。


宰相之位,在他看来只是方便他推行改革方案的工具而已。然而先后两次出任宰相,两次改革失败,这位拗相公也不免萌生了退休之意。


这一首《千秋岁引》就深有厌倦官场、急流勇退之意。他生平的志向本是“功成身退”的道路,因此即使处庙堂之高,也不曾忘怀江湖之逸,故而产生了词中功名误身、及时退隐的慨叹。


傲岸洒脱的黄庭坚

念奴娇


序:八月十七日,同诸甥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


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


寒光零乱,为谁遍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


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


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王和尚解词


此词写于作者于绍圣元年(1094)谪居地处西南的戎州(今四川宜宾)时。词中以豪健的笔力,展示出作者面对人生磨难时旷达、倔强、伟岸的襟怀,表达了荣辱不萦于怀、浮沉不系于心的人生态度。整首词笔墨酣畅淋漓,洋溢着豪迈乐观的情绪。


此词以惊创为奇,其神兀傲,其气崎奇,玄思瑰句,排斥冥筌,自得意表,于壮阔的形象中勃发出一种傲岸不羁之气。作者自诩本篇“或可继东坡赤壁之歌 ”,确乎道出了此词的风格所在。词人与苏东坡一样,饱经政治风雨的摧折,却仍保持着那种倔强兀傲、旷达豪迈的个性,这一点,充分体现在他的诗词创作中。


水调歌头·游览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


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


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敧玉枕,拂金徽。


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


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


长啸亦何为。


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王和尚解词


此词为春行纪游之作 ,约写于作者贬谪时期。


全词情景交融,反映了词人出世、入世交相冲撞的人生观和孤芳自赏、不肯媚世以求荣的品格,体现了词人超轶绝尘、游于物外的审美理想。


这首词中的主人公形象,高华超逸而又不落尘俗,似非食人间烟火者。词人以静穆平和、俯仰自得而又颇具仙风道骨的风格,把自然界的溪山描写得无一点尘俗气,其实是要在想象世界中构筑一个自得其乐的世外境界,自己陶醉、流连于其中,并以此与充满权诈机心的现实社会抗争,忘却尘世的纷纷扰扰。


鹧鸪天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


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着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


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宋词故事:两个老男人的故事


绍圣二年(1097),黄庭坚被贬为涪州别驾,两年后再贬一级,发配到了当时的蛮夷之地戎州。屡次被贬,也让本有些爱国愤青的坚哥不由得愤世嫉俗起来。


这首词就是贬谪后一次酒酣之余,抒发胸中的苦闷和激愤之作。头插菊花,倒着冠,横捉笛,迎风狂吼……活脱一深井冰,哦不,魏晋狂士。然而,坚哥之前不是这样的。


元祐年间,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经常和苏轼这位亦师亦友的同道中人一起谈诗说书,戏谑打趣,心底尊重,表面却毫无师生之礼。


比如两人谈论书法,东坡说:“黄九啊,你的字虽然清劲,然而笔势有时太瘦,就像树梢上挂条蛇。”黄庭坚也说:“大苏啊,你的字虽然大家都说好,然而有些字也褊浅得就像石头压蛤蟆。”二人鼓掌大笑。


坚哥为啥被贬?他虽然不介入党争,但因为跟随苏轼,也殃及池鱼地跟着倒霉师父苏轼倒尽了霉头。虽然倒霉,但他仍然将苏轼的画像悬挂于堂,每天早上像拜师一样对着画像整衣理冠、焚香礼拜。


赵令畤的两首小词

蝶恋花


卷絮风头寒欲尽。


坠粉飘香,日日红成阵。


新酒又添残酒困。今春不减前春恨。


蝶去莺飞无处问。


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


恼乱横波秋一寸。斜阳只与黄昏近。


古人评注


《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是北宋词人赵令畤创作的一首春日怀人词。上片写暮春景色。落红成阵,柳絮纷飞。春色恼人,杯酒难解。新酒残酒,也难消新愁与旧愁。下片抒写怀人的情思。蝶去莺飞,江水隔阻,秋波望断,全无消息。而时近黄昏,更觉心绪烦乱。全词抒情细腻,婉丽多姿。


王灼《碧鸡漫志》云:“赵德麟、李方叔皆东坡客,其气味殊不近,赵婉而李俊,各有所长。”的确,赵氏之词以清丽婉转见长,此词正体现了这一风格。


清平乐


春风依旧。着意隋堤柳。


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


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


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


宋词故事:二十八字媒


这首词的作者赵令畤有位好友叫刘弇,英年丧妻, 因此悲痛不已。赵令畤为安慰他,就写了这首《清平乐》词送给他。没想到这本是代言伤悼的词,却给他引来一份姻缘。


原来,这首词传开后,有位姓王的女子很是喜欢。这位女子属于知性MM一系,聪慧且精于文墨,但也因此眼界太高,父母几次为之择婿总不如意,年过二十仍待字闺中,成了“剩女”。


她欣赏这首词,自觉红颜不再而深有同感,也作了一首四行二十八字的《咏怀》诗:“白藕作花风已秋,不堪残睡更回头。晚云带雨归飞急,去作西窗一夜愁。”


赵令畤当时赋闲兼鳏居在家,读了她的诗后很有知音之感,便托人向这位王家少女求婚,正好这王氏女也久慕赵令畤,欣然允诺,不久两人便结成秦晋之好。于是“二十八字媒”的故事就传开了。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